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又2分之1世界史谁看过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11-03
10 1/2章世界史》确实是一本奇怪的小说。它在表达作家对世界历史的看法时充满了怀疑主义的态度,对历史,对爱这些在一般人看来是“早有公论”的思考对象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当作家把真实与虚构、现象与本质、物质与精神、灾难与拯救、爱情与死亡等都囊括于小说之中,当作家把宗教传说、故事新编、历史记载、个人叙述等都拼贴于小说之中时,这种斑驳陆离的形态在带有后现代文学的显著特征之同时,也构成了巴恩斯对人类生存境况的一种感知和体验的态度。有意思的是,巴恩斯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在运用后现代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技巧写小说。
  
  这当然不是历史,即使它的标题里带着那两个字。这是小说,历史题材的小说,但又不是历史小说。朱利安•巴恩斯只用了10 1/2卷的篇幅(表现在译林的中文版上,是300多页,想必英文原版也不会多到哪儿去)就把自诺亚方舟以来的人类历史讲完了,你相信吗?10卷是10篇彼此相干性不太大的小说(这里要打问号,因为这里使用了很多体裁,并不只是小说),1/2卷则是一篇思考爱的本质的意识流。这看起来很怪异,至少比房龙的《人类的故事》要怪异多了。
  这本书的主要道具是诺亚方舟,这种东西对于我们不如对于信仰基督教的人有意义,我们不会把方舟看作救赎,我们只知道那是一条大的难以想象、牢固的难以想象的船的名字,仅此而已。这样的态度也许更好,跳出去观看一定会比卷在其中看得更加明白,我们能更容易体会到书中的怀疑精神和其中提倡的自由意志。
  这里的10卷和1/2卷都和方舟有关,而且这10 1/2卷之间也有联系,虽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件的参与者不同,各个故事采用的体裁也不一样。有人愿意把这种松散的联合体称作短篇小说集,但对我来说,只要有明确的中心,就都是严谨的小说。
  chapter1:偷渡客。以第一人称写成,讲故事或者写回忆录的口吻。诺亚方舟上的偷渡客。因此,他们是大洪水、诺亚方舟、诺亚以及上帝的见证者。他们说,方舟并不是一条船,而是一个小舰队,8条船在路上折了4条。他们说,诺亚是个老酒鬼,上帝是个暴君,诺亚挖空心思讨好他得上帝,其它的一概不在乎。他们说,诺亚在动物们那里举行了选拔赛,优胜者上方舟,诺亚把动物们分成洁净的和不洁的,前者每种上7只,后者上一对,前者没种多出来的5只作为航行中的食物。他们说,有一些物种根本不让上方舟,只能偷渡,像他们自己,他们说尽了偷渡过程的艰难。现在我来说出他们到底是谁:木蠹。
  chapter2:不速之客。第三人称,短篇小说模式。倒霉的弗兰克林•休斯在一艘在地中海中航行的倒霉的游船上做类似解说员的工作,然后这艘倒霉的游船被阿拉伯人劫持了,以向西方国家施加压力,释放被抓的同伴。很可惜,游船被西方政府夺回,那帮阿拉伯人全翘了,于是休斯和他们在谈判中达成的协议成了空文。有意思的是,据说,纳粹对犹太人的残忍激发了犹太人变得决绝,犹太人的绝决又导致了阿拉伯人的绝决,所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阿拉伯人枪决西方人的顺序是:美国犹太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加拿大人,找不到护照的按照美国人对待,一小时枪决2个。
  chapter3:宗教战争。法庭纪录,据说已经翻译成现代英文,但是,很可惜,某些部分缺失了。案情大致如下,法国贝藏松某教堂里的主教座椅被木蠹侵蚀,某个倒霉的主教一坐上去就一命呜呼了,于是,教民控诉木蠹犯有谋害罪,要求革除其教籍。这部分就是当时双方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的交战纪录。他们在好几点上展开了辩论,其中一点是:木蠹当年是否上过诺亚方舟。我们曾经看过chapter 1,对这点不存在疑问,但是法庭的双方可没看过,而木蠹无法直接上法庭为自己辩解,即便它们的辩护律师再厉害也无济于事。教会审判官的判决是:限7日之内离开某某教堂,否则革除教籍。后面还有一段判词,据说已经被白蚁啃掉了,赫赫。
