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李商隐《无题》的赏析和翻译,有急用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那一首

 诗文解释:

  昨夜星光灿烂,和风徐徐,在那画楼西边桂堂的东面。身上虽然没有彩凤的双翅可以飞到一起,但是两个人的心却像灵异的犀角一样,有一线相通。隔着座位玩
送钩的游戏喝着温暖的春酒,分成小组射覆蜡烛分外红。可叹我听了报晓的更鼓要去官署应卯,骑着马去兰台,心却像是飞转的蓬草。

  韵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卿;

  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词语解释: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灵犀:指犀牛角。传说犀牛是灵异之兽,角上有条白纹,从角端直通大脑,感应灵敏,故称灵犀。这里借以比喻彼此心意相通。

  这首诗大约作于李商隐任职秘书省期间。李商隐曾经两度任职秘书省,第一次是开成四年(839),第二次是会昌二年(842),第二次任职不久就离职服
丧,直到会昌五年秋才重返秘书省。所以这首诗可能作于开成四年或会昌二年,也可能作于会昌六年。从其中透露出的身世沉沦、漂泊无依的情绪来看,时间应该比
较靠后一些。

  句解: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这是一个美好的回忆,但诗人没有叙写具体情事,只是烘托出一种富于暗示性的环境气氛:昨夜星光灿烂,和风习习,我们相会在画楼西面、桂堂东边。绘彩的
画楼、流香的桂木之堂,把柔美的夜晚点缀得无比香艳旖旎,空气中充溢着令人沉醉的温馨气息。“昨夜”未必实指,只是一种追忆。那样的夜晚、那样的温情,历
历在目,如在昨天。“画楼”与“桂堂”,极力渲染着相会场所的靡丽,似乎在暗示着这段浓得化不开的艳情。两个“昨夜”相连而咏,上下两句蝉联而出,于圆转
流美之中道出了缠绵,使得对昨夜的追忆抒情气氛更加浓郁了。最普通的时间与地点的交代,都因这段恋情而变得如此的蕴藉与精致,这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开始!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自己身上尽管没有彩凤那样的双翅,得以飞越阻隔,与对方相会,但彼此的心,却像灵异的犀角一样,自有一线相通。彩凤比翼双飞,象征着美满的爱情。然
而,不知由于什么原因,诗人与相爱的人之间存在着阻隔。他们近在咫尺,却如同相隔天涯;一夕相会,又旋即分别。无论是当时的感受,还是事后的追忆,都让人
倍受煎熬却又无可奈何。

  虽然苦于无法接近,无法有更多的表白,但两人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情意相通、心心相印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是那样的情意绵绵。用“心有灵犀”来比
喻双方心灵的契合与感应,是诗人的独创和巧思。古人认为犀牛是一种灵兽,犀牛角中有一条白纹,像白线一样贯通上下两端,感应灵异,故称为“灵犀”。

  两句中“身无”与“心有”相互映照,相互生发。相爱的双方不能会合,本是深刻的痛苦,但心则相通,却是莫大的慰藉。诗人所要表现的,并不是单纯的爱情
间隔的苦闷或心灵契合的欣喜,而是间隔中的契合,苦闷中的欣喜,寂寞中的慰安。尽管这种契合的欣喜中不免带有苦涩的意味,但它却因身受阻隔而显得弥足珍
贵。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隔着座位互相传递着弯钩,只觉得春酒暖人。分组一块行酒嬉戏,只看见红烛摇摇。与相爱的人没有机会单独在一起,借助于集体活动稍稍亲近也自兴奋异常。
他们该是如何含而不露地眉目传情,如何暗自欣喜、满怀柔情。此时,即使酒不醉人,人也该自醉了,心里怎不荡漾着暖意?再看那烛光,红彤彤的,本就亮着喜
庆,伴着热闹,再映着心上人的眉目笑语,又怎不让人欢愉沉醉?那醉人的情愫啊,直叫人反复咀嚼、回味!一个“暖”字,一个“红”字,渲染出一片温暖的色
调,传达出一份绵绵的情意,更把久经寂寞的诗人的沉醉展现得格外分明。

