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在北宋真宗景德元年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所缔结的一次盟约。
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08
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复原图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
时间
澶渊之盟
  北宋真宗景德元年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
地点
  宋澶州(在今河南濮阳)。澶州亦名澶渊郡,因而称“澶洲之盟”。 澶渊之盟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濮阳县一部置昆吾县,析临河、内黄、顿丘各一部分置澶渊县。唐初,为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改澶渊县为澶水县。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澶州,辖澶水、顿丘、观城等县。五代时期后晋天福三年(938年)澶州治所自顿丘(今清丰县城一带)移至澶水县,宋时仍然如此。也就是说,1004年宋辽澶州和约称“澶渊之盟”是与地名的历史沿革、习惯称谓有关。

。。。。。。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2431.htm

第2个回答  2012-05-08
他们说的都差不多了,就是寇准劝真宗皇帝亲征胜利后签订的条约。我个人再加一句,就是这条条约多北宋影响深远,(楼上的朋友已经告诉你这个条约的有利影响)他开了宋辽之间120万岁币的先河,成为之后北宋历任皇帝的负担。
第3个回答  2012-05-08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宋真宗赵恒:在辽国进犯中原,打破数州直逼京都之时,本欲迁都金陵南逃,但被宰相寇准等主战派力荐其御驾亲征。真宗勉强到了澶州北城,在城楼上召见了各军将领。宋军将士看到城楼上的黄龙旗,得知皇帝到了,立即高呼万岁,士气大振。将辽打退数十里。
  宋·寇准:真宗朝名相寇准,对宋辽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澶渊一役中掌握军事大权,可谓是指挥若定。   宋·曹利用:真宗派出的澶渊城下议和的使臣。   萧太后:挑起两国战争的主角,当时辽国手握实权的领导者。澶渊一役自大将萧挞凛被射杀后,辽军陷入进退两难,于是派人求和。
辽圣宗耶律隆绪:同萧太后共同进犯北宋,辽国的领导者之一。 这次虽然是宋胜了但澶渊之盟是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屈辱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和约,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辽国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不过,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