  chapter4:幸存者。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意识流和旁边叙述交替。这段是关于一个遭受严重核恐惧的女人的,发生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这个女人抱着2只猫,解开丈夫的船,开始了在海上的疯狂旅行,从北方漂流到南方(澳大利亚达尔文附近),在自己的幻觉的折磨下几近崩溃(这个情节让我想起某个小成本恐怖片)。第一人称的意识流和第三人称“她”的叙述交织:你保留一些真相,以次为主干编织一个新的故事。这两个人称究竟哪一个是用这个方法编织故事,我看不出来。另,这一节一开始提到了驯鹿,这种动物在chapter1木蠹的叙述中属于最聪明、最高贵的动物,但在这里也受到了核污染。
  chapter5:海难。第三人称。第一部分叙述1816年法国“梅杜萨”号遇难的情况,第二部分分析籍里科名画《美杜萨之筏》。第一部分的叙述及其的惨烈:人们不顾秩序疯狂的往筏子上挤,海军军官不愿意指挥筏子,不久筏子上的人就陷入疯狂,不是灌醉自己就是解散筏子同归于尽,然后开始不断叛乱、厮杀、丢弃尸体,接着开始生吃人肉充饥,熬了很多天之后终于被其他船救出。很显然,最后被救出的15个人肯定已经不成人样了,但是在浪漫主义画家籍里科的画笔下,他们的肉体完美,具有希腊英雄式的美感。因此,作者在“如何把灾难变成艺术”这个主题上展开第二部分的分析。籍里科没有画触礁、没有画叛乱、没有画吃人肉、没有画带来希望的白蝴蝶、没有画实际的解救,画的是人们看见其它帆船时候的欢天喜地。换言之,这部作品不要带:“1)政治性;2)象征性;3)戏剧性;4)震惊效果;5)刺激性;6)伤感性;7)记录性;或者8)非歧义性。”(p115)。这一段话着实值得玩味,我直接抄上来了。在这个被艺术化的历史中,真实的“历史”所剩无几。
  chapter6:山岳。第三人称。短篇小说。叙述1840年一个爱尔兰女子参拜阿勒山的方舟遗址并死在那里的故事。这个女子意志坚强,思想纯正。她不听劝告,一心一意要爬到圣山的最高顶,还强烈的谴责山上的村庄和修道院的亵渎行径,后来在爬山的时候她果然看到修道院和村庄在地震中化为废墟,象是上帝在惩罚他们。她后来死在山上的一个山洞旁边,这个山洞后来派上了很大的用场。
  chapter7:三个简单的故事。第三人称。短篇小说集。第一个故事关于某个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据说他是个易装癖,穿着女人的衣服装成女人混上救生艇得救,毫无客气的利用了高尚的人们留给弱者的拯救机会。第二个故事关于一个现代“约拿”,这个不幸的水手被鲸鱼吞到肚子里,过了2天才被发现,他没有如我们推测的那般死去,他还活着,只是成了白化病人。这个看起来不太可能的故事让我们觉得约拿的故事倒也不是完全没有现实基础。不管怎么样,约拿都是上帝的一颗棋子,即使被吞到鲸鱼肚子里也无法帮他抗命。第三个故事又是关于犹太人的,新闻报道,二战开战前从德国开出的一艘装满了犹太人的轮船,在美洲大陆东岸转了n圈、每人被当地政府敲诈了n多钱、举行了n多的谈判之后仍然不能在那儿的任何一个国家登陆,最后只好重新驶回欧洲,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这四个国家扭捏了半天,勉强把犹太人瓜分了,接着二战正式爆发。
  chapter8:逆流而上。第一人称。书信体和电报体。某人到委内瑞拉的丛林中拍摄一部讲述几百年前两个逆流而上在丛林中传教的牧师的电影,拍摄过程中给妻子写了n多的信,报道那里的情况。原故事中,那两个牧师差点被土著淹死,而在拍摄现场,土著人最后哗变,跑的一干二净,还淹死了其中一个演员,故事的叙述者则由于命大还活着。又是一次历史的重演。
  1/2chapter:插曲。第一人称。随笔。对于爱情和世界历史的看法。
  chapter9:阿勒计划。第三人称。虚构的小说。一个正在在月球上玩橄榄球的宇航员突然接到神谕,命令他去阿勒山寻找诺亚方舟。他在那里看到了被毁坏的修道院和村庄的遗址,并且某个山洞口上发现了“诺亚”的遗体,化验结果表明,那具尸体属于150年前某个女人,大大的一个玩笑!这一段里另一些被开涮的是二战以来的历史:广岛原子弹爆炸、朝鲜战争、人类登月。这个手法类似于温斯特•格鲁姆的小说《阿甘正传》,以个人参与历史,发表对历史的看法。
