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人教版第23课预习资料

如题所述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史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认识本课的新字生词。了解故事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3、学会本课的新字生词,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完成目标1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五年的语文学习当中,哪堂语文课最让你难忘,说说为什么呢?(学生自由畅谈)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堂语文课,时隔多年,也让作者难以忘怀,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一起去看看。

二、初学课文
1、借助字典读通读顺课文。(自由读文)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合作)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新字生词,指名认读。(集体纠错)

2、“开火车”分段朗读。(个别正音)

3、理解词语:

高雄、闽南语、国语、光复、真挚、崇高、意外。

4、汇报交流思考题(指名回答)

四、再次朗读课文,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指名)
五、介绍台湾的历史背景:(课件出示)

台湾自古本是中国的领土。16世纪中叶以后,美丽富饶的台湾成为西方殖民主义者凯觎的对象。西班牙、葡萄牙等列强相继侵扰台湾,或掠夺资源,或进行宗教文化侵略,或直接出兵占领。17世纪初,荷兰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殖民霸权地位,来到东方,积极参加对殖民地的掠夺。1642年,荷兰人夺取了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的据点,台湾自此沧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38年。1662年名族英雄郑成功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废除荷人的殖民制度。实行屯田政策,鼓励军民开垦种地,但郑成功收复台湾不久,即不幸于1662年农历五月八日染病身亡,时年仅39岁。尔后,其子郑经,孙郑克爽前后治理台湾22年。郑氏祖孙三代治理台湾,奖励制糖、制盐,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开办学堂,改进高山族的农业生产方式。这些措施,推动了台湾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这在台湾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开发和发展时期,史称“明郑时代”。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派军进攻台湾,郑克爽率众归顺。自此台湾在清政府直接统治之下。

在19世纪后半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力图跻身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1894年它发动了中日战争(甲午之战),翌年3月攻占澎湖。腐败的清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台湾从此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被日本整整统治了五十年,在这五十年里,日本对台湾进行着经济、文化、人权等方面的侵略。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台湾收复后的事情。

六、 指导感情朗读。
七、 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2、读熟课文,找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第二课时
完成目标2

一、 复习导入。

1、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

2、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三次)

二、 深入学习理解。
1、 找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第一次出现在哪?(指名朗读)

2、 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3、 为什么这位老师写的这么吃力?请同学们也写写这句话,你感觉怎样?(个别谈)

(是啊,“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4、 写完这句话“老师”又是怎样教自己的学生读的呢?找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先用闽南语,接着用国语,一遍一遍地读,他们读的是那么的严肃认真,富有感情。让我们也和台湾同学一起感情朗读这句话)

5、 齐声感情朗读三遍“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

(同学们,不甘奴役的台湾人民没有忘记祖国,也没有忘记祖国的语言文字,虽然他们写的很吃力,读的很吃力,但是他们还是一笔一画的写,一字一句地读,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6、 “火热而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看到教室里“老师”认真的教和同学们富有激情地朗读,谁能不被吸引,谁能不被感动呢?所以“我”情不自禁的走进教室,跟着同学们朗读。)

7、 找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第三次出现的地方。(集体朗读)

8、“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9 、“我”走进教室后,老师和孩子们并没有感到意外?这是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是中国人,拥有共同的语言)

三,朗读全文,总结中心。

1、齐声朗读全文。

2、 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四、拓展,

学习了课文,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有谁不爱自己的祖国呢?)

五、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澳门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台湾同胞一定也能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同学们,歌曲《我的中国心》最能表达我们此时的心情,现在全起起立,我们同唱《我的中国心》。(在歌声中结束课堂)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10
难忘的一课参考教案一

【双击鼠标滚屏】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中教育 点击数:532 更新时间:2005-11-2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2.了解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3.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教学难点

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会本课4个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三)用提取中心段的方法,分清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读熟课文。

二、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4个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三、教学难点

分清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学校上课,你们有难忘的一课吗?请你说一说是一节什么样的课使你难忘。

是的,这些课会让你终身难忘。作者“我”也有一堂难忘的课(边说边板书:难忘的一课)。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这是一节怎样的课,会不会也让你难忘。(板书:难忘的一课)

