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时期湖南主要是三苗、南蛮人活动的区域,盛行作为部族文化的苗蛮文化。苗蛮文化是湖湘文化的土壤和根

史前时期湖南主要是三苗、南蛮人活动的区域,盛行作为部族文化的苗蛮文化。苗蛮文化是湖湘文化的土壤和根基。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湖湘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它的形成与中国区域文化形态及其历史变迁直接相关。中国的区域文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部族文化、方国文化与地域文化。史前时期的文化是以部族为主体的文化;夏、商、周三代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演变为相对独立的以方国为基础的文化;秦汉之后,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得到强化,但那些地理条件不同、生活方式各异、文化历史传统有别的地方行政区则逐渐形成地域文化。现在的湖南行政区一带的历史文化也先后经历了上述三个阶段,并产生了苗蛮文化(部族文化)、南楚文化(方国文化)、湖湘文化(地域文化)三种形态。学术界一般所讲的湖湘文化,主要是指在建立统一帝国及确立湖南行政区划以后才出现的湖湘地域文化。湖湘文化产生的历史机缘湖湘文化的形成与“湖南”或“湘”的形成过程密切相关。先秦时,湖南一带属楚国。秦汉以后,这个地区的行政区划发生过很大变化。秦汉时期的湘中、湘东一带属长沙郡;至南朝时,始设湘州。唐代后期置湖南观察使,宋代设湖南路。另外在五代时出现了“湖湘”的地域名称,所以南宋时期在湖南出现的第一个著名理学学派即被当时学界称为“湖南学”或“湖湘学派”。元、明、清时期的行政建制虽各有不同,但均以“湖南”冠名。由此可见,在湖南地区出现以“湘”、“湖南”命名的行政区域,或把这一地区统称为“湖湘”,主要是在唐宋以后。 学术界一般认定湖湘文化形成于唐宋时期,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时期才有“湖南”、“湖湘”的行政单位和域名,更重要的还是历史机缘。由于两宋时期中国文化重心南移和儒学地域化的发展,使得南下的中原文化与湖湘之地的本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湖湘文化。 魏晋以前,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均在北方。自东晋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与文化重心开始南移,南方在经济、文化方面逐步崛起。到了两宋之时,南方的经济、文化已经超过北方。尤其是到了靖康之乱以后的南宋,江南一带成为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学派,建立了许多著名的书院。北宋形成的“四大书院”在南方和北方各两所,而“南宋四大书院”即已全部移到南方。至此,文化重心的南移已全部完成。这是湖湘文化产生的重要历史机缘。 另外,儒学地域化的出现也为湖湘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湖湘文化形成于唐宋,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学术文化现象,即儒学演变为一个个具有地方特色、历史传承的地域学派。宋儒不是通过中央或地方官学,而主要是通过遍布山林村镇的书院来开展学术研究与传播。他们集聚于各个地域的不同书院中,潜心著述、授徒讲学,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个具有各自学术传统、思想特色的地域学派。宋代学术文化发展的这种趋势,使湖湘文化呼之欲出。被誉为宋代理学开山祖的周敦颐是湖南人,他的出现象征着湖湘文化的兴起。从此,湖南一跃而为理学重镇,被学者们称为“理学之邦”。南宋时,湖南正式形成了与闽学(朱熹)、江西学(陆九渊)、婺学(吕祖谦)并称的湖湘学派(胡安国、胡宏、张等),开创了区域性的湖湘文化。由此可见,湖湘文化主要是指唐宋以来在湖南地区所形成的历史文化。湖湘文化的历史分期 从湖湘文化的历史演变、基本结构和主要特质几个方面看,我们认为,湖湘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湖湘文化的孕育期。在湖湘文化成型之前,这一地区已经出现了区域性文化形态——苗蛮文化与南楚文化。史前时期,今天的湖南一带主要是三苗、南蛮人活动的地方,盛行作为部族文化的苗蛮文化。以后这一地区又出现了以方国为基础的区域文化——楚文化。楚文化是中原文化与苗蛮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苗蛮文化的一些因素、特质在楚文化中有充分展现。楚文化已是一种有特色、有成就的文化形态,尤在文学艺术、宗教民俗、工艺器物等方面成就突出。湖湘文化产生后,楚文化包括苗蛮文化的若干因素、特质也被湖湘文化继承下来。 第二阶段是古代湖湘文化的形成期。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虽然经历了一个由中原向四周辐射的过程,但文化重心则由中原逐渐南移,并在宋代完成其重心南移的过程。湖南恰在这个时候确立为相对独立的地方行政区域,其文化教育、学术思想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从而导致古代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崛起。而此一时期的中国思想文化也正在进行以儒学为主体的新的文化综合,故? 庖皇逼卺绕鸬暮 嫖幕 硐治 恢值湫偷睦硌臀幕 W运沃燎澹 嬷 叵群蟪鱿至死硌Э 街芏匾谩⒗硌а珊嫜伞⒗硌ё芙嵴咄醮 剑佣购嬷 爻晌 硌汲毙纬珊头⒄沟拇蟊居 庖皇逼谠诤 娲蟮亟⒌奈琶 氖樵涸虺晌 硌汲钡闹饕 跷幕 亍? 第三阶段是近代湖湘文化的兴盛期。