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疼痛,还会伴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胸胃部堵闷感、胀满、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大多数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疾病引起胃部不适的表现。中医用胃脘一词代指整个胃部的统称,大概位于心窝以下肚脐以上,偏左的一大片部位。
从中医角度看,胃痛与肝、脾有密切关系;早期以实证为主,多与外邪、饮食、情志损伤有关;后期则由实转虚,常见的就是脾虚;最终导致虚实错杂之证。
因此中医治胃痛,先要辨证:一辩寒热:外受寒凉或过食生冷者属寒,胃中灼热、口渴口苦者属热;二辩虚实:病而拒按、食后痛甚、壮年心病属实,痛则喜按、得食痛减、年高久病属虚;三辩气血:胀痛为主、伴嗳气者为气滞,痛如针刺刀割、伴呕血黑便属血瘀;四辩脏腑:胃病初发、外感伤食引起者在胃,与情志不遂有关、反复发作在肝胃,多属久病,症见隐痛者在脾胃。
中医治胃病,讲究辨证施治因人而异
属虚者,多发病缓慢,疼痛隐隐,常伴有畏寒,四肢不温,大便溏薄等症状,临床常选用艾灸足三里、中脘、神阙等穴位温脾暖胃,或选用温中止痛类药物,如理中丸、附子理中丸、黄芪建中汤等。这类患者常常伴有饮食不节史,长期的脾胃受损导致脏腑虚寒,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在平时...
为什么中医可以从虚、实辨证论治?
1. 虚实两纲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用于区分患者的体质强弱和病邪的盛衰。2. 虚证通常是指机体正气不足所表现出的症状,如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身体疲乏、心悸气短等。治疗虚证时,应采用补法,以增强正气。3. 实证则是由于病邪过盛引起,表现为病邪本身的症状,如痰饮、水湿、淤血等,或是机体...
胃中寒则腹胀,肠胃病调治首先要分清寒热。中医经典常读常新
胃中热则消谷,胃中寒则腹胀, 可谓大道至简。见胃胀,便责之以肝气郁结,其实也是忽视了阴阳寒热这个中医最重要的辩证原则。 更有胃寒肠热,胃热肠寒,以及身体其他症状等复杂情况,只用单一的方式可能会收一时之功,但也有可能会引起其他的变证,不可不防。以前治疗过胃胀,多会处以大小柴胡、枳...
中医内科(脾胃系病证)
5.胃阴不足证 益胃汤《温病条辨》 益胃汤中冰糖优,沙参玉竹要深究; 热病之后津液损,生地麦冬不能丢。 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橘皮竹茹治呕逆,人参甘草枣姜益; 胃虚有热失和降,久病之后更相宜。 第六节 腹痛 227 腹痛脏腑气血分,寒热虚实申病因。 寒则良附热乘气,中虚脏寒建中饮。 饮食停滞...
中医里的虚实寒热是什么意思?如何分辨病症的虚实寒热呢?
在中医治疗中,对于虚证通常采用补益法,而对于实证则采用泻下或消导法。需要注意的是:一、虚证的判断应结合患者的脏腑、气血、阴阳等情况,以便于指导治疗。例如,脾虚应健脾,气虚应补气,阴虚应滋阴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脉象来了解。虚证常与寒证或热证并存,阳虚则易生寒,表现为虚寒证;阴虚则易生热...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依据
脏腑辨证是一种重要的中医辨证方法,它基于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用于识别疾病涉及的脏腑位置,以及脏腑内部的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状态。这种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关键的依据,是辨证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适用于处理复杂的内伤杂病。尽管中医辨证方法繁多,各有特色,但其核心实质是通过对脏腑...
请问,什么是“脏腑的寒热虚实”?请举例详细解释和说明。
脏腑的寒热虚实,脏腑辨证是以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不同证候,加以分析归纳,并作为辨证依据的。这种辨证方法的具体内容是:根据脏腑的生理病理及经络循行的表现来判断病变的部位;用寒、热、虚、实来辨别病情;以脏腑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病证的传变规律。一般是以五脏为重点的。下面简要介绍各脏腑的有关...
中医里的虚实寒热是什么意思?如何分辨病症的虚实寒热呢?
1. 辨实证也要结合脤体脏腑及气血、阴阳,以便指导治疗。如气实(气滞)则行气破气;血实(瘀血)则宜活血化瘀或破血等。2. “热”也属机能代谢亢盛的表现,故实证常与热证同时存在(实热证)。3. 相对地说,新病多实证,壮年人患病也多实证。三、虚实夹杂:临床上除单纯的虚证或实证外,常有...
中医治病的次序
中医治疗有规则的,先治未病,也就是说先预防为主,另外还有标本之说,本未虚而标急,先治标,后治本。如果本虚标急,则标本同治。至于说先天后天的问题,也就是脾和肾的问题,他两个是一个问题。调理脾肾可以同时进行。补气和补血也可同时进行,因为气能行血而血能生气,气为血之帅而血为气之...
脏腑辨证是什么意思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辨别脏腑病位及脏腑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等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依据 临床各科辨证的基础,为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适用于内伤杂病的辨证。中医学的辨证方法虽然多种多样,各有特点,但最后大都落实在脏腑的病变上,也即证候的定位是辨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