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国有那些故事

如题所述

随国,是春秋时期位于今湖北省江汉流域的一姬姓诸侯国。
需要指出的是,春秋时代的晋国有一地名随,即《春秋左氏传·隐公五年》记载的“翼侯奔随”。此地后来作为晋国名臣士会的封地,因此《春秋左氏传·文公十三年》有将士会称为随会。这一位于今山西省汾河流域的随地,据童书业说,前身也是一古国。童书业并指出,山西省汾河流域的古国如随国、鄂国、唐国(后改称晋国)、沈国、黄国等,在江汉流域附近都有同名国[1]。
随国属于汉江流域的姬姓诸侯国集团(即汉阳诸姬)。在春秋初期楚国未成长为霸主前,随国势力一度强大,为汉阳诸姬之首。公元前706年楚武王侵略随国却半途而废,楚国此时自认不得志于汉江流域。公元前704年,楚国再次侵略随国,并取得会战的胜利,但楚国实力不足以在此时吞并随国,所以在当年即与随国讲和。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卒于侵略随国的征途,当年随国求和。此后的几十年间,楚国四处征伐而逐渐吞并汉阳诸姬。公元前640年,随国率领汉阳诸姬背叛楚国,楚国击败之,双方言和。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当年,晋国人有言,汉阳诸姬已经全部为楚国所有。随国沦为楚国的附庸,不再为中原诸侯国视为独立而有资格参与盟会的诸侯国。
公元前506年,吴国攻破楚国都城郢,楚昭王出奔至随地。随人在吴国的压力下,并未将楚昭王交给吴国,为楚国立下保护楚王的功劳。因此楚国对随有一定的奖励。公元前494年,《春秋经》记载:“楚子、陈侯、随侯、许男伐蔡”。《春秋经》本于鲁国的国史,此条记载,被杜预等人认为是楚国为了报答随的功劳,而使随国重返独立的诸侯国行列。
后不知何年,随国亡于楚国。
1978年,湖北省随县发掘曾侯乙墓,出土大量精美器物。而湖北省随县历来被认为是文献中记载的随国一带。这导致了随国与曾国关系的讨论。首先是李学勤发表于《光明日报》1978年10月4日的文章《曾国之谜》,揭开了讨论的序幕,他认为随国和曾国乃是一国二名。而另有多种观点,如曾国灭随、随国灭曾、楚灭曾国而迁曾国于随等等。
季梁是春秋初期汉阳诸姬之首随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不仅对随楚关系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成为开儒家学说先河的重要学者之一,尤其是他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军事思想,更是闪射出穿越时空的光束。
季梁,随国都人,生卒年不详。文献中最后一次记载他的活动是在《左传 · 桓公八年》,时值公元前704年。根据此时他已久居高位,且此后文献无载来看,当时他已届暮年,而且不久便寿终正寝。假定他此时尚属青年或壮年,以他的地位和名声,想必不会从文献记载中遽然消失。由此看来,季梁应该出生于春秋初年。
季梁,季为其氏,梁为其名。季氏,《元和姓纂》以为系陆终氏之子季连之后,《古今姓氏书辨证》以为系鲁桓公子季友之后,《通志·氏族略》则二说并存。若联系有关文献分析,这两种说法都不可靠。按理说,陆终氏之子季连之后应为季连氏而非季氏,《万姓统谱》即谓季连氏源于“鬼方氏陆终第六子季连,因氏焉”。其实,《元和姓纂》在言及季连氏时也以为其系“陆终子季连后”,说明该书作者对季氏的来源游离不定。说季氏系鲁桓公子季友之后,也难自圆。因为据《左传·桓公八年》记载,早在鲁桓公初年,已有年届暮年的季梁其人,足证季氏起源早于鲁桓公之子季友,再说,文献已明协季友之后为季孙氏,为三桓之一。也有学者以为季氏源于周之季历,也欠妥。《史记·周本纪》记:“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虞仲即仲雍,《史记 · 吴太伯世家》说:“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司马贞《索隐》说:“伯、仲、季是兄弟次第之字。”说明季为周太王三子中排行最末者,并非姓氏。那么,季氏源于何人呢?据《世本》记载分析,季氏可能源于周之八士之一的季随,出土文物也表明季氏确系周族后裔,而季梁也很可能是季随的后代。如允许作进一步推论,季随或许为始封于随者,故以随名国亦未可知。