中国近代文化是在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突、融合中产生并发展的,而地处内陆的湖湘文化则在这一过程中再次崛起,并且成为全国最具活力、最有影响的地域文化之一。近代湖湘文化之所以能够再现辉煌,是因为它既继承了古代湖湘文化的优秀传统,包括忧国忧民的经世情怀、探求宇宙的原道精神、重视修齐治平的人格魅力、不屈不挠的坚韧品格等;又站在中国文化发展的最前沿,着力思考并试图解决中西文化融会、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即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挑战下,努力重建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文化。从“师夷长技”的呼吁到洋务运动的倡导,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风云,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马克思主义传播,近代湖南总是站在那个时代的最前沿,对西方近代文化广收博采,不断创新。 第四阶段是当代湖湘文化的发展期。当代湖湘文化的发展已融入中国现代新型文化的建设大潮中,如何发挥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还有待于湖湘人士的不懈努力。湖湘文化第四阶段的发展,无疑要借助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产业化,回应中国文化在全球化中的机遇与挑战。湖湘文化精神的解构 从中国地域文化的特点来分析,湖湘文化在心理文化层面与思想文化层面最具特点。这里说的心理文化层面主要涉及到由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性格、习惯、心理等,而思想文化层面则包括了科学、艺术、伦理、宗教、哲学、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思想观念。湖湘文化的这两个层面在形成机制上是有明显不同的。具体而言,湖湘文化的心理层面以本土文化为主导,而思想层面则往往以外来文化为主导。譬如,楚文化是中原文化与苗蛮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楚文化中那些属于地域性的性格、习俗、心理等文化要素是以本土的苗蛮文化为主的,而在思想、观念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则以南移的中原文化为主。又如,宋代形成的湖湘文化也是本土文化与南下的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但在民俗、心理、地域性格等方面则以本土文化(包括苗蛮文化、楚文化的历史积淀)为主,而在思想学术等社会意识方面则以南下的中原思想文化为主。再如,近代湖湘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发出夺目的光彩,近代湖湘人士的“气质刚劲”、“卓励敢死”的性格即是蛮族血统及本土文化的产物,而近代湖湘思想文化能够成为先进的思想文化,发出时代的最强音,也在于湖湘学人能大量地引进东南沿海的进步文化和接受近代西方文化。湖湘文化的这种双层构造与组合是它能够在地域文化中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重新解读湖湘文化的关键之处。 湖湘文化最引人注目之处是近代湖南人士在湖湘文化的熏陶下,涌现了一代代有思想、有抱负、有个性、有才情的知识群体。他们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文化的社会功能,造就了无数彪炳史册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等等。如果进一步分析,就可以发现在他们身上都能看到一种被陈独秀所称赞的“湖南人精神”。 近代湖湘知识群体大多具有鲜明的湖湘性格特征,那种“蛮”、“倔、“刚”、“烈”的性格特质成为他们的群体性格写照。王船山“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气概一直是近代湖南士人的表率。曾国藩、左宗棠等湘军将领敢于“打脱牙和血吞”的顽强气概,谭嗣同、唐才常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我自横刀向天笑”的献身精神,黄兴、蔡锷、宋教仁等资产阶级革命健将的血性意志,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胡耀邦等的刚烈耿直,一往无前,均体现了鲜明的湖湘性格。另一方面,湖湘知识群体不仅有刚烈、果决、倔强的血性意志,同时也具有深远开阔及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特别是晚清以来,在中国思想文化面临重大变革的时代大潮中,一代代湖湘学人,从最早倡导改革开放的魏源到维新先驱谭嗣同、唐才常,再到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蔡和森,都站在时代的前列,积极推动中国文化的变革和转型,从而也使湖湘文化发出夺目的光彩。正如著名教育家杨昌济所说:“湘省士风,群兴雷奋,咸同以还,人才辈出……近岁革命运动,湘人靡役不从,舍身殉国,前仆后继,固有山国之人气质刚劲,实亦学风所播,志士朋兴。”陈独秀也高度赞扬湖湘知识群体是那种“何等艰苦奋斗的学者”、“何等‘扎硬寨’、‘打死战’的书生”、“何等坚韧不拔的军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请问夏代的江南和岭南各自的环境和人类文明是什么样子?分成四点回答...
尧舜时,今湖南洞庭湖与江西郡阳湖一带就有三苗,亦称苗蛮。尧舜征苗蛮,将叛乱的部分迁往三危(今甘肃敦煌),部分留居,部分则迁人岭南地区。蛮人分布于江南地区,系当地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后裔,后来加入了黄河流域迁来的氏族。“蛮人是中国古代活动于黄河流域的一个古老部落群体,后来被羌戎、东夷联盟...

