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知道封建礼教是什么东西么?

古人知道封建礼教是什么东西么?
为什么很多古书的主题都被说成反封建呢?

礼包括道德行为规范、文明行为规范、礼俗、礼仪、礼节、制度等。礼节是个人的符合规范的交际性行为。礼俗是依托民俗民风而存在的礼。 仪容是指礼之践履者应具有的良好的动态:恭敬而不轻怠,庄重而不轻浮,沉稳而不浮躁,自然而不做作,优雅而不粗俗,真诚而不虚伪,适中而不过分。礼仪,通常是指在集体活动中的按一定程序进行的行为。由道德行为规范、文明行为规范、礼俗、礼仪、仪容共同组成文明的社会生活景观。

礼既然是在社会中形成的,那么,在封建社会,礼就不可能不打上封建社会的烙印,反映出封建社会的社会现实和思想观念。我们将反映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现实和思想观念的礼教,称之为封建礼教。封建礼教反映了封建等级观念。封建礼教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在制定礼教时,竭力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最高统治集团在制定礼教时,也是根据统治集团的利益,而不是根据全民的利益。封建礼教,也就成为统治者剥削、压迫人民的工具。

中国古代的礼教,被扣上封建礼教的帽子,遭到全面的否定和抛弃。我认为,这里犯了一个将共性与特殊性混同起来,将人文礼教与封建礼教混同起来的错误。封建礼教,乃是封建制度、封建意识在礼教中的反映,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特殊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理所应当地批判封建礼教,但决不能因此而祸及人文礼教。人文礼教反映的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共性,反映的是人的共性,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共性,因而,我们应倡导人文礼教。

一提起封建礼教,人人恨之入骨。但什么是封建礼教呢?在人们的印象中可能是一切规矩的象征。封建让人很不舒服。可封建一词是什么意识呢?封建的古意是分封建制的意思。若是按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学说来定义,则封建制度不属于封建社会。因为封建制度是周朝建立的社会制度,而秦王朝之后封建社会不是用封建制度,而是用中央集权制。官员们都没有自己的封地。可见封建一词定义不准。

“礼教”产生的基础是周末的封建制度,说“封建礼教”应该说是那个时代的“礼教”。而春秋战国时代,人人都称“礼崩乐坏”,秦以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就没有“封建礼教”的社会基础了。虽以后各朝尊儒术复周礼,可所复的礼也与周礼大相庭径。能说封建社会就是“封建礼教”吗?
周末的封建制度,最终形成战国时代诸候国林立。周朝则诸候国的联合体。如古代希腊,是地中海沿岸城市的联合体,但他们的文化特征是一样的。这个时代是出圣贤的时代,是思想自由的时代。你看中国: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你看世界:佛祖释加牟尼、基督、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多少伟人出自这一时代?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封建礼教产生的是思想自由、学术自由。

再来看:周末的封建制度是如何产生这样的文化成果的呢?封建:分封建制。周代的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可以执行自己的政策,因此思想上也是自由的。不象后世的中央集权社会,士大夫的自由度就小多了。能使各诸候国凝聚在一起的只有“礼教”,周王自己的封地很小,然而当时的诸候国都去朝拜他,礼教使周王自然而然的成为中心。以后是周幽王自己不争气,拿国家信用开玩笑:为博美人一笑,在长城上举起烽火,诸候惶惶,以为大敌当前,然不知周王正指着城下的诸候们,逗美人乐呵呢?美人笑了,国家信用失了,礼教亡了。周公含幸如苦呀!周成王尚幼,周公全力佐之,成王成年之后又以天下让成王,而不谋帝王之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相传周公在吃饭时有客来,周竟将口中的饭吐出来,漱了口接待客人。周公之位,等会再见又何妨?尚礼如此,近者悦,远者来,天下归心。修身、治心、明礼,幽王忘了。天子垂裳而天下治,幽王忘了。天子首先是一个礼仪的表率,正化社会风气。古制:“非天子不制礼乐,非上大夫不拟制度。”天子之权威,自己是礼乐的表率、以礼乐倡导文明。则流行风潮无不是跟着礼乐走(如今日之影星)。而制度之事,则并非天子一人能定,由大夫们一起商量拟定,可见社会民主。周王朝的礼乐影响是很大的,对诸候国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虽然诸候国握的是实权,周王是虚名,可当时的虚名却能把实权凝聚起来。周王定朝时,曾制九鼎,象征九洲。周朝没落之时,有楚王想把这鼎搬那么一二个回家,派使臣来试探周王说:“这个九鼎有多重呀?”周王察觉了楚王的用意,回道:“此鼎是国之重器,岂容你问?”楚庄王知难而退,当时的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此鼎名盛,楚庄王犹不敢以强力夺之。问鼎天下又岂能依强力?名实俱归,德行而已。

