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势力那么小为什么还敢称帝?然而孙权势力那么大只称王?

刘邦那时的地盘都比刘备多很多 都不敢称帝

第1个回答  2018-06-03
你搞错几件事,一.刘备称帝的时候地盘不小。二.孙权不是没称帝,他只是称帝的时间晚。三.地盘和是否称帝没有必然联系。
刘备称帝更多是出于政权正统性的考虑,因为不管曹丕用了什么手段,刘协都是将帝位禅让给曹丕,如果刘备不称帝,他就是舆论上的叛贼。这个时候刘备称帝,等同于继承汉统,指责曹丕政权不合法统。
而孙权没必要急着称帝,他一直是地方霸主,曹丕上位前名义上降伏曹操,曹丕上位后也曾经上表称臣,他没必要急着称帝追问

那时候关羽大意丢荆州,地盘小了一半明显 就四川和汉中那点地方算大?

追答

够用了

益州,中国古地名,汉武帝设置的十三州(十三刺史部)之一,其最大范围(三国时期)包含今四川(川西部分地区),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

益州可不是单纯的四川

另外提一句(你也可以给他发过去)
那位朋友字打的多,但错的太多了

直到后来蜀国和吴国恢复关系后,孙权背判曹丕称帝了。
曹丕226年就死了,孙权229年才称的帝,何来的孙权背叛了曹丕?而且明明是曹丕先认为孙权不是真心归顺先动手打了孙权在先,第二年就断交了,这个背叛有从何而来啊?

吕蒙本来也不是谋士,吕蒙军伍出身,以胆气称,人家是武官,人家就不是个谋士。难道因为三国演义里吕蒙干过都督就成谋士了?问题是都督本来也不是谋士职位啊,程普在三国演义里担任副都督,程普是谋士吗?

取荆州本来就是东吴一贯的战略计划,吕蒙只不过想办法把他实现了,东吴真亡了管吕蒙什么事?

最后两段槽点太多不知道怎么说。
三国曹操怎么是正统了?曹操啥时候代表贫寒士卒了?他手下荀彧荀攸是士族荀家的人,程昱是兖州名士,刘晔是汉室宗亲,郭嘉在颖川结交英杰,起码家里也有底子,这群人里谁是寒门出身?

至于提拔了很多中下阶级的人,我上面说了,不存在这一说法

至于斩蹋顿,那是蹋顿收容二袁引起的好吗?

何况乌丸没有可汗这一说法,乌丸首领叫大人,也可以叫王,首领,候,君长,叫可汗是什么鬼?

算了,不用你了,我自己和他说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6-03
刘备是政治上的需要,他要恢复刘氏的汉朝江山,当曹丕称帝后,汉朝实际已经完了,此时,刘备称帝可以收下一大批汉朝追随者的心,名义上汉朝又得到复国。
孙权是因为刚刚夺了荆州,杀了关羽,刘备是大概率要来报复的,此时他向曹丕称臣,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孙权就可以避免被刘备和曹丕夹击,所以他不敢称帝,直到后来蜀国和吴国恢复关系后,孙权背判曹丕称帝了。
其实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曹丕的谋士刘晔就建议同时发兵攻打孙权的合肥,此时就因为孙权向曹丕称臣了,曹丕找不到借口打孙权,还有曹丕其实也准备了兵力的,他想等孙刘打的你死我活的时候,他来收渔翁之利,可万万没想到的时,夷陵之战以刘备惨败结束,而且时间也很短,等曹丕反应过来,战争已经结束,此时刘备虽惨败,陆逊也因为顾忌曹丕,所以不敢乘胜追击刘备,打的差不多了,他立即把兵力调回荆州防御曹丕。
后来孙刘联盟又恢复了,孙权不用担心被曹刘夹击,所以就背判曹丕称帝了。
当时曹丕要是听从刘晔的建议,和刘备同时攻打孙权的话,孙权可能要灭亡,只可惜他想等别人打得你死我活再去收渔翁之利,最终错过千载难逢的机会。
东吴的吕蒙其实也算不上顶级谋士,他因痛恨关羽,策划东吴打下荆州,杀关羽,对他个人来说是大功一件,可名垂千史,但其实他这样做可能将吴国推向灭亡,最终因为曹丕错失良机,挽救了他一次,否则吕蒙肯定是东吴的罪臣,不过他打下荆州之后不久就死了,烂摊子交由陆逊帮他收拾了。
关羽失荆州,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蜀国最高决策层的失策,他们低估了东吴要取荆州的决心,连诸葛亮隆中对都说只要拿下曹操,东吴就会俯首称臣,根本没把东吴的野心和实力放在眼里,所以导致后来一系列决策都是对东吴结盟,心里从来没想过东吴会背盟。当东吴突然背盟的时候,自己就吃了个大亏,从此蜀国走向下坡路。东吴要取荆州,是因为荆州是在东吴的上游,别人控制荆州就卡住东吴的咽喉,所以东吴是必定要取荆州的,并不是很多人所传的什么关羽傲慢,骂孙权“虎女岂可配犬子”等导致孙刘关系紧张。只要刘备强大起来,孙刘关系紧张是必然的,刘备拿下成都,汉中,事业急速上升,再卡住东吴的咽喉。东吴肯定要担心自己的未来,所以东吴在后面铳刀子是必然事件,只是东吴在动作之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向曹操靠近,向当时的汉献帝称臣,后来又向曹丕称臣,目的就是防止曹魏和刘备共同打击自己,此时蜀国最高决策层居然毫无察觉,从谋略上,蜀国已经输了。当关羽打襄阳打得筋疲力尽的时候,东吴就突然出手,关羽失败是肯定的。
三国演义很多东西是假的,其实三国中曹操才是正统,他代表贫寒士卒的利益,用人不拘于格,量才适用,提拔了很多中低下阶级的人才,召安黄巾党、流民,提供耕牛,土地,让北方受到战乱的百姓安定下来,限制豪门士卒利益,同时亲自轻骑兵穿过危险的山林突袭乌丸,将别人可汗斩首,所以北方很快得到发展,但曹丕改变了曹操的策略。
刘备代表的大地主的利益,刚刚占领成都就想着把这此东西分给支持他的部将,从来没考虑要先安定老百姓什么的。刘备外出,他要沿途建好宫殿供他吃喝。所以曹操经常拿刘备这些事迹教育自己的儿子,不能像刘备这样。追问