(二)学生预习生字、新词,完成书上预习部分的问题。

(三)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

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准自己不认识的字及生字的读音。其中,老师要特别辅导“诸”、“崇”的读音。告诉学生无论“诸”的意思是众多还是用于复姓,它都读zh&,不能读成zh(;“崇”是卷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从”。

3.记清字形。

“崇”上面是“山”,下面是“宗”,不能丢掉宝盖头写成“示”。“葛”的字形比较难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由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形。

4.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光复:恢复,多指收复被敌人侵占的国土。本课指台湾自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我收复。

真挚:真诚的,出自内心的。

崇高:极其高尚的。

八卦:中国古代用来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的符号,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八卦衣是指带有八卦图案的衣服。

高雄:台湾的一座港口城市。

国语:指本国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在我国是汉语普通话的旧称。

意外:(1)意料之外。(2)意外的不幸事件。本课指第一种意思。

台湾:地名,我国东南部的一个宝岛。

停泊:(船只)停靠;停留。

5.结合词义,区别近义词、反义词、形近字。

近义词:

熟练(老练) 真挚(真诚) 宽敞(宽广)

反义词:

熟练(生疏) 真挚(虚假) 宽敞(狭小)

形近字:

出示投影,请同学们充分讨论形近字之间的区别,再根据字义组词。

(四)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的师生共同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

我们了解了主要内容以后,就可以根据主要内容,分析课文的结构。有些文章具备下面两个特点:一是文章题目明显地提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文章比较集中地描写了这一内容的主要过程。这些文章可以使用“提取中心段”的方法,给文章分段。

具体方法是,根据题目中明显的内容提示,在文章中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看,把集中描述这一内容的几个自然段先提出来,合并成一个结构段,再考虑前后自然段的分段。

根据上面的方法,课文中从“校园里很静”到“孩子们学得也很有感情”,集中描写了“难忘的一课”的上课过程,可以提出来作为一个结构段。它前面的部分写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很自然地成为一个结构段。它后面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参观小礼堂,另一个是在这所学校所见所闻的总的感受,就应该是两个结构段。从“他知道我是在船上工作的”到“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为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第四段。

(五)概括段落大意。

通常段意的写法有三点要求,一是能全面概括这段的意思;二是语言简练;三是体现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

根据这个要求,第一段可以概括为“我”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天来到高雄市郊的一所乡村小学。第二段可以概括为“我”在小学里见到师生共同认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第三段可以概括为“我”在礼堂参观中国伟人像,很受感动。第四段可以概括为“我”对在这所学校的所见所闻的总的感受。

(六)学生按分好的段熟读课文。

每二人一组,一个同学读中心段,另一个读其它段落。读完一遍之后,两个同学再交换。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读准字音,做到正确、流利,另一方面进一步体会、消化“提取中心段”分段的方法和好处。

(七)检查学生熟读课文。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课文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提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程度,为下节课的讲解作准备。无论学生有什么样的答案,都是他自己的理解,教师都应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八)材料介绍。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以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归还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台湾收复后的事情。

(九)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熟课文,思考课后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二)了解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三)练习用“真挚”、“意外”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三、教学难点

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作者在高雄市郊的一所乡村小学里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课。看似平淡的一节语文课,为什么使他终身难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难忘的一课》(边说边板书:难忘的一课)。

(二)学习第一段。

请一名同学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这段话告诉我们作者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天来到高雄市郊的一所乡村小学。到那儿的时间(板书:时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行走的路线:从高雄港口上岸,穿过市区到郊外;乡村小学的样子(板书:地点):白色的围墙,门外栽着一排树。这一切,作者记得都很清楚。说明作者对这件事难以忘怀。)

(板书:时间 地点)

这一段主要让学生围绕着难忘分析内容,渗透安排材料要围绕中心。

(三)学习第二段。

第二段可以分几层?

