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诗句以及作者题目理解和背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1. 有哪些关于雪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2.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3.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叫:风声如吼。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4.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5.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6.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7.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8.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玉:喻白雪。

9.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10.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诗经•小雅•角弓》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11.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3.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4.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15.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16.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17.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18.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19.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0.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21.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唐•杜甫《对雪》

回风:回旋的风。

22.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指直:手指僵直。

23.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无行:不成行列。

24.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25.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26.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2. 有关雪的诗句和资料

这是一组关于雪的诗句(词),细读起来可以理解作者是通过不同的视野和角度去描写雪的。

不仅描写的手法不同,而且抒发的情感也各有不同。在描写上,有的作者对雪的性格进行了深刻的刻画;有的作者对雪的状态进行了细致形象的描写;有的作者通过比较的手法使雪更加形象化,有的作者则将自己的情感直接寄托与雪之中。

这些诗句千古流传,我们在日常的积累过程中,一定要全方位,尽可能更加丰富的积累,才能运用自如,不然引用起来必然要出现牵强附会的现象,造成引用不得体。今天来老师把这一组诗句奉献给你,希望你能收录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这三句诗句,是巧妙地运用了雪与梅花在颜色、季节以及她们给人以春天来临的希望上,进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写。

我们也可以借鉴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关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写具体逼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这两句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足不出户的恶劣天气。

但是,诗句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自然景色抒发的情感,却是积极向上的,作者通过'千株玉、万朵云、琼枝',把北国的冬天变得温情脉脉,不在因雪而凌厉肃杀。作者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的具体贴切。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必须与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结合起来,才能真切感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这两句诗是作者运用雪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这是典型的借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是借助对自然景色渲染,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雪与春天,这是我们对诸多写雪的诗句最熟悉的。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饱满的热情和乐观的人生观。作者利用诗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画卷,提示我们联想春天的美丽,正是文学作品对人思想的启迪。

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这是李白直接描写大片雪花的诗句,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来描写雪。

我们要学习诗人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形象刻画的创作品质。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这是作者经过大胆的想象,把雪写成是天上一场激战而飘下的龙鳞,赋予雪以侠客的性格。

在环境氛围和心理感觉与之相适应时,可引用这比较独特诗句。 柳絮因风起(谢道蕴)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

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沈佩) 这是雪与人的静思之情的很好结合,是封建社会才女的寂寥,窗内窗外人与雪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背景,这是文学作品与一定的社会背景有联系的典型例子。

年代:宋 作者:吴潜 作品:暗香 内容: 雪来比色。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

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

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回首,往事寂。

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

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 年代:元 作者:元无名氏 作品:八声甘州 内容: 一团春雪,抛在玉炉中煎。炎炎进火不住添。

要晓得通红无焰烟。须管莫亏折,斤两依然。

如此三千。锻炼待不摇不动,方可为禅。

全真养命,只在恁么之间。家园自有甘露泉。

要浇灌黄芽长瑞莲。 ------------------- 年代:唐 作者:朱湾 作品:长安喜雪 内容: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

全似玉尘消更积, 半成冰片结还流。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

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 年代:唐 作者:卢纶 作品:出山逢耿湋 内容: 云雪离披山万里,别来曾住最高峰。

暂到人间归不得,长安陌上又相逢。 --------------- 年代:唐 作者:焦郁 作品:春雪 内容: 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

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 缭绕先经塞,霏微近过城。

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 干吕知时泰,如膏候岁成。

小儒同品物,无以答皇明。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3. 关于雪的诗句,加出处和作者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掸常侧端乇得岔全唱户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12.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徐渭《梨花》)

13.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14.毛泽东 《沁园春 雪》

4. 描写雪景的诗句以及作者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 求关于雪的诗句和它的理解

1、《春雪》 作者:韩愈 朝代:唐朝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理解: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2、《终南望余雪》 作者:祖咏 朝代:南北朝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理解: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3、《对雪 》 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飘弃樽无渌,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理解:战场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的鬼,只有老人一个人忧愁地吟诗。

乱云低低的在黄昏的地方,急下的雪在风中飘舞回旋。葫芦丢弃了,酒器中没有酒,火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好像照得眼前一片通红。

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忧愁的坐着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

6. 描写雪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及出处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____韩愈《春雪》

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____杜甫《绝句》

6、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____张谓《早梅》

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9、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____黄景仁《别老母》

10、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____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7. 十首与雪有关的古诗,带赏析

