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詹天佑的资料

请问谁有关于詹天佑的资料?
越简单,越精练更好.

个人简介
詹天佑 (1861年4月26日 –1919年4月24日),号眷(juan)诚,字达潮,广东南海人,原籍江西婺源,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 詹天佑1861年(清咸丰帝十一年)出生于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少年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目睹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7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业。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国后,詹天佑满腔热忱地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员迷信外国,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舰“扬武”号担任驾驶官,指挥操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蓄谋已久的法国舰队陆续进入闽江,蠢蠢欲动。可是主管福建水师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却不闻不问,甚至下令:“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这时,詹天佑便私下对“扬武”号管带(舰长)张成说:“法国兵船来了很多,居心叵测。虽然我们接到命令,不准先行开炮,但我们决不能不预先防备。”由于詹天佑的告诫,“扬武”号十分警惕,作好了战斗准备。当法国舰队发起突然袭击时,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机智地指挥“扬武”号左来右往;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用尾炮击中法国指挥舰“伏尔他”号,使法国海军远征司令孤拔险些丧命。对这场海战,上海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在报道中也不得不惊异地赞叹:“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扬武’号兵舰上的五个学生,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勇敢。他临大敌而毫无惧色,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还能镇定如常,鼓足勇气,在水中救起多人……” 从战后到1888年,詹天佑几经周折,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刚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验。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急流。铁桥开始由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失败了;后来请日本工程师衽实行包工,也不顶用,最后让德国工程师出马,不久也败下阵来。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搞,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 詹天佑是一个认真踏实的人,他分析总结了三个外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后,身着工作衣与工人一起实地调查,密测量。夜晚,借着幽暗的油灯,又仔细研究滦河河床的地质构造,反复分析比较,最后才确定桥墩的位置,并且大胆决定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来进行桥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了滦河大桥建成了。这件事震惊了世界:一个中国工程师居然解决了三个外国工程师无法完成的大难题。 詹天佑初战告捷后,立刻遇到了更为严峻的考验。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铁路了。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消息传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及英国报刊挖苦说:“中国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在娘胎里没出世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亲自带学生和工人着,背着标杆,经纬仪,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能工程人员之口。”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又重新勘测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也冻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叠,陡壁悬岩,要开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一千多米。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同时对凿,并在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两端对凿。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凿洞时,大量的石块全靠人工一锹锹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担担地挑出来,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毫无架子,与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脸汗。他还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 为了克服陡坡行车的困难,保证火车安全爬上八达岭,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从而减少了隧道的开挖,降低了坡度。列车开到这里,配合两台大马力机车,一拉一推,保证列车安全上坡。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处奋斗,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又继任了粤汉铁路督办兼总工程师。这时,美国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要他亲自去美国参加授衔仪式。为了全力参加祖国铁路建设,他放弃了这一荣誉。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了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几乎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到晚年,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19年病逝。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其间,厘定了各种铁路工程标准,并上书政府要求全国采用。中国现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标准轨、珍氏自动挂钩(Janney Coupler,亦称姜坭车钩、郑氏车钩,美国人 Eli Janney 所创)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议。此外詹天佑亦着重铁路人才的培训,制定了工程师升转章程,对工程人员的考核和要求作出明文规定,并且定明工程师薪酬与考核成绩挂钩。京张铁路堷训了不少中国的工程人员,詹天佑所制定的考核章程亦成为其他中国铁路的模仿对象。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获宣统赐工科进士,任留学生主试官等职。1910年,任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理兼工程师,1912年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负责兴建粤汉及川汉铁路。此后一直定居在汉口俄租界的鄂哈街9号(今洞庭街51号)。同年成立“中华工程师学会”,并被推举为首任会长。民国成立后,于1913年获政府委任为交通部技监,1914年获颁授二等宝光嘉禾章。1916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919年初,受命往海参崴和哈尔滨任协约国监督远东铁路会议中国代表。4月因病回汉口,4月24日病逝,终年五十九岁。 詹天佑与其妻谭菊珍埋葬在京张路青龙桥火车站附近。1922年青龙桥火车站竖立詹天佑铜像。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纪念馆。 在纪念京张铁路100周年之际,张家口人民永远缅怀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詹天佑,2005年在张家口南站广场,建起詹天佑塑像。

