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民俗知多少?知道的就告诉我吧。。。。急用啊。越多越好。

如题所述

三门除夕午夜之后,便有人起早开门放爆仗,称为“开门炮”。中堂或庭前摆起八仙桌,设香案供品,放茶、果、米三碟,摆好香炉,点香烧烛,谓接天地又称接年,意思是祝愿旧年换新年,一年好一年。老年人半夜出门去当地寺庙敬头柱香,求一年平安吉祥。

三门拜岁通常是从正月初一起至初八止。上门拜岁,在三门其实是有地域之分的。整个三门,以健跳港为界,以南的称‘下路’,以北的称‘上路’。两地上门拜岁的时间各有不同。一般“上路”是从初二开始,“下路”则从初四开始。

三门石窗、三门青蟹和下谢鱼灯都是该县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历史文化产物;下谢鱼灯地方特色浓郁,是三门当地百姓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地方民俗舞。

扩展资料:

三门县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繁衍生息。夏、商、周为瓯越地。春秋战国属越国,公元前306年,楚灭越,属楚国。秦朝,三门隶属闽中郡。

1949年2月17日三门解放,是浙江省第一个解放的县,隶属台州。1954年5月22日三门县划归宁波管辖。1957年7月三门县恢复属台州。1983年5月,宁海县沙柳公社划归三门县。199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台州撤地建市,三门县隶属台州市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台州网-三门特色民俗历史文化搬上央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06
  牛闲四月八

  俗话说:人闲五月节,牛闲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传说为“牛生日”,这一天耕牛是不用下地劳作的,而且能得到主人的厚待,给牛浴洗,有些地方还要用乌饭馍糍、鸡蛋、黄酒、红糖等喂牛,为之补力,人们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样对待耕牛,以示尊重,毕竟耕牛是农家之宝。过了四月八日,农村就进入农忙了,耕牛补好身子也好下地耕田了。

  乡下这一天还要捣“乌饭馍糍”,做乌饭麻糍需用山上的乌饭树嫩叶汁,揉进糯米或糯米粉中,蒸熟捣制成“乌饭馍糍”,外表再滚上一层嫩黄的松花粉,色泽青亮,乌塌塌,细腻爽滑,清香扑鼻,别有风味,据说能助消化补无气。

  沙柳镇金板山一带山区一到四月八,“牛生日”还是挺隆重的节日,做戏,捣“乌饭馍糍”,给牛过生日。好客的乡人总要带几块“乌饭馍糍”分送亲朋,尝个鲜。

  2007年5月24日

  端午节习俗

  五月初五端午节,为民间传统节日,本名端五,亦称端阳,乡间称“彤红”。 端午节这天,各家门口插菖蒲及艾,俗称“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有用菖蒲根削制成艾人孩(早上就看到有人卖菖蒲根,五个束在一起,问是什么东西,才知道是菖蒲根),悬于床。相传是日为楚国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投汨罗江身亡的日子,为纪念屈原,民间有悬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馨香溢世,后来演化为老一代人对小孩子幼小生命的祝福保佑;粽子,原为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掉,后演变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舟,则表示竞相营救屈原。此日,药铺结清赊帐,并向老客户赠雄黄、香料粉。民间姑娘,忙于制作虎形、人孩形、鸡心形、粽子形、菱形、绣球形等各种色彩的香袋,内塞棉花掺入香粉,挂在孩童胸前或悬在床帐或摇篮上,谓可驱邪。此日午时有喝雄黄烧酒解百毒习俗,先将雄黄烧酒晒在太阳下,并掺放切细的菖蒲根,每人啜一口,谓可解毒。又有喷雄黄烧酒于屋角,亦有倒写“王”字在门壁上。

  “七月半”习俗

  “七月半”是三门人传统的大节日,民间称之为“中元”节,又叫“鬼节”,与清明、冬至一起成为著名的三大鬼节。据说这一天,地府的鬼门大开,所有的鬼魂可以上到人界来享受后人的供品。故民间设礼祭祖,农村亦有集资“施焰口”,以超度鬼魂的习俗,特别是无主孤魂野鬼,不让来阳间作祟,也是佛教普遍施食的“盂兰盆会”。