自从曾侯乙墓在古随国境内出土后,随国也受到史学界的重视。但史籍中关于随国的记载不多,《左传》桓六年注疏仅谓:“随国,姬姓”;其地在“义阳随县”;然“不知始封为谁”,亦“不知为谁所灭”。如果从现有的史料以及考古资料中归纳,随国的概况可见如下:
一、随国的疆域和都城
《左传》桓八年载:“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战于速杞。”据此可见,随疆东临淮河,西濒汉水。速杞在今云梦与随州市之间,这当是随国的南部边界。
《左传》庄四年载:“(楚武王)伐随,……令尹斗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营军临随,随人惧,行成。”溠水位于涢水上游,北濒古唐国,此当随国北疆,亦是随国都城所在。石泉先生在《古代曾国随国地望初探》中说:“随国都城在今随县西北约四十里,厉山店西南,安居西北之溠水东岸。”(见《武汉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经武汉大学荆楚史地与考古研究室王克陵等同志的实地调查,此处发现有东西宽约800米,南北长约1000米的古城址,中有“宫殿台基”、“人工沟渠”,调查者认为此“遗址的上限不迟于两周之际”,“系随国国都故址所在地的可能性是十分之大的”。(见《江汉考古》1984年第4期17页)结合《左传》所载楚军在武王死后,架桥溠水以军“临随”的情形,当时楚军正是直逼随都以求和。
二、随国的族姓与公族姓氏
随为姬姓之国史有明文,从《左传》定四年所载吴人谓随“周之子孙在汉川者”等语来看,随人为姬姓子孙是举世皆知的。
另据《左传》桓六年载,随国的执政者中有“季梁”。季氏是姬姓大宗,专权于鲁,散见于姬姓诸国。可见,随出姬姓。
三、随国的职官:
《左传》桓八年载:“随师败绩,随侯逸,斗丹获其戎车与戎右少师。”《左传》桓六载:“祝史正辞,……祝史矫举以祭。”随国职官见载的仅有祝史、戎右与少师。少师是随侯的亲信宠臣,桓六《传》曰:“少师侈。”“少师得其君。”桓八年《传》曰:“少师有宠。”可见,随侯以宠臣为“戎右”,知随尚右。故桓八年《传》载随、楚之战时,季梁特别告诉随侯。“楚人上左”,“右无良焉”。
四、随国的政教
《左传》桓六年载随季梁之言曰:“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由此可见,在随人的政教观念中已经有了很成熟的民本思想,随人的宗教也是先人而后神,其宗族观念的特征是“亲其九族”。
五、随国与周、楚的关系
在春秋初年随侯与周室仍保有君臣关系,故楚武王令随侯“为之周,请尊楚”。事后,“周召随侯,数以立楚为王”。(见《史记•楚世家》)。
随人从不甘心属楚,楚武王时,随、楚就曾三战三盟。楚成王32年随又以“汉东诸侯叛楚”,结果是楚人“伐随取成”。(见《左传》僖二十年)此后随、楚的关系当如随人所曰:“以随之辟小而密迩于楚,楚实有之,世有盟誓,至于今未改。”(见《左传》定四年)楚、随之盟的内容不详,但随已丧失主权成为楚之属国则是无疑的。试看《左传》昭十七年载楚、吴之战,楚败吴师且获吴王乘舟。使随人与后至者守之”。楚人既不信任随人,随人也无心作战,结果吴人略施小技便夺回了王舟,充分表现出随人被迫从战的态势。即是春秋后期吴人入郢,昭王奔随时,随人的态度也是很暖昧的。据《史记•伍子胥传》载,吴兵围随,“随人欲杀随王,王子綦匿王,已自为王以当之。随人欲杀王,不吉,乃谢吴不与王”。因此昭王复国后遍赏功臣却不及随人。进入战国后,随国的命运当如《水经•涢水注》所云:“楚灭之以为县。”例如《史记•苏秦传》载苏代之语曰:“蜀地之中,乘船浮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汉中之甲,乘船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寡人积甲宛东下随,智者不及谋,勇士不及怒,寡人如射隼矣。”足见,至迟在楚怀王时,随国已荡然无存。在世人心目中,随与郢、宛、五渚一样,不过是楚国之一邑。另如《史记•春申君传》载其上秦昭王书曰:“且王攻楚将恶出兵?……必攻随水右壤。随水右壤,此皆广川大水,山林溪谷,不食之地也。”足见,及至顷襄之时,即是在楚人的记忆中不仅随国不复存在,甚至连随邑也不复存在,仅以“随水”作为一个地理概念。由此观之,随国之亡必早在楚怀王以前。
