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我国晋西北地区的沙化现象

先谢谢。

  山西省尤其是晋西北的生态环境由于“欠账”太多,滥砍、滥伐、滥牧的现象较为严重,这些年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水土流失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山西省尚有400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亟待绿化。从前年开始,山西省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作为国家首批试点的晋西北16个县与省政府签订了退耕还林“责任状”,一些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已初见成效。
  近年来,山西省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在国家的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聘请专业队集中治理,保证了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二是采取了拍卖“四荒”、家庭承包、股份制合作等多种方式,改变了以前只种不管的局面,激活了体制;三是保护现有植被,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广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草工作,停止毁林开垦过度放牧,让牛羊下山改为圈养,有效保护了植被;四是大面积封沙育林育草,在植被较差的地区利用雨季进行飞播和人工散播。
  干了一辈子防沙造林工作的大同市林业专家、市林业局副局长唐志昌告诉记者,雁北、大同地区防沙造林经历了三个时期:50年代种植了120万亩小叶杨,本应在70年代成材,由于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现在都长成了“小老树”,目前濒临死亡的有70万亩;从80年代到90年代末,国家实施造林工程,大同造林工程纳入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2000年,大同被列入环北京防沙治沙造林工程范围,全市11个县区有7个纳入整体规划。目前,大同市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已制定出了总体规划,主要是建设以环外长城与桑干河为主的三纵四横的“七条林带”,全长700千米,宽度3-10千米,总控制面积336万亩。同时构筑沙化封闭区、还林还草养殖区、基本农田区、仁用杏经济林区和旅游景点区等“五区”。
  地处晋西北丘陵山区、紧临毛乌素沙漠的偏关县,干旱少雨,整天风沙弥漫。为改变这一状况,全县开始大力发展山丘林业,并且制订了一系列的利民政策:通过拍卖“四荒”,稳权发证,20年不变,把林业的发展与群众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给百姓吃了颗“定心丸”;在资金扶持上也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对经济比较困难的农户,林业部门无偿提供部分苗木、籽种,实行以奖代助,对于栽植经济林的大户,县里负责垫支苗木费,定期收回,实行以借代助等。这些政策,极大地调动起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他们正在逐步走出“怪圈”,使林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虽然一些局部地区的沙化、水土流失问题已得到部分缓解,但山西省尤其是晋西北作为京津屏障,治理沙化仍然任重道远。仅大同市应退耕还林的土地就有230万亩,其中的80%已被不同程度地沙化,严重沙化的有30万亩,作为屏障京津风沙水患的第一道防线,大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据有关专家介绍,由于历史欠账、自然因素的制约,要想根本上遏制风沙的肆虐,山西作为全国土地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区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山西省已将风沙治理列为改善生态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坚持“粮下川、树上山”,防风治沙、恢复生态,建设山川秀美的绿色家园。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01
山西省尤其是晋西北的生态环境由于“欠账”太多,滥砍、滥伐、滥牧的现象较为严重,这些年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水土流失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山西省尚有400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亟待绿化。从前年开始,山西省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作为国家首批试点的晋西北16个县与省政府签订了退耕还林“责任状”,一些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已初见成效。
近年来,山西省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在国家的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聘请专业队集中治理,保证了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二是采取了拍卖“四荒”、家庭承包、股份制合作等多种方式,改变了以前只种不管的局面,激活了体制;三是保护现有植被,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广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草工作,停止毁林开垦过度放牧,让牛羊下山改为圈养,有效保护了植被;四是大面积封沙育林育草,在植被较差的地区利用雨季进行飞播和人工散播。
干了一辈子防沙造林工作的大同市林业专家、市林业局副局长唐志昌告诉记者,雁北、大同地区防沙造林经历了三个时期:50年代种植了120万亩小叶杨,本应在70年代成材,由于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现在都长成了“小老树”,目前濒临死亡的有70万亩;从80年代到90年代末,国家实施造林工程,大同造林工程纳入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2000年,大同被列入环北京防沙治沙造林工程范围,全市11个县区有7个纳入整体规划。目前,大同市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已制定出了总体规划,主要是建设以环外长城与桑干河为主的三纵四横的“七条林带”,全长700千米,宽度3-10千米,总控制面积336万亩。同时构筑沙化封闭区、还林还草养殖区、基本农田区、仁用杏经济林区和旅游景点区等“五区”。