  “七月半”请老太公与清明又有不同,清明是要去野外上坟的,还要加土插幡,讲究也更多些。而七月半的祭奠就在家里进行,讲究也少。

  “七月半”三门民间有烧“麦焦”请老太公的习俗,请老太公说文雅点就是祭奠祖先。我县一般在七月十四做“七月半”,这天每家每户都将八仙桌搬出来,烧好酒菜敬请老太公,过去是九大碗,现在则更丰富了。“七月半”请老太公桌上一定要摆上“麦焦”皮,摆好酒菜和酒碗,并将筷子尖放在盆岸,同时将蜡台、香炉摆好,点好蜡烛,备好纸钱,然后到村外路边点着香把老太公的魂接回,将香插在香炉中,将酒满上,请祖先入席。先由大人站在桌后毕恭毕敬地对着先人奠拜,口中念念有辞,内容几乎都是:“七月半”到了,老太公老太婆爷爷奶奶把祖先叫了个遍,请他们慢慢吃饭,然后是请求他们保佑家人平安幸福,子孙读书上进诸如此类的话。大人们拜毕,然后上接着小孩子也跟着拜,跟着念叨,让老太公神灵庇护保佑自己。请老太公要加酒三次,等香、蜡烛烧的差不多了,再到门外把“千张”烧掉,焚烧完了说明老太公也就都收到了钞票。然后将桌上酒菜每样都夹一点放在小碗中,叫“吃羹饭盏”,以示老太公已经吃了。过去要放鞭炮欢送老太公回去,再将所夹的酒菜的碗送到门外倒掉,口中念念有词,说些保平安之类的话,将香插在路边,“七月半”请老太公也就结束了。

  尔后就是全家团聚卷“麦焦”吃。

  中秋节的由来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与方国珍有关

  三门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据说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八月十六为中秋”。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与戚继光有关

  相传倭寇意欲八月十五过中秋节时偷袭, 戚继光得知后决定设下埋伏,十五晚,倭寇中计,我军大胜。台州军民于是在十六晚大庆,于是,中秋节以八月十六为节。

  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与佛教有关

  相传方国珍是个孝子,她母亲信佛,每逢初一、十五都有吃素、到寺庙上香的习惯。一般节日家家户户都要烧点好吃的,和上香有冲突,所以方国珍规定将台州的元宵节、七月半等节日提前一天过,八月十六则退后一天过。笔者认为台州的节日提前或退后应该跟佛教有关,比较符合实际。

  地藏王菩萨生日

  七月三十日(9月10日)夜,相传为地藏王菩萨生日。地藏王菩萨原是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平时地藏王闭目不开,只有此夕人间插地藏香才开眼。天色将暗,各家各户先在门前插上三炷香,燃烛一对,口中念:今日是七月三十日, 地藏王菩萨生日……,祈祷地藏王菩萨消灾得福,延年益寿,念地藏经。以净茶供祀,祈求布施法水,供毕用此水洗眼,据说可眼目清亮。同时,家家户户儿童在地阶下、墙脚、石板缝、路边、泥地上遍插地藏香。三门旧俗,此夜禁忌,不可在地上倒水,不可随地小便,不可跨地藏香行走。次晨凌晨,儿童早起竞拔香梗,拔得多者以示本事大,有的以香梗做灯笼。

  画蟢习俗

  旧时如被“蟢”(蜘蛛)给蜇伤了皮肤,出现一粒粒的小红斑,奇痒疼痛。就请一个生肖属鸡者来捉蟢,才有效,暗含鸡吃蜘蛛、鸡蛛相克的意思。捉蟢者边在壁上画蟢边口中念:蟢啊蟢,板壁跟头竖,难吃皇帝子孙肉,要吃西山冷岙树木,皇帝子孙皮肉苦如莲,西山冷岙树木甜如蜜。如此反复,红肿就会缓解直至消退。

