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财务管理的,今年要大三了~准备考研,大家有没有什么建议?比如哪些学校比较好,经济类的准备之类的

在下本科在甘肃,考研去哪没什么头绪。。。。。。

第1个回答  2012-06-21
Part 1:大致来说,考研复习的四门课程:数学,英语,政治(三门公共课),专业课。数学和英语应该是最先开始复习的,也就是说,从自己开始复习到东财出招生简章(09年东财是8月19号出的简章,其中包括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以及参考书目)大致到10月份,这段时间主要复习的科目是英语和数学。等到买了专业课的教材,就可以开始看专业课了。然后就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出台公共课的大纲,随后政治就开始上马。需要注意的是,政治和专业课的上马并不代表就要放弃数学和英语的学习,只不过是相对之前,复习的时间要有所减少,即从主要转为次要。因此,数学跟英语前段时间的复习一定要扎实。

  Part 2:各门课程的复习时间安排以及学习方法

  数学:本人认为数学是考研中最重要的,因为这门区分度很大,很拉分的。总分能考高分的一般数学成绩都不会低,所以我建议:如果10年报考东财的,想要考一个自己满意的分数,数学一定要下功夫。数学的学习应该是贯彻始终的。
  第一遍:就是把课本过一下,高等数学上下两册,线性代数,概率。按照课本章节的顺序,把书系统的看一遍,并且挨着把课后习题也做一遍。当然做题的时候要有所取舍。这样的目的是为了熟悉课程,能够大致知道每章节都包含了什么知识。而且课后题都是最基础的题目,先练下手。
  第二遍:用的是《复习全书》。复习全书也是按照章节顺序编写的,所以在做这个资料的时候,比方说:今天要做第一章第一节,那么就先把课本上对应的内容先看一下,熟悉一下主要内容,然后再看复习全书。复习全书中的例题有些是很经典的,希望大家能够辨析出来并且重点掌握,最好能够准备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这些经典题目。就这样,一节节的做,顺带着课本也会过了第二遍。PS:身边人复习全书真正做完的并不多,以我的感觉,能做完确实不容易,不过做完之后真的收获很大。
  第三遍:《基础过关660题》。这个资料的编写是按照科目顺序,自己可以按照个人的喜好来做。个人认为这个资料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把每一门课都分成一个个的题型,这样有利于我们总结。比方说:高等数学的导数部分,求导的题型我们就可以自己总结一下,碰到什么类型的题目,我们相应的用什么样的求导方法。不过身边人反应都不喜欢这本书,所以她们也都没怎么做。我坚持给做了90%,个人感觉还不错,虽然叫做基础660题,但是里面的题目并不简单,而且很综合。
  第四遍:这个是我独创的妙招。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我已经形成了一个数学习题本,上面记录的是过去三遍复习过程中自己感觉很不错的题目,每道题目的详细解析(考了哪个知识点,哪个部分容易出错),而且每章节都会有总结,即该章节的重点题型,以及解题方法。比方说:求极限的方法,可以每种方法相应的列举一道例题。因此,有了这个习题本,我们可以时不常的翻一翻,尤其是后面的复习过程中,开始综合复习或者分项练习的时候,可以先查看相应内容再做题。
  第五遍:《最后冲刺超越135分》。做这个题的详细过程记不清了,不过还是老方法,就是书配着资料。一边做题一边回忆课本知识。
  第六遍:历年真题。做这个的时候才开始真正系统的安排时间来做一套卷子。如果之前的复习已经达到效果,那么做真题时应该会有一个感觉:每看到一道题能够立马反映出考的是哪个章节,哪个知识点,那个知识点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容易错的。。。而且真题的大题部分更加明显,每年的真题大题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安排的,有一定的规律,比方说:第一题是关于极限,第二题是关于求导微分。。。
  第七遍:《全真模拟经典400题》(应该是10套套卷)这个最后基本上没怎么做。据说这个题很好的,但我没什么感觉,题出的不顺手。不过,做这个的时候我是挑着做的,只做大题,比方说:今天只做极限部分,那么就挑着10套卷子大题中的极限部分做,做之前翻译下课本的极限部分,还有习题本的极限部分。
  数学总结:我复习了七遍,每遍的复习时间不必卡的那么死,灵活运用时间。课本真的很重要,大家不要离手,一旦发现概念公式忘记了,可以立即查看。还有,数学的总结很重要,一道题做了错了,不能就那么算了,自己要总结其中的方法,只有精致的总结,才能做到自己凌驾于题目之上,在做题之前就能知道出题人想考我们什么知识,想让我们在哪里出错。如果能够找到这种感觉,那么我们就不会惧怕数学。

