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镜赠别》
唐 白居易
人言似明月,我道胜明月。
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
岂如玉匣里,如水常澄澈。
月破天暗时,圆明独不歇。
我惭貌丑老,绕鬓斑斑雪。
不如赠少年,回照青丝发。
因君千里去,持抄此将为别。
本诗出自全唐诗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袭》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知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道赏。
破镜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佳人失手镜初分,何日团圆再会君? 今朝万里秋风起,山北山南一片云。
咏镜 年代:【唐】 作者:【骆宾王】 写月无芳桂,照日有花菱。 不持光谢水,翻将影学冰。
览镜 年代:【唐】 作者:【刘希夷】 青楼挂明镜,临照不胜悲。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
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叹息君恩尽,容颜不可思。
咏镜 年代:【唐】 作者:【张说】 宝镜如明月,出自秦宫样。隐起双蟠龙,衔珠俨相向。
常恐君不察,匣中委清量。积翳掩菱花,虚心蔽尘状。
倘蒙罗袖拂,光生玉台上。 古镜 年代:【唐】 作者:【沈佺期】 莓苔翳清池,虾蟆蚀明月。
埋落今如此,照心未尝歇。 愿垂拂拭恩,为君鉴玄发。
秦镜 年代:【唐】 作者:【仲子陵】 万古秦时镜,从来抱至精。依台月自吐,在匣水常清。
烂烂金光发,澄澄物象生。云天皆洞鉴,表里尽虚明。
但见人窥胆,全胜响应声。妍媸定可识,何处更逃情。
昏镜词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
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
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旧镜 年代:【唐】 作者:【鲍溶】 婵娟本家镜,与妾归君子。每忆并照时,相逢明月里。
春风忽分影,白日难依倚。珠粉不结花,玉珰宁辉耳。
心期不可见,不保长如此。华发一欺人,青铜化为鬼。
良人有归日,肯学妖桃李。瑶匣若浮云,冥冥藏玉水。
侍儿不遣照,恐学孤鸾死。 古镜歌 年代:【唐】 作者:【周匡物】 轩辕铸镜谁将去,曾被良工泻金取。
明月中心桂不生,轻冰面上菱初吐。 蛟龙久无雷雨声,鸾凤空踏莓苔舞。
欲向高台对晓开,不知谁是孤光主。 破镜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玉匣清光不复持,菱花散乱月轮亏。
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 古镜 年代:【唐】 作者:【李群玉】 明月何处来,朦胧在人境。
得非轩辕作,妙绝世莫并。 瑶匣开旭日,白电走孤影。
泓澄一尺天,彻底寒霜景。 冰辉凛毛发,使我肝胆冷。
忽惊行深幽,面落九秋井。 云天入掌握,爽朗神魂净。
不必负局仙,金沙发光炯。 阴沉蓄灵怪,可与天地永。
恐为悲龙吟,飞去在俄顷。 方镜 年代:【唐】 作者:【贾岛】 背如刀截机头锦,面似升量涧底泉。
铜雀台南秋日后,照来照去已三年。 镜 年代:【唐】 作者:【罗邺】 昔岁相知别有情,几回磨拭始将行。
如今老去愁无限,抱向闲窗却怕明。 古镜词 年代:【唐】 作者:【贯休】 我有一面镜,新磨似秋月。
上唯金膏香,下状骊龙窟。 等闲不欲开,丑者多不悦。
或问几千年,轩辕手中物。 镜诗 年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玉匣聊开镜。
轻灰暂拭尘。 光如一片水。
影照两边人。 月生无有桂。
花开不逐春。 试挂淮南竹。
堪能见四邻。 览镜偈 年代:【宋】 作者:【宗泽】 览镜影还在,掩镜影还去。
试问镜中人,却归什么处。 磨镜 年代:【宋】 作者:【陈耆卿】 蠹蚀宁堪久,挂揩长恨迟。
浮云手底尽,明月眼中移。 鉴垢浑能治,心尘不解医。
休云磨者贱,此百主人师。 古圆镜 年代:【宋】 作者:【顾逢】 翠剥青铜面,年深入手轻。
似教藏美恶,不欲大分明。 细雨波心碎,浮云月底行。
便令无点翳,谁解照前生。 锦镜 年代:【宋】 作者:【楼钥】 两溪赴壑若奔虬,此地端能截众流。
三版放开千丈雪,一匳清彻四山秋。 几年空自存公案,今日重新指路头。
珍重老师成胜事,清名当与此山留。 赠远 年代:【唐】 作者:【陆龟蒙】 芙蓉匣中镜,欲照心还懒。
本是细腰人,别来罗带缓。 从君出门后,不奏云和管。
妾思冷如簧,时时望君暖。 心期梦中见,路永魂梦短。
怨坐泣西风,秋窗月华满。 镜离台 年代:【唐】 作者:【薛涛】 铸泻黄金镜始开,初生三五月徘徊。
为遭无限尘蒙蔽,不得华堂上玉台。 以镜赠别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人言似明月,我道胜明月。
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 岂如玉匣里,如水常澄澈。
月破天暗时,圆明独不歇。 我惭貌丑老,绕鬓斑斑雪。
不如赠少年,回照青丝发。 因君千里去,持此将为别。
感镜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照镜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
岂复更藏年,实年君不信。 校书郎杨凝往年以古镜贶别今追赠以诗 年代:【唐】 作者:【李益】 明镜出匣时,明如云间月。
一别青春鉴,回光照华发。 美人昔自爱,鞶带手中结。
愿以三五期,经天无玷缺。 蟠龙随镜隐 年代:【唐】 作者:【赵嘏】 鸾镜无由照,蛾眉岂忍看。
不知愁发换,空见隐龙蟠。 那惬红颜改,偏伤白日残。
今朝窥玉匣,双泪落阑干。 石镜 年代:【唐】 作者:【杜甫】 蜀王将此镜,送死置空山。
冥寞怜香骨,提携近玉颜。 众妃无复叹,千骑亦虚还。
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