  画蟢习俗鱼刺哽喉习俗

  旧时如鱼刺哽喉,找一碗清水,画十字符于纸,烧成灰,放于碗中,喝几口水,口中边念:天灵灵,地灵灵,凡人刺哽喉化灰尘。反复念几遍,即可消除鱼刺。

  三门民间传统宴席

  三门民间传统宴席历史悠久,民间一般“九大碗”招待客人,因为这种宴席由九碗组成,就名为“九大碗”。富裕人家或大户人家宴席还有四盆八碟,十六会签,三十六会签等。

  “九大碗”是我县最常见的招待客人宴席,一般这种宴席由九碗组成,菜单是:肉圆、红烧肉块、鱼蛟、花生、鱼、漉笋、豆腐、鸡蛋铺、鸡肉。肉圆、红烧肉块、鱼蛟、鸡肉是九大碗必不可少的菜肴,其他五碗菜肴依富裕条件的不同而有变化。“九大碗”多见于普通百姓宴请客人,九碗菜肴山珍海味齐全,营养丰富,搭配合理,老少皆宜显,色香味俱全。反映了三门古人待客不求奢侈,不摆排场,但求实惠,自奉节俭的一种务实精神。

  四盆八碟,俗称四盆八,在九大碗的基础上加上海参、莲子、羊肉等组成四大盆八碟,共十二只菜肴。

  十六会签由冷盘十六碟、热菜十六碗,茶点十六种组成,十六会签全席山珍海味,咸辣酸甜齐备,蔚为大观,多用于宴请特别高贵的客人。

  祈雨风俗

  我县民众自古有祈雨的习俗,祈雨是每逢大旱而举行的一种祈盼天公普降甘霖的一种仪式。在科学不发达的旧中国,逢旱无雨,只好求助于天,求助于龙王了。逢旱而求雨,似有“临时抱佛脚”之嫌,也是无奈中的办法。传说掌管三门一带行雨有四处龙王,天台东乡的苍山龙,宁海南乡的江百沙龙,湫水山龙和海游附近的双尖山龙。

  在我县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便是湫水山龙了,湫水山龙原为汉时临海屈尚书之女含珠而孕,生子名曰玉溪,后得宝成龙,隐居湫水山。旧时,每逢大旱,久时无雨,禾苗枯萎,当地百姓带着六畜佛礼到湫水山龙潭迎雨。祈雨有一整套的繁琐仪式,十分威严,颇为隆重。如遇大旱,准备祈雨,要做道场三天三夜,首事者要吃素三天三夜,以示对龙王的虔诚和祈雨隆重。

  天蒙蒙亮,求雨的队伍就出发了,路上不断有上下山村的村民加入,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长阵,蜿蜒而行。队伍的先锋是八个光着上身的膀大腰圆年青壮汉,手持斩马刀,负责开路,后面跟着手持三联冲、放鞭炮、彩旗仪仗的队伍,铜锣开道,鼓乐喧天,中间和尚、道士诵经念佛,两个壮汉用竹竿扛着的水瓶,瓶上蒙着红布。主祭者、扛瓶人是从村中挑选出来的父母双全、夫妻和睦而有子女者,两边是手持棍棒防止抢水的壮汉,最后是手持香烛的祈雨群众。求雨的队伍沿着小路向湫水山龙潭蛇行,一路上火炮震天,刀晃枪亮,一路三步一拜,九步一叩首,喊着求雨的口号“赤日炎炎,旱魔肆虐,赤地千里饿殍载道,求上苍,赐甘霖,救万民油然作云。沛然下雨,诸佛诸菩萨,行雨龙王”。到了龙潭,摆下祭品,主祭者研读祭文,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尚、道士念水忏,祈雨群众下脆向龙王祈祷。此时当龙潭中透现蛇、青蛙、四脚蛇等小动物,人们争相用漏斗捉住放入水瓶中,算是求得真龙,才浩浩荡荡下山。一路上沿村的群众摆着祭品迎接,回到村里将水瓶中的动物暂放在当境殿供奉,做三日三夜道场,等普降甘霖后将动物送回龙潭。

