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麦穗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加引号的麦穗是指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4-07
加引号的麦穗指:出现在眼前的机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4-08
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29
《最大的麦穗》
教材解读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通过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文章重点要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给人的启示i,从而明白其中的道理。
《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运用联想,借事说理。所以教学时应抓住事件或言行中那些值得思考、发人深省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文章最后一段话,要让学生明白“眼前的一穗”指什么?“最大”的“追求”又指什么?为什么拿在手中的才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时采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来正反印证。
对于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理解含义。课文最后一节要求背诵,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文中重点词句,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中的感悟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启发谈话: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有一天,他让他的学生们到麦地里去找最大的麦穗,想通过这件事教育他的学生们,那么,学生们是怎样摘最大的麦穗的?苏格拉底想教育他的学生懂得什么呢?
二、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词语的意思。
定夺: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嘲笑:用言语挖苦、取消人。
苍老: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错失良机: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小组边读边议。
2、指名说。
第一段(1):写苏格拉底要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第二段(2~~6):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育。
第三段(7):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3、指名朗读课文
五、精读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2、学习第1自然段中苏格拉底提出的要求。
(1)苏格拉底让弟子下地摘麦穗前对他们提出提要求,谁来做一做苏格拉底读一读这个要求?(指名读)
(2)作为弟子,你们听明白有哪些要求?(1、一个最大的麦穗;2、只许进不许退)“只许进不许退”意味着什么?(没有从新选择的机会)
3、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苏格拉底,对他的弟子提出要求。(齐读)
弟子们听明白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没底开始摘最大的麦穗,他们摘到了吗?结果怎样?我们下节课再讲。
六、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相似迁移,激趣导入。
1、前阵子,我们认识了《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中的一位老哲学家,他以旷野为课堂,以野草为教材,给他的弟子上了最后一堂极富人生哲理的一课,送走这位智者,今天又将迎来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他又将用他的指挥向我们展示一堂怎样耐人寻味的课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苏格拉底仅仅是再讲故事吗?可以肯定地说:“不是。”而是借债麦穗意识来告诉弟子们一个道理。是什么道理呢?这道理又将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这是本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
设疑:为什么弟子们摘了那么长时间,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他们是如何摘穗的?
二、自主读悟,共同研究
(一)学习第3—4自然段
1、学生默读3--4自然段,找出弟子摘穗的句子,注意他们的动作、神情、心理,然后说说你对他们的表现有什么看法,并在句子旁边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思考。
3、交流讨论:
(1)“埋头”“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虽然很认真,但是眼光不够开阔)
(2)“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把希望寄托于未来)
(3)“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弟子们的态度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
(4)“他们总认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不能立足当前,把握现在)
4、小结:讨论到现在,你能否用“虽然……但是……”这一关联词来说说你对弟子们的看法?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过渡:弟子们摘得确实很认真,连走到尽都没发觉,还是苏格拉底提醒了他们。
2、齐读第5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
3、理解“苍老”(声音有些老态);“如同洪钟”(洪钟发出的声音是洪亮、浑厚、凝重的。)“苍老得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这是一种智慧的声音)
4、指导朗读这句话。
5、听到这声音,弟子们才发现走到了买地的尽头,才发现自己两手空空,此时才如梦初醒。“如梦初醒”什么意思?(恍然大悟)此时他们悟出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
6、如果现在老师也带你来到麦地边,按同样的要求让你下地摘麦穗,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过渡:苏格拉底看了弟子们的表现没有指责,也没有嘲笑,只是对他们说……
2、出示小黑板,齐读第6自然段。
3、讨论:“有一穗是最大的”和“最大的一穗”是同一穗吗?各指什么?
4、过渡:其实苏格拉底就是要让他们明白这一点,他希望弟子盲从这件事中能明白一个道理,所以在说这话时,它应该是怎样在说?(语重心长、意味深长)朗读第6自然段。
(四)学习第7自然段
1、苏格拉底的弟子悟出了什么道理?
2、自由读三句话,想一想你分别能读懂什么?明白什么?又能想起些什么?
3、讨论
(1)“人的一生”与“在麦地中行走”有什么相似之处?(只许进不许退,时光不会倒流;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比如:各种机会、人的理想、人的追求……)