詹天佑那时的时代背景

光绪七年(1881年),詹天佑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回到了上海。上岸第一天,就听说曾国藩已死,由淮系军阀李鸿章接任北洋大臣。留学生们便搭乘轮船,从上海转到天津的北洋大臣衙门报到,听候清政府的派用。
詹天佑在天津住进了海河边的一家小客栈。房间又热又闷,浑身汗水涔涔,很不舒服,他的心情益加烦躁不安。
那些日子,留学生们有门路的都走门路去了。惟有农家子弟出身的詹天佑无门路可走,也不愿走门路。到天津后,有钱的同学纷纷住进了大旅馆,而他却住进了这又破又脏的客栈。
虽然,他口袋里还有一封信,一封他最敬爱的老师容闳亲笔书写的八行书,是给当朝某权贵的,但詹天佑羞于拿出来。他是容闳最得意的弟子。在美国留学时,容闳曾鼓励詹天佑,希望他能做中国的伊藤博文。他说,伊藤博文提倡西学,使日本走向富强,中国也要自己的伊藤博文,才能使国家进步。这时詹天佑的心情是很激动的,他立志发奋努力,要用科学救国。
尽管詹天佑的学习成绩斐然,但和留学生正监督吴子登的关系越搞越坏。吴子登是著名顽固派,认为中国学生到外国留学是“离经叛道”。
几天以后,留学生们终于被戈什哈引进北洋大臣的衙门。正官厅上,坐着的那人就是威名赫赫的李鸿章。李鸿章用眼扫了留学生一眼,看他们一个个袍褂不整、帽斜辫歪的样子,心想:靠这些学生娃娃能富国强兵?李鸿章很想教训一通,但还是忍住了。他想这些人大都与朝中大臣有交往,不少人还送了八行书和见面礼。他对其中一人非常看不顺眼,此人西装革履,连辫子也没有一条。他从花名册中查到这人的名字――詹天佑。猛然想起吴子登信中讲过的几句话:“若再放任这些官学生。。。他日学成回国,不但对国家无好处,反而贻害无穷。”想到这里,李鸿章拍桌骂起来:“离经叛道,无父无君!”
詹天佑对李鸿章的粗暴态度非常反感,想反驳几句,但终于忍住没有开口。戈什哈马上大喊:“送客――”这一场戏剧性的接见就算结束了。
回到客栈,詹天佑烧毁了容闳给他的八行书。过了几天,北洋衙门发榜,詹天佑的名字赫然榜末,被派往福州船政局谴用,到水师学堂学习驾驶。
就这样,詹天佑学非所用,消磨了整整七年的时光。
现在,<詹天佑>被作为小学六年级课文收录在义务教育课本里.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时代(所谓康乾盛世);也是中国灾难深重,在世界列强的坚船利炮下彻底失败的时段。这种历史的研究应该说很多了,各种说法很全面啦。
清朝女真人入关,带着屠城的暴力、圈地的野蛮、剃头的高压分步统一了中国,扩大了疆域,文字狱打压文化中人,一直采用极为野蛮的方式压榨人民。使得中国下层不断出现各种反抗。当然,到雍正、乾隆时代也确实创造出了很多文化、经济上的辉煌,主要的一点就是国家大、产值高、较为平定,所谓歌舞升平泰平年。其实,极端专制的封建社会一直就没有真正平静过,主要表现为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之争、毫无生气的奴才表演;到了道光时期确实“万马齐喑究可哀”。康熙雍正乾隆等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中止了明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对内施行野蛮统治,扼杀了经济、文化的进步。因此, “康乾盛世”时期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并不值得今人自吹自擂、引以为光荣,算作“民族骄傲”。
清朝腐败无能的原因就在于:皇帝困于内廷官僚、上下官僚沆瀣一气。民族歧视下的满清官僚制度,使得一大批无德无能、缺德少才的满蒙王公、贵族官僚长期窃居高位;朝廷执掌大权的达官贵人和各省巡抚总督,大多数为满蒙世袭,昏庸腐朽不堪。中国的国力都消耗在这帮心黑的纨绔子弟手中,各种生产没有多大发展。
英国特使马戛尼在(乾隆后期的)出使日记中指出:“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在马戛尼眼中的康乾盛世真相是:“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善褴褛甚至裸体”,“像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英使马戛尼当时就敏锐地察觉到了清朝的衰落,把满清政权看作“一艘破烂不堪的巨大船舰”,预言它将“不再有纪律和安全”。
更为主要的是整个官僚统治阶级普遍虚伪矫饰,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只有在强大刺激来临时才有一点本能反应,根本看不到世界发展变化的潮流,没有任何先进性可言,进贡、贸易进口的尽是各种玩物。嘉庆要勤俭,一群官员就像花子一样上朝比谁补丁多。
吏治最为腐败,主要表现为买官卖爵,各种官场就是相互勾结、互相贿赂的关系,不仅造成晚清洋务运动失败,也是清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当官需要银子,就要想办法在百姓中挖银子,一派黑心造就一片黑暗,“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只是冰山一角。
就连林则徐等开明大员也是落后得可笑,认为英国人穿靴行动不便,极易对付。对世界西方的了解还不如明朝后期。原来的茶叶、瓷器等贸易为什么变成了“鸦片贸易”?为什么洋务运动最后付之东流?关键是皇家昏庸、官僚腐败、劣币淘汰良币的结果。
文化落后,就在于没有民主、没有公正、没有紧跟潮流的危机感。光有热血、不怕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没有学习科学技术的良好机制,没有创新的竞赛,没有人民大众的崛起终究无法实现国家的兴盛。当一切向钱看之后,想尽办法化国为家,大“清”的气数就尽了。
腐败在于特权,中国的腐败就在皇家专制、官本位,使得遍地自私自利的小家子气淹没了一切青年的锐气,一群唯利是图的人变相成为“卖国者”,当他们一心搞点名堂时,得到的只是一败涂地。种下的是“龙种”,生出的是跳蚤。
中国需要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党、伟大的骨干力量,没有同旧传统势力彻底决裂的决心和意志就无法改变“小生产的狡诈”和私有制瓜分人民、国家的历史。这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根本原因。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12
詹天佑 (1861年4月26日 –1919年4月24日),号眷(juan)诚,字达潮,广东南海人,原籍江西婺源,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 詹天佑1861年(清咸丰帝十一年)出生于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少年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目睹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7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业。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国后,詹天佑满腔热忱地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员迷信外国,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舰“扬武”号担任驾驶官,指挥操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蓄谋已久的法国舰队陆续进入闽江,蠢蠢欲动。可是主管福建水师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却不闻不问,甚至下令:“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这时,詹天佑便私下对“扬武”号管带(舰长)张成说:“法国兵船来了很多,居心叵测。虽然我们接到命令,不准先行开炮,但我们决不能不预先防备。”由于詹天佑的告诫,“扬武”号十分警惕,作好了战斗准备。