  祈雨队伍妇女是不能参加;不能戴帽,如发现戴帽者,护水壮汉会用棒头挑落;如沿途有人来抢水,护卫者要负责保卫水瓶的安全抵达村庄。

  据说湫水山龙王很灵验,有时祈雨的队伍刚往回走,天就跟着下起瓢泼大雨,但天公往往不因百姓的虔诚而普降甘霖。

  各地都有龙潭,而龙潭各有离奇神秘的传说,或龙潭深不可测,或龙潭长年不枯,是真龙隐匿藏身的地方,建龙王庙,庇佑风调节雨顺。虽然各地祈雨的地点不同,祈雨方式不同,然各地的目的却是相同的,盼甘霖,这是当时生产条件下,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缺乏有效的手段,只好寄托神灵庇护,充满了崇敬虔诚。

  拜年的故事

  拜年俗称“拜岁”, 拜年是三门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岁通常是晚辈提上礼品,俗称“果子包”, 从正月初二到元宵节这段时间里去拜岁,向长者、亲朋好友拜贺新年,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康幸福。
  我们家也算是个大家族了,因为住的都不远,父母忙,也不怎么作兴拜岁,外婆在的时候哪是一定要去拜岁的。我们兄弟被差遣去亲友家拜岁,而父母则在家招待前来拜岁的客人。我们都喜欢抢着去拜岁,主要是拜岁有好吃的,还有压岁钱可得。
  记得少时生活贫乏,“果子包”一般有白糖、荔枝干、桂圆干、桔饼、糕点之类,按各户人家的客气程度而定。“果子包”的包装也很简陋,砂糖、荔枝等都以极其粗糙的草纸包裹,正面压着一张长方形的红红的纸条,用细绳捆扎。若是回礼的话,一般按客人前来时携带的“果子包”回赠相当价值的礼品,但是绝对不能将拜岁包原封不动地送回。有时会发现有些“果子包”是我们家送出去的,谁知转了一大圈,又送回到我们家了。
  每到一户亲友家拜岁,主人都会奉上一杯切得很细的红胡萝卜丝加一些桔饼丝的茶,同时,会端出自制的米胖糖、花生糖、芝麻糖等让客人享用。

  拜年主人一定会留客人吃顿饭,否则就会过意不去。出门前我父母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哪些鱼、肉是不能动的,因为还要招待正月里陆续前来的拜岁客,那些好菜似乎只是饭桌上不可或缺的摆设,那些鱼、肉因为反复的蒸渚,颜色已变得很深,早失去了原先的色泽。主人家却很热情地招呼大家吃菜,但若是哪家的小孩真的去夹鱼或吃肉的话,会被认为没家教。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拜年的礼品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但现在传统的拜年还是少不了荔枝、桂圆的。拜年的种种习俗将会慢慢淡出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永恒的回忆……

  一双蒲鞋

  一天清晨,裘公活佛自精秘庵去海游,走到山脚下,看见一对夫妻正在割稻,就问:“你们这么早来割稻,什么时候能割好啊?”夫妻俩觉得这个和尚问得很好笑,就轻蔑地说:“就这么一点大水稻田,太阳没上山就能割好”。活佛笑笑不言语,脱下一双破蒲鞋,往稻田里一扔,径自去海游了。

  这对夫妻又埋头割起水稻,突然听见稻田中“哗哗”直响,走近一看,原来是两条足有尺把长的鲤鱼在水里打滚翻腾。夫妻俩想运气好,不用爬起早,两条大鲤鱼足够全家美餐一顿了,忙丢下手中的镰刀,四只手齐向鲤鱼抓去。说也奇怪,这两条鲤鱼特别的灵动,不待夫妻俩人近身,忽然跃上了上一丘稻田,待到夫妻俩爬到上一丘稻田时,忽又跃回到下一丘稻田。夫妻俩眼看就要捉到了,可顷刻间又让鱼溜走了,心里实在不甘心。就这样,鲤鱼和夫妻俩忽而上、忽而下地捉起迷藏......

