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谁知道《走向生活》的资料?

越多越好呀`
没办法的事儿``我们老班的要求``

20世纪初的美国作家,曾经采访过哈伍德教授,因表现出色,被派去采访著名的美国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并得到了“走向生活”的启示,写了一篇名字为《走向生活》的文章。

2、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1933—1945),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孚众望和受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总统的人,从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时为止,任职长达12年。曾赢得美国民众长达7周的高支持率,创下历史记录。

3、埃莉诺·罗斯福 埃莉诺·罗斯福(1884—1962)联合国外交家,人道主义者,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夫人,当时世界上最受人敬佩的妇女之一。她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曾在英格兰求学。1905年与其远房堂兄富兰克林结婚。1945年罗斯福总统去世后,杜鲁门总统任命她为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曾任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主席。她对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和通过起了重要作用。

关于罗斯福夫人的小故事
圣诞老人的故乡

芬兰北极圈以北的地方称为拉普兰(Lapland),由于交通方便,这里成为旅客观赏白夜(永昼)和北极光美景的胜地。拉普兰首府罗宛基米被称为圣诞老人的故乡,你可在这里试试搭乘“驯鹿雪撬”的感觉!当地人还会扮成精灵和圣诞老人一起迎接您的到来。

历史上传说,芬兰是最早迎接圣诞老人安居的故乡。芬兰和前苏联于1927年确定以拉普兰省“耳朵山”为两国通往北冰洋的国界线。芬兰的儿童故事大王玛尔库斯从中获得灵感。他在电台讲故事时说,圣诞老人和两万头驯鹿一起就住在这座“耳朵山”上,正是因为有“耳朵”,圣诞老人才能在北极听到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心声。他这种颇有感染力的浪漫推理获得了世人认可。从此,故事中的“耳朵山”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

而圣诞老人的新居北极村则是在美国总统罗斯福夫人来访的启示下所建。二战结束后,罗斯福夫人访问芬兰,前往北部拉普兰首府罗宛基米市参观。主人为供罗斯福夫人驻足领略极地景物,在北极圈这点上,修建了一个面积不过十平方米的小木屋。罗斯福夫人对此颇感兴趣,这小小木屋就是北极村的雏形。芬兰人由此开始建设北极村,设立了标有极圈位置的地图标志板,并陆续建成了售极地旅游纪念品的商店和专门受理圣诞老人邮件的邮政点。另外,在北极村这个小镇的镇口、树起北极圈纪念牌。北极村有许多美丽奇妙的自然风光,夏季,你可以观赏难以忘怀的午夜太阳;冬季,你可以在昼夜不见太阳的空中看到世上罕见的北极光。从此,这里就成了圣诞老人新的故乡。

罗斯福夫人的名言
当你停止奉献,必然也开始凋零。

没有你的承认,无人能使你自卑。

你一定要去做不能做的事。

罗斯福夫人的文章
共享读书乐趣

我从不曾忘掉看书的习惯。我认为,如果你在年轻时养成这习惯,你就会体验到文字是多么重要的东西。今日,分散孩子们注意力的事物太多了:电视、电影、收音机。

有一件事情我感到很有意思,有一天,我的一个男孩对我说:“我希望我看书的速度能够快一点。”我同意道,“真的,我也这么盼望。”他答道:“啊,你看书要比我快一倍。”也许最近他看的书不够多,否则,我相信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念得快起来的。

但是,这指出一个理由:为什么许多孩子们读的书不多?他们不能读得很快。我想,我们应该给他们各种机会,让他们知道如何阅读,如何更快地把他们所读的吸收进去。

我们必须让我们的青年人养成一种能够领会好书的习惯,这一种习惯是一种宝物,值得双手捧着,看着它,别把它丢掉。

我们之中太少人真正地把我们所领会的美好的故事,告诉过我们的孩子们,无怪乎年轻人也不能欣赏环绕着他过去的那些美好事物。他们把那些事视为当然,不足为奇。他们需要多念一点历史。

我觉得,只要我们不怕麻烦,教导我们的年轻人欣赏书中的美与内容,领略书的价值,一定会增加许多如饥似渴的读者。

有一天,我有一个机会到纽约的摩根图书馆去,那里陈列着许多古代手抄本和古代印刷的书本。我想,一个孩子若有机会摹写这些早期手抄本的话,那是一件多好的事情!他们可以看这些手抄本是如何更正的,可以看看那些图书,看看那些手抄本的翻印本。

我们若能为年轻人设一个他们自己的图书馆的话,他们的兴趣恐怕会增加很多,这是学习读书价值的最好途径。老的一代知道读书的价值,但是我认为有时候,我们这些老人并未给予青年人一个机会,让他们从长者那里,知道读书可能是一个极大的享受。

是的,如果我们能把我们的爱,我们的热诚和我们对的享受,分一部分给孩子们,他们的生活将因此而增不少的意义,历史上从未有过像现在这样的一个时期,我们如此需要开拓我们的思想。

罗斯福夫人和人权宣言
世界人权宣言创立于1948年,是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所取得的划时代的成就。《世界人权宣言》的重大成就有目共睹。在世界历史上,国际社会的成员从来没有一道成功地为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者一类人,而是为不论任何地方和任何时代的所有人定义他们应该享受的权利和自由。从1948年以来,大约有九十个国家的部份宪法条款可以被追溯到《世界人权宣言》。