1、《雪梅·其一》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赏析: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雪和梅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

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

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2、《别诗二首·其一》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赏析:用分别时雪花飞舞的凄凉和重逢时百花盛开的温暖做对照,抒发重逢的快乐。

3、《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

三、四两句写凄清的除夕夜景,渲染诗人落寞情怀。五、六两句写远离亲人,连僮仆也感到亲切,更表达出思乡之切。

最后两句寄希望于新年,飘泊之感更烈,自然真切。全诗用语朴实,抒情细腻。

离愁乡思,发泄无余。其中“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一句,从王维《宿郑州》“他乡绝俦侣,孤案亲僮仆”化出。

本诗作为“万里身”、“异乡人”的深绘,更加悲恻感人。4、《雪梅·其二》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赏析: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

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

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5、《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赏析:《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

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

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6、《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赏析: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

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

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

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

7、《寿阳曲·江天暮雪》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赏析:“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这首词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阳曲·潇湘雨夜》8、《雪望》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赏析:这首冬雪诗,前四句首先交代时间:冬日的黄昏,地点:孤村;接着,从听觉方面写处处风声急;继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溪深”、“山冻”,紧扣一个“雪”字。

后四句具体描绘雪景,以沙鸥与鹭鸶难以辨认,“汀”与“洲”不能区分来映衬大雪覆盖大地的景象,突出“望”之特点。“野桥”两句写几株梅树枝头上都是白梅与积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雪,与唐代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有异曲同工之妙。

9、《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10、《除夜雪》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

8. 有哪些写雪的诗句,要有作者和出处,谢谢

1、《夜雪》【唐】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2、《苑中遇雪应制》【唐】宋之问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旗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 疑是林花昨夜开。

3、《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春雪》【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5、《除夜雪》【宋】 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

9. 写几句关于“雪”的诗句,并标明作者

关于雪的诗有很多的。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很浅显,是我很喜欢的句子。

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摹,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春雪】 刘方平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古人题景诗云: “雪中望罗浮,玉峰峨峨起, 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里。” 菩萨蛮(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沈佩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

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雪梅》(二首)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扌戚][扌戚]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元稹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

有哪些写雪的诗句,要有作者和出处,谢谢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5、《除夜雪》【宋】 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

咏雪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译文 飘飞的雪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成千上万数也数不清,飞入梅花丛中就消失不见。注释 片:这里指雪花的片数。飞入:落入。梅花:植物名,梅树开的花。不见:见不着,消失。创作背景 初到扬州的郑板桥,穷困潦倒暂住焦山别峰庵时,巧遇马曰琯...

关于雪的古诗
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白居易的这句诗,以拟人的手法赋予了白雪以情感。白雪嫌春天的到来太晚,所以化作飞花在庭树间飞舞。这种想象和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初春时节雪花漫天飞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雪的喜爱和赞美。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

描写雪的诗句有什么?作者是谁?出自哪里?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作者:毛泽东《沁园春·雪》2、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作者: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3、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作者:阴铿《雪里梅花诗》4、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作者: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5、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

《世说新语》咏雪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咏雪》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收录在《世说新语》中的一段文言散文。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子侄辈们的一段即兴对话。出自:《咏雪》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收录在《世说新语》中的一段文言散文。原文:咏雪 南北朝: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咏雪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作者是谁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中的《世说新语·言语》,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这则小故事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文章通过神态描写...

十首与雪有关的古诗,带赏析
赏析:“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写梅往往说到雪,以雪作背景。正因为梅与雪同时,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诗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因而本词中词人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似...

唐诗三百首中雪的意蕴和代表诗句
风雪夜归人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风雪中独自行走,历经艰辛终于归来的场景。诗人以“风雪”作为背景,突显了自己在雪夜归途中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对家的思念之情。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唐·柳宗元 赏析:“孤舟蓑笠翁”,通过描述一叶孤舟上的蓑笠老者,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孤寂。

关于雪的诗句
这是一组关于雪的诗句(词),细读起来可以理解作者是通过不同的视野和角度去描写雪的。不仅描写的手法不同,而且抒发的情感也各有不同。在描写上,有的作者对雪的性格进行了深刻的刻画;有的作者对雪的状态进行了细致形象的描写;有的作者通过比较的手法使雪更加形象化,有的作者则将自己的情感直接寄托与雪之中。这些...

《沁园春 雪》的原文,注释,译文,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当时,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