由礼,知有制度,知尊重人权,知相互揖让。虽负贩者必敬之,岂是依强而霸?诸候虽强周公有礼。有人言礼教是枷索,当时的礼是枷索吗?夫子毕生求一枷索?礼是天理之节文,天理正气所在。
[礼记]: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记]: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礼不可不学。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好礼,则志不慑。[中庸]:先王以斯道为美,小大由之。
不恃强凌弱,这不是民主么?举贤任能修信讲睦,这不是民主么?是故君子有大道,忠信而得之,骄泰而失之。斯是良言,足以警千百万世。
后世帝王则是以霸术而得之,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又岂是行周公之礼?“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岳飞精忠,竟以“莫须有”之罪刑之。又岂是周礼?周礼重臣不刑。原因是:当时的社会不能刑;一是大臣各有封地,若是行不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与诸候共伐不道。二是大臣所犯之罪是“非礼”。而一定不是抢劫偷盗,杀人放火,也不会贫污受贿(当时的社会大臣自有领地,只有所定之税赋,税赋按周礼征收,不可能再去贪污,贪污只是有了中央集权之后)。对于“非礼”的诸候,天子一定要征伐他。以后天子“礼”的权威就减弱了,诸候以王霸为术,这就是春秋战国时代了。
由此可见,封建礼教是民主的基础。现代社会要完善监督机制,然有监督贪污分子自有他的关系网对付监督。还不如完善监督机制的同时,建立封建礼教,法与德同治。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12
就是贵贱有序
第2个回答  2007-12-13
是残害人们心灵的精神枷锁,禁锢着人们的身心.

古人知道封建礼教是什么东西么?
封建礼教,也就成为统治者剥削、压迫人民的工具。中国古代的礼教,被扣上封建礼教的帽子,遭到全面的否定和抛弃。我认为,这里犯了一个将共性与特殊性混同起来,将人文礼教与封建礼教混同起来的错误。封建礼教,乃是封建制度、封建意识在礼教中的反映,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特殊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理所应...

礼教的网络解释礼教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礼教的网络解释是:礼教《现代汉语词典》中,礼教指旧传统中束缚人的思想行动的礼节和道德。古人将“礼教”与“乐教”并提,它们的本义,不过是以礼为教、以乐为教。礼教,指礼的教育。语出《列子·杨朱》:“卫之君子多以礼教自持。”礼是指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礼教的网络解释是:礼教《...

傅佩荣:庄子2千年前就预言了封建礼教吃人,让西方学者惊为天人
庄子最令人赞叹的,是他说:古人的最高智慧在于明白「 ”未始有物”,即万物都不曾存在过。 这一句话就让西方哲学家惊为天人。 01万物都不曾存在过 这句话的原文在《庄子·齐物论》中: 「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意思是:古代的...

封建礼教为什么虚伪
封建礼教,也就成为统治者剥削、压迫人民的工具。中国古代的礼教,被扣上封建礼教的帽子,遭到全面的否定和抛弃。这里犯了一个将共性与特殊性混同起来,将人文礼教与封建礼教混同起来的错误。封建礼教,乃是封建制度、封建意识在礼教中的反映,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特殊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理所应当地批判...

古代女子不出门,天天在家里干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说说恼人的封建礼教,我们古代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这其中,最突出的一个表现便是一夫多妻制度。那时候的男人,不管你是什么地位,只要有钱,你都是可以娶到许多个老婆的,这在法律上是允许的,道德上也符合规范。但是,相比之下,女子就没有类似的一妻多夫制度,一个...

封建礼教产生的原因
封建礼教是怎样产生的 在古代,因为种群之间常常发生战争,几乎所有的少壮男丁都被征召去当兵打仗。男人打仗,没有时间回家,所以,该种群的人丁繁衍就出现了问题。为了培育兵源,族长或国主号召,所有的男人不论何时何地,也不管任何方式,都可以随便跟任何女人发生关系。女人也必须在随时、随地以及不择手段勾引男人。,战争结...

宋词中描写爱情受封建礼教及家长束缚的词有哪些?
陆游的《钗头凤》应该算是。陆游与表妹唐苑相爱,婚后关系和谐,但陆游母亲不喜欢唐苑。因此陆游为顺从母亲,休了唐苑。后来游园,陆游碰见唐苑和新婚丈夫,感慨良多,写下了这首词。后来唐苑也和了一首。不要简单谈“封建礼教”,这样的事情现在也有许多。所谓“封建礼教”并非铜墙铁壁地禁锢古人的...

封建社会的封建是什么意思。需要简单的举例 请不要复制,谢谢
封建:封邦建国者也。古人认为,世界分为天上和天下,天上天下都属于“天”本人,天上由“天”本人掌管,天下由天的儿子掌管,是为“天子”。天子住于天下之中央,天子所拥有的土地自己管不过来,就把这些土地划分成不同的板块,分封给自己的叔伯,兄弟,子孙——由他们自己去代天子治理。这就是封建,...

谁知道三常五纲是什么啊?
没有三常五纲,只有三纲五常,是指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三纲: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五常:爱之仁,正之...

古人说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是什么?
三纲五常 发音 sān gāng wǔ cháng 解释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中国传统礼教中,对于女性的要求比较苛刻,其中所谓的“三从”、“四德”就是女性立身的根本,那么什么是“三从”、“四德”呢?所谓的“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