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中经典语句摘要

如题所述

媒介即技术,可以是人的任何延伸。
媒介即讯息。媒介的“讯息”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
电光的讯息是固有的、弥散的、非集中化的,消除了人际组合里的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电能打破了事物的序列,它使事物疏忽而来,转瞬即去。
站在与任何结构或媒介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才可以看清其原理和力的轮廓。预见和“控制媒介的能力主要在于避免潜在的自恋昏迷状态。媒介的魔力在与人们接触的瞬间就会产生,正如旋律的魔力在旋律的头几节就会施放出来一样。
文字环境把加纳土著拽出集体的部落社会,使他们搁浅在个体孤立的沙滩上。我们在新鲜的电子世界中的麻木状态,与土著人被卷入我们的文字和机械文化时所表现出来的麻木状态,实际上是一样的。
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它来吸引看门狗的注意。媒介的影响之所以非常强烈,恰恰是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
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官比率和感知模式。只有能泰然自若地对待技术的人,才是严肃的艺术家,因为他在觉察感知的变化方面够得上专家。
对媒介影响潜意识的温顺的接受,是媒介成为囚禁其使用者的无墙的监狱。
一切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形式,与其最终呈现的形式截然相反,这是一条古老的原理。
机械形式转向瞬息碗里的电力形式,这种加速度使外向爆炸逆转为内向爆炸(reversesexplosionintoimplosion)。
任何媒介或结构都存在博尔丁所谓的“断裂界限”,即一个系统在此突变为另一个系统的界限,或者说,系统在动态过程中经过这一点后就不再逆转。
自我截除是中枢神经系统解压的直接手段,自我截除不容许自我认识(Self-amputationforbidsself-recognition)。
电力技术到来以后,在人的身体之外延伸出(或者说在体外建立了)一个活生生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模式。
如果要使用技术,人就必然要为技术服务,必然要把自己的延伸当做神祇或小型的宗教来信奉。
中枢神经系统延伸和暴露以后,我们必须使其麻木,否则我们就必死无疑。因此,这个焦虑和电子媒介的时代有是无意识和冷漠的时代。然而,除此之外,这个时代显然又是认识到无意识的时代。因为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在战略上变得麻木起来,有意识知觉和秩序的任务就迁移到人的物质生活里去了。
在电子时代,我们身披全人类,人类就是我们的肌肤。
媒介(即人的延伸)是一种“使事情所以然”的动因,而不是“使人知其然”的动因。这些媒介的杂交和化合,提供了一个注意其结构成分和性质的特别有利的机会。
重视口头文化者,其内心世界的情绪错综复杂。讲究实际的西方人,为了效率和实用,其内心的复杂情绪早已销蚀殆尽,收到压抑了。
电光的讯息是全盘的变迁。电光是纯粹的信息,限制其转换功能和传递信息功能的内容,是不存在的。电光的威力,可以转换它渗进和接触的一切时间、空间、工作和社会。除了电光之外,一切媒介都成双结对。
媒介作为我们感知的延伸,必然要形成新的比率。不但各种感知会形成新的比率,而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形成新的比率。
两种媒介杂交或交会的时刻,是可以发现真相和给人启示的时刻,由此而产生新的媒介形式,因为两种媒介的相似性是我们停留在两种媒介的边界上。这是我们从自恋和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媒介交会的时刻,是我们从平常的恍惚和麻木状态中获得自由解放的时刻,这种恍惚麻木状态是感知强加在我们身上的。
所谓“机械化”是将自然加以转换,将我们的品性加以转换,将其改变为放大的形式和专门化的形式。
言语是人最早的技术,借此技术人可以用欲擒故纵的办法来把握环境。语词是一种信息检索系统,它可以用高速度覆盖整个环境和经验。语词是复杂的比喻系统和符号系统,它们把经验转化成言语说明的、外化的感觉。借助语词把直接的感觉经验转换成有声的语言符号,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刻召唤和找回整个的世界。
无论是科学领域还是人文领域,凡是能把握自己行为的含义,凡是能把握当代新知识含义的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家是具有整体意识的人(Theartististhemanofintegralawareness.)。艺术家在意识过程尚未在新技术的打击下麻木之前,就能矫正各种感知的比率。他能抢在麻木、潜意识摸索和潜意识反应出现之前,去矫正感知的比率。
技术产生一种迫使人需要它的威力,但是这一威力并不能摆脱技术而独立存在,技术是人体和感官的延伸。
一旦拱手将自己的感官和神经系统交给别人,让人家操纵-------而这些人又想靠租借我们的眼睛、耳朵和神经从中渔利,我们实际上就没有留下任何权利了。将我们的眼睛、耳朵和神经租借给商业公司,就像是将公众的言论交付给私营公司,就像是把地球的大气送给一家公司作为垄断的商品。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中经典语句摘要
媒介的魔力在与人们接触的瞬间就会产生,正如旋律的魔力在旋律的头几节就会施放出来一样。文字环境把加纳土著拽出集体的部落社会,使他们搁浅在个体孤立的沙滩上。我们在新鲜的电子世界中的麻木状态,与土著人被卷入我们的文字和机械文化时所表现出来的麻木状态,实际上是一样的。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