当法国舰队发起突然袭击时,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机智地指挥“扬武”号左来右往;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用尾炮击中法国指挥舰“伏尔他”号,使法国海军远征司令孤拔险些丧命。对这场海战,上海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在报道中也不得不惊异地赞叹:“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扬武’号兵舰上的五个学生,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勇敢。他临大敌而毫无惧色,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还能镇定如常,鼓足勇气,在水中救起多人……” 从战后到1888年,詹天佑几经周折,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刚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验。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急流。铁桥开始由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失败了;后来请日本工程师衽实行包工,也不顶用,最后让德国工程师出马,不久也败下阵来。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搞,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 詹天佑是一个认真踏实的人,他分析总结了三个外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后,身着工作衣与工人一起实地调查,密测量。夜晚,借着幽暗的油灯,又仔细研究滦河河床的地质构造,反复分析比较,最后才确定桥墩的位置,并且大胆决定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来进行桥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了滦河大桥建成了。这件事震惊了世界:一个中国工程师居然解决了三个外国工程师无法完成的大难题。 詹天佑初战告捷后,立刻遇到了更为严峻的考验。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铁路了。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消息传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及英国报刊挖苦说:“中国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在娘胎里没出世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亲自带学生和工人着,背着标杆,经纬仪,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能工程人员之口。”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又重新勘测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也冻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叠,陡壁悬岩,要开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一千多米。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同时对凿,并在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两端对凿。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凿洞时,大量的石块全靠人工一锹锹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担担地挑出来,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毫无架子,与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脸汗。他还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 为了克服陡坡行车的困难,保证火车安全爬上八达岭,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从而减少了隧道的开挖,降低了坡度。列车开到这里,配合两台大马力机车,一拉一推,保证列车安全上坡。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处奋斗,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又继任了粤汉铁路督办兼总工程师。这时,美国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要他亲自去美国参加授衔仪式。为了全力参加祖国铁路建设,他放弃了这一荣誉。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了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几乎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到晚年,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19年病逝。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其间,厘定了各种铁路工程标准,并上书政府要求全国采用。中国现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标准轨、珍氏自动挂钩(Janney Coupler,亦称姜坭车钩、郑氏车钩,美国人 Eli Janney 所创)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议。此外詹天佑亦着重铁路人才的培训,制定了工程师升转章程,对工程人员的考核和要求作出明文规定,并且定明工程师薪酬与考核成绩挂钩。京张铁路堷训了不少中国的工程人员,詹天佑所制定的考核章程亦成为其他中国铁路的模仿对象。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获宣统赐工科进士,任留学生主试官等职。1910年,任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理兼工程师,1912年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负责兴建粤汉及川汉铁路。此后一直定居在汉口俄租界的鄂哈街9号(今洞庭街51号)。同年成立“中华工程师学会”,并被推举为首任会长。民国成立后,于1913年获政府委任为交通部技监,1914年获颁授二等宝光嘉禾章。1916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919年初,受命往海参崴和哈尔滨任协约国监督远东铁路会议中国代表。4月因病回汉口,4月24日病逝,终年五十九岁。 詹天佑与其妻谭菊珍埋葬在京张路青龙桥火车站附近。1922年青龙桥火车站竖立詹天佑铜像。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纪念馆。 在纪念京张铁路100周年之际,张家口人民永远缅怀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詹天佑,2005年在张家口南站广场,建起詹天佑塑像。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8594.html?wtp=tt