(分二层。第一层从“校园里很静”到“火热的真挚的心”,第二层从“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到“孩子们学得也很有感情”。因为第一层是写“我”站在窗外听课,第二层是写“我”坐在教室里听课。)

1.学习第一层。

作者走近一间教室,看到、听到、感受到什么?(板书:教室见闻)请同学们用笔在书上分别画出标记,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看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这里用了“祖国的文字”这个词,说明了作者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视,表达了由衷地热爱之情。看到年轻教师“一笔一画”地写,从“一笔一画”之间,可以看出年轻教师写字认真的态度,写起来确实很吃力,但却是发自肺腑的行动。课文里第一次出现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板书: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让“我”感到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真挚的意思是真诚的出自内心的。

听到教师先用闽南语,再用国语一遍一遍地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从他们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地语气中,可以听出师生共同的爱国心声。

让学生用“真挚”造句。

(真挚:同学之间真挚的友谊,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2.学习第二层。

作者本来是停船时随意地漫步,不知不觉中来到了这所乡村小学,本来并没有打算认真地听一节课的。但是,一下子被师生共同学习国语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怀着崇高的敬意,悄悄地走进教室,此时,师生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作者“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这里,“和孩子们一起”,一是说明“我”已经融进孩子们中间,二是说明“我”也很愿意学国语,三是说明“我”被师生的真挚的感情感染了。“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说明了所有的人都是认真地、发自内心的学习国语。“我”只是所有台湾人中的一个代表,“我”的感情是全体台湾人民的一个缩影。这里第二次出现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既是“我”和师生共同学习的内容,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他,“谁也没有感到意外。从那一双双眼睛里,可以看出对我是表示欢迎的”,而且“大家朗读得更起劲儿了”。

“意外”是什么意思?意料之外。让学生用“意外”造句。

(意外:他平时学习十分用功,这次考试又取得了第一名,我们大家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分析行动的变化,就是分析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从教室外听课到坐在教室里上课,表面看,是行动的变化,实际上是作者内心情感在变化。他们都有一颗共同的爱国之心,是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亲近,把他们连在了一起。

下课后,老师和“我”说的这段话放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老师的话,说的是台湾的历史。被日本人统治时期,是不能讲国语的。放在文中,说明台湾的屈辱历史也是“难忘”的。)

作者在教室内外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得都非常细致清楚,记忆犹新,仿佛是昨天的事情。说明什么?

(这是难忘的一课。)

这一段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字、词、句,理解思想感情,在引导学生分析的同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帮助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升华。

(四)学习第三段。

参观礼堂的时候(边提问边板书:小礼堂),“我”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

(年轻教师指着礼堂两面墙上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板书:中国历代伟人像)说:“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这句话又一次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他们不许中国的孩子了解自己祖国历史上的伟人,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

“我们中国自己的”这普普通通的几个字,表达了台湾人民为祖国历史上有这么多伟人而无比自豪的思想感情。这历代的中国伟人画像中,有大教育家孔子,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作者看着看着,“眼睛不觉湿润了”。这是因为作者听着年轻教师的话语,看着伟人的画像,此时此刻,他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新出现在礼堂而激动;为教师和孩子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而感动,所以眼睛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这句话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揭示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这段话对学生来说,可能难度比较大,有些历史学生不一定了解,分析得不全面、不深刻的地方,教师要予以讲解,根据实际情况解答分析中出现的问题。

(五)学习第四段。

课文第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作者有怎样的感受?

(看了伟人像,作者的感情进一步升华,他“紧紧地握着”年轻教师的手,想向他表达一下自己当时的心情,感到一时间千言万语也不能表达出自己的强烈感情,所以用反问句“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肯定、强调自己此时的全部感情,表达了“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六)总结全文,分析课文围绕中心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本文通过描述作者在台湾一所小学里见到师生们刻苦学习祖国语言文字时的情景,表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真挚的民族自尊精神。

《难忘的一课》所指的“一课”,不单是指在课堂上学习国语这一节课,更是包括在教室外听课、在教室内上课、在小礼堂参观的所有事情。

课文围绕这一中心,对“我”看到老师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教孩子们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的情景,“我”和老师参观小礼堂所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写得都比较详细,其它部分写得简略,从而充分地表现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七)让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与其说难忘的一课(边说边板书:难忘的一课),不如说永远牢记的应该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请大家体会作者的这种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八)作业。

