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大化改新的共同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大化改新的共同点
A改变了当时的社会性质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促进民族融合 D推动了社会进步

北魏王朝,可以算是第一个真正统治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王朝(其他十六国时期统一北方的王朝时间都很短,大多昙花一现。),这个来自北方的鲜卑拓拔部与南方汉人王朝对抗了百年之久,而更为人所熟知的便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了,还有他的祖母冯太后!

孝文帝迁都洛阳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孝文帝改革之前,鲜卑贵族与汉民族的矛盾是难以调和,但是国家依然正常运转,且不断的强大,当然不排除鲜卑朝廷对汉人的镇压和对汉人地主、士族等精英阶层的拉拢。可是,孝文帝改革后,特别是迁都洛阳后,随着文帝的逝去,强大的北魏便也走向了尽头,数十年后就亡了。

孝文帝拓跋宏(元宏)

有人说文帝的汉化改革虽然对鲜卑的文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使得大量的汉人精英倒向认同汉文化并发展汉文化的朝廷,但就因为这一点使得鲜卑人不再保留当年的英勇而加速了北魏的灭亡。众所周知,我们的汉文化可以同化任何异族,却没有任何异族文化可以同化我们,不得不说汉文明是非常具有先进性和传承性的。
也许,北魏的加速灭亡不是和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有关,而是和他迁都有关。北魏之前建都平城,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大同,从地图上看,这是个重要的战略之地,进可攻,退可守,是中原的屏障,也是北进的基地。当年的北宋就是丧失了燕云十六州,导致与辽国对峙时处于劣势,失去了天然屏障,只能靠军士的血肉之躯抵御游牧民族的进攻。

孝文帝行军

北魏开国与平城,依托优越的地理条件,征服了很多小部落,并不断的向中原渗透。处于农牧交接地带的平城,既可获得北方草原的优良战马,又可获得汉地的粮食,同时还能与西域通商获取利益,可谓是一举三得,而正是这种便利的条件使得北魏脱颖而出,直至入主中原,统一中国北方。
同时,平城远离内陆,避免了鲜卑人被汉人同化,使鲜卑人保持勇武善战的本色,保持本民族的个性。远离中原那个四战之地,又可使自己不会过早的成为四方打击的众矢之的。另一方面,北魏朝廷建在平城,对于北方六镇的控制很强,不用担心兵权的旁落。平城不一定是最好的地方,但对于当时的北魏来说却是最好的选择。

北魏与刘宋的对峙

孝文帝为了尽快的融入到汉人中去,为了得到汉人精英的支持,不顾鲜卑贵族的反对,迁都洛阳,结果可想而知。洛邑居于天下之中,既是汉文明的根,也是繁华的都城,同时又是四战之地,周围无险可守。鲜卑人来到这里,不久就被汉化了,在人数远多于己的民族面前是迟早的事。
文帝死后,他的继承人远不如他,不能有效的处理问题,洛阳离长城很远,北方六镇的反叛不可避免,而此时的鲜卑贵族早已习惯于洛阳的繁华生活,怎么可能上的了马拿得动刀呢?后来大权旁落,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被权臣控制,之后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北魏真的是亡了,鲜卑人也融入到了汉人之中。

《北魏冯太后》剧照

北魏起于贫寒,却在繁华中褪去颜色,不得不让人唏嘘,虽然迁都不妥,但是孝文帝的改革是有积极意义的,促进了民族融合和中华文明的发展。改革和迁都也许造成了北魏的灭亡,但不改革不迁都,北魏可能结局会更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2
浅谈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在谈孝文帝改革前,先看看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国史之狱。崔浩历经魏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三朝,在平定北方、西域诸国及对南朝作战中,运筹帷幄,是北魏军队不断胜利的智力保证,官至北魏司徒。崔浩笃信道教,向拓跋焘诋毁佛教,拓跋焘言听计从,在全国大杀和尚,毁灭佛寺,而当时上至王侯公卿,下至庶民百姓,佛教信徒不计其数,崔浩此举得罪了一大批鲜卑贵族,加上崔浩主修国史时,耿介直述,不懂避讳,内容涉及大魏王朝先辈许多同族杀戮、荒暴淫乱的史实,而且崔浩又把国史铭刻于石碑上,意欲万代流传。鲜卑贵族及嫉恨崔浩的群臣纷纷上疏弹劾,拓跋焘怒不可遏,将崔浩诛全族。国史之狱被后世魏史专家认为是北魏上层统治阶级胡汉矛盾和斗争的结果,给北魏欣欣向荣的汉化路上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注:早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执政时期,就开始偃武修文,尊崇孔子,用儒家学说统治百姓的思想,利用汉族知识分子的知识和经验治国安邦,故有“欣欣向荣”之说)。如何让拓跋鲜卑融入中原文化,是北魏汉化改革的未竟事业,宫廷政变后,拓跋焘被太监所杀,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中,北魏政权内部混乱不堪,岌岌可危,历史将民族融合的重任落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肩上。