  日薄西山,裘公活佛从海游办完事回来,还见哪夫妇俩上窜下跳忙得满头大汗在捉鱼,就问:“稻割好了吗?”,夫妻俩忙说“活佛,今天好奇怪,不知道哪里来的两条大鲤鱼在稻田里活蹦乱跳,就是抓不住”,活佛笑笑也不搭话,从稻田中拣起一双破蒲鞋,就竟自回精秘庵了。

  夫妻俩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两条鲤鱼就是活佛的一双蒲鞋变的。

  (注:裘公活佛原名裘清逸 ,字休庵,人称圣僧、“精秘庵活佛”,明代中叶天台下园徐村人。幼入国清寺为沙弥,一生云游南北达20年,后挂锡天台华顶寺,曾住持广润寺数十年,晚年归隐禅月山精秘蓭,并圆寂于此,后葬在精秘庵东侧山湾。裘活佛擅诗善医,为一代高僧,学识渊博。相传裘公活佛归隐禅月山不久附近村庄瘟疫猖獗,圣僧日夜为村民诊治,因患者众多,他将药方刻苦于寸见方的铜印上,遇到病状相似的,就以盖印代方,救治了许多病人。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他降妖祛邪、治病济世、扶危济困、彰善罚恶的神异故事而声名远播。)

  三门好

  云雾山茶岩骨水,

  干柴白米石边鱼。

  话说以前有一个三门的举子赴京赶考,路遇一个外地赴京的举子,就相互吹嘘自己家乡的丰饶美丽,三门举子一句:“云雾山茶岩骨水,干柴白米石边鱼”,形容三门物产的富饶让外地举子无地自容。

  三门素有“水有渔盐之利,陆有林矿之饶”之美誉,陆有湫水山群峰盘踞,海有三门湾众岛横列,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难怪古人显耀品的是云雾茶,喝的是岩骨水,烧干柴吃白米饭,下菜有礁石边穿梭的活奔乱跳鲜鱼。

  鲍怀远的传说

  鲍怀远(?-1912) 字万昌,亭旁镇上鲍村人。鲍怀远自幼好武,喜好拳术,少时家贫,入戏班演丑角,跟一个武功精湛的黄岩人小丑学习武术,练就一身好本领。旧时伶人薪俸低薄,难以赡养父母,怀远回家另谋生计,但仍坚持习武,寒暑不辍。他犹觉功夫未到,遍访名师,武艺大进,掌力沉猛,招法精妙,远近闻名。鲍怀远之肘,海游人章考之腿,邑称“二绝”,县志上有记载。

  一

  有一年老爷寿日,上鲍村请戏班做戏,不想半路上被板沸人抢走了戏箱,外人都说上鲍村“老本”名声大在外,徒有虚名。正好鲍怀远从外地回家,听说此事,二话不说,手持一杆足可装半斤老烟的米外长的铁烟斗,一阵风工夫就赶到板沸村。听说上鲍人要来抢戏箱,板沸人也有点发怵,集中了全村的铁犁耙置于进村道路上,耙齿朝上犹如钉板,以阻止上鲍人进村。鲍怀远轻蔑的笑笑,也不言语,随手以烟杆当棒左挑右提,倾刻间铁犁耙横飞,径直冲到板沸村祠堂。板沸人看呆了,也不敢出来阻止,眼睁睁地看着上鲍人将戏箱抢回。

  二

  有个女拳师武艺高强,传闻鲍怀远之肘,邑称一绝,很是不屑,到上鲍村拜访鲍怀远磋商拳术。来到上鲍村村口荷花塘,见有人在犁田,就停一来打听鲍怀远,正好此人就是鲍怀远。鲍怀远见来人一身短装打扮,气度非凡,说话底气深厚,决非等闲之辈。就以手指插入犁尖梢孔中,边犁田边回答说:我是他家的作头,他在家喝茶。女拳师见此人以手指代犁尖梢,大骇,寻思鲍怀远家的作头功夫也如此了得,哪鲍怀远还不是……,女拳师不由脸色一变,转身离去。

  三

  有一日,大田洋渡人差人送来请帖,叫鲍怀远去喝酒,鲍怀远知道来者不善,推脱不去怕有失身分,去了怕难免有一场恶斗,沉思良久还是答应去会会。到了大田洋渡,对方请鲍怀远坐上座,鲍怀远谦让不肯坐上座。洋渡人以手拍鲍怀远肩膀以试探功力,鲍怀远感觉对方内力深厚,肩膀隐隐作痛,知道今天必有一场生死斗了。酒过三巡,洋渡人吃了三张麦焦,鲍怀远不敢多吃,只吃了一张。放下筷子,对方提出比武,随手抄起短刀,步步狠招,直取鲍怀远命门。鲍怀远赤手空拳,以退为进,寻思着制敌办法。对方一阵猛砍,从院中将鲍怀远直逼到堂前里壁,鲍怀远瞅准对方空档,以一腿绝招鸡胸腿,将对方踢出堂前,跌落院中,当场气绝身亡。鲍怀远经此一战也元气大伤,心力交瘁,回家后拉血1年半后英年早逝。