1.用“真挚”、“意外”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 宝岛台湾
25〃至25°56′30〃之间。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岛(面积3.58万平方公里)、澎湖列岛、绿岛、钓鱼岛、兰屿、彭佳屿、赤尾屿。 在行政区划上,台湾省全省原本共辖基隆、新竹、台中、嘉义、台南5个省辖市,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16个县。后来台湾当局于1967年将台北市定为“行政院院辖市”。之后,在1979年又将高雄设为行政院院辖市。此外,还设有所谓“福建省政府”,辖金门、连江(马祖)2个县。
名称由来
在有据可查的史料上,“台湾”这一名称的出现不过300多年。但是史书证明两岸人民对台湾宝岛早有称呼,历史上对台湾的称呼有近十个,不同的称呼却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台湾宝岛的关心和期待。 在古老的中国出现国家机器时,就把中国划分为九州管理,记载这一史实的是中国最早的史书之一《尚书·禹贡篇》。九州中的扬州管辖范围北至淮河,东面至海。书中的“岛夷卉服”就是指台湾。康熙33年(1642年)高拱乾主修的《台湾府志》中表示,夏商时期的扬州包括台湾。日本学者尾崎秀真也认为“岛夷”就是台湾最早的名称。“岛夷”,台湾的第一个名称。 人们对海的知识逐渐增加,从水中走出来的人类开始把大海为人所用。春秋战国时,近海交通有所发展,因此出现许多关于海上的传说,其中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之药的传说流传至今。《史纪·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徐福上书中所称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后人认为“瀛洲”即为台湾。徐福没有回来,但是两岸的来往在以后的岁月中越来越多。 作为专门的历史地理书籍记载台湾的是在《前汉书》。进入汉代,关于台湾的记载开始多起来。在《前汉书·地理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在会稽海外有“东鯷人”,分为20余国,“以岁时来献见”。后来许多学者认为“东鯷”应该指的就是台湾。在《后汉书·东夷列传》中,更是把台湾分为三部分,“东鯷”即为北台湾,“夷州”为中台湾,“澶州”为南台湾。在三百年前的荷兰人连少挺(Linschoten)所绘的台湾地图中,也把台湾分为三个岛。把台湾分成三部分,说明对台湾的认识在加深。 直接描述台湾情况的是在三国时期。三国鼎立时期,东吴位于江南,管辖范围包括会稽和东南沿海地区。东吴和海外的关系较为密切。《三国志》中谈及在孙权黄龙2年(230年)派军队出海远征夷洲。不少学者认为“夷洲”就是台湾。三国东吴临海郡太守沈莹可以称之为最早的台湾学者,在他的《临海水土志》对当时被称为“夷洲”的台湾情况有着专门记载,只是此书已经流失,主要内容记载在《太平御览》之中。从所记内容来看,这是当时最完整的关于台湾的文字资料。当然也有人说此时的“夷洲”就是广东或海南某地,但是从方位、气候、地形、古迹、物产、习俗等方面考证,应该是指台湾。通过《临海水土志》,使得远离台湾海峡的许多内地人,知道了尽管是有限的、但是极为难得的台湾的具体情况。 颇有大志的隋炀帝,施政并无多少值得夸耀的纪录,但对外对内征战却有特殊的喜好,当然也对早有前朝前代所关注的台湾起兵。据《隋书·东夷传》所载,隋炀帝曾于大业6年(610年)发动远征琉求之战。“琉求”是何处?历来争议较大。但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琉求”即为台湾,而非日本琉球。不管如何,隋代对台湾已经相当了解。在《宋史·外国列传》中则明确记载,琉求国在泉州之东,有海岛称“澎湖”,烟火相望。赵汝适的《诸蕃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当然所记内容不详细。 对于台湾的名称,有不少人进行过研究。台湾政治名人连战出生于当地世家,他的祖父即为著名历史学家连横。连横在代表作《台湾通史》中说,“台湾原名‘埋冤’,为漳泉人所号。”因为明代时期的闽南人历尽艰辛到达台湾后,因水土不服和劳累困苦,病死者众多,死后连尸骨都无法运回故乡,“故以‘埋冤’名之。”因为“埋冤”不吉利,而闽南话“埋冤”又与“台湾”同音,所以易名为“台湾”。这种分析不无道理,因为移民确实有过令人难以忘怀的痛苦经历。 但是,连横先生的结论也有牵强附会之处,因为同音的字很多,为什么用“台湾”代替“埋冤”?“埋冤”不吉利,“台湾”吉利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台湾”名称的由来并非如此。 台南是台湾最早开发的地区,因此对台湾的称呼最初起于对台南地区的称呼。最初在台南一带居住的拉雅族,在介绍台湾时称为“Tayan ”或“Tai-An”,荷兰人拼为“Taioan”,从大陆来的移民则读作“Tai-Oan”。因此,由于读音不同,在台南一带称为“台员”、“大员”、“大圆”、“大湾”、“大冤”。以后由闽南话的“台员”转音为“台湾”,所指地区也由台南一地扩及整个台湾地区。自明代起,“台湾”之名正式流行。 在明代闽人周婴所著《远游篇·东蕃记》中,以“台员”称台湾。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至1619年),在朝廷公文中出现“台湾”。清代张眉的《瀛濡百咏》一书指出:周婴把台湾称为“台员”,“这是闽南语所造成的错误,从此台湾之名始进入中土。”“台湾”名称由此而来,应该是比较客观的。
第2个回答  2012-12-06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史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第3个回答  2018-10-20
纪念乏味道还可以
第4个回答  2018-11-28
我也不知道