地处晋西北丘陵山区、紧临毛乌素沙漠的偏关县,干旱少雨,整天风沙弥漫。为改变这一状况,全县开始大力发展山丘林业,并且制订了一系列的利民政策:通过拍卖“四荒”,稳权发证,20年不变,把林业的发展与群众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给百姓吃了颗“定心丸”;在资金扶持上也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对经济比较困难的农户,林业部门无偿提供部分苗木、籽种,实行以奖代助,对于栽植经济林的大户,县里负责垫支苗木费,定期收回,实行以借代助等。这些政策,极大地调动起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他们正在逐步走出“怪圈”,使林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虽然一些局部地区的沙化、水土流失问题已得到部分缓解,但山西省尤其是晋西北作为京津屏障,治理沙化仍然任重道远。仅大同市应退耕还林的土地就有230万亩,其中的80%已被不同程度地沙化,严重沙化的有30万亩,作为屏障京津风沙水患的第一道防线,大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据有关专家介绍,由于历史欠账、自然因素的制约,要想根本上遏制风沙的肆虐,山西作为全国土地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区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山西省已将风沙治理列为改善生态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坚持“粮下川、树上山”,防风治沙、恢复生态,建设山川秀美的绿色家园。
第2个回答  2011-11-01
浑善达克沙地及河北沽源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土地沙漠化严重地区。本文通过用遥感、水化学、年代学和风成沉积的粒度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浑善达克沙地及河北沽源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动态变化与环境背景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研究区自然状况的不同,分沙地沙漠化、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沙漠化与达赉诺尔湖泊变化反映的沙漠化三个专题对研究区进行现代土地沙漠化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的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流动沙丘的稳定扩展、半固定沙丘的扩张和固定沙丘的缩减;30年来沽源地区沙漠化土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波动变化,沙地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部,少部分流沙呈斑点状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耕地中,研究区草地面积逐年增加的趋势较明显;达赉诺尔湖泊地区水体面积变化往往与相应时段流动沙丘面积变化恰相反。 2.不同研究专题自然地类的变化呈现出一致的规律,水体面积变化往往与相应时段流动沙丘面积变化相反,形成“此消彼涨”的现象。3.对研究区剖面分析和年代测定的结果则表明,5000aB.P.~2800aB.P.前后浑善达克沙地发育古土壤,之后又发育了3层古土壤。对剖面底层风成沙的粒度分析结果表明,粒径由北向南变粗,北部与中部风成沙分选较好,南部风成沙分选较差。
第3个回答  2011-10-31
浑善达克沙地及河北沽源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土地沙漠化严重地区。本文通过用遥感、水化学、年代学和风成沉积的粒度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浑善达克沙地及河北沽源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动态变化与环境背景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研究区自然状况的不同,分沙地沙漠化、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沙漠化与达赉诺尔湖泊变化反映的沙漠化三个专题对研究区进行现代土地沙漠化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的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流动沙丘的稳定扩展、半固定沙丘的扩张和固定沙丘的缩减;30年来沽源地区沙漠化土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波动变化,沙地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部,少部分流沙呈斑点状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耕地中,研究区草地面积逐年增加的趋势较明显;达赉诺尔湖泊地区水体面积变化往往与相应时段流动沙丘面积变化恰相反。 2.不同研究专题自然地类的变化呈现出一致的规律,水体面积变化往往与相应时段流动沙丘面积变化相反,形成“此消彼涨”的现象。3.对研究区剖面分析和年代测定的结果则表明,5000aB.P.~2800aB.P.前后浑善达克沙地发育古土壤,之后又发育了3层古土壤。对剖面底层风成沙的粒度分析结果表明,粒径由北向南变粗,北部与中部风成沙分选较好,南部风成沙分选较差。 4.现代沙漠化过程的变化,既有气候波动的作用,也有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的影响。就本文的研究,不同专题中影响土地沙漠化过程的侧重因素有所不同,宜根据不同区域特征,分别采取措施积极整治。
第4个回答  2018-10-22
指出恢复生态 晋西北风沙防治刻不容缓
从3月20日凌晨开始,屡屡遭受沙尘侵袭的山西省迎来今年入春以来强度、范围最大的扬沙、浮尘天气。肆虐的沙尘又一次敲响防风治沙、保持水土、恢复生态的警钟。
山西省气象台高级工程师苗爱梅介绍说,近20年来,山西省沙尘暴天气过程呈现逐年减少趋势,2000年略有回升,共发生8次较大规模的沙尘暴;从去年到现在,山西地区受沙尘暴的影响也有减弱的迹象,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尤其是沙化严重、生态脆弱的晋西北地区防风治沙、恢复生态已刻不容缓。