  四

  鲍怀远有个徒弟枧头人,被鲍怀远仇家重金收买,叫其寻机会将鲍怀远杀了。有一天,鲍怀远在堂前长凳上睡懒觉,枧头人见家中无人,想想机会来了,叫了几声师傅,见鲍怀远一动不动还在“呼呼”大睡,随手抽出大砍刀,死命直劈鲍怀远,鲍怀远朦朦胧胧中见一道白光一闪,暗叫不好,随身懒洋洋地一滚,就滚到凳下,砍刀挨着头皮削去一大块凳板,待枧头人反手再砍,鲍怀远轻轻一翻身,指如利剑,封住枧头人三处死穴。事后鲍怀远有点后悔,差人通知枧头人家人,说已无药解救,七七四十九天后必死,给其家人一袋银元,叫带回枧头,好好侍候,安排后事。

  五

  任家与上鲍村为邻,时常为山林纠纷大打出手,祖辈结冤,连续纠案十八场,任家连输十八次,死伤无数,上鲍村都大胜而归。后来两村叫一个讨饭人讲案,不想第二天起早,任家人带着麦饼趁上鲍人不备,占领了上鲍村祠堂,并用土抢守住大门,在祠堂右侧后墙打了个洞,洞外是烂田,过了烂田便是任家,以备不测。鲍怀远一觉醒来,见村人大哗,知任家人占了祠堂,大怒,随手抄起短铡刀,直奔祠堂。见祠堂已被任家人用土抢封死了进口,随即从外房太婆处要了一床棉被,披在头上,冒着抢弹如雨,三纵两跳,就窜到祠堂门口,飞起一腿就将大门踢开,跃到祠堂院中,怒目环视,任家人见有人冲进祠堂,乱了阵脚,慌作一团,都知道鲍怀远武艺高强,哪敢还手,仓皇钻墙洞逃回任家。后来上鲍人在烂田中拾得草鞋整整装了一车。

  鲍怀远掌力沉猛,招法精妙,医术高超,犹以一手点穴绝技名遐尔闻名,传说此绝技得一高人所遗奇书,此奇书打开犹如白纸,空无一字,只有八月十五月圆时分,点上香案,沐手静心,在月光溶溶之下,方可显出字来,后此天书在破四旧时与大量鲍怀远所遗医书、拳谱一道化为灰烬。

  山珍海错

  几年前在乡下淘宝,同行的朋友见一竖匾,米半多高,披麻镂灰,“山珍海错”四字镏金闪闪,觉得价合适就收入囊中。当时就想“山珍海错”是酒家的的招牌吧,又觉得不妥,想大慨还有配对的下联吧,一直存疑。

  昨晚读韦应物的《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熟犊包羔如折葵”,才知道典出此诗。“山珍海错”竟指山海中出产的各种珍异食品,“海错”有海物“唯错”之说,指海中物产种类丰富繁多,极为难辩,多有错认,旧称海味为“海错”。

  我生长在三门湾畔,家就住在原水产公司隔壁,自小跟海产品打交道,爱大海,也喜欢吃海鲜。海鲜品种繁多,分为鱼、虾蟹、贝和其他海味,以前捕捞的以经济鱼类为主,象黄鱼、带鱼、墨鱼等,品种也单一,都是近海捕捞的。现在市场上什么海产品没有,以前闻所未闻,从未见过的鱼儿也游上了餐桌。来自南海、外洋、深海的五彩斑斓,叫不名的各色海产品充斥市场,即使是连老渔民也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了。旧时三门人调侃天台人海狮卷麦焦,内地人到三门吃蛏“刷刷”咬着蛏壳吐掉肉的笑话,也不足为奇,现在连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海边人也要“海错”了。

