进士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5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在殿试 由取得“贡生”资格的应试者参加,进京入朝上殿,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考试录取的人十分有限,只取三甲,各甲只取三名。凡考中各甲头三名的都称为“进士”。

扩展资料:

发展进程:

中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写道,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辽、金元时,士人经地方考试选拔后,赴京会考,经中央政府朝廷礼部试取录后,再由皇帝殿试以定名次。一甲授官六品,二甲正七品,三甲正八品。辽前朝无契丹人试进士之制,后渐有应试登第者。金朝则专设女真进士科。元朝时候会试落第则称乡贡进士。

明清遵循前朝制度,举人需经殿试取录后方称进士,否则只称会试中式举人。进士多入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可选为庶吉士,或授给事中、主事、中书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县令、县丞等官。

参考资料:进士——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1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的科目之一,民间又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进士最后开始于隋炀帝时期,大业元年(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为科举的开始。进士意即贡举的人员,从隋代始设进士科目。唐朝科目中以进士科为重要的项目之一,应进士科考试的人叫举进士。

宋代仍设进士科.明淸始以进士为考中者之专称。每三年一次,由各省举人到京城考试叫会试,考中者称贡士,贡士经殿试考取的称进士。进士按资格分等,计三甲,—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无定员。

扩展资料:

进士大概就相当于现在高考通过的大学生,都是进士。

至于一甲、二甲,一本的算进士出身、二本的算同进士出身。

但是现在没有“状元”了,因为已经没有了“殿试”。而且现在大学生的含金量与古人的进士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大学生的身份与进士也是相去甚远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7

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最高等级,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

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这个名称开始出现在《礼记·王制》。

1、隋炀帝大业年间开始设置进士科目。唐也设置进士科目,凡是应试者称之为举进士,中试者就称

为进士。

2、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这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3、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都赐出身,称之为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

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扩展资料:

武举进士

1、唐代武则天开始创立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到清朝时改称为武科。

2、唐代的武举主要考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此外对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

3、宋代时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

4、明朝时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不能参考武试。

5、清朝时,改为先试马步射。之后比拼力气,合格者才考笔试。

6、宋以前并没有“武状元”之设。首名武状元薛奕产生于宋神宗时,后与西夏作战时战死。历史上

著名由武举出身的武将还有唐代的郭子仪(唐玄宗开元初年武举异),明代戚继光(明世宗嘉靖年

武进士),北宋徐徽言(文进士出身,后弃文习武,徽宗授武状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进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4

进士原是科举的科目之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到了元朝以后,惟存进士一科,遂成为科举功名的最高等级。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历史

隋炀帝于大业元年(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为科举的开始。

隋、唐时,进士科和明经科都算是考试科别,明经科考经学和时务策。进士科除考经学和时务策以外,还要“加考诗赋”。武后为了与唐朝宗室、善考明经的士族抗衡,特别重视进士科的地位,以选拔贤才。唐武宗下诏,凡进士及第者称为“衣冠户”,其家享受轻税免役之权,成为一种殊荣。宋真宗时,尚有衣冠户之名,后来由“官户”所取代。

唐朝科举,进士科最难,明经科较易,唐人有谚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说,三十岁考上明经科,已算是年老,因为明经科较易,而五十岁登困难的进士第,已经很年轻了。一般进士百人中取一二人,明经十人中取一二人。

韩愈称进士考试,到最后录取时,“有终身不得与者焉”,一旦得第时,“班白之老半焉”。依据清徐松《登科记考》记载,孟郊于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登进士第,时四十六岁。从他的〈登科后〉一诗来看,登科的喜事几乎把几十年为仕途的努力和艰辛都一扫而空。 

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一般每次只取二、三十人,仅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时人称进士及第者为“白衣公卿”。

在唐朝,进士考试可以在考前公开推举,称作“通榜”。因此凡是应进士举的人,常常将自己的作品送给朝中有文学声望的人看,希望通过他们宣扬自己的名誉,甚至推荐给主考官,这就是“温卷”。而二者之间的关系称为“知己”。在唐朝,进士及第后,要到吏部进行关试,才能得到官职。

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复核和决定名次。宋仁宗时,曾有一名考生张元因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愤而投奔西夏。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

宋朝的科举制度,一开始,也分为进士、明经、诸科等。直到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改革,废明经、诸科,只用进士一科取士。

元朝正式仅存进士一科。明朝、清朝继承,亦只有进士一科取士。自此,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封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仅录取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在于“史”的意味。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40或50人),称进士出身,在于“子”的意味。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又称亚元。三甲(清朝时一般为100-300人)称同进士出身,在于“集”的意味。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亦不可以重考。民间对各类名次的进士习惯皆以“状元郎”称呼之。

扩展资料:

科举制度

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乙巳年))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

科举制度形成于隋唐,比以前的用人制度是一大进步,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即省试),中试者称为举人;再把全国的举人集中到京城里举行“会试”,中试者在宫殿举行“殿试”,根据成绩高低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第—名叫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其次为三甲,同进士出身。科举考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每次有六千多举人参加,取三百名进士。

清代科举制度大体仿明,略有变更,更加繁密周详。清代还举行了三次制科(特别科)考试。即康乾时三科博学宏词,光绪三十九年经济特科。此外,乾隆年间共举行六次翻译科考试,可谓创举。清朝会考特重书法,如著名学者龚自珍就因“卒以楷法不中程、不列轨等”。著名进士有禁烟大臣林则徐、介绍西方思想的学者魏源,军机大臣光绪帝的老师翁同和、洋务派领袖曾国藩、李鸿章等


