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现状

  (一)政府强力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近年来我市大力落实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不断强化就业服务职能,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建立了100家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积极组织大学生进入见习基地开展见习活动,积累工作经验和能力,为毕业后尽快适应新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积极实施“三支一扶”计划,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缓解城镇就业压力。

  三是大力依托人才市场,积极为用人单位推荐高校毕业生,有效地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四是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通过这些措施,2008年,我市有1500余名高校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中省直单位、民营经济体和农村生产一线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近两年,我市每年约有2000名毕业生回到鸡西,今年预计还会增加,虽然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了部分就业,但是总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据人才部门反映,近三年我市大学毕业生共有7210名,已就业的3119名,就业率达到43%.其中考取公务员的120名,占1.7%;事业单位录用的860名,占11.9%;被各类型企业录用的2139名,占29.6%.但是,一方面由于毕业生人数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持续增加,而需求的增长速度却明显滞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仍十分突出,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并存;另一方面,由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和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大学毕业生对找工作的自我期望值过高,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受各方面诸多因素影响,我市仍有4091名大学生没有就业,占总数的57%.据市人才中心估计,今年全市还将接收3000名毕业生,我市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三)部分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十分迫切.目前,机关单位进人需要参加全省统一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由于近几年面临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编制从紧政策,乡镇机构编制暂时冻结,企业单位用人,大学生又不愿意选择.调查显示,我市对大学毕业生有需求的用人单位不在少数,而且有的需求相当迫切,有的机关单位由于缺人,只好一人身兼数职,有的单位从基层单位借人或是临时聘用社会人员,造成了混编、混岗的不利局面,甚至影响了单位正常运转。

  二、问题及成因

  (一)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专业不一致.我市近三年来接收的大学生专业比较集中、单一,主要是中文、经济管理等比较普及的长线专业,而对于一些极短缺和短线专业相对较少,尤其矿业、机械、信息、法律、翻译、旅游、外贸、工艺美术、环保工程等专业更是寥寥无几,远远满足不了目前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上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专科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近几年来,虽然高等教育也加快了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看,高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造成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其结果是长线更长,结构性矛盾更突出。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期望值与社会需求反差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大多数大学生不愿去基层工作.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仍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就业观念上.导致在择业过程中往往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常常表现出一种盲目心态,认为留在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很少考虑到自己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适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

  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起来.就业期望值过高,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较突出.部分大学生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为此,多数毕业生择业时首选公务员,其次是财政开支的事业单位,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位置相对偏远的地方就业。这样势必造成城市、大单位和条件优厚的单位人才济济,甚至人才浪费,而急需人才去开发、去管理的基层单位却无人问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

  (三)用人单位“门槛”过高,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度。受当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影响,部分用人单位有意提高招聘条件,而不从单位实际需要和长远利益出发,不是窗口单位,也要求身高、外表,有的单位甚至招聘前台接待也需要高学历和好形象。虽然有明文规定在招用人员时不准有性别歧视,但有的单位招聘时仍然只要男性,不要女性,有很多单位在招聘时要求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就把刚毕业的大学生拒之门外。

  有的单位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令许多大学生望而生叹.事实上,“双向选择”基本成为用人单位的“单向选择”过程,处于强势地位的用人单位,在就业岗位“僧多粥少”的优势心态下人为抬高门槛,成为许多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难关.应聘企事业单位难度如此之大,还莫不如选择更有保障、更为稳妥的公务员岗位,从而在大部分学生思想上形成了考公务员才是唯一的就业出路,致使公务员招考呈现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热潮。

  三、建议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社会发展前进中不可避免的,是改革必须经历的过程,应该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矛盾和问题,因势利导,完善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一是提高择业技能,打开大学生就业渠道.在人才市场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落聘的主要原因,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每年毕业高峰期,通过聘请专家作报告、成功就业毕业生谈体会等灵活方式,帮助毕业生科学分析形势、客观认识自己,促进毕业生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人才市场和招聘会上“推销自己”。通过加强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通过举办大学毕业生专场交流会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努力使大学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用人单位选到有用的人才。

