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6年级语文书第23课读后感

如题所述

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第1~4自然段)、“重披战甲”(第5~11自然段)、“凭吊战场”(第12~16自然段)、“庄严归去”(第17~23自然段),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尤其是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如,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止、神情,在打洛江边的久久凝望与全力吼叫,在“百象冢”旁默默掘墓的情景,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读完全文,令人回味,促人深省,动物尚且有此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从中感悟些什么,学习些什么?

本课学习应引导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条理的基础上,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真的是没有想到,一件象鞍竟然使急躁的嘎羧顿时安静下来!作者对嘎羧动作、神情的描写,细腻生动,寥寥几笔却清晰地表达出一头英勇的战象积淀在心中的深沉的感情:“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②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象鞍破旧,却仍然凝重华贵;嘎羧年迈,却仍然英武豪迈!二十六个春秋,弹指一挥间,而今,战火不再,血腥不再,但积满灰尘的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英勇;纷乱不再,年轻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勃勃的雄心仍在!对称的并列句式增强了语势,此句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③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里,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

④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有谁能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有谁能如此完美地走完一生?嘎羧静静地为自己挖掘了墓地,静静地躺在那里,那“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的眼睛,让人揣想:它在告诉我们历史不能忘怀吗?它在期盼和平吗?……

⑤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嘎羧走了。从垂暮时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战甲的英武,从重临旧地到安葬自己,我们渐渐读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是一头战象的善良与忠诚!它虽然只是一头象,却具有高尚的情怀,这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值得我们深深思索啊!

(2)对词语的理解。

威风凛凛:声势或气派令人敬畏。

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

泣不成声:哭不出声来。形容十分悲痛。泣,小声哭。

唏嘘:哭泣后不自主地急促呼吸。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膨胀:由于温度增高或其他原因,物体的长度或体积增加。

炯炯有神:形容(眼睛)明亮,有神采。

激越:(声音、情绪等)强烈、高亢。

浴血:形容战斗激烈。

搏杀:搏斗,奋力杀敌。

箐:山间的大竹林,泛指树木丛生的山谷。

二、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三、教学建议

1关于大象,学生熟悉的可能只是它的外形和一般的生活习性,而对大象作为兵士参加战斗的历史可能知之甚少。课前,可以建议学生搜集关于战象的历史资料读一读,对战象的情况有所了解,以便理解课文,理解战象嘎羧的情怀。

2课文篇幅较长,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学时,可以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然后,及时进行反馈交流,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讲述的顺序,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3课文讲述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嘎羧要离开寨子时,为什么要披挂象鞍?”“嘎羧为什么要去打洛江畔?”“嘎羧离开村子前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小组讨论研究一两个问题,再全班进行交流,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感受。

4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这也是教学中要让学生领悟的一个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来教学:

首先,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对嘎羧的印象。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把自己对嘎羧的印象写在黑板上。然后,师生一起回顾大家的见解,根据语言的表达及用词情况作适当的整理。

其次,研读课文,抓住最能说明自己见解的语段,细细品读,深深感悟。可以独自学习,也可以同桌或小组研读。在学生充分研读后,组织集体讨论与交流,在交流中深化认识和感悟。重点可以抓住以下几处描写,如,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动与神情;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为;嘎羧为自己挖掘坟墓的壮举。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想象,充分感受到嘎羧的英雄气概,感悟到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之后,可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引导他们说说其他令自己感动的语段,或以读代讲,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深化对嘎羧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此时,学生也自然地感悟到具体、生动的描写是本文一个重要的表达特点。

最后,可根据班级学情,适当引导学生感悟到,作者这样具体的描写,是与他所要表达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通过对嘎羧生命最后一程的细腻描述,赞颂了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字里行间,也有更深刻的含义。

5“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既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充分朗读、感悟以及理清课文条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复述,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有详有略的讲述,如,“再见象鞍”“凭吊战场”“葬在百象冢”三处就可以详细点,其他部分可以说得简要些。

6教学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课文里部分生字的字音和字形。字音方面,如,“排山倒海”的“倒”读“dǎo”;“中弹”一词读“zhòng dàn”;“扑喇喇”中的“喇”根据变音规则读“lā”;“浴血”的“血”读“xuè”。字形方面,如,“革”字第四笔是横,最后一笔是竖;“搏”的第十笔是点;“寇”字的字形比较复杂,要提醒学生与“冠”相区别。