第2个回答  2008-03-10
詹天佑(1861—1919),字眷诚,原籍安徽婺县(今属江西),出生于广州。1872年考取幼童官费出洋留学,8月离沪赴美学习。187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同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曾获数学奖金。1881年毕业考试得第1名,获学士学位。

1881年归国,与留美15名同学被送入船政后学堂学习驾驶,奖授五品军功。1882年秋以成绩第2名毕业,登扬武舰实习。1884年2月任后学堂教官。同年8月23日,与当地军民一道,参加抗击法国侵略军的战斗,抢救死伤人员。同年底,调广州任博学馆(后改称水陆师学堂)教官。

1888年,入中国铁路公司任职,开始献身铁路事业,一生成就卓著,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1905年被委任为京张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次年升任总办。京张铁路工程困难重重,他以惊人的毅力,攻克险峻的关沟段,凿通号称天险的八达岭隧道,解决青龙桥坡道难题,提前两年于1909年全线通车,成为中国自建的第1条铁路,清政府授他工科进士,以表彰其功绩。同年秋,赴宜昌任川汉路总工程师。1910年任粤汉铁路粤路总理,1912年任粤汉路会办、交通部技监等职。同年任中华工程师学会会长。1913年主持编撰《京张铁路工程纪要》和中国第一部工程技术词典《华英工程词汇》及《京张铁路标准图》等书。他曾发明火车车厢间挂钩,国际上称为“詹天佑挂钩”。周恩来曾称赞他所取得的成就是“中国人的光荣” 。