  “送钩”也叫藏钩,是古人行酒时玩的一种游戏。玩游戏的时候把人分成两组,藏钩于手中,暗相传递,最后让对方猜钩子在谁手里,猜不中就罚酒。诗人和意
中人本是隔着座位而坐,心有意而口难开,便借着“送钩”的机会,偷偷地彼此传递着情意。“射覆”也是饮酒时玩的一种游戏,就是把东西藏在器物里,让别人
猜,猜错了就罚酒。“射”是猜的意思。“分曹”就是分组。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可叹我啊,听到五更鼓响,又该上朝了。策马赶往兰台,感觉自己宦海飘泊,身不由己,就如同那随风飘转的蓬草。“听鼓应官”,唐制,五更二点,城内击
鼓,坊市开门。鼓响天明,即须上班应差。“兰台”,是汉代皇宫保存秘籍图书的地方,这里指秘书省,李商隐当时正在秘书省供职。

  诗的最后两句,将爱情间隔的惆怅与身世飘泊的慨叹融合起来,不但扩大了诗的内涵,而且深化了诗的意蕴,含有自伤身世的意味。诗写的是爱情,但这种人生的怅惘与无奈,已经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围。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18
跪求李商的

无题李商隐译文 无题李商隐赏析
赏析 《无题》是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以男女离别为题材的爱情诗,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诗中融入了诗人切身的人生感受。全诗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

赏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 李商隐(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今译】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季节啊!【赏析】古人常说“别易会难”,这首诗却说“别亦难”,说法不同,意...

有谁可以帮我解释一下李商隐<无题>这首诗?
唐朝的李商隐‘《无题》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解释: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赏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

李商隐的《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注释: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

李高隐《无题》
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此诗即其中一首。赏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说的是义山当时的处境艰难,离开徐州到长安后想进翰林院,向令狐綯说明此时,也就是找熟人走个后门,令狐陶升官之后,为了避嫌谢绝见客,致使义山处境尴尬,相见难,离别又不甘心,所以出此...

跪求李商隐《无题》的赏析和翻译,有急用
虽然苦于无法接近,无法有更多的表白,但两人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情意相通、心心相印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是那样的情意绵绵。用“心有灵犀”来比 喻双方心灵的契合与感应,是诗人的独创和巧思。古人认为犀牛是一种灵兽,犀牛角中有一条白纹,像白线一样贯通上下两端,感应灵异,故称为“灵犀”...

李商隐《无题》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译文1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蓬莱仙境距离这里...

无题李商隐翻译及赏析
1、译文:昨夜的众星璀璨,凉风习习,酒筵设在画楼的西畔、厅堂的东面。身上虽然没有彩凤双翅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相通。隔着座位对饮春酒,酒暖身心。分组来行酒令,蜡灯分外红。可叹啊,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飘转的蓬蒿。2、赏析:全诗抒发了诗人与了与意中人席间...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李商隐)全诗翻译赏析
赏析:李商隐的《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是一首表达爱情苦闷和烦恼的诗。全诗通过描绘东风细雨、芙蓉塘外竹叶萧萧、残烛结花、月照帘幕等生动景象,营造出一种幽怨、苦闷的氛围。诗人借用这些景象,表达了爱情中的相思之苦和被谣言浮名所困扰的烦恼。诗中的“飒飒东风细雨来”一句,既交代...

无题二首李商隐原文赏析在线翻译解释
赏析 【其一】这首诗以少女怀春之幽怨苦闷,喻少年才士渴求仕进遇合之心情。这位少女八岁犹存爱美之心。古以长眉为美,所谓“青黛点眉眉细长”,犹为唐人入时装扮。十岁时就有了高洁的情操,郊外春游,知道缝缀荷花制成下裳。作者化用了屈原《离骚》语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