  二是完善用人机制,畅通大学生就业渠道.坚持公务员“凡进必考”政策,完善事业单位进人“凡进必考”机制.对空编的机关、事业单位每年都要拿出一定职位进行“公考”,这既给毕业生一个机会,又能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改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结构,同时又能营造良好的用人导向;开发人才派遣业务,扩大服务范围,完善保险等服务项目,逐步增加代理单位数量,尽可能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完善人事代理制度,对到民营企业或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实行人事代理,为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设立绿色通道。

  三是发挥见习基地功能,广开大学生就业渠道.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积极推荐返市未就业和即将毕业尚在实习的学生到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进行锻炼,为他们搭建起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增加就业几率.同时,也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搭建供需见面平台,在毕业生见习过程中,直接了解他们的技术水平、能力素质、道德品质.为了满足不同类别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要,应逐年增加见习基地数量,把范围扩大到全市三县(市)六区,不仅要在城镇建立,还要在乡村建立,不仅机关单位有,企事业单位、非国有经济单位也要有。

  四是大力实施“三支一扶”工程,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通过调研来看,由中组部、人事部等八部委联合组织开展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成效十分明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也有效缓解了毕业生就业难的压力.建议以实施“三支一扶”工程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引进“三支一扶”毕业生的工作力度,吸引毕业生到我市农村生产一线建功立业。

  五是鼓励到基层就业,增加大学生就业渠道.从全国形势看,由于政府机关实行公务员制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正在进行中,到基层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成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把大学生送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在乡(镇)、村工作的大学生应参照“三支一扶”政策享受适当的生活补贴,此外,党政机关在考录公务员时,应采取预留部分职位或对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进行适当加分照顾。对大学生以从事自由职业、短期职业或个体经营等方式灵活就业的,政府要切实在贷款、税收等方面予以扶持,同时还应提供必要的人事关系代理服务,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

就业工作调查报告5篇
1.就业工作调查报告 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xx区就业、失业人员的现状,掌握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我局就此开展了相关的调查分析活动。现将调查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略 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从就业岗位与求职登记情况看,我区就业岗位不能满...

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如何?
1. 毕业生规模与就业形势 2023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1179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在这一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压力下,就业市场面临巨大挑战。据智联招聘等平台的报告,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有所下降,仅有约48%的毕业生能顺利签约企业。2. 就业偏好与选择 调查显示,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更倾向于...

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2000字
1. 教育与市场脱节:高校专业设置更新滞后,与市场需求不匹配。2. 大学生就业观念:部分学生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缺乏实际就业心态。3. 企业招聘标准:部分企业对工作经验和性别等方面存在歧视,且忽视人才培养。4. 社会保障体系:未就业大学生的社会保障缺失,加剧了就业难问题。三、改进措施 1. 教育改...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1 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我们对怀化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广播电视新闻学、旅游管理、汉语言文学、物流管理、国贸、人文教育、法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经济学系、社会管理等专业及系别中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分析了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大学生...

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当今的大学生,他们满怀激情,满怀憧憬,构筑自己未来的蓝图。我们就大学生就业憧憬问题,对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发展空间与薪酬 根据调查显示,8%的人选择在1000元以下,41%的人选择在10002000,30%的人选择在20003000,21%的人选择在3000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当提出第一年期望的工资是多少这一问题,...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披露了怎样的现实?
首先我们要了解2020年大学生毕业的就业情如下:2020年9月14日,《2020秋季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20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平均起薪为5290元\/月。同时,有6成多的受访毕业生为就业愿调低薪资预期。具体来看,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的首份工作平均起薪高于整体水平2000元以上,形成显著差距;本科与大专学历则...

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分析:近年来,青年失业率持续上扬,2022年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其中,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达到19.9%,较上年同期高出3.7个百分点,较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高出15.6个百分点,反映出青年人群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

就业调查报告范文
首先,供过于求。在经济危机之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比较突出,总体来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而这种供过于求是结构性的,主要是因为培养的大学生方向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其次,缺乏胜任力。高校培养的大学生理论知识较多,实践经验缺乏,难以满足企业对实际能力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大学生难以给...

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报告正文】(一)就业去向 单位就业比例上升,自由职业比例下降。调研结果显示,2023届毕业生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从去年的50.4%上升到57.6%,慢就业比例也从去年的15.9%上升到18.9%。与此同时,选择自由职业的比例从去年的18.6%下降到13.2%,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从去年的9.3%下降到4.9%。分析...

2017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三篇】
2017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篇1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x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