1919年4月24日,因积劳成疾。在汉口不幸病逝,终年58岁。中华工程师学会为表彰他修建京张铁路的功绩,在青龙桥建立铜像,以志纪念。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3-11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861-1919)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婺源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
十二岁时被清政府选为第一批留美幼童出国求学。经小学、中学毕业,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路工程一科,二十一岁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回国后用非所学,被派去当兵轮驾驶员,曾参加中法马尾海战,英勇抗击法国侵略军。光绪十二年,改任博学馆洋文教习兼测绘海图工作。
光绪十四年,任中国铁路公司工程师,被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为会员。此后历任津榆、锦州和萍醴铁路工程师、新易铁路总工程师、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洛潼铁路顾问总工程师等职。宣统元年,受赐工科进士,任留学学生主试官、邮传部顾问官、学部咨议官,并派去宜昌任商办四川铁路总工程师。民国元年,任粤汉铁路会办,被公举为"中华工程师学会"会长。民国三年,任粤汉川路督办,孙中山大总统晋升其为上大夫少卿衔,委为交通部总长,奖给二等宝光嘉禾章。民国八年,受北洋军阀政府派往哈尔滨,任协约国监督远东铁路会议代表兼该会技术部的中国代表。
民国八年四月十五日,因病请假回武汉,于二十四日逝世,终年五十九岁。詹天佑的一生,为中国的铁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里我们了解到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詹天佑的一生为中国的铁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为我们国家有这样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而感到由衷的骄傲,詹天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想:今天,我们要刻苦学习,将来才能像詹天佑一样为祖国作出贡献。

历史背景
在修建津榆铁路架滦河铁桥时,英、日、法三国的工程师指挥打桩均告失败。詹天佑采用中国伟统方法配合机器进行打桩,获得成功。
新易铁路是中国工程式师自修铁路的开端。詹天佑只用四个月建成,提前两个月完工,受到慈禧太后和袁世凯的赏识。
京张铁路由于英、俄争夺筑路权相持不下,决定由中国自建。外国人讥笑中国"自不量力","胆大妄为",詹天佑决心为国争光,细致测量,精心设计施工。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时,在没有新式开山机、抽水机和通风机设备的困难情况下,詹天佑创造性地采用两端开凿,中开竖井的的施工方法,顺利解决了难题。并对地势陡险、坡度大的八达岭,设计开成"人"字路线,使列车顺利行使。行车时遇到车厢脱节,还仿造了自动挂钩,人称"天佑钩"。此条铁路六年计划,四年竣工,节约投资二十八万多两白银。当时被外国工程师视为奇迹。

关于修筑京张铁路的背景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从此,帝国主义列强以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等方式,对中国加紧经济侵略。其中,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近1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帝国主义控制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列强竞相设厂开矿,掠夺中国的资源。到19世纪末,列强争夺铁路权的斗争更加激烈,甚至以武力威逼清政府。原打算自己修筑铁路的清政府,在列强争夺面前,束手无策,只得把一条条铁路的修筑权,拱手送给外国。列强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除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附有种种条件,包括控制铁路和沿线地区,以及运输军队等