孙权是到刘备死后才敢称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曹丕、刘备先后称帝,孙权为何只称王,迟迟没有称帝,是不敢还是没...
孙权之所以迟迟不称帝,首先是因为当时东吴的实力还非常的弱小,面对强大的曹魏和蜀汉,他是不敢先称帝的,然后孙权也很清楚的知道以当时东吴的实力是不可能同时接下魏国和蜀国的围攻的,所以称帝这件事情只能往后推。其次是因为孙权称帝的理由并不是很充分,他不像刘备有着最正统的身份,皇室的后代,更没...

刘备的势力那么弱 刘备为什么还能得到多人的拥戴和效忠
孙权的父亲是长沙太守,哥哥是江东小霸王孙策,孙权18岁就继承了江东六郡的地盘,创业的过程远比刘备简单。曹操的祖父是东汉王朝的大宦官,曹操的父亲是东汉王朝的太尉。曹操20多岁就做了洛阳北部尉,大宦官蹇硕的叔父在京城横行霸道,曹操当街打死了蹇硕的叔父,蹇硕都没有敢于报复曹操。可以说曹操和孙权都...

刘备为什么敢称帝?他究竟是搅屎棍还是大英雄
第二, 刘备称帝是因为跟随刘备的臣子们怂恿的结果。乱世将相跟随主公浴血奋战,目的无非是封妻荫子,功名利禄,刘备麾下将士自然也不例外。早在刘备取巴蜀后,便有人以“第一次黄龙见武阳赤水”事件怂恿刘备称帝,但那时候汉中战役没有结束,刘备自然不敢公开谋反。但后来曹 *** ,曹丕废汉献帝,这形势...

曹丕和刘备先后称帝,为何孙权却只敢称王?
1、没有称帝的理由。曹丕称帝是汉献帝禅让给自己,他“被迫”才称帝了,当然,真实原因天下人都知道。而刘备称帝是因为自己一直“忠于”的汉室现在没有了,汉室被曹丕抢了,自己想要恢复汉室,先要笼络天下民心就必须先称帝,这也是为什么在关羽死后刘备是先称帝再讨伐东吴的原因。而...

孙权的实力不比刘备弱,为何他是三国时最后一个称帝的?
孙权最后称帝有几个原因,第一就是他并非是真正的正统,第二就是他的实力并没有达到过三国中的第一。刘备,曹操皆为正统 在当时,虽然武力才是建立自己政权的硬实力,但是名声同样也很重要。曹操虽然挟持了汉献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臣,但是在天下人的眼中,这个皇位是汉献帝主动让给他的,所以曹操...

刘备和曹丕都称帝了,孙权为何只敢称王而不敢称帝?
总之,刘、曹、孙三家中刘备和曹丕都是有实力的两家,而孙权的东吴在当时实力太弱了,以当时东吴的实力,是不可能同时经受的住魏国和蜀国的联合围攻的,估孙权就只敢称王而不敢称帝。没有称帝的理由: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称帝是要名正言顺的,刘备的称帝是因为刘备自身就是皇室的正统身份,而曹丕的称帝是...

孙权的实力不比刘备弱,为什么他是三国时期最后一个称帝的
果不其然,刘备在称帝后并没有急于北伐中原,而是首先东征东吴。但是设有想到的却是败在了一个无名小卒陆逊的火攻之下。孙权打了大胜仗,他对曹魏也就不再像以前那么谦卑了。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记载孙权“外托事魏,而诚心不款”,此举动引来了曹丕的强烈不满,为了想惩治孙权的不忠,曹丕...

曹丕和刘备都称帝了 孙权为什么只能称吴王
从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孙权被封王时,大家是很不服气的,也可以看出孙权在江东的地位了,曹操刘备在敬酒时,有人敢这样干吗?估计是不敢的。以孙权的江湖地位,想要称王,还需要曹丕给他站台,即便如此,江东的大佬们还都不服气,可想而知,他离称帝多么遥远了。所以,在之后的几年里,孙权不断的...

为什么在三国鼎立时期,曹丕与刘备称帝,而孙权却是称王
因为孙权当时实力小,不想得罪蜀国和魏国。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

为什么曹丕、刘备都称帝,而孙权只是称王?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孙权没有选择跟随曹丕和刘备之后选择称帝,而是称王的同时向曹丕称臣。这里孙权明显是耍了个心眼。一是想借魏国势力,帮助其渡过刘备兴师讨吴的难关。二是表达自己依旧想做汉臣的虚伪,好笼络人心。这次表面上孙权是认怂了,但却让东吴得到了实惠。后来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的八百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