沅湘文化
战国以前 ,湖南地区是不同氏族部落居住、活动的地方 , 尚未纳入古代王国的行政区域 ,其文化也是与行政地理无关的部族文化 ,具体来说包括三苗、南蛮、百越等氏族部落 ,人们统称苗蛮文化。春秋中后期 ,楚人南下湖南地区 ,促进了楚文化与苗蛮文化的融合。到了战国初期 ,湖南地区正式纳入楚国的管辖范围 ,并设立了行政区...

华夏和三苗的战争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时苗蛮的活动范围很大。战国时代的吴起说三苗“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上古时代的衡山,指伏牛山到大别山一带的山脉,秦汉时期的衡山郡就位于江北。而文山则不可考。总之,三苗的活动范围涉及江西、湖北、湖南三省以及河南南阳、信阳一带。大约在5000年前,中原发生了...

苗疆是现在的哪里 苗疆的神秘感是哪来的
汉族南迁(南朝)等多重原因,中原文化向南传播,很多曾经的“化外之地”,逐渐与南迁的汉族融合、共生;也有些汲取了中原文化,自我强大;广大的南方区域,出现了新的族群分化,开始有了相对“教化”的“苗”、“冥顽不化”的“苗蛮”、“百夷”、“百越”。

关于苗族医药的诗句(唐朝时期的苗族人是怎样的状态)
1.唐朝时期的苗族人是怎样的状态 唐朝前期,苗族分布的区域向西退缩至今川、黔、湘、鄂连接地带,集中居住区域则是今湘西、黔东连接地带。 唐朝至五代十国时期,苗族中与汉族直接接触较多的部分是分布在今川、黔、湘、鄂连接地带的部分。唐朝和五代的统治者们通过任命当地苗族中的上层分子为羁縻州刺史的方式,来对苗族...

古代的说南蛮人是指现在哪个地区的人
南蛮是中国古代对南部的部族的称呼。南蛮是对今伏牛山脉以南汉水流域、淮河中上游、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至云贵高原各个民族的统称,其中族系复杂:长江中游有三苗、楚、群蛮;长江下游及珠江流域有百越、长江中上游有濮与巴蜀;云贵高原西南夷的先民大概也不止一个族系。南蛮的称谓最早出现在周代的《...

什么是苗蛮
苗蛮族是上古时期的部族名,指代的范围很广泛,包括南方众多少数民族。苗蛮人肤色偏暗,身高适中。苗蛮发源滇藏一带,于上古时期生活在南方,是当今畲族等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湘西苗族是中国苗族的一部分,自称“仡熊仡夷”,因主体的“五宗六族”(又称“七宗六族”)中仡熊宗族民众居多,又以“仡熊...

高分悬赏问苗族的特色
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 0 世纪5 0 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

苗族的简介
南蛮”的氏族或部落有联系。有人认为古史传说时代的蚩尤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与苗族有亲缘关系。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巴蜀、夜郎以及荆州都有苗族先民活动。秦汉时,大部分苗族先民在武陵郡、牂柯郡、越巂郡、巴郡、南郡等地区定居,小部分继续迁徙到黔东南都柳江流域。

重金求答案!黄帝时期都有什么诸侯(或者说部落)?
湘即湘山,在今湖南省岳阳市,荤粥(音熏育),为北方部落名称。釜山在今河北怀来县。 黄帝时代,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形成了三大民族集团:活动于陕西、河北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东西南部的华夏族集团;活动于山东滨海、黄淮地区的东夷族;活动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的蛮族(“蛮夷”或“南蛮”)。三大集团的交流融合...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