(2)“最大的一穗”指什么?(远大的理想、远大的追求)
(3)你认为该如何摘取我们人生中的“麦穗”?(抓住机会,不断奋斗;眼前的事,脚踏实地;不要等待和观望…)
(4)联系生活实际:平时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举例说说。
5、赠送名言:
(1)几乎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以碰到。——达尔文
(2)机会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他的人。——查里•艮科尔
6、学生为自己写一句有关“珍惜机会”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7、学生交流所写名言。
三、总结课文,深化主题、
如果说从《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中,我们悟出了“杂草哲学”的话,那么从《最大的麦穗》一课中,我们又悟出“麦穗哲学”。虽然时间匆匆,但是在苏格拉底的“麦穗哲学”中我们却流连忘返。徜徉其间,我们发现自己变了,变得聪慧,更加富裕,应为我们明白:抓住机遇,把握当前。
教学第7自然段课堂实录
师:苏格拉底的弟子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答教师相机出示课文第7自然段。
师:自由读三句话,想一想你分别能读懂什么?明白什么?又能想起些什么?
生:我从中体会出一个道理:时间一去不回头,机会失去难挽留,要好好地把握每一次机会。
生:我从中懂得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把握住现在,就掌握了未来。
生:我从中明白了人的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抓住面前的每一次机会却是最重要的。因为,通向理想的道路是眼前的每一次机会铺成的。
生:我从中懂得了人的一生仿佛是在麦地中行走,人人都在追求一个最高的理想,犹如在麦地中寻找那一株最大的麦穗。如果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到头来只会落得两手空空。
生:我也深有感受:当机会失去以后,你想重来已是不可能,曾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写一篇文章参加读书节征文比赛,我想没什么大不了,边马马虎虎交了差,完了事。当我看到江鑫宇的文章发得了奖,又是悔恨,多么想时光倒流,可这只是虚无缥缈的假想而已,是不可能实现的。
……
师:你们的感受都很深刻,语言也流畅!那么“人的一生”与“在麦地中行走”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时间是不可能倒流的,在麦地中行走也是只许进不许退的。
生: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各种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来,而在麦大中行走,你错过了这穗麦,就错失良机。
……
师:文中“最大的一穗”指什么?
生:“最大的一穗”指远大的追求。
生:“最大的一穗”指远大的理想。
师:你们认为该如何摘取我们人生中的“麦穗”?
生:要抓住机会,不断奋斗。
生:我们要眼前的事,脚踏实地;不要等待。
师:平时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举例说说。
生:学校报名参加冬季三项活动比赛,由于怕这怕那,结果未报名,而比赛的结果,连冠军的成绩还不如我。哎,……
生:上次中队委改选,认为自己能力不够,打消了竞选的念头,后来就后悔了,我并不比别人差,如果竞选成功的话我的小学生活一定会更加灿烂。(如果我是苏格拉底我一定收你为徒)
生:记得上周,老师让我们回去制作蛋壳不倒翁,我花了不少工夫,一心想做件最棒的,可做出来又觉得不满意,一气之下,我把他们全扔了。到了学校,看见同学们都带了他们的作品,只有我两手空空,真是后悔!
……
师:老师今天送给你们几句名言。(出示)
(1)几乎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以碰到。——达尔文
(2)机会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他的人。——查里•艮科尔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名言)
师:你们喜欢名言吗?那我们也试着为自己写一句有关“珍惜机会”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生写名言)
生:只有抓住机会,才能抓住成功。
生:一个个机会是铺向成功的砖石。
……
师:如果说从《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中,我们悟出了“杂草哲学”的话,那么从《最大的麦穗》一课中,我们又悟出“麦穗哲学”。虽然时间匆匆,但是在苏格拉底的“麦穗哲学”中我们却流连忘返。徜徉其间,我们发现自己变了,变得聪慧,更加富裕,应为我们明白:抓住机遇,把握当前。
点评:
在处理语文教学中文与道德关系时,让学生联系实际去体会深含哲理的语句,让学生自己去主动的探索、发现、体验,并通过学写名言,交流名言等板块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从而构建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反思: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通过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取一个最大的麦穗,结果这些弟子们最后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情节性看似很简单,思想性却很强。下面是我在上这堂课所采用的方法。
一、抓住重点,品读感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观”。读是感悟的基础,读得流利,读得有情有趣,感悟才有可能深入。《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运用联想,借事说理,所以教学时我抓住事件或言行中那些值得思考、发人深省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我始终认为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如果没有仔细地朗读,就谈不上思想的感悟与语言的积累,语文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在应当读的时候读,应该品的地方品,在对学生放手的同时又不会让学生信马由缰地乱走。才能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例如:在教学时,我特别注意点拨学生读出一些关键的词语,读出苏格拉底那洪钟般的声音,品味苏格拉底的一番深入浅出的话。
二、联系生活,感悟哲理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教学时除让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课文,抓主主要的问题去理解外,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让孩子用自己的经验,联系实际的方法各抒己见,在彼此的探讨与思辩中得到自己的所得。对学生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稍加引导,给予学生深层次的熏陶。
课堂上,我处处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的放手还不够大胆,当学生碰到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学生稍有迟疑,我就会迫不及待地给予提示,而不是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课后想想,作为教师教给学生的应该是“渔”而非“鱼”,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地放手,让他们自读自悟。