六、随国的由来
随人系北方南下的“周之子孙”,而非汉东土著,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随人的族姓、职官、政教都与中原诸国吻合,而与南方楚国相异。随人南下立国的时间当不出两周,因为随人所具有的民本思想是一种划时代的思想,这种新思潮不仅当时的南楚没有,殷商时代的中原也没有。它产生于灭殷后的周人,如《泰誓》所谓“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君陈》所谓“黍稷非馨,明德惟馨”;《蔡仲之命》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随人在春秋初年即有此思想,当是随人南下时从中原带来。
进而考之,随人当是出自于晋国,因为随人的官制与宗族制度与晋最为相似。如晋有大师辅君执国法,(见《左传》文六年)随有少师为随侯近臣。又如晋人戎必卜右,戎右皆由晋君之宠臣充任,《国语•晋语》屡有记载;随侯亦是以宠臣少师为戎右。另如随人“亲其九族”的“九族”之制,也正好是晋人宗族制的特点。《左传》定四年载:“分唐叔以怀姓九宗,”杜氏注曰:“九宗,一姓为九族。”由此晋人宗官别有“九宗五正”之职称,如《左传》隐六年载:“翼九宗五正,”杜氏注曰:“翼,晋旧都也。唐叔始封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遂世为晋强家。”
两周之时晋国最为动乱,其君臣奔楚之事史载习见,如《竹书纪年》谓晋出公奔楚,据徐中舒先生说,襄樊一带便是晋羊舌氏奔楚后的食邑。(见《论巴蜀文化》230页)晋地人民南下立国的事也于史有载,如《史记•晋世家》载:“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人诛灭唐。”《索隐》曰:“成王灭唐之后,乃分徙之于许、郢之间,故《春秋》有唐成公是也。”《括地志》曰:“周成王时唐人作乱,成王灭之,而封大叔,更迁唐人子孙于杜,谓之杜伯,即范匄所云‘在周为唐杜氏’。按:鲁县汝州鲁山县是,今随州枣阳县东南一百五十里上唐乡故城即是。”这个南迁立国的唐杜氏就是与随国境界相邻的唐国,亦即《左传》襄十七年所谓楚武王“服随唐”之唐。因此在汉东地区出现一个出自晋人的随国是不足怪的。而且历史上也明载有晋侯奔随之事。
《左传》隐公五年载:“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翼侯奔随”。《左传》隐公六年:“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逆晋侯于随,纳诸鄂,晋人谓之鄂侯。”这个奔随的翼侯即晋鄂侯,他所奔之随旧说是晋邑,在今山西省介休县附近。从当时伐翼的规模来看,鄂侯欲在晋境之内避难是难以幸免的。既然历史上有鄂侯奔随的记载,而随国故都又出土了鄂侯弟之器,这就可见晋侯所奔之随应是汉东之随国,而非晋之随邑。而且晋国之随邑本身也可能是因随人而得名。晋有名臣随会,又称随武子,传说晋之随是他的食邑。但随会的祖父在自叙宗谱时却说其先人“在周为唐杜氏。周卑,晋继之,为范氏”。(见《国语•晋语八》)《左传》昭二十九年亦谓范氏籍为鲁县,即随唐故地。由此可见,晋国的随氏本来出自汉东随、唐。故而晋之随邑也本因随氏得名。晋、随两国的亲缘关系,晋人也是牢记在心的。如晋、楚城濮之战时,文公思及楚惠,栾贞子曰:“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汉阳诸姬即指随、唐等国,晋人以此诸国灭于楚为大耻,正是因为晋、随同族。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10
随国属於汉江流域的姬姓诸侯国集团(即汉阳诸姬)。在春秋初期楚国未成长为霸主前,随国势力一度强大,为汉阳诸姬之首。公元前706年楚武王侵略随国却半途而废,楚国此时自认不得志於汉江流域。公元前704年,楚国再次侵略随国,并取得会战的胜利,但楚国实力不足以在此时吞并随国,所以在当年即与随国讲和。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卒於侵略随国的征途,当年随国求和。此後的几十年间,楚国四处征伐而逐渐吞并汉阳诸姬。公元前640年,随国率领汉阳诸姬背叛楚国,楚国击败之,双方言和。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当年,晋国人有言,汉阳诸姬已经全部为楚国所有。随国沦为楚国的附庸,不再为中原诸侯国视为独立而有资格参与盟会的诸侯国。
