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虽然认为“道不可言”、“言不尽意”,但其洋洋洒洒十余万言,却皆在言“道”。因为无论“意”、“道”,都必须借助语言来表达,没有语言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那么我们如何来领会庄子在“言不尽意”主张下著述的这十余万言呢。
这就是庄子的“得意忘言”。“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以筌蹄喻言说,以鱼兔喻道。鱼兔得而筌蹄弃,体道而言绝。强调语言只不过是用来象征和暗示的一种符号。
工具和手段,根本目的在于得意,所以主张得意而忘言;因为言是不能尽意之“言”,胶着于言就会导致“意”的散失,要充分地“得意”就不能执着于“言”,而只能为“得意”而“忘言”,如同得到兔可以丢掉套索。
得到鱼可以丢掉竹篓一样。“得意忘言”,首先是为了“得意”,我们生活在语言的世界我们必须要运用语言来把握事物,语言被认为是得意的工具,这里的意应是对道的本体的感悟之意,而不是日常名理范围内的意。
当运用它完成了“得意”之后,最好的办法就是忘掉“言”这种外在形式,“得意忘言”是为了“忘言”境界,只有能忘言之人才是真正得道之人。但这种“忘”不应该是被抛弃,而只是一种暂时的搁置,是存而不忆。
存而不感。因为言筌之所以达意,说明它和意是有相契合之处的,传达主体的水平越高妙,契合之处越多;从这个角度说,言筌也是意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这种“忘”不是干净彻底的抛弃,而只是以言筌为基点的升华。
当这一理论被用以指导具体的艺术实践时,这一点尤其要引起重视。
简述庄子文学言意观的基本内容。
简述庄子文学言意观的基本内容。正确答案:(1)“潜在本文”是相对于在读者阅读过程中生成、完成、创造、实现的“被表现的客体”或“想象性客体”“审美客体”而言的文学作品存在;它不等于文学作品中由客观因素构成的因而可以被感觉或思维理性所直接把握的本文事实...
简述庄子文学言意观的基本内容
庄子的言意观凭藉魏晋玄学为桥梁,与文学思想相接触,最终形成了中国文学“意在言外”的含蓄传统,为中国古代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
简述庄子文学言意观的基本内容
这就是庄子的“得意忘言”。“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以筌蹄喻言说,以鱼兔喻道。鱼兔得而筌蹄弃,体道而言绝。强调语言只不过是用来象征和暗示的一种符号。工具和手段,根本目的在于得意,所以主张得意而忘言;因为言是不能尽...
庄子是怎样看待“言”与“意”的关系的?
寓言如寓言十九,以他人之口道出,意在拉开主观解读的距离;巵言如巵言日出,以模糊不清的言辞,揭示出事物的深层内涵。例如在《天地》中,黄帝寻找玄珠的故事,正是这种寓言式的表达,展示了语言如何在揭示道的过程中达到一种超越。庄子的言意观,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的哲学和艺术。宗白华在其论述中,将...
庄子的语言哲学
论析《庄子》的语言观,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庄子》的哲学观,并对魏晋玄学“言意之辩”、禅宗“不立文字”等获得更为明晰的认识。 《庄子》语言观源于老子。“道”是《庄子》全书之旨归,也是其语言观的旨归。“道”超越人的感官知觉,自存而无所依,超越时空,天地万物由其化生,是万物存在与发展的依据。“体...
第三讲.老庄的文艺美学思想
老子的文化意义体现在儒道互补和价值倒置上,提倡回归自然和无为而治,反对过度雕琢。庄子的文化贡献同样显著,他的哲学思想强调自由与真实,其文艺思想倡导朴素自然的审美观。《庄子》中的“天地大美”与“天籁”概念,影响了中国文论中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反对人工雕琢的美学理想。老庄的言意关系理论强调“可...
《庄子》讲述的是什么内容?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的一部反映道家思想的著作。书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美学、艺术、人生观、政治观等。其中充分地展现了庄子的文学思想。其中主要观点有天地大美;“虚静”养神;以天合天;“言意”之辩;遗形取神;法天贵真;文艺否定论的“正”与“反”等。文 来源:青年文学家 ...
你对庄子崇尚自然美有何文学观点?
庄子认为:“言”是“意”的基础,“意”是“言”的指向,领悟到“意”就是超越于“言”。由言意问题可以引申到文艺创作的形神问题,“得意”与“忘言”是艺术形象审美特性的两个质的规定,它要求艺术形象必须是具象与抽象、确证性与模糊性的统一。庄子提倡“得意”、“忘言”的审美创造,以期达到...
关于《庄子》里的两句话 哪位大虾能帮忙解释下
1 意谓 可以用言语谈论,是事物的粗略部分;只可以意识到而不能用言语谈论的,是事物的精微的部分。言语所不能谈论的,心意所不能达到的,是不能用精细和粗大来限定的事物。2 世上人们所看重的称道和就是书。书并没有超越言语,而言语确有可贵之处。言语所可看重的就在于它的意义,而意义又有它...
试阐述庄子言意之辩对中国意境说的影响
庄子的言意观主要集中于《外篇》的《天道》、《秋水》和《杂篇》的《外物》。1 这几篇是否出于庄子本人,学界存有争议。如王夫之认为《内篇》出于庄子原著,《外篇》出于庄子的门徒后学,《杂篇》中的《寓言》、《天下》是全书的序例。2冯友兰以为庄子所以为庄子者,突出表现在《消遥游》和《齐物论》两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