内爆的介绍
内爆是由加拿大当代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Herbert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在他的《理解媒介》(Understanding the Media,1964)一书中提出来的概念。麦克卢汉说:“凭借分解切割的、机械的技术,西方世界取得了三千年的爆炸性增长。现在它正在经历内向的爆炸(implosion,又译作“内爆”——引者)。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四点“奇异”思想有感_百...
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是传播学领域的一座丰碑,1964年的出版即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他的四点“奇异”思想,如“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以及“地球已成为小小的地球村”,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媒介和人类关系的认识。麦克卢汉强调,媒介不...

消逝的童年,尼尔·波兹曼
至于我曾经预言认为将要发生的事却没有发生,那些我知道将要发生的却不会发生了,这并不会给我个人或这本书带来羞耻。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1911-1980,加拿大传播学家。《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当一种社会产物行将被淘汰时,它就变成了人们怀旧和研究的对象。最好的历史往往产生于一...

新媒介的新与旧——《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
可,新媒介应有之义当然在于其时间点上的“新”,但不限于此:作为媒介的一种类型,当然的,其具有媒介的特殊属性:工具性、转换性、传播性诸如此类。 本书作者罗伯特·洛根在绪论中便明确指出:“本书的目的之一是更新《理解媒介》”,再加上作者本人是麦克卢汉思想圈子的核心成员,因而在本书关于媒介的定位乃至分析媒介...

求传播学牛人:关于Marshall McLuhan马歇尔麦克卢汉
1、媒介是人的延伸2、媒介即讯息3、冷媒体与热媒体4、地球村具体解释如下: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了《理解媒介》一书,这本书的出版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该书中麦克卢汉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媒介的概念,提出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观点和理论,它的主要观点是:媒介即是讯息;任何媒介...

如何理解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的论述方式?
马歇尔·麦克卢汉,多伦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和晦涩难懂的理论而闻名于世。他的著作充满了典故、类比、名言和典故,理论表述方式常常令人费解,甚至在英语和法语中,就有一个专用于形容毫无关联事物的词汇“麦克卢汉式”(McLuhanesque)。麦克卢汉自己也承认,他的理论难以理解。麦克卢汉...

如何理解媒介即讯息
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第一章中,麦克卢汉开明宗义地说:“媒介即讯息,我们难免会感到吃惊。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产生的;人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人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认为:“大概可能靠指出以下事实来阐明,任何技术都逐渐...

麦克卢汉是谁啊?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借用了这个俚语,用来形容热门的媒介。该书的序言里有了一句话:“你们孩子家为什么用‘酷/冷’(cool)这个词去表示‘热’(hot)的意思?”60年代,美国孩子和年轻人“扮酷”。如今的中国年轻人,也处处喜欢“扮酷”了。其实,麦克卢汉的影响何止于年轻人呢。如今的几十...

《理解媒介》:任何发明或技术都是人体的延伸或自我截除。
麦克卢汉的思想非常开放,与其说他本人的思想已经蕴含了某种思维,不如说他的论述很有启发性,能够激发不同时代读者自己的思维。在这个新媒介泛滥的时代,人们更容易与麦克卢汉发生共鸣,因为媒介变迁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强烈和频繁。作为新传学子,在不同语境中,重读麦克卢汉是很有必要的。全书分为两个部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