公元前506年,吴国攻破楚国都城郢,楚昭王出奔至随地。随人在吴国的压力下,并未将楚昭王交给吴国,为楚国立下保护楚王的功劳。因此楚国对随有一定的奖励。公元前494年,《春秋经》记载:「楚子、陈侯、随侯、许男伐蔡」。《春秋经》本於鲁国的国史,此条记载,被杜预等人认为是楚国为了报答随的功劳,而使随国重返独立的诸侯国行列。
後不知何年,随国亡於楚国。
1978年,湖北省随县发掘曾侯乙墓,出土大量精美器物。而湖北省随县历来被认为是文献中记载的随国一带。这导致了随国与曾国关系的讨论。首先是李学勤发表於《光明日报》1978年10月4日的文章《曾国之谜》,揭开了讨论的序幕,他认为随国和曾国乃是一国二名。而另有多种观点,如曾国灭随、随国灭曾、楚灭曾国而迁曾国於随等等。
第2个回答  2012-09-10
昭王奔随公元前506年。
第3个回答  2012-09-10
不向楚国朝贡
第4个回答  2012-09-10
古代有两个随国:
1、相传早在女娲开天辟地时,就有一个名为随的人,他的后代就以随为姓。至周代,王族中有一支被分封于随(今湖北随州),建随国,侯爵,为周诸侯国之一。周末,并于楚,原随国贵族有人以随为姓。
随国自从西周早期登上历史舞台始,便同楚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随国史,就是一部随楚关系史。
周武王克商立国后,曾先后分封七十一国,其中武王兄弟十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皆举亲也”。而作为“汉阳诸姬”之首的随国,其任务是监控南方蛮夷之国,以拱卫周疆。随国建国不会晚于周昭王。
周室东迁以后,诸夏大一统、小分裂的局面已改变为小统一、大分裂。周王丧失了军事盟主的实力,楚人再也用不着为来自中原的威胁而担忧了。然而,生产发达、文化先进、军事实力雄厚的随国则依然是楚人东进的主要障碍。于是,楚武王末年,楚对随发动了大规模进攻。随国始而修政备战,继而拒不参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会,更加引起了楚人的不满,楚武王再度伐随。尽管随人奋力抗楚,充分显示出其抵御外敌的“汉东大国”的气魄与胆识,但由于楚国势力强大,最终还是同楚人订立盟约。到春秋中期,楚势更为强盛,随人公元前640年“以汉东诸侯叛楚”,但终被楚令尹子文击败,境土日月削,国势衰落。此后,随国“世服于楚,不通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附庸之国。公元前506年,吴、蔡、唐联军攻入楚国的郢都,楚昭王奔随,吴人尾追而至,随人拒不交出昭王,“楚人德之”。春秋末年,“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唯随独存。
但是由于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国争霸称雄已成大势所趋。楚武王三次攻打随(曾)国都未成功,特别是公元前690年随(曾)楚下溠之战,楚武王病死军中,不得不结盟退兵。此后楚人绕开随(曾)国锋芒,转而攻占随(曾)的周边小国,迫使随国逐步向随枣走廊腹地退让收缩,择地迁都。
春秋中期以后,“五霸”政治格局形成,楚已完全控制了随(曾)的周边邻国,完成了对随枣走廊的战略包围。随(曾)国亦由最初的抵楚抗楚转为亲楚附楚,成为楚的战略同盟。所以在公元前506年,当楚昭王避难于随(曾),随(曾)人不仅保护了楚王,还配合秦军助其还都。
到了战国初年,在随人对楚人曾经的恩惠渐渐淡去的时候,这个小小的诸侯国也最终难逃被楚人灭国的命运。
2、春秋战国时,原陶唐氏之后杜伯的玄孙士会在晋国担任士大夫职务,以随为食邑,史称随会。他受封的地方在今山西介休东,子孙留居于此,也姓随。至隋朝初年,上述三支随姓人大都随例改为隋姓,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当今隋姓主体。