7本文作者是沈石溪,他擅长写动物小说,写的动物主要是云南原始森林中的野生动物。他的动物小说,有助于学生增长见识,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课余,教师可介绍他的作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赞同
0| 评论
相关内容
2009-12-27 语文六年级23课资料 55
2008-12-25 五年级上册语文23课的资料 23
2008-12-7 五年级语文书上册第23课的资料 3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23
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第1~4自然段)、“重披战甲”(第5~11自然段)、“凭吊战场”(第12~16自然段)、“庄严归去”(第17~23自然段),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尤其是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如,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止、神情,在打洛江边的久久凝望与全力吼叫,在“百象冢”旁默默掘墓的情景,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读完全文,令人回味,促人深省,动物尚且有此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从中感悟些什么,学习些什么?

本课学习应引导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条理的基础上,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真的是没有想到,一件象鞍竟然使急躁的嘎羧顿时安静下来!作者对嘎羧动作、神情的描写,细腻生动,寥寥几笔却清晰地表达出一头英勇的战象积淀在心中的深沉的感情:“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②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象鞍破旧,却仍然凝重华贵;嘎羧年迈,却仍然英武豪迈!二十六个春秋,弹指一挥间,而今,战火不再,血腥不再,但积满灰尘的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英勇;纷乱不再,年轻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勃勃的雄心仍在!对称的并列句式增强了语势,此句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③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里,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

④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有谁能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有谁能如此完美地走完一生?嘎羧静静地为自己挖掘了墓地,静静地躺在那里,那“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的眼睛,让人揣想:它在告诉我们历史不能忘怀吗?它在期盼和平吗?……

⑤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嘎羧走了。从垂暮时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战甲的英武,从重临旧地到安葬自己,我们渐渐读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是一头战象的善良与忠诚!它虽然只是一头象,却具有高尚的情怀,这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值得我们深深思索啊!

(2)对词语的理解。

威风凛凛:声势或气派令人敬畏。

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

泣不成声:哭不出声来。形容十分悲痛。泣,小声哭。

唏嘘:哭泣后不自主地急促呼吸。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膨胀:由于温度增高或其他原因,物体的长度或体积增加。

炯炯有神:形容(眼睛)明亮,有神采。

激越:(声音、情绪等)强烈、高亢。

浴血:形容战斗激烈。

搏杀:搏斗,奋力杀敌。

箐:山间的大竹林,泛指树木丛生的山谷。

二、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三、教学建议

1关于大象,学生熟悉的可能只是它的外形和一般的生活习性,而对大象作为兵士参加战斗的历史可能知之甚少。课前,可以建议学生搜集关于战象的历史资料读一读,对战象的情况有所了解,以便理解课文,理解战象嘎羧的情怀。

2课文篇幅较长,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学时,可以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然后,及时进行反馈交流,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讲述的顺序,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3课文讲述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嘎羧要离开寨子时,为什么要披挂象鞍?”“嘎羧为什么要去打洛江畔?”“嘎羧离开村子前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小组讨论研究一两个问题,再全班进行交流,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感受。

4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这也是教学中要让学生领悟的一个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来教学:

首先,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对嘎羧的印象。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把自己对嘎羧的印象写在黑板上。然后,师生一起回顾大家的见解,根据语言的表达及用词情况作适当的整理。

其次,研读课文,抓住最能说明自己见解的语段,细细品读,深深感悟。可以独自学习,也可以同桌或小组研读。在学生充分研读后,组织集体讨论与交流,在交流中深化认识和感悟。重点可以抓住以下几处描写,如,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动与神情;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为;嘎羧为自己挖掘坟墓的壮举。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想象,充分感受到嘎羧的英雄气概,感悟到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之后,可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引导他们说说其他令自己感动的语段,或以读代讲,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深化对嘎羧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此时,学生也自然地感悟到具体、生动的描写是本文一个重要的表达特点。

最后,可根据班级学情,适当引导学生感悟到,作者这样具体的描写,是与他所要表达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通过对嘎羧生命最后一程的细腻描述,赞颂了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字里行间,也有更深刻的含义。

5“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既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充分朗读、感悟以及理清课文条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复述,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有详有略的讲述,如,“再见象鞍”“凭吊战场”“葬在百象冢”三处就可以详细点,其他部分可以说得简要些。