23课刷子李预习资料五年级
刷子李预习资料:1、主要内容: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既为奇人,则轶事多多,写“刷子李”的奇妙绝活时,极力写他手艺之高,在塑造主人公形象的时候,就注重了细节描写。这是课文在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裤,刷墙时娴熟的动作,还有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描写...

小学五年级第23课怎么预习?
23我最好的老师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他为什么成为我的最好的老师?3认识到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我们还没学到这一课呢,等学完在告诉你!我们明天学22课】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第23课预习资料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史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

五年级上册语文23课生字组词
《鸟的天堂》课文生字组词如下:桨:jiǎng (划桨、飞桨、桨板)榕:róng (榕树、榕城、榕径)纠:jiū纠 (纠结、纠正、纠纷)桩:zhuāng (木桩、树桩、打桩)涨:zhǎng (涨价、涨钱、涨潮)塔:tǎ (宝塔、佛塔、灯塔)梢:shāo (树梢、梢头、辫梢)暇:xiá (闲暇、无暇、目不暇接)眉:...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生字组词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生字组词如下:桨:jiǎng (划桨、飞桨、桨板)榕:róng (榕树、榕城、榕径)纠:jiū纠 (纠结、纠正、纠纷)桩:zhuāng (木桩、树桩、打桩)涨:zhǎng (涨价、涨钱、涨潮)塔:tǎ (宝塔、佛塔、灯塔)梢:shāo (树梢、梢头、辫梢)暇:xiá (闲暇、无暇、目不暇接)...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课文主要内容
《难忘的一课》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原文(节选):有一次,我们的船停泊在高雄港口。我上了岸,穿过市区,向...

我想要搜索五年级第23课的好词好句
1、在那一刻,我意识到,我必须选择,要么对一切屈服,得过且过地生活,要么就得努力,争取过上梦想的生活。2、我想那最富有的矿脉就在这里的什么地方;用探寻藏金的魔杖,根据那升腾的薄雾,我要判断:在这里我要开始开矿。3、我们可以接受失败,但不能接受放弃。4、我的本能告诉我,我的头可以...

五年级上册语文23课的资料
台湾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第23课预习资料
请你说一说是一节什么样的课使你难忘。 是的,这些课会让你终身难忘。作者“我”也有一堂难忘的课(边说边板书:难忘的一课)。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这是一节怎样的课,会不会也让你难忘。(板书:难忘的一课) (二)学生预习生字、新词,完成书上预习部分的问题。 (三)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

五上23课生字组词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的生字组词及造句参考如下:1、桨:船桨 、划桨、 摇桨、 螺旋桨 造句:所用的划桨两头均有桨片。2、榕:榕树 、榕城 造句:家门口的榕树拥有发达的根系,那盘根错节的根像一团乱麻似的,看上去乱糟糟的。3、纠:纠正 、纠缠 、纠纷、 纠结、 有错必纠 造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