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她只为活出自己的本色,她不在意世俗的标签;时间,空间,距离,都抵不过她内心的炙热。
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命所归,率性而活,这才是我眼中的三毛。
她在几十年前漂泊半生环游世界;她在撒哈拉和爱人把生命过成诗;她把短暂的一生,活成了十世。享受生命的过程,接受不同的生活方式,她遵守的不过是自己的内心和生命的顺其自然。
1在忧郁的日子与自己相处
三毛在初中时候因为偏科,遭到了数学老师的冤枉和羞辱,在她眼睛上用毛笔画圆圈,导致全班同学嘲笑不止,13岁少女的自尊,本就敏感又脆弱,三毛开始厌学,而后得了自闭症。
她开始质疑人性,自己怎么就成了坏学生,她自闭不和人结交,跑去墓地看了大量的书籍,终日与文学作伴,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没有什么人比死人更温柔了,也没有什么地方比墓地更安静了,不管你多么有名多么富有,最终都会躺在这里。
外人眼里阴郁的日子,却是她和自己相处的过程,日转星移,只有岁月、书、我自己,这是一种自我修复的生活方式,充满生命哲学意味。
很多人在遇到伤害的时候,不是想着接受和自我恢复,而是把它放在那边而要努力走出来。
其实只要给身心一段自我恢复的时间,认识自我,接纳自我,顺应自己当下的内心,不想结交就不结交,不想说话就不说话,不是为了走出来而不去理会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是顺天性,也是最好的自愈方式。
正如三毛自己,因为她最终想通了:
“人这一辈子,实在是太短暂了。活出自己才是生命最重要的事情。我要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在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之后父亲送她去画画,机缘巧合之下,她的第一篇文章《惑》被白先勇看中,发表在《现代文学》上。
她终于找到了毕生所爱之一——文学。因为每一段自愈的时光,都是你认识自己的过程,你终会明白自己想要的。
2流浪的开始,留学生活
三毛在去马德里留学之前,有过一段恋情,分手之后,她就毅然出走了。她决定要游历四方,见天地,见众生。
在马德里留学期间,三毛一直秉承着凡事忍让,吃亏是福的美德,却被舍友们当佣人使唤,擦桌子,借衣服,洗床单,打扫垃圾,宿舍的活都被她包办了。
吃亏是福换来的的是舍友们变本加厉的使唤,终于她忍不住爆发了。
在一次舍友们全部在酒吧喝醉回宿舍又开始大吵大闹时,三毛拿起扫把,和她们大打一架。
奇怪的是,事后舍友们都开始来讨好她,给三毛卷发,帮她打饭等等。
这个世界上,有教养的人,在没有相同教养的 社会 里,反而得不到尊重。一个横蛮的人,反而可以建立威信,这真是黑白颠倒的怪现象。
后来,去德国,去美国留学,三毛都遇到了大吵大闹难以相处的室友,她选择捍卫原则,并赢得了尊重。
在游学中,三毛懂得了一个道理:
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学会爱自己,才是终生浪漫的开始!你有什么样的原则,便匹配什么样的人生!这是留学中的生活教会三毛的。
3听从命运的安排
“ECHO!”荷西喜欢这样叫她。她们认识的时候,三毛在马德里念大三,而荷西在念高三。
有一天,荷西突然说:“三毛,你等我六年,我有四年大学要念,还有两年兵役要服,六年一过,我就娶你。” 隔着六岁的年龄,且怕影响他的学业,尽管三毛心里沸腾成海啸,也只好礼貌的拒绝。而之后她辗转六年,回到台湾,她认识了一位德籍教授,本来两人已经订婚了,可对方因为心脏病突发死在了三毛的怀里。伤心出走的三毛,回到了马德里。
而那个花树下的少年,荷西,还在原地等着她。
三毛抽泣道:“如果你那天再坚持一下,我一定会妥协,我还是一个好好的人,今天回来,我心已经碎了。”
荷西说:“心碎了,可以用胶水黏起来。”
三毛说:“可黏过后,还是有缝。”
荷西就把三毛的手拉向他胸口:“这里还有一颗,是黄金做的,把你那颗拿过来,我们交换一下!”
寻寻觅觅,你不要找,你要等。缘分来的时候,挡都挡不住,两个灵魂相互吸引,相互契合,转了大半个地球,终于在了一起,就像冥冥之中的注定。
选择和比自己小6岁的荷西结婚,抛弃传统婚恋观的束缚,是三毛顺应命运的安排,这无关世俗,因为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你就应该去把握!这样的三毛,多么勇敢又可爱。
4撒哈拉才是乌托邦
三毛说:“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我的解释里,就是精神的文明,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要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这么一遭啊!”