希望能够帮到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随国有那些故事
随国在公元前506年随楚昭王流亡时,因保护昭王有功而受到楚国奖励。然而,随国最终在某个时期被楚国灭亡,具体时间不详。1978年曾侯乙墓的发掘,使得随国与曾国的关系成为学术讨论焦点。曾侯乙墓的发现地点与文献中的随国相吻合,引发了关于两国是否为一国二名的讨论。随国的疆域、族姓、职官、政教...

随国随国灭亡
楚武王曾三度攻打随国,但公元前690年的下溠之战中,楚武王不幸病逝,被迫与随国结盟退兵。此后,楚国策略改变,不再直接与随国正面冲突,而是转向周边小国,迫使随国逐渐向其腹地——随枣走廊收缩,不得不迁移都城。均川镇西边是随国贵族的墓地,东边则是楚国的势力范围,这便是这一转变的明显例证。...

随国有那些故事
《左传》庄四年载:“(楚武王)伐随,……令尹斗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营军临随,随人惧,行成。”溠水位于涢水上游,北濒古唐国,此当随国北疆,亦是随国都城所在。石泉先生在《古代曾国随国地望初探》中说:“随国都城在今随县西北约四十里,厉山店西南,安居西北之溠水东岸。”(见《武汉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

“曾侯乙”是谁? 他有什么故事?
曾侯乙,这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是中国战国时期南方姬姓曾国(即随国)的君主。他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75年至463年之间,继位后成为诸侯王,执政约三十年。曾侯乙不仅是一位乐器制造与音律研究的爱好者,他的兴趣广泛,还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尤其擅长车战。曾侯乙的去世时间据碳14测定,推测在公元...

随和的其它相关
汉代以后的《淮南子》、《搜神记》将随侯珠的故事记得更详细。原意是:差水侧有断蛇丘。随侯出行,见大蛇被打成两断,看其蛇有些灵异,便命随行者用药救治,蛇立即能活动。此处便叫“断蛇丘”。一年以后,蛇衔明珠来报答随侯。“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随侯珠’...

随国有那些故事
中国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故事,其中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文学作品中的故事等。一、神话传说 中国神话传说流传广泛,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八仙过海》等。这些故事描述了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它们富有想象力,传递着勇敢、智慧和牺牲的精神。二、历史故事 ...

随州一带较为原始的民间故事
龙子瞒着父王,偷偷穿长江,过汉水来到了随国的厥水河。这天,恰好随侯出城游猎。龙子玩响午,游春的人都有散了,它来到河西岸的一个土丘上,边看风景边喝酒,高兴得忘了形,醉得像一团泥巴,现了原形,是一条小青蛇,一个过路人看到了,顺手一刀剁成了两面三刀截。现在那个山丘还叫断蛇丘。这是时候,随侯游猎...

昭王奔随随护楚王吴撤军
面对吴王的威胁,随国中的一些人曾有过动摇,计划牺牲昭王以换取和平。然而,公子结(字子期)机智地以身代王,他装扮成昭王,提出将自己交给吴军以保楚王平安。随人通过占卜得知此举不吉,坚持忠诚于楚国的盟誓,表示在楚王不在的情况下,他们会优先考虑整个国家的安全。吴王听从了随国的解释,决定撤军...

昭王奔随相关史考说曾侯
其次,楚昭王的儿子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钟的行为,可能与随国保护昭王的行动有关。据考古鉴定,曾侯乙大约在公元前433年去世,享年42至45岁。考虑到曾侯乙能被授予'侯'的待遇,并受到楚国最高规格的礼遇,这表明随国与楚国的关系在当时有所改善,可能是他们保护昭王所得到的回报。昭王奔随的故事为...

随侯珠的传说是怎么说的
蛇乃能走。因号其处‘断蛇丘’。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晋千宝撰《搜神记》中华书局1929 P.238)。这个故事说的是西周随侯外出巡游,在今天湖北溠水故道发现一条被拦腰斩断的大蛇,随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