我们了解到当时历史背景: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遭受到许多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侮。由此,我们进一步体会到詹天佑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面对种种困难,仍旧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国家增了光
第4个回答  2008-03-12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湘系军阀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中国第一个留美的耶鲁大学毕业生容闳,向他献了一个选派幼童出洋赴美的“条陈”。三年后,这个“条陈”终于得到清政府的批准。留学生共分四批,名额为一百二十人,年龄为十二至十五岁。清政府并指定容闳到香港主持“选送幼童出洋肄业”的招生工作。
此时,詹兴藩有个同乡在香港经商,名叫谭伯村。他非常喜欢詹天佑。1871年春天,谭伯村特地从香港赶到南海,劝詹兴藩不要放弃詹天佑留洋的机会,说这是“洋翰林”,一辈子的“铁饭碗”。而詹兴藩迟疑不决,直到谭答应把自己的第四个女儿(詹天佑的夫人谭菊珍)给詹天佑配亲,这事才算定了下来。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投考幼童出洋预备班。不久,被录取。詹天佑自己在回忆这一段历史时写到:“余十二岁,同治十一年三月十五日随香山道台容闳大人由香港搭上海火船,于三月二十八日到上海。奉大宪招入上海出洋局内读唐番书。高州主事陈兰斌老师教唐书,容大人教番书,于七月初八日出洋学习,奉旨钦赐官生,赏赐袍、顶戴,是日随陈兰斌老师拜别上海,下船往花旗国肄业机艺。”
詹天佑到美国的第二年,通过一个时期的外语补习,进了西海文小学。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詹天佑又考进了纽海芬的海滨中学。就在这一年,国内的第一条铁路,即吴淞到上海的小铁路,方才通车。而当时所谓读圣贤书的士绅们,看到这庞然大物,全都大惊失色。认为这怪东西破坏了山水,危及自家性命,居然聚众把铁路全部拆毁,将铁轨投入湖中。
国内环境是如此昏暗,而詹天佑居然选择了被人咒骂的铁路专业。光绪四年(1878年),他在老师诺索卜夫人和容闳的支持下,考取了美国耶鲁大学。进了土木工程系,就读铁路工程一科。三年后毕业,数学考试为第一名,得了学士学位。在一百二十名官学生中,他是最优秀的一个,也是以后最忠于所学的一人。

詹天佑简介资料
1、简介资料 :詹天佑(Jeme Tien Yow),男,汉族,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源,1861年4月26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1919年4月24日去世,故居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2、主要作品:《新编华英工学字汇》、《京张...

詹天佑的个人资料(20字概括)
詹天佑 ,生于1861年4月26日,死于1919年4月24日,号眷诚,字达潮,广东南海人,原籍江西婺源,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 詹天佑1861年(清咸丰帝十一年)出生于一个普通茶商家庭。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举报| 答案纠错 | 评论(6) 521 170 小姚明1 采纳率:24% ...

詹天佑的资料100字
1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男,汉族,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故居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婺源人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1872年,11岁的詹天...

詹天佑的资料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 –1919年4月24日)(Jeme Tien Yow),字眷诚,广东南海人,祖籍江西婺源,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詹天佑1861年(清咸丰帝十一年)出生在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儿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

詹天佑的资料谁知道
1. 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县,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铁路工程师。2. 1872年,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之一赴美留学。在美国,他先后就读于威哈吩小学和弩哈吩中学,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并获得学士学位。3. 回国后,詹天佑投身于中国铁路事业。他曾在福建水师旗舰“扬武”号...

詹天佑的资料 詹天佑的简单介绍
1、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男,汉族,字眷诚,号达朝。 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故居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

詹天佑生平资料
詹天佑生平资料 詹天佑,字达卿,号凝达,是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和建筑师。他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和铁路界的先驱人物。以下为您详细介绍詹天佑的生平。一、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 詹天佑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一个普通家庭。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后因其父詹珍所从事的职位调动,詹天佑随家迁居湖南,...

关于詹天佑的资料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生于广东南海县,1919年4月24日逝世。他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包括“京张铁路”在内的多条重要铁路,有“中国铁路之父”的称号。少年时期的詹天佑对机器充满兴趣,经常制作模型并拆解家中的物品进行研究。1872年,他考入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后赴美...

詹天佑的个人资料(20字概括)
詹天佑,汉族,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故居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

詹天佑的资料
詹天佑的资料: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861-1919)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婺源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十二岁时被清政府选为第一批留美幼童出国求学。经小学、中学毕业,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路工程一科,二十一岁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回国后用非所学,被派去...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