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是?大概在800字之内!!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一、二四言歌谣——古老的诗歌形态
相传黄帝时的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周易·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马,斑如;匪寇,婚媾。”
过渡到四言:《诗经》。
二、骚体——楚国新兴的诗体
继《诗经》之后,楚国出现一种崭新的诗体,“楚辞”。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又叫“骚体诗”。
特点:
句式灵活,打破四言体的定势,向五七言过渡。
大量吸收楚方言入诗,语言绚丽华美,词采缤纷。
篇幅加长,含量增大。
从此,《楚辞》与《诗经》共同构成我国文学史上两大流派,风骚(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三、从汉乐府到五言诗——古代诗体的基本形式
1、乐府
乐府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机构名称。汉武帝时,乐府扩充和发展,除了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歌诗外,还广泛搜集各地歌谣。后来把这些乐府创作的和保存的歌诗,叫做乐府诗。
两汉乐府诗的精华是民歌。特点:“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魏晋以后直到唐代,文人模拟乐府,创作了许多借旧题,抒新感的诗歌。(曹操《蒿里行》,鲍照《拟行路难》)到杜甫开始,自立新题,以写实事。如:《兵车行》、《丽人行》等。元稹,白居易“新乐府运动”。虽音乐和题目都不复存在,但更接近乐府的精神。
宋郭茂倩把汉至唐的乐府诗搜集在一起,编成《乐府诗集》。
2、五言诗
东汉开始,文人吸收了乐府民歌的营养,创作五言诗。使得诗歌创作走出困境,产生了“古诗十九首”这样成熟的五言诗作。魏晋“五言腾踊”。
五言诗的主要优越性:四言节奏单调,韵律呆板;五言,可容纳单双音节词,节奏变化多样,生动活泼。
四、七言体古诗——古代诗歌的又一重要形式
七言体是的产生并不比五言诗晚,但它的兴盛却晚与五言诗。
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唐代以后七言体真正兴盛。
五、从永明体到格律体——古代诗体的格律化
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汉语四声运用到诗歌创作之中,使诗歌可以根据汉字声调的组合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以达到铿锵、和谐,富有音乐美的效果。后人将这种诗称为“永明体”。因为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所以又叫新体诗。为唐代诗歌的辉煌打下了基础。
诗歌至唐代,进入繁荣的高峰。尤其以格律诗为突出。成为人们一般所说的唐诗的代称。瑰宝。
六、唐宋歌词和元明散曲——两种“由乐定词”的格律诗体
1、词
词是“由乐定词”的一种格律新体。起源于民间,最初是在乐工、歌妓中口头流传的。到中唐,一些诗人学习,创作。张志和《渔歌子》、白居易《忆江南》,特别是相传为李白所作的《菩萨蛮》《忆秦娥》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
宋代词极为兴盛,甚至被当作宋代文学的代表。而且风格各异,流派不一。主要两大派别:婉约派和豪放派。历来词以婉约为正宗,但自从苏轼创立豪放词后,就成为分庭抗礼的两大派别。
2、曲
曲是继词之后的又一种合乐诗体。最初主要是在民间传唱,后来文人创作,成为抒情的主要文体,元朝的“一代文学”。
元曲包括戏剧和散曲两部分。
散曲基本包括两大类:小令和套数。
小令:短小的单支小曲。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套数: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少则两三只,多则不限)连缀组合起来的。扩展了篇幅,成为组诗的形式了。较为有名的: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散曲的主要特征:一是通俗性。口语化、散文化的倾向非常突出。如:关汉卿的《沉醉东风·别情》。二是诙谐性。特别适合写一些讽刺性的作品,如:《高祖还乡》。语言自然泼辣,是其本色。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27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风雅颂,风是国风,指民间搜集的诗歌,雅是贵族所唱宫廷雅乐,颂是祭祀时所唱。然后是《楚辞》,发展到汉代,于是有了长篇的叙事诗《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都是。然后在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平仄押韵,发展到了唐朝,格律诗出现,宋朝,格律诗没落,词兴起,元代,曲兴起,然后古代诗歌基本走入末路,没有新的格式出现,一直到清末。五四运动兴起,西方新诗传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