6教学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课文里部分生字的字音和字形。字音方面,如,“排山倒海”的“倒”读“dǎo”;“中弹”一词读“zhòng dàn”;“扑喇喇”中的“喇”根据变音规则读“lā”;“浴血”的“血”读“xuè”。字形方面,如,“革”字第四笔是横,最后一笔是竖;“搏”的第十笔是点;“寇”字的字形比较复杂,要提醒学生与“冠”相区别。

7本文作者是沈石溪,他擅长写动物小说,写的动物主要是云南原始森林中的野生动物。他的动物小说,有助于学生增长见识,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课余,教师可介绍他的作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赞同
0| 评论
相关内容
2009-12-27 语文六年级23课资料 55
2008-12-25 五年级上册语文23课的资料 23
2008-12-7 五年级语文书上册第23课的资料 3
第2个回答  2011-12-11
第23课是什么啊说清楚了好不好啊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 在我的眼里,象的高大魁梧不过是它的假面具,它们温顺、可爱、呆呆傻傻,不懂人情世故,甚至有些愚蠢、迟钝。读完《最后一头大象》,我彻底改变了对它们的看法,发现了它们可爱又可敬的一面:有情有意,有爱有恨,充满了人情味。 《最后一头战象》向我们讲述了在抗日战争中幸存的一头大象——嘎羧...

小学6年级语文书第23课读后感
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第1~4自然段)、“重披战甲”(第5~11自然段)、“凭吊战场”(第12~16自然段)、“庄严归去”(第17~23自然段),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尤其是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如,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止、...

学与问读后感
学与问读后感(一) 我看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学和问》,这个故事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 故事讲的是:知识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学,一个是问,第一个是光学不问,另一个是光问不学,这兄弟俩很孝顺,可是有一天,一对好兄弟却吵起了架,都说自己的学习方法好,两兄弟吵得不可开交,所以来找知识妈妈评理,妈妈...

第23课难忘的一课的读后感100字,有吗?
读《难忘的一课》有感 中国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富饶的土地,咆哮的黄河,奔腾的长江.还有那勤劳勇敢、善于创造、勇于开拓的人们.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我深爱我的祖国.你可曾知道我们的祖国曾经被人践踏的满目疮痍,伤痕累累.1840年英、德、美、俄、法等十一个国家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

5年级23课读后感
回答:[5年级23课读后感]5年级23课读后感1. 今天,我们学了《难忘的一课》,对这篇课文,我有诸多感受,最深的就是它所带给我的感动,5年级23课读后感。 我很感动。“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是出现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不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教室里的黑板上的一句话。一位老师十分认真也十分吃力...

(急求)六上语文23课最后一头战象——小练笔
《知识与能力训练》 23课答案我就有 劈寇蕉革躁遭碑筒 威风凛凛 排山倒海 浴血搏杀 震耳欲聋 横遭不幸 焦躁不安 站 凝望 踩着 走 亲了又亲 昂起头 向着 发出 吼叫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战友们的灵魂 诉说它对战友们的怀念 善良、怀旧、坚强、英勇、忠诚 记得好评 c\/b\/a 甘拜下风 QQ飞车...

六年级第23课最后一头战象的小练笔
为您推荐: 最后一头战象主要内容 最后一头战象ppt课件 嘎羧告别村寨小练笔 六年级上第23课小练笔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六年级23课小练笔100 最后一头战象的小练笔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 《最后一头战象》 其他类似问题2014-11-28 求---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最后一头战象的小练笔...

刷子李读后感
刷子李读后感 在我们上语文课时,老师给我们上了23课<刷子李>。这篇课文选自<俗世奇人>。刷子李是个平凡的人,但却拥有一身绝技:刷浆时身上绝没一个白点,他的徒弟曹小三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从师傅刷子李的口中得出一个结论:绝技是不能靠一天练出来的,而是每天都认真的练习。这让我想到了自己,不由...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23课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从文中我体会到阿曼达的父亲很爱自己的儿子,父亲对儿子的承诺让儿子变得坚强;这个承诺让父亲决不放弃;这个承诺创造了奇迹。本文主要讲述的是194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不顾劝阻,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另外的...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
我在五上语文书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中,明白了: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书上大致是这样讲那个滴水穿石的故事的,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小洞的形成是因为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的从岩缝中滴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