有的人见到颗粒饱满的“麦穗”,麦穗为什么要加引号
这里的“麦穗”加引号具有特殊含义,它不是田里长出来的麦穗,而是指出现在眼前的机遇。

《最大的麦穗》中的麦穗指什么
《最大的麦穗》中的麦穗指人生的理想或目标.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旧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单把眼前的麦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

最大的麦穗中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明白了什么
是借摘麦穗来说明道理的.道理: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最大”的“追求”指的是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眼前的一穗”指的是前面的“颗粒饱满的‘麦穗’”,即出现在眼前的机遇.最后一句话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一个人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更需要抓*住自己眼前出现的机遇,脚踏实地做好...

在《最大的麦穗》一课中,“最大的追求”在日常生活中指(),“眼前的一...
在《最大的麦穗》一课中,“最大的追求”在日常生活中指(世界上最大的成功或者最高的成就),“眼前的一穗”指(当前所拥有的机会,有利条件)。这篇课文的主旨在于说理,但却不吝笔墨地要把事情写生动、写具体。通过具体的事情来丰富读者的感受,为所要揭示的道理提供有力的支持,使人对文章所揭...

1,《三打白骨精》一文通过记叙 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
4、加引号的麦穗指:出现在眼前的机遇。 “最大的追求”指的是远大的理想和报负 ;“眼前的一穗”指出现在眼前的机遇。5、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一个人需要树立远大理想与报负,但更需要抓住自己眼前出现的机遇,实实在在地完成好当前的任务,这样就不会错失良机,一事无成。6、关于“机遇”的名言或俗语。。①...

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2、加引号的麦穗指:出现在眼前的机遇。“最大的追求”指的是远大的理想和报负 ;“眼前的一穗”指的是前面的颗粒饱满的“麦穗”,即出现在眼前的机遇。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一个人需要树立远大理想与报负,但更需要抓住自己眼前出现的机遇,实实在在地完成好当前的任务,这样就不会错失良机,一事...

一句话的提示语在中间时,前面引号里的话最后能不能用逗号?
所以“穿透”“听”加上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5、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最大的麦穗》) 说明:这里的麦穗不再是田里长出来的麦穗,而是指出现在眼前的机遇。 6、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理想的风筝》) 说明:“瓦片儿”原来是指一...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最大的麦穗原文
(这时正是麦子大熟的季节,粒粒饱满的麦穗沉甸甸的坠在秆上,多引人注目啊!这不,大学者苏格拉底带着弟子摘麦穗来了。不过他是有要求的) 二、学习苏格拉底的话 出示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生读:…… 加上 提示语 ,读, 苏格拉底严肃地...

阅读短文麦穗,回答问题
最大的麦穗 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

《最大的麦穗》中古希腊大学者苏格拉底借什么事例来说明什么道理?
是借摘麦穗来说明道理的。道理: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最大”的“追求”指的是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眼前的一穗”指的是前面的“颗粒饱满的‘麦穗’”,即出现在眼前的机遇。最后一句话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一个人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更需要抓住自己眼前出现的机遇,脚踏实地做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