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唐朝文武散官制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7-17
  唐代散阶  在唐代的官僚等级制下,“散官”与“职事官”判然两分。在职事官之外,存在着文散阶和武散阶序列,它们分别由文武散官构成,被称为“散位”、“本品”或“本阶”。“阶”就是散官,它与“品”分列,是从属于个人的位阶,也称“本品”。《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
  凡九品已上职事,皆带散位,谓之“本品”。职事则随才录用,或从闲入剧,或去高就卑,迁徙出入,参差不定。散位则一切以门荫结品,然后劳考进叙。
  就是说百官群僚都拥有着一个“散位”,以此“本品”来标志其个人身份。学者概括说:唐代以散官定官员班位,而以职事官定其职守。……散官与职事官的品级不一定一致。有低级散官而任较高级职事官者称‘守某官’,有高级散官而任较低级职事官者称‘行某官’,待遇则按其散官的品级。散官按资历升迁,而职事官则由君主量才使用。所以常有任重要职事官而其本官阶──散官仍较低的情况。
  换句话说,唐代所谓“本品”与职事官是两分另立的。职事官“随才录用”,迁徙不定;“本品”则依“劳考”而稳步上升。作为“本品”的散官与职事官都用九品三十阶来确定高下,二者的品级经常不相一致,为此还发展出了“行”、“守”等术语以规范之。在入仕之初,官员首先获得的是本品;在任满解职的时候,这本品依然维系着官员个人的身份地位;在授予职事官时,本品的高低是必须考虑的因素。由这种“本品”制度,一种“跟人走”而与职位分离的等级序列,就清晰无误地摆在我们面前了。如果与若干年前我国实行的“行政级别”相比,“本品”的差异,不过是其各个等级都系以官称而已──但也正是为此,它每每令外行不知底蕴。然而这些官称,诸如某某大夫、某郎、某将军、某校尉之类,其实只是级差的“符号”。要是拿“本品”与军衔制相比,二者就异曲同工了:军衔的各阶都系以名号,诸如大将、上校、中尉、下士之类。
  文散官一共有29阶。
  开府仪同三司居从一品,特进居正二品;
  自从二品到从五品下的都以“大夫”为名,分别是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正议大夫、通议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中散大夫、朝议大夫、朝请大夫、朝散大夫;
  自正六品上到从九品下,分别是朝议郎、承议郎、奉议郎、通直郎、朝请郎、宣德郎、朝散郎、宣义郎、给事郎、征事郎、承奉郎、承务郎、儒林郎、登仕郎、文林郎、将仕郎。
  武散官也是29阶。
  自从一品到正三品分别是骠骑大将军、辅国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冠军大将军;
  自从三品到从五品下分别为云麾将军、忠武将军、壮武将军、宣威将军、明威将军、定远将军、宁远将军、游骑将军、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到从九品下,上阶为校尉、下阶为副尉,分别是昭武校尉、昭武副尉、振威校尉、振武副尉、致果校尉、致果副尉、翊麾校尉、翊麾副尉、宣节校尉、宣节副尉、御侮校尉、御侮副尉、仁勇校尉、仁勇副尉、陪戎校尉、陪戎副尉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唐代官制的唐代散阶
在唐代的官僚等级制下,“散官”与“职事官”判然两分。在职事官之外,存在着文散阶和武散阶序列,它们分别由文武散官构成,被称为“散位”、“本品”或“本阶”。“阶”就是散官,它与“品”分列,是从属于个人的位阶,也称“本品”。《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凡九品已上职事,皆带...

介绍一下唐朝官员制度里的文武散官,以及勋爵之间的不同,谢谢
唐代的官制基本是沿袭隋制。《新唐书·百官志》云:“唐之官制,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而大抵皆沿隋故。”以皇帝为首的封建国家体制,在唐高祖武德时期就比较完备地建立起来。皇帝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操有对一切臣民生杀予夺的大权。法律和法令都以皇帝...

关于唐朝官员制度唐朝官名中哪些是虚衔
唐朝官名中的“散官”、“勋官”,都是虚衔。只用来决定工资、袍服、排名、恩宠。与权力及日常工作事项无关。一、唐文散官: 二十九阶: 开府仪同三司为从一品; 特进为正二品,光禄大夫为从二品; 金紫光禄大夫为正三品,银青光禄大夫为从三品; 正议大夫为正四品上,通议大夫为正四品下; ...

唐朝散、勋、爵制度下,官员等级怎么划分?
文武散官官阶出现差别是因为文散官的三品只分正、从,武散官的三品在区分正、从的基础上,还分出了上下阶。文散官名号与官阶一一对应,武散官名号多于官阶14个,原因在于:武散官在三品正、从上阶和四至九品的正、从下阶各增加了一个授予少数民族首领的官号,通常称怀化、归德。同等情况下,冠名怀化的散官品阶高于以归...

唐代的武散官有几级?
昭武校尉唐代的正六品上阶武散官,宋延制,元废除。昭武副尉唐代的正六品下阶武散官,宋延制,元废除。9、从五品:游骑将军、游击将军 游骑将军,南朝染改游击将军置。唐为武散官,从五品上。宋沿置,元废。游击将军,官名。汉朝始置,本为杂号将军之一。汉武帝时有游击将军。10、正五品:定远...

古代唐朝文官分化,武官等级分化,军队制度。
唐朝文官官衔唐初高祖武德年间的文散官定制为:开府仪同三司、左光禄大夫,从一品;特进、右光禄大夫,正二品;散骑常侍,从三品;太中大夫、通直散骑常侍,正四品;中大夫,从四品上;员外散骑常侍,从四品下;

官吏制度唐朝官吏制度
唐朝官吏制度严谨,等级分明。正一品官职包括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及天策上将,对应的爵位为王。从一品职官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等,文散官有开府仪司三司,武散官则为骠骑大将军,爵位包括嗣王和郡王,勋位为国公。正二品的官员有尚书令、大行台尚书令,文散官为特进,武散官有辅国大将军...

散官相当于今天什么官?
职事官与散官品级不定一致,散官低而充高级职事官称守某官,散官高而充低级职事官,称行某官,待遇则按其散官品级。宋初沿唐制,置文武散官,神宗元丰三年(1080)改革官制,依官名确定职掌,据唐朝及以前散官旧制,制定文臣阶官,用以规定官员地位、俸禄等待遇,徽宗政和六年(1116)又制定武臣阶...

唐朝的官吏是怎么分等级的?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

唐朝等级制度
3、正二品。职官包括尚书令、大行台尚书令等,爵包括开国郡公,勋包括上柱国等;4、从二品。职官包括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等,文散官包括光禄大夫,武散官包括镇军大将军;5、正三品。职官包括中书令、六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太子宾客、中都督、上都护等,文散官包括金紫光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