有关晋西北的沙化
晋西北地区与毛乌素沙地正面相迎,与内蒙古、陕北风沙区相毗邻,自然条件恶劣,整体生态环境处于极度脆弱状态,是北方地区沙尘暴侵袭京津的中、西两条主线的必经之地。由于该地区长期以来乱采滥挖、滥垦滥牧现象普遍,致使国土资源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上恶劣的自然、气候条件影响,使晋西北土地沙化、荒漠化...

请问 我国晋西北地区的沙化现象
山西省尤其是晋西北的生态环境由于“欠账”太多,滥砍、滥伐、滥牧的现象较为严重,这些年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水土流失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山西省尚有400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亟待绿化。从前年开始,山西省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作为国家首批试点的...

晋西北的沙化现象有什么?
绿色生态治理工程 晋西北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有沙化土地和潜在沙化土地面积1 700多万亩,近300万亩草地因风沙危害逐渐退化,成为风沙侵袭北京的主要通道和三大风沙源之一。2000年国家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后,山西省各级政府组织以部门为实施单位,发动30多万户农户在大同、朔州、忻州3个市、13个...

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样品的测试分析,认为晋西北地区现代土地沙漠化是在脆弱不稳定的自然因素基础上产生的自然沙漠化过程和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的人为沙漠化加速过程的迭加结果,它是人类不合理的、过度的土地利用与脆弱的生态环境间不相协调的产物。并指出,该区土地沙漠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取决于自...

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原因是什么
晋西北土壤沙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严重,滥砍、滥伐、滥牧的现象较为严重。这些年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水土流失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山西省尚有400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亟待绿化。要想根本上遏制风沙的肆虐,山西作为全国土地沙漠化较为严重的...

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我们得出结论:晋西北地区的现代土地沙漠化是由自然沙漠化过程和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速的人为沙漠化过程的叠加效应所导致。2. 这种现象是人类不合理的、过度的土地利用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不协调的结果。3. 我们指出,该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主要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发展的影响。

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及植树造林状况
1. 山西位于沙漠化扩展的前沿地带,晋西北地区的土地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经常遭受沙尘暴的侵袭。当地有句俗语:“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形象地描述了这里的沙尘天气。2. 沙漠化主要影响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个县(区),这些地区的土地沙漠化面积每年都在持续扩大...

晋西北山西省的沙化现象
山西省气象台高级工程师苗爱梅揭示,过去的二十年间,山西省的沙尘暴活动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2000年虽有短暂的上升,但那一年总共只发生了8次大规模的沙尘暴。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沙尘暴对山西地区的影响力有所减弱,但晋西北这一生态脆弱且沙化严重的区域,其防风治沙与生态恢复工作仍然刻...

晋西北的生态环境怎么样?
晋西北的生态环境不好,长期以来乱采滥挖、滥垦滥牧现象普遍,致使国土资源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上恶劣的自然、气候条件影响,不植树造林,使晋西北土地沙化、荒漠化现象十分严重,成了北方著名的风沙源头。晋西北地区与毛乌素沙地正面相迎,与内蒙古、陕北风沙区相毗邻,自然条件恶劣,整体生态环境处于极度...

我国晋西北的植树造林和沙化状况
1. 专家指出,恢复生态晋西北风沙防治刻不容缓 2. 近年来,山西省沙尘暴天气过程呈现逐年减少趋势,但晋西北地区防风治沙、恢复生态已刻不容缓。3. 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4. 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风沙已经成为当地人们最大的敌人。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