  英语:这门课是我复习时间最少的。英语很难复习,因为没有固定的参考书目。我们时常会发现这门课很耗时却很难出效果。我一直觉得英语这门课不是靠苦学就能出效果的,一定程度上它取决于我们之前的基础打的怎么样,还有个人的语感。可是这门课又很重要。考研中很多人会因为英语不过线而伤心,尤其是总分很高,而英语单科不过线的,那会很可惜。
  考研老师说:考研英语成也阅读,败也阅读。这句话我觉得很对,那是因为英语100分,其中阅读占了50分。而且其实完形填空,英译汉也是变相的阅读,那么这样看来,阅读占了多大的分量就不言而喻了。那么,我们怎样学好阅读呢?很多人认为只要背单词,死记硬背也好,找技巧也好,单词会了就能看懂句子,然后就能看懂文章,那么就能掌握阅读,我想问的是:你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文章看懂了,可是做题目却错的稀里哗啦的。那么到底问题出到哪里了?为什么我们看懂文章,却做不对题目。上过考研班的同学应该都会有一个感触,那就是老师会反复的强调英汉之间的差异,这点应该就是问题所在,我们做阅读的时候,经常会用我们传统的思维去理解句子,去分析问题,可是有的时候我们的思路并不是英语的思路。所以,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怎么调整语言思维习惯,怎么培养英语习惯性的语感,从而真正理解英语文章。
  下面我想讲一个方法,学习英语的方法,是一个老师教得,当时他说,这个方法其实很好,但是很少有人会信任它,会真的去尝试,而且很难坚持。我听进去了,然后就尝试了,也坚持了一些日子,个人感觉有效。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哈。
  这个方法就是练习英译汉,也就是买一本那种很常见的阅读资料,分成初级,中级,高级的,并且是把阅读分成门类。每篇阅读之后会有重点单词,疑难句子解析,还有相应的全文翻译。我们所用的资料就是这样一本书,我们还需要准备一个本子。然后就是对应每篇文章,逐句的翻译成汉语,期间我们不能看正确的译文。每译完一两句,我们对照一下正确的译法,看看自己哪里出错了,是因为我们不认识单词,还是我们不知道定语从句怎么译,倒装怎么调整语序……我知道这个很难坚持,当我们遇到不会的单词就会想要放弃,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得练习,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是真正考研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篇文章,我们会放弃么?我们可以一天一篇或者一上午一篇,大家也许会觉得干这个很浪费时间的,所以我说了:只有信任它才能做到坚持。
  我来解释一下这个方法:我们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可以认识一些新的单词,而且会了解一下英语中常用的句子类型,比方说:定语从句,倒装,强调……在不断的练习中,我们会越来越熟悉这些常见句型的翻译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慢慢的在培养语感,也许之前我们碰到作者这种语气和用法,我们会按照习惯的思路去想,然后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错了,英语中是不那样的,然后我们就会改了,慢慢习惯换个思维,换个英语习惯的思维方式。我想说的是,觉得这个方法还靠谱的同学可以先练几篇,看看自己心里能有什么反应,如果觉得有感觉那就坚持。
  第一阶段:从开始复习到考试中心大纲出来。我一直用的就是上面那个方法,单词几乎没背,因为实在记不住,背了就忘了。
  第二阶段:考试中心大纲出来。我买了一本考试分析(注意:不是解析)。因为分析是按照英语考试的题目类型编写的,从完形填空开始,分项的编写每一部分的考查内容以及考查项目,并且会列出一些样板题目供我们练习。所以第二阶段就是分项练习,按照考试分析的编排,一部分一部分的来。
  第三阶段:练习历年真题。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在考前对照着时间系统的做一套真题。这样考试的时候很吃亏的,原本以为英语的考试时间肯定足够了,可是09年考的时候发现时间很紧张。所以我建议:10年的你们一定要在考前正式的练习一下真题,从而能够习惯考试时间。
  英语总结:这是一门很难复习的课程。大家经常会觉得时间花费了,却不知是否有效果。我觉得我们需要掌握英语核心的东西,那么我们不管碰到什么样的题,都能灵活的应对。这个核心的东西,我觉得是英语的语感和思维习惯。这门课很多的东西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