  雪坡村的传说

  三百年前的一天晚上,宁海县雪坡村的张员外梦见一条黄龙卧于门前的井台上,久久徘徊不去,大骇,惊醒时犹历历在目。天明起来前去一看,见一七、八岁小孩僵卧在门前井台上,惊愕万分,认为应了昨晚之兆梦,想此小孩必定是黄龙转世,日后必有出头之日。便差人抱小孩至家中,让夫人拿干净衣服给换洗,准备饭菜给他吃,并详细询问小孩子年龄籍贯。小孩姓陈名显禄,家住林家洋村,也不知道怎么会流落到雪坡村的。显禄便栖身张家,帮助放牛打杂。十几年后长大成人,员外见其聪明勤快,仪表堂堂,以独女许配,招赘张家,婚后夫妻相敬如宾,合家欢乐。后生二子,长子名尚美,次子名尚玉,张员外无子,即以次子顶张家之姓,改为姓张,后代子孙遂分成两姓,显禄为迁宁海雪坡陈氏之始祖,今雪坡张、陈两姓子孙繁衍,人丁兴旺,皆源于张员外兆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2-05
一.拜师学艺 旧时向工匠(铁、木、泥水、石、竹)学艺,通常央人引荐,送礼拜师。当徒3年,学艺期内一般只给洗理费或零用钱,期满出师,办一桌丰盛的酒席送至匠师家,称为“谢师”,匠师请同业老辈亲朋戚友宴饮。
二.帮工互助 旧时农家婚丧喜事,奠基造屋,所需杂工,村人都是互帮互助,只供酒饭,不付工资。如造屋的奠地基、扛树、抬石块,砌墙、竖屋做忙工等,都请村人互助。不管助工多少,竖屋时请吃酒即可,此种互助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礼仪习俗 婚嫁 说亲: 通过媒妁往来介绍男女双方及家境情况,两家访得门当户对,则初步议定联姻。 合八字: 男方喜欢,女方允诺,女家把女儿的生辰八字写在庚贴上,交媒人送给男家。男家将“八字”压在灶司爷前,预卜吉祥。3天中平安无事,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属相合,无冲克,则定亲。 定婚: 俗称“递恳贴”。男方将“恳贴”和已议定聘金、首饰(如戒指、项圈、手镯、耳环)、衣料、果品等,交媒人送至女家。女家回“允贴”,并回赠喜果(红蛋、红花生、红银杏、红栗)等,意示结缘。 送聘: 俗称“送日子“,男家由星相家择定婚期,用红书帖写好迎娶日期,连同“日子钱”、衣料、庆篮担(内放鲜鱼、*腿、鱼胶、鸭蛋、垂面、糯米)送至女家求娶。女家视“日子钱”多少决定妆奁厚薄。 迎娶: 男家盛备筵席货物,女家置办妆奁,届时男女两家办喜事。男家堂前张灯结彩,门窗、房柱皆贴喜联。先发“送庚”,再鸣炮发“轿”。待来迎娶的到来,女家孩童在台门用竹杠横档拒之,带轿人要拿出准备好的红包,请求开门,才得入内。谓之“开门包”。 嫁妆启程,鸣炮升轿,唢呐齐鸣。新娘和母亲都要哭泣,表示不愿离开。姐妹及亲姻送至村外。男家请当地有名望之人前来迎接,称“接轿”。新娘花轿,一路上行人都得礼让,官轿亦不免。迎至男家,伴姑扶新娘下轿,由小孩先接,俗名“取取轿”,然后由伴姑扶新娘踏着传递的红口袋入新房。男家先送桂圆茶、汤垂面,新娘吃几口,转给新郎吃,取和合之意。 敬茶: 第二天,新娘下厨烧茶,请长辈吃茶,行跪拜礼,长辈要给“见面钱”。 望三日: 结婚后的第三天,新娘的兄弟必用庆篮担和红口袋担,内放海味名茶、麻糍、状元糕等食品,来看望姐妹,请亲戚入席,称“望三日”。新娘家亦办丰盛的筵宴送行,谓“请新舅”。 喜庆 祝寿: 民间一般年至60至(59岁),在涎辰日开始做寿,乡村谓“做生日”,由女儿送长寿面之类表示心意。 生育: 孩子出生后,生母坐房一个月,称“坐月里”,娘家送去白鲞、豆腐皮等,婴儿出生 满一月,要剃除胎发,后脑久留一撮头发,称“长命发”,婴儿出生满一年,俗称“对周”, 一般人家人家做对周馒头、对周粽分送三亲六眷。以后婴儿去外婆家,背上背着“铜钱剑”,腰系隔年皇历,额上涂一点锅底煤,俗称“望外婆”
