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天问
屈原〔先秦〕
原文: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译文:
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
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
明暗不分浑沌一片,谁能探究根本原因?
迷迷蒙蒙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它认清?
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为何而然?
赏析:
《天问》是屈原楚辞中的一篇“奇”文:说它奇,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屈原的其他作品,更主要是从作品的构思到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的“奇”——奇绝的内容显示出其惊人的艺术才华,表现出诗人非凡的学识和超卓的想像力!
《天问》是屈原思想学说的集粹,所问都是上古传说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他似乎是要求得一个解答,找出一个因果。而这些问题也都是春秋战国以来的许多学人所探究的问题,在诸子百家的文章里,几乎都已讨论到。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是什么意思?
译文: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明暗不分浑沌一片,谁能探究根本原因?迷迷蒙蒙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它认清?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为何而然?赏析:《天问》是屈原楚辞中的一篇“奇”文:说它奇,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屈原的其他作品,更主...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在远古的时光里,文明的起源如同一部口耳相传的史诗,从部落的智慧累积到国家的编年史,古人虽无法触及,但现代人的探索却如织锦般密布。对于元古时代的痕迹,地质学家在地层中寻找线索;近古的记录,则通过文献资料为我们揭示过往。在混沌未分之际,如何追溯其源?宇宙的诞生始于大爆炸,粒子从中诞生,...
天问屈原原文及翻译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翻译: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明暗不分浑沌一片,谁能探究根本原因?迷迷蒙蒙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它认清?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为何而然?阴阳参合而生宇宙,哪是本体哪是演变?天的体制传为九重。有谁曾去环绕量度?这是...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何由考之?
摘自屈原 原文:曰:遂古之初1,谁传道之2?上下未形3,何由考之4?译文: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原文:圜则九重12,孰营度之13?惟兹何功14,孰初作之?译文:天的体制传为九重。有谁曾去环绕量度?这是多么大的工程。是谁开始把它建筑?1...
天问最有名的一句 屈原《天问》中的千古绝句
1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提出了信息传输问题:没有人类的时候,天地形成的信息是如何传输的呢?这个问题今天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2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提出了认识论的问题:人的思维是一种建立在符号体系上的思维,而符号只能描述具体的有形的事物,难以描述无形的事物,而这正是人类...
天问最有名的一句屈原《天问》中的千古绝句
1.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提出了信息传递的难题:在人类出现之前,天地间的信息是如何传递的呢?这个问题至今仍未有确切答案。2.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则探讨了认识论的难题:人的思维基于符号体系,而符号难以描述无形的事物,这成为人类认识宇宙起源的一大障碍。《天问》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
屈原的《天问》谁能帮我通篇用现代文翻译过来
回答:天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翻译: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6306110.html?an=0&si=1
谁有柳宗元《天对》的翻译?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关于远古的开头,谁个能够传授?)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那时天地未分,能根据什么来考究?)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那时混混沌沌,谁个能够弄清?)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有什么回旋浮动,如何可以分明?)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无底的黑暗生出光明,这样为的...
屈原的《天问》谁能帮我通篇用现代文翻译过来
《天问》是屈原对宇宙、自然、神话、历史等领域的一系列疑问。以下是对《天问》现代文翻译的尝试,每个条目一段,条目之间换行,尽量保持原诗的韵律和意境。遂古之初,谁传道之?自古初期,何人传授这宇宙奥秘?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地未分,我们如何探究其源?冥昭瞢闇,谁能极之?黑暗与光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