发展进程

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写道,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辽、金元时,士人经地方考试选拔后,赴京会考,经中央政府朝廷礼部试取录后,再由皇帝殿试以定名次。一甲授官六品,二甲正七品,三甲正八品。辽前朝无契丹人试进士之制,后渐有应试登第者。金朝则专设女真进士科。元朝时候会试落第则称乡贡进士。

明清遵循前朝制度,举人需经殿试取录后方称进士,否则只称会试中式举人。进士多入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可选为庶吉士,或授给事中、主事、中书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县令、县丞等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5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2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袁可立)戊子举于乡,己丑成进士。”

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写道,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辽、金元时,士人经地方考试选拔后,赴京会考,经中央政府朝廷礼部试取录后,再由皇帝殿试以定名次。一甲授官六品,二甲正七品,三甲正八品。辽前朝无契丹人试进士之制,后渐有应试登第者。金朝则专设女真进士科。元朝时候会试落第则称乡贡进士。

明清遵循前朝制度,举人需经殿试取录后方称进士,否则只称会试中式举人。进士多入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可选为庶吉士,或授给事中、主事、中书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县令、县丞等官。

扩展资料

古代进士举人秀才,相当于现在什么层次的人呢?

我认为,古代的秀才,就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生,拥有一张高中毕业文凭,略微有点文化,但也算不上特别的人才,国家不会给他们安排工作,没有正式职业。古代的秀才,一般只能开个私塾补习班什么的,教教小孩子认字写作文,挣点钱糊口。现在的高中生去农村小学当个代课老师,情况也是一样。没有正式编制,退休金即使有,也比公办教师差一截。

如果想当公办教师,就必须去考大学文凭。秀才要想当官或者谋上比较好的职位,必须去考举人。《儒林外史》里的范进就是这样,中了秀才,他岳父胡屠夫也没有瞧得起他,该骂还是骂,该打还是打。不过秀才有个好处,有了这个功名,才可以正经去参加举人考试。就像有了高中文凭,才能去报考大学一样(古代也有同等学力的报考,情况比较复杂,兹不赘)。

但考上举人之后,虽然理论上国家依旧不分配工作,却相当于有了一张大学文凭,大家默许你是高层次人才了,你可以去官府中谋得师爷之类的职务,拿一份工资,同时继续准备进士考试。再说攀上了大官,也算有点人脉,至少是不愁吃喝的。就像现在有了一张大学文凭,应聘的空间就大多了。你看现在招聘广告,有几个不要大学文凭?

至于考上进士,就可以直接授予官职了。我想略相当于现在的硕士博士毕业吧,很多公务员岗位或者大学教师,是明确需要硕士特别是博士的,做官的前景也很大。一般来说,本科生想入党比较难,硕士的话,在好一点的大学,都是组织积极动员你加入。而要进入仕途,把官做上去,入党恐怕是必须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什么是进士
进士是对通过最后阶段科举考试者的尊称。在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主要阶段。在历经乡试与会试的层层选拔后,参加殿试的举子被称作“进士”。这些举子经过皇帝的最后考核,不论名次高低,都可获得一定官职或者殊荣。因此,“进士”这一称谓在古代代表着一定的功名...

进士是什么意思
进士的意思是指在中国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的人。以下是对进士这一概念的详细解释:1. 进士的基本定义:进士是科举制度中的一重要称号。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而进士则是这一制度中的优秀学子。通过层层选拔,最终经过殿试的选拔,皇帝钦定后,获得进士的称号。2. 进士的考试过程:...

进士是什么官职
进士指的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层次考试通过者。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主要阶段。进士即为会试及殿试的通过者,是会试中考中的贡生,经过皇帝殿试选拔后获得的称号。虽然进士本身不是官职,但它是取得官职的重要途径,许多进士后续会被任命为官员。具体来说,乡...

进士是什么意思
进士是古代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最高学位和官职,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一名学生。考取进士意味着成为官员的资格,可以担任各级官职,权力和地位很高。进士可以分为三种级别:翰林进士、探花进士和榜眼进士。

进士相当于什么官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获得者,相当于今天的博士学位。在中国古代官僚体系中,进士是占据最高地位的一群人,拥有高官厚禄,是社会上的精英。2. 如何成为一名进士 成为一名进士需要通过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了唐朝逐渐完善,宋朝达到了全盛时期,明清两代则是科举考试得到了...

什么是进士?
进士,古代指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官员。源于《礼记·王制》中提到的“进士”,意为可受朝廷爵位和俸禄之人。科举考试自隋代创立,不同时期规定有所不同。读书人先参加“童试”,无论年龄大小,录取后称“生员”,即秀才,获得参加科举考试资格。正式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

古代的进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古代的进士相当于现在的本科学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相当于现在的高考,通过高考,即为本科学历。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进士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

进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进士: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参加县或者府一级考试通过的,成为秀才。秀才参加省一级(或者其他行政单位名称,各个朝代不一样)考试通过的,是举人,这场考试叫做...

古代中进士意味着什么职位
1、古代人中了进士,到相当于现在国家厅级的干部。2、进士是通过了较后一级也就是终极考试的人员,会依据考试名次,分为三类人才,前三名就是我们熟知的状元、探花以及榜眼。3、在当时可以被封为尚书这样正二品乃至一品的高,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厅级的干部了,对某个领域进行管理。这样的声誉比现在的...

科举进士相当于现行教育的什么学历。古时七尺男儿有多高。谢
进士可以被任命为翰林,即中央京城的重要学府的教授,其地位非同寻常。关于七尺男儿的身高问题,需要先了解古代的度量制度。商朝时期,1尺等于15.8厘米,1寸等于1.58厘米。战国时期,1丈等于231厘米,1尺等于23.1厘米,1寸等于2.31厘米,1分等于0.231厘米。秦朝至汉朝,度量单位基本一致,1尺始终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