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体系域的识别、划分及特征

如题所述

通过富县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研究认为,由于湖平面升降旋回是湖盆抬升-沉降、扩张-收缩、气候演变及沉积物供给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湖平面升降变化具有直观、传统常用等特点。因此在湖盆层序研究中,应该而且完全有条件把湖平面升降变化作为划分沉积体系域的重要依据,并采用具直观、全面、方便及统一等众多优点的沉积体系域三分法。据此,本文把富县地区延长组各层序三分为低水位体系域(暂把Ⅰ型和Ⅱ型层序在发育之初低水位期形成的体系域均冠名为低水位体系域)、湖进体系域及高水位体系域。

1.低水位体系域(LST)

低水位体系域形成于延长组各层序发育早期,尤其是在第1层序和第6层序中厚度较大。底界与层序底界一致,顶界为初始湖泛面。相组合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微相夹分流间湾(SQ1—SQ4)或三角洲平原水上分流河道、含煤沼泽等微相(SQ5、SQ6),垂向上组成一个或几个进积或加积准层序组,相应测井相呈锯齿状箱型或漏斗型叠加组合,反映为旋回性进积或加积模式(见图4-2,4-3,4-4,4-5,5-6,5-7)。

2.湖进体系域(TST)

湖进体系域形成于延长组各层序发育中期,尤其是在第2、3 层序中厚度最大。其底界、顶界分别为初始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其形成时湖泊处于扩张期,范围大、水体深,新增可容空间大于供给的沉积物体积,形成以湖岸上超为特征的沉积体系域。其相组合以发育三角洲前缘分流间湾微相、前三角洲-浅湖-半深湖亚相暗色泥岩、油页岩夹粉砂岩沉积为特征(图 4-4,4-5),因富含有机质而成为区内重要的生油岩系(SQ2-TST、SQ3-TST);此外,处于湖盆缓坡区的富县地区延长组中湖进体系域也间歇夹有物源供给充足时形成的三角洲前缘远砂坝微相沉积(图4-2,4-3,4-4,4-5)。湖进体系域的准层序组多为退积式,也不乏加积式;测井曲线呈向上变细变深的钟型、正向齿型或齿化状,而顶面凝缩层油页岩常具有高电阻、低电导率的特点(见图4-2,4-3,4-4,4-5,5-6,5-7)。

3.高水位体系域(HST)

高水位体系域形成于延长组各层序发育晚期,在第4—6 层序中厚度较大。底界为最大湖泛面,顶界为层序顶界面。其形成时湖泊开始收缩,范围缩小、水体变浅,新增可容空间小于沉积物供给量,沉积速率高于沉降速率,具有快速水退的特点。区内 SQ3 层序HST早期局限地发育半深湖沉积,由加积准层序组构成,相应测井曲线呈现中幅箱型或桶型,表明水动力稳定条件下的垂向加积型式;晚期则形成三角洲前缘亚相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及远砂坝沉积(SQ1—SQ3)或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含煤沼泽等微相沉积(SQ4—SQ6),由一个或几个进积式或加积式准层序组组成,相应测井曲线呈现一次或多次漏斗型或反齿型,具低幅—中幅变化特征。高水位体系域顶部常被上覆层序界面截断,尤其是SQ6层序 HST顶部大多遭受严重的截断侵蚀而保存不全(见图4-2,4-3,4-4,4-5,图 5-6,5-7)。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沉积体系域的识别、划分及特征
其形成时湖泊处于扩张期,范围大、水体深,新增可容空间大于供给的沉积物体积,形成以湖岸上超为特征的沉积体系域。其相组合以发育三角洲前缘分流间湾微相、前三角洲-浅湖-半深湖亚相暗色泥岩、油页岩夹粉砂岩沉积为特征(图 4-4,4-5),因富含有机质而成为区内重要的生油岩系(SQ2-TST、SQ3...