  chapter10:梦。第一人称。意识流。这段完全是超现实的,这里的“我”并没有回忆过去,而在展望未来。“我”死后进入一个消费者的天堂,什么东西应有尽有,后来发现,大家在这里都选择死,因为在这里,“要什么有什么”和“要什么没有什么”没有差别。最后,“我梦见我醒了。这是最老掉牙的梦了,而我才做了这梦。”
  在这10 1/2卷的历史中,到处可见方舟和它的变体。chapter1的诺亚方舟、chapter2的旅游船、chapter3里破碎了的主教宝座、chapter4里女人的小船、chapter5里的“美杜萨”号、chapter6的方舟遗骸、chapter7里的泰坦尼克号、鲸鱼和犹太人搭乘的船、chapter8里的木筏、chapter9里要寻找的方舟遗骸、chapter10里的购物者天堂以及插曲中的用以逃避灾难的爱情。我们看到,历史在不停的重演,“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闹剧”。
  
  再仔细看,我们发现历史的每一次都是不完整的,都有缺失。首先是主角的缺失,如chapter2中与休斯定下协议的阿拉伯恐怖分子全都翘了。其次是叙述者身份的不可确定,如chapter1中的木蠹,他们是偷渡客,他们所经历的历史不能写入正史,这就造成正史本身的不够完善,正史不能记述所有人眼中的历史,而是非常有偏差。再次是叙述过程的信息流失,如chapter5中画家对原始题材的艺术加工使得真实历史面目全非,人们所接受的是经过加工之后的历史而不是历史本身。还有就是历史流传过程中中的损失,如chapter3中白蚁吃掉了记述法庭纪录的部分羊皮纸。最后,还有后来人对历史的曲解,如chapter6和chapter9中的寻找方舟遗骸,仅仅依据一些传说就开始对历史胡加猜测,寻找所谓的“证据”试图与所谓的历史相吻合。 虽然历史的写成、历史的流传和历史的解读过程及其可疑,但是那些看起来并不合理的规则却出人意料的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其一是“把洁净的和不洁的分开”,在游船、在对木蠹的审判、在女人的小船、在“梅杜萨”号、在泰坦尼克号、在犹太难民船,我们发现上面的物种还是被分开对待的,“洁净者和不洁者”。其二是“适者生存”,也就是说卑劣者生存。在方舟上,诺亚舍弃了很多优秀物种,又吃掉了另一批优良物种,剩下的都是貌似不会有威胁的,像在泰坦尼克号上,易装癖的男人能够活下来,高尚的男人只能慷慨赴死。这样做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的优秀基因在不断的流失。
  那么,这样的世界用什么来解救呢?用“爱”。这不是一个新鲜概念。但是,巴恩斯的爱似乎和我们平常理解的爱不太一样,这集中体现在chapter8和chapter9之间的《插曲》中。这是一长段关于爱的独白。他先对世上现存的对爱情的态度否认了一番,将女权主义、大男子主义等嘲笑了一番,在提出自己的概念。“爱情赋予我们人性,还赋予我们以玄想。爱情给予我们许多超出我们自身的东西。”“世界没有爱便荒诞无稽”“世界历史若没有爱就变得自高自大,野蛮残忍”。没有爱的情景正是前面的世界历史表现的症状。所以,巴恩斯的爱是一种很纯粹的爱,不带功利,这是在看透一切之后的希冀。希望实践起来和构想的时候一样完美。
  我在前面大多数要求表现“卷”的概念的时候用了chapter一词,这是巴恩斯的词汇。这本书的英文原文是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 1/2 Chapters。我觉得用“卷”来翻译“chapter”不太恰当,虽然这样一来这个历史看起来厚重了很多。这本书写于1989年,当时作者43岁,之前已经出版过一系列小说,兼做文学评论家。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版的外国小说我看得少,当然本来翻译介绍的也少,我很高兴看到一本在形式和内容的探索上这么符合我的心意的小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1-03
没有看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