国史之狱主角人物崔浩
二、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至499年在位28年),继位时年仅五岁,朝政实际上由祖母冯太后掌控,冯太后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才能,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化的改革,对北魏鲜卑政权有意识的汉化,这对孝文帝影响深远。公元490年(这一年孝文帝23岁)孝文帝亲政后,对以鲜卑人为主体的北魏政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首先整顿吏治,颁布俸禄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均田制,提高了行政效率,稳定民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女中豪杰、政治经验丰富的冯太后
在北魏政权汉化改革中,他主要实行以下三种措施:一是将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北)迁至汉文化聚集地的洛阳。对于孝文帝迁都这件事情,鲜卑贵族几乎上下一片反对,公元494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倾国之力行至洛阳,时逢深秋,阴雨绵绵,大军人困马乏,北方鲜卑人对“南伐”畏惧者居多,加上极不适应潮湿阴冷的气候,孝文帝顺势宣布迁都至洛阳。二是全面推行汉化,重用汉族士人,移风易俗。与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相反,孝文帝要求,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人民一律改穿汉人服装,朝廷百官改着汉族官吏朝服,并要求讲汉语,推广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改姓为“元”,故孝文帝也叫元宏,并要求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葬回平城,同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人通婚等。三是以南朝典章为蓝本,全面修改北魏政治法律制度,严厉用典镇压反对改革的鲜卑贵族旧势力,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处死极力反对汉化太子恂。
三、改革意义

意气风发、中道崩殂的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有利于北魏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大力发展和政权的巩固,缓解了民族隔阂,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可惜天不假年妒英才,公元499年,孝文帝驾崩,享年33岁,谥号孝文帝,在其去世后仅仅过了25年,北魏鲜卑军事集团就发动反汉化运动六镇起义,自此北魏被分为以宇文泰为首的西魏政权和以高欢为首的东魏政权。
第2个回答  2012-05-20
第3个回答  2012-05-15
供热
第4个回答  2012-05-08
应该是D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大化改新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异同
而北魏孝文帝改革则是为了巩固北魏政权,通过改革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力和稳定财政。此外,大化改新注重的是社会经济方面的改革,而北魏孝文帝改革除了社会经济方面的改革,还有文化方面的推动。总之,虽然大化改新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重要的政治改革运动,但是它们在目的、内容和影响方面存在明显的异同。希望...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大化改新的共同点
北魏起于贫寒,却在繁华中褪去颜色,不得不让人唏嘘,虽然迁都不妥,但是孝文帝的改革是有积极意义的,促进了民族融合和中华文明的发展。改革和迁都也许造成了北魏的灭亡,但不改革不迁都,北魏可能结局会更惨!

北魏时期,促使鲜卑族从语言、服饰、姓氏到思想观念与汉族日趋一致的改革...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掌握,材料中“北魏、鲜卑族、语言、服饰、姓氏、与汉族日趋一致”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迁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比如: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婚等,故选B。

高中历史九大改革的原因,背景,作用。
(1)北魏孝文帝在推行改革的策略上是非常成功的,他没有像后来王安石变法一样,不顾一切社会条件和人事条件去强制推行。4王安石变法 (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家庭,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国富民富,这是最理想的的社会状态,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和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就是...

二战后苏联三次改革属于挫折时期吗
二战的爆发几乎将整个苏联拖入了地狱,惨烈的苏德战争让苏联精华地区的诸多城市变成了废墟。原本根基就不如英法等国,又遭到战争的破坏,按道理,苏联的国力应该大幅倒退才是,然而,苏联却在二战后地位陡升,甚至成为了与美国并列的世界超级大国,苏联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虽然二战中苏联付出了极为惨重...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和商鞅变法性质不同的改革是()
大化改新是模仿中国隋唐而进行的改革,使日本的社会性质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促进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法兰克王国的采邑制改革指的是查理马特改革,改革是西欧封建制的基础。而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故选D...

请举出四次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改革,说说历史作用
但新法未废,促进了秦国政治军事的强大,为以后秦统一六国打下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 少数民族政权实行汉化,接受汉族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生产方式,推动了民族融合。宋 王安石变法 提出了一些改善封建地主和平民关系的方法措施,维护封建政权统治的前提下削弱地主阶级,改善民生。明 “一条鞭法”...

封建化改革有哪些?
北魏孝文帝 1.整顿吏治 2.颁布均田令 3.迁都洛阳 4.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哪三个国家由奴隶转向封建,分别是什么改革
(1)商鞅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由平城迁往洛阳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 (3)日本大化改新采邑改革孝德天皇查理马特经济方面改革日本的土地,赋税和徭役制度政治方面建立以天皇为中心...

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分)(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3分)(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4分)答案:(1)按人口分配土地。(2)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