  政治:这门课是我最怕的。因为高中是学理的,对于高中学文的人来说,应该会比较习惯那些常考的考烂了的政治专业语言吧。这门课其实没什么技巧和方法可言。只能背,多背,反复的背。唯一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资料的选择。大家都知道,市面上会出很多的关于政治的教材也好,习题也好,押题也好。
  教材:当然要以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大纲为基准。但是只是按照大纲解析来背的话大家应该会觉得不够,所以市面上才有了任汝芬系列。我当时买了三种:1.任汝芬系列一;2.大纲解析;3.政治应试精华(红皮的)。因为当时觉得如果只看一本的话,会不放心,因为毕竟政治全靠这一本书了。后来就哪个也不舍得放弃,就同时看三本,只看了两天觉得实在是受罪,因为不同的老师编排习惯语言表达也不一样。。。所以最后还是只留下一本,选的是《政治应试精华》,这个好像也是考试中心的命题组成员出的资料,选择它主要觉得个人比较习惯他的编排和语言表达。所以在教材的选择上我觉得还是按照自个的眼光,喜欢哪个的编排就选择哪个,但是一定要选择权威的,只有按照权威的语言背才能在考试的时候自己的答案受到评卷老师的认可。还有一点,那就是只选择一本书,不要好几本同时看,那样会搅乱思路的。切记!
  习题:我当时买应试精华的时候配套的有个《政治大纲解析配套2000题》,我用的那个。大家基本上都是用任汝芬系列,不过反应都不是很好。反正我还是跟着买了任汝芬系列的每本资料,政治题目反复的练才会有感觉,有些知识也许光靠背是不行的,在反复做题目的过程中可以达到加深的目的。
  押题:我当时报的是某考研辅导班的辅导班,最后有个政治点睛班,也就是老师把重点知识再强调一下,然后说一下每一部分哪里是重点考查的,尤其是在当年的经济政治背景之下。其实后来海天,启航都会有押题的卷子,个人感觉用处不是特别的大,尤其是考研机构的所谓的押题。我想说的是:对待押题的问题,我们的心态一定要是好的,我们首先应该尽力去复习周全了,至于那些押题我们可以在我们复习的基础上当做重点来加强,但是切忌当做救命稻草,切不可完全依赖。

  专业课:09年是东财第一年初试统考811管理学,参考书目是《管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我专业课是从10月18日才开始看的,看的有点晚了。这两门课其实都不难,都是靠背的,因为都是理论的东西。我当时在淘宝买了资料什么的,后来自我感觉没什么用。
  第一遍:把书给通一遍。就是看看。划下名词,自己觉得重要的部分。
  第二遍:开始背。建议:不要偷工减料或者动小心思,一般大家伙都是正常人,都是靠自个去背,基本没有划题这一说,就算是买的资料也发现不了重点。所以就安心的一点点背吧。在背的过程中可以加点自己的想法,灵活的去背。有些知识会出现重复,我们要会自己总结。反正东财09年的专业课卷子还是挺扣课本的,题目都是书上的内容,大家如果背的好,拿到题目就能回想起相应的知识点,那么做着也会比较顺手的。
  第三遍:其实就是把已经背过的内容再背一遍,时间上自己控制。
  第四遍:分知识点的着重背。把自己觉得重要的部分重点背一下,比方说:激励理论,什么学派的观点啊。
  专业课总结:我专业课复习的其实算是晚的了,而且我是先把知识给过一遍,所以当人家都背了一遍时我还没开始背呢。清楚的记得距离考研还有30多天的时候,我的专业课还没开始背,那个时候挺急的。可是后来就制定计划,只要计划合理,就能把厚书变薄,就能循序渐进。就是这样一直心态,我的专业课到考前还是背了三遍的。而且做题的时候很顺手,思路很清晰。建议大家背的时候能够加以系统总结,自己没事的时候能够做到把章节按照顺序复述出来。

  以上是我每一门的学习方法和时间安排,希望大家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
第2个回答  2012-06-21
川大和财大
第3个回答  2012-07-13
建议在补充问题里写明地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