一.除夕和春节 除夕和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外出的人一般都要回家欢度佳节。县人过节,大都是从腊月廿四就开始准备。掸扫房内外浮尘垃圾,洗涤衣被、家具、炊具,谓之“掸尘”。故有“廿四掸灰尘,廿五送长工”的俗谚。接着屠*宰鸡,捣糕裹粽,蒸馒头打糖,家家主妇忙个不停。
二.元宵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台州向例十四日为元宵,相传始于元未农民起义元宵节,据守台州,惧朱元璋乘节袭击,故提前一天过节。县人过元宵节,中午均吃“麦焦”,入夜组织迎灯。 三.清明节 清明,为民间扫墓祭祖之节。家家具青麻糍、青团上坟扫墓,加土插幡,焚化千张,奠祭鸣炮。
四.端午 家家门挂菖蒲剑以镇邪,四壁喷雄黄酒以驱五毒(蛇、蝎、蜈蚣、蚊、蝇)。姑娘们在端午前几天赶制香袋。用彩绸绣上丝线,赠给新邻儿童佩戴消灾,以及相互比美。
五.夏至 乡间习俗包羹(扁食)吃。旧时种植中稻,插秧结束,也要包羹,称“了田羹”。 六.六月六 六月六日,古称天贶节,曝衣晒书,防止虫蛀,故民间有“六月六,晒红绿”之谚,这天,县人家家 户户做馒头过节,牵狗洗浴,可除垢灭蚤。俗谚“六月六,狗洗浴”
七.中元节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道家谓之中元,名叫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乡民历来有烧“麦焦”祭祖的习俗。
八.中秋节 我县皆在八月十六日过节,吃月饼。县人还习惯选中秋节定亲送聘,取团圆之意。此俗现在仍盛行,城镇居民大都备酒设肴,欢聚赏月,亲戚好友以月饼为节礼相赠送。
九.九月九 农历九月九为重阳节,又称重九。旧时有登高饮菊花酒之举。县人习惯做麻糍过节,乡村妇女、儿童去野外采摘菊花,晒干装入枕头,称“菊花枕”,谓可清凉解毒。
十.冬至 冬至日,家家备办酒菜,做“冬至圆”过节,冬至圆有甜、咸两种。甜的多裹无赤豆沙,取团圆之意,有“冬至甜圆”之说。并有祭祖的习俗。
第3个回答  2011-02-05
bbs.taizhou.com/read-htm-tid-3735.html

三门民俗知多少?知道的就告诉我吧。。。急用啊。越多越好。
5. 三门石窗、三门青蟹和下谢鱼灯都是该县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历史文化产物。下谢鱼灯地方特色浓郁,是三门当地百姓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地方民俗舞。

三门民俗知多少?知道的就告诉我吧。。。急用啊。越多越好。
三门石窗、三门青蟹和下谢鱼灯都是该县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历史文化产物;下谢鱼灯地方特色浓郁,是三门当地百姓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地方民俗舞。

台州三门民俗有哪些啊。愈多越好哈~~~ 希望有范围,由来,文化内涵和演 ...
四.端午 家家门挂菖蒲剑以镇邪,四壁喷雄黄酒以驱五毒(蛇、蝎、蜈蚣、蚊、蝇)。姑娘们在端午前几天赶制香袋。用彩绸绣上丝线,赠给新邻儿童佩戴消灾,以及相互比美。五.夏至 乡间习俗包羹(扁食)吃。旧时种植中稻,插秧结束,也要包羹,称“了田羹”。 六.六月六 六月六日,