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的时代背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2-21

清朝末年,国势日渐衰落。咸丰十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两天两夜。

由于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封闭国家,清朝中期,全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反对清朝腐败统治的“太平天国”革命。

1856年10月,在沙皇俄罗斯和美国的支持下,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了新的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殖民利益。

他们首先在广州挑起两次战斗,但未达到预期。为了直接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决定了陈炳景成。侵略军于1858年5月强迫天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法国,俄罗斯和美国的罪恶和羞辱签署“天津条约”。

1860年7月,英国和法国的侵略者战舰再次到达达古口口,英国和法国大使前往北京改变他们的蝎子,他们强迫自己“说和平”。然而,条件越来越苛刻,条件越来越苛刻。目的是迫使陈炳靖强迫清廷提交。面对侵略者的计划,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大惊小怪,捍卫的速度缓慢。

因而痛失战机,致使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中国军队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实则置祖宗社稷于不顾,自逃性命。从而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入侵者的坚决抗御。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遇难不恐,奋力直前,英勇抗击。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

扩展资料: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

《南京条约》届满十二年。英国曲解中美《望厦条约》关于十二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援引最惠国条款,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主要内容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进出口货物免交子口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等。

法、美两国也分别要求修改条约。清政府表示拒绝,交涉没有结果。1856年,《望厦条约》届满十二年。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仍被清政府拒绝。于是,西方列强决心

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占领京城,火烧圆明园,对中国文化和心理都造成了沉重打击,地主阶级分化,部分满清统治者痛定思痛,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从而开始了“洋务运动”,迎来了回光返照的同治中兴。

同治年间,同治帝准备修复圆明园,供慈禧太后居住。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又一次遭到破坏。清朝覆灭后,一些军阀、政客、官僚,纷纷从圆明园盗运建筑材料,圆明园遗址遭到进一步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圆明园遗址的整修工作逐步展开。现被辟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

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处理政事,它与紫禁城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光是悬挂了匾牌的就有600余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明园的毁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明园

圆明园的毁灭的时代背景是什么?_百度问一问
圆明园的毁灭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提问】时代背景:由于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遣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后国内又爆发了反抗清王朝统治的"太平天国"革命。【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

圆明园毁灭写作背景
1、时代背景:圆明园的毁灭发生在1860年,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中期,国力日渐衰微。与此同时,西方国家正处于工业革命的高潮,经济发展迅猛,国力强盛。2、历史背景:圆明园是中国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始建于清世祖顺治末年,经过150余年的精心营造,园内集各地美景和艺术精华于一身,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

圆明园的毁灭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4、当时发生的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圆明园的毁灭的时代背景
清朝晚期,国力衰微,内忧外患。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圆明园遭遇劫难。从10月6日起,侵略者疯狂掠夺并破坏这座皇家园林。仅两天,这座历史悠久的园林化为灰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和法国为获取更多权益,发动侵华战争。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侵华,长驱...

圆明园的毁灭写作背景
《圆明园的毁灭》的写作背景是:圆明园的园林杰作和艺术宝藏无一不是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既体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灿烂文化,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由于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至清代中叶,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西方发起侵华战争。《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写作背景
圆明园的毁灭 是清朝封建统治者的挥霍无度和科技滞后导致的悲剧。圆明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凝聚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和智慧结晶。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璀璨文化和艺术宝藏,也反映了封建帝王奢靡生活方式在清代中叶以后,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科技滞后以及阶级矛盾不断加剧等原因,使得中国逐渐陷入...

圆明园的毁灭写作背景和作者资料
该书情况如下:《圆明园的毁灭》写作背景:圆明园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圆明园的毁灭》作者是王英琦,女,安徽寿县人。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作家班,历任麻纺厂及安徽省机械施工公司、省微波总站和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工人、干部、创作员,...

圆明园毁灭历史背景50字注意是背景
5. 为毁灭证据,10月18日至19日,侵略者在园内纵火,三天三夜的大火烟雾弥漫北京城,圆明园这一园林艺术瑰宝、建筑艺术精华化为灰烬。6. 《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明确表达了作者对文化损失的痛心、对外国侵略者盗窃破坏行为的愤慨。文章以简洁语言、严谨结构、巧妙构思呈现,通过描绘圆明园往昔辉煌与毁灭对比...

圆明园的毁灭历史背景
圆明园,这座清代皇家园林,被誉为“园林建筑的典范”,其毁灭的历史背景复杂且深远。1. 封建统治者的挥霍无度与国家的科技落后 圆明园中的每一砖一瓦,无不凝聚着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然而,当时的封建统治者盲目自大,闭关锁国,导致清朝在科技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到了清代中叶,国家的科技...

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历史背景
2、清朝国力衰退:在19世纪中叶,中国清朝的国力逐渐衰退。清朝内部存在腐败和政治动荡,无力有效应对外来侵略。3、圆明园的象征意义:圆明园作为清朝皇家园林,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毁灭被视为对中国皇权的侮辱和对中国文化的摧毁,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的愤怒和抵抗情绪。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