《青玉案 元夕》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60百科目录人物生平早年经历进京应试名动京师自请出京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东山再起筑建苏堤流落儋州最后结局主要成就文学成就艺术成就历史评价总评历代评价家属成员轶事典故相关成语道化童蒙应考趣闻程苏结怨佛寺趣事美食大家雷州西湖主要作品古文诗歌词作书法作品绘画作品铁冠道人北宋苏轼自号 更多义项 基本信息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本名苏轼字号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四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人物生平早年经历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 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祖父是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
好交友, 好美食, 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 亦雅好游山林。苏东坡进京应试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
这两人正锐意诗文革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名动京师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
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
嘉祐四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四年后还朝判登闻鼓院。
治平二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自请出京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
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四月调往湖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乌台诗案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
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
“美人凝妆花满镜”的出处是哪里
“美人凝妆花满镜”全诗 《赠郑十二草书》明代 郑若庸 郑虔一吸三斗酒,雪毫洒墨鬼运肘。惊猿斗虺出深薮,忽上微绡争欲走。谁向高台歌大风,吹折万木千山中。睢水围开兵甲乱,海波起立飞蛟龙。怒欲相攻喜若舞,虫迹蜗涎遍环堵。美人凝妆花满镜,侠客探丸电交吐。五行十行笔不停,百丈峭壁...
描写美人照镜子的诗句
岂复更藏年,实年君不信. 校书郎杨凝往年以古镜贶别今追赠以诗 年代:【唐】 作者:【李益】 明镜出匣时,明如云间月.一别青春鉴,回光照华发. 美人昔自爱,鞶带手中结.愿以三五期,经天无玷缺. 蟠龙随镜隐 年代:【唐】 作者:【赵嘏】 鸾镜无由照,蛾眉岂忍看. 不知愁发换,空见隐龙蟠. 那惬红颜改,...
关于美人镜子的诗句
因君千里去,持此将为别。 感镜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照镜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 岂复更藏年,实年君不信。 校书郎杨凝往年...
跟镜子美人有关的古诗词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虞 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明 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绿 珠 瓦砾明珠一例抛,五美吟 林黛玉 红楼梦 ...
寻找李白的诗中有比喻镜子的诗。。。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5、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独漉篇》6、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
关于镜中人的诗句
1.关于镜子的诗词 【唐】杜牧的《破镜》中,佳人失手镜初分,何日团圆再会君?今朝万里秋风起,山北山南一片云。【唐】骆宾王的《咏镜》中,写月无芳桂,照日有花菱。不持光谢水,翻将影学冰。【唐】刘希夷的《览镜》中,青楼挂明镜,临照不胜悲。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秋风下山路,明月...
关于人如镜子的诗句(关于镜子的诗句)
1.关于镜子的诗句 李白《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月中帝子隐真香 枫林碧水浅淡妆 灯下天姿人不识 唯对铜镜自心伤 吾心似秋月,碧潭光皎洁. 无物堪比伦,叫我如何说? 身时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 勿使惹沉埃。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
《十二月夜》赏析
“海是夜的镜子”,表层意思是,大海能够映照出夜的影像。 “夜”为一般诗中“黑暗”的象征,内心灿烂,人海黑暗,紧承上句关于空虚幻想的感叹之后,再一次弹奏出孤独的主旋律。 “思想是一个美人”,作者在反复咀嚼人海的苦水,孤独的涩果之后,渴望寻找到一个安乐舒适的小岛,那么,只有回到自己的心海中来,玩赏自己意识世...
粉绵磨镜不忍照,女子盛时无十年。
中国的宋朝诗人陆放翁陆游那句诗,他说粉绵磨镜不忍照,用这个好的棉花磨这个镜子,擦这个镜子,把镜子擦干净以后啊,我不忍心去照我自己,照这个镜子,为什么呢?女子盛时无十年,女孩子像花一样盛开,盛开的时候没有十年,换句话说呢我老掉了,老了以后就不敢照镜子了,粉绵磨镜不忍照,女子盛...
金鹊镜的意思是什么
唐代李白在其作品《代美人愁镜》中提到了这种镜子,诗句为:“明明金鹊镜,了了玉台前。”王琦在注解中引用《神异经》记载了一段关于镜子的传说。传说中,一对夫妻即将分别,他们将一面镜子破为两半,各自持有一半作为信物。后来,妻子与人通奸,镜子化身为一只鹊,飞到丈夫面前,丈夫因此得知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