沉积体系及其特征
3.2.1 大荞地组沉积体系及其特征 宝鼎盆地晚三叠世含煤地层主要为一套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在野外露头剖面、钻孔岩心观察描述及室内岩石宏观与微观显微结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各类岩相在垂向上的组合关系及在平面上的分布,研究区识别出4种沉积体系、10种沉积相和多种沉积类型(表3.3)。 3.2.1.1...

沉积体系及其沉积相特征
根据沉积物的特征,又可细分为河漫滩、河漫湖泊和岸后沼泽(河漫沼泽),其中河漫滩以砂质沉积物为主,河漫湖泊以泥质沉积为主,而岸后沼泽也以泥质沉积为主,但一般都有泥炭沉积,形成煤线或煤层。 2.1.2.2 三角洲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三角洲是地质学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三角洲一词早在公元前400年就由Herodotus等人...

体系域及准层序组的划分方法
这两个界面在地震剖面上把层序划分为具下切水道反射特征的低位体系域(LST)、平行反射结构的湖扩展体系域(EST)和具前积反射结构的高位体系域(HST)(见图2-3)。3.岩性、岩相标志 对湖相地层而言,体系域界面的岩相特征表现为:初始湖泛面以出现薄而稳定的灰色泥岩、白云岩、生物灰岩或油页岩为特征;...

沉积体系域
这一体系域常在大陆架上广泛分布,其特征是有一个或多个加积型准层序组,之后紧接着是进积式的倾斜状准层序组。高位体系域内的准层序朝大陆方向上超在层序界面之上,朝海盆地方向下超到海进体系域及低位体系域的顶面上。高位体系域的顶为Ⅰ或Ⅱ型层序界面所限定,底为下超面限定,主要的沉积体系...

沉积体系特征
(1)沉积构造特征 1)底面构造:底面构造是识别风暴沉积的重要标志。研究区常见的风暴岩底面构造有冲刷面、底模及撕裂构造等。其中,冲刷面有平坦状、波状、复杂形状等形态;底模主要为多向槽模,模长15~30cm,高0.5~1.4cm,底部圆滑,充填物为异地陆屑;撕裂构造突出特征是砾屑层与下伏岩层无明显界线,野外剖面上可...

鸡西群沉积体系划分及其特征
三角洲沉积体系是携沙河流注入湖盆后,沉积物因河水流速减小在河口浅水地区快速大量堆积,并导致湖岸线向湖盆方向不规则进积而成的近岸碎屑沉积体系,其突出的特征是具有特定的剖面沉积序列和骨架砂体的几何形态。三角洲沉积体系是由陆上和水下的众多沉积单元构成的复杂沉积体系,垂向上具有向上变粗的反粒序...

沉积体系类型及展布特征
根据岩性、电性等特征,该沉积体系可划分出4个亚相:河道、河道间、泛滥盆地、决口扇等亚相。由于河道频繁迁移改道,纵向上,河道与河道间、泛滥盆地等亚相交替出现,呈现多旋回正韵律。平面上,河流-泛滥平原主河道主要沿着盆地低洼地带发育。在层序Ⅰ水进体系域时期,盆地西部坳陷古地貌可能比东部平缓,砂体分布范围较...

体系域及其特征
在不同的沉积相及不同的体系域中,准层序发育的特征也各不相同,但一般以一个海泛面分开其上的较深水沉积和其下的较浅水沉积。(2)低水位体系域:这种体系域仅见于巨层序B层序Ⅰ的下部,分布局限于河北秦皇岛、平泉及其以北一带。在平泉地区,该套地层为泥质白云岩或隐晶质灰岩,属于低水位楔类型...

沉积体系演化及分布
(一)沉积体系纵向演化特征 研究区沉积体系的发育与演化在断陷期和坳陷期差别较大。断陷时期各断陷盆地彼此分隔自成体系,分别沉积了一套以湖泊沉积体系为代表的陆源碎屑。各断陷盆地中湖泊体系、水下扇—扇三角洲体系十分发育。坳陷时期,松辽盆地形成统一的大型陆相坳陷型盆地,本研究区仅为盆地东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