世界人权宣言酝酿过程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就是罗斯福夫人,当时她被任命为美国驻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代表,各国代表一致选举她担任这个新成立的机构的主席。当时反对宣言的国家很多,很多国家认为宣言过于偏向西方世界,但是在罗斯福夫人的勇气、想象力和卓越领导下,在她不懈的努力下,这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宣言诞生了。罗斯福夫人在此以后,一直致力于对人权的关注,对世界人权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美国总统的夫人,罗斯福夫人在这里显示了自己独有的魅力和才能,为当时世界妇女树立了自强不息的榜样。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3-08
读《走向生活》有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走向生活》这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深受感动:埃莉诺深有感触地说:“和一个陌生人会晤并开始一种关系,这是生活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我小的时候总是羞羞答答的,有时甚至到了凡事都缩手缩脚的程度。后来我强迫自己欢迎别人进入自己的世界,强迫自己走向生活,终于体会到了广交朋友是多么使人精神振奋。”其实,我以前就是像他一样,羞羞答答的,后来我强迫自己走向生活,胆量也渐渐变大了。

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爱说话,无论老师怎样问我,我都不做声,生怕老师批评我。在路上看见班上同学,他们都会给我打招呼,而我却把脸一偏,不搭理他们。直到幼儿园毕业后, 老师还说我:“你在这儿生活了三年,怎么三年都没有听见你说话?” 上了小学,我还是这个样子。记得我上二年级的时候,一天我和外婆在江边坐着聊天,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在喊我,我知道这是刘老师的声音,便故意不理她。妈妈知道了这件事后,她教育我说:“你这是性格不开朗的表现,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你要吃亏的……”妈妈为了让我性格开朗,她几乎每年暑假都要带我到外地玩一玩,特别是到内蒙古、九寨沟、海南岛等地玩,去感受那里的民族风情;每当过年时,都要带我回老家给远方的亲戚朋友打交道。上了五年级以后,我的性格就变得渐渐开朗起来了:上课发言声音很大,别人欺负我我敢还手,和一些熟人大招呼,还善于与小区的爷爷奶奶们交往、聊天……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的确,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给我的生活赋予了价值,增添了欢乐。我马上就要小学毕业,进入初中了,我以后会从这方面发展下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各位谁知道《走向生活》的资料?
20世纪初的美国作家,曾经采访过哈伍德教授,因表现出色,被派去采访著名的美国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并得到了“走向生活”的启示,写了一篇名字为《走向生活》的文章。2、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1933—1945),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

走向生活参考资料
莉诺·罗斯福,即Eleanor Roosevelt(1884-1962),以其卓越的外交家、人道主义者身份及作为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夫人而闻名于世,是当时全球最受尊敬的女性之一。她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曾在英格兰受教育。1905年,她与远亲堂兄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结为连理,这段婚姻对她的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1945...

走向生活原文
这次采访不仅是专业上的成就,更是一次人生哲学的启示。我从罗斯福夫人那里学到的“走向生活”成为我的座右铭,它赋予了我生活的价值和欢乐。最终,我的报道赢得了全国学生新闻报道奖,但对我而言,最珍贵的收获是她的教诲。

各位谁知道《走向生活》的资料?
微笑着走向生活,就会发现不管晴天雨天都一样有许多迷人的风景,就会为许多平凡的情景而感动,让岁月中的真善美激活内心的热情。微笑着走向生活,就可以化逆境为磨练意志的好时机,迫使自己发奋图强,练就战胜困境的本领。好友芸毕业后,放弃留校指标,义无返顾地随着男友,来到离家千里、与他相隔几十公里...

急求苏《走向生活》电影内容介绍。
苏联电影《走向生活》:由长影1954年译制的苏联电影《走向生活》,描写了技工学校学生玛露霞热爱劳动,认为劳动是最光荣的事业,以火一样得热情积极工作。当校长从莫斯科带回新设计得立式钻床的国家定货任务时,她和同学们都无比兴奋,为能接到国家任务感到是莫大得荣誉。并在共青团会议上建议:增加产量,...

《走向生活》相关资料
埃莉诺·罗斯福简介 埃莉诺·罗斯福 埃莉诺·罗斯福(1884—1962)联合国外交家,人道主义者,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夫人,当时世界上最受人敬佩的妇女之一。她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曾在英格兰求学。1905年与其远房堂兄富兰克林结婚。1945年罗斯福总统去世后,杜鲁门总统任命她为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曾任联合国人权...

走向生活资料?
第一,之所以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唯一的源泉,这是因为除社会生活这个源泉之外,再不可能有第二个源泉了。古代的、外国的文艺作品,也能供作家创作时借鉴和利用,但“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第二,之所以...

走向生活文章分析
还鼓励学生将“采访”作为学习的延伸,通过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他们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关注如何收集相关资料。教学的重心在于引导学生从校报记者的采访经历和罗斯福夫人的智慧言论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其中,罗斯福夫人的言论富含深意,成为教学中的难点,需要学生深入解读并从中提炼出人生哲理。

戴维·科宁斯的资料
《走向生活》是由美国作家戴维科宁斯所作的。说的是20世纪初的美国作家,曾经采访过哈伍德教授,因表现出色,被派去采访著名的美国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他提出了一个自认为别具一格的问题,可得到的却是意料之外的答案,所以他得到了“走向生活”的启示,写了一篇名字为《走向生活》的文章。 作者倡导一种积极的...

走向生活中心思想
3.练习收集有关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个初出茅庐的校报记者去采访一位前总统夫人,提出了一个自认为“别具一格”的问题,可得到的却是意料之外的回答。他究竟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总统夫人又是怎样回答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走向生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扫除...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