所以,当三毛看到《国家地理》上的撒哈拉,毅然打算前往。她说那是她前世魂牵梦绕的乡愁。而荷西为了支持她,偷偷的在撒哈拉找好了工作,还租好了房子。这样的惺惺相惜,三毛立马跑去和他结婚。
漫天黄沙的撒哈拉,没车没房,没婚纱也没钻戒,结婚的定情信物只有荷西送的骆驼头骨,可三毛很高兴。只要有荷西就够了。
两人的新房,是阿尤恩坟场区三十多平米的小房,屋子又小又破,屋里更是没有一件成形家居。可三毛却把生活过的有声有色
她喜做羹汤,“粉丝煮鸡汤”,“蚂蚁上树” ,款待在沙漠认识的朋友们,更开始投稿出书,自此才有了她的第一本书《撒哈拉的故事》。
在撒哈拉这个孤寂绝望的荒芜之地,却被三毛和荷西过成了岁月如诗,生机勃勃。
你读《撒哈拉的故事》,就能感受到她文字中的喜悦,充满异域情怀,满含人生激情。
那是她和荷西精神的乌托邦啊,只有生活的广阔,“只有你,只有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爱一个人就是要变成这个人。爱是一种共情,他们在撒哈拉将自己完全展露给对方,他们成了能体验对方一切的爱人、挚友。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爱情就是合二为一。顺应你的爱情,在哪里都是精神的乌托邦。
5万水千山走遍
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和加那利群岛生活了六年。1979年9月30日半夜1点,荷西因潜水溺亡。
埋葬爱人之后,三毛泣血写道:
日已尽潮水已去,皓月当空的夜晚交出了,再不能看我再不能说话的你,同一条手帕擦你的血拭我的泪。
“生命的意义和最终目的,我的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寻求爱和自由。”荷西的爱已经消失不见,“那我就去寻求那广阔的自由吧!”
1981年,三毛踏上了 探索 美洲之旅,畅游了几十个国家。尽情享受着万水千山带来的万般体验,和那奇异又活泼的异国文化。
三毛在书里写道:“你问我追求什么,我想我追求的是认识自己的生命。你问我追求什么,我相信这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燃烧。”
顺应生命的运动,顺应生命的燃烧,去不同的地方,经历不同的人生,千山万水走遍之后,才能回归那颗赤诚之心。我想这便是她人生的修行方式吧。
6顺应生命是一种幸福的归宿
人生是一场梦,生命是一场梦。梦醒了,几多花落。
回到台湾后的三毛,写了剧本《滚滚红尘》,这部电影由林青霞主演,横扫当年金马奖各项大奖!这部影片有她对滚滚红尘的爱和痴,有蚀骨的孤独和纯真的赤子之心。
她踏遍大漠、阅尽人间,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她写道“如果我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幸福的归宿。”
提起三毛,很多人会对她的作品狂热,很多人会追逐她掀起的流浪文学浪潮。
我却喜欢北大教授张颐武的那句评价:“三毛的成就主要不是在文学上,而是在生活方式上。”
有人说世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而我想说人生更高境界的成功,不过是顺应自己的活法,在每个人生的节点与命运顺其自然,享受探寻不同生活方式的过程,这才是我理解的三毛。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上天赋予你的本性,按照自己的本性行事,就是率性而活,就是顺应生命的道法自然。
听从自己的天性,让那颗自由的种子生根发芽,生长成自由的灵魂,生长成自由的生命。就如三毛一样。
她在变幻的人生中,看到了一种顺天应命的慷慨,一种极致的单纯、一种向死而生的壮烈。
认识自己的生命,不停燃烧,不停行走,这个不断与世界与生命顺应和解的过程,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才是生命的本色,足够率性。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三毛,她叫诗与远方,她叫聆听内心的声音!
三毛:天命所归,率性而活
天命所归,率性而活,这才是我眼中的三毛。 她在几十年前漂泊半生环游世界;她在撒哈拉和爱人把生命过成诗;她把短暂的一生,活成了十世。享受生命的过程,接受不同的生活方式,她遵守的不过是自己的内心和生命的顺其自然。 1在忧郁的日子与自己相处 三毛在初中时候因为偏科,遭到了数学老师的冤枉和羞辱,在她眼睛...
三毛:天命所归,率性而活
我爱三毛。三毛的率性,三毛的情趣,三毛的有趣,无一不吸引着我。她说:上温汤的日记,替我写出了去撒哈拉的理由。我们不约而同地向沙漠出发,不止受到沙漠的魅惑去冒险,不止是为了好奇的引发,真正要明白的,是自己。在那一片艰苦得随时可以丧失生命的险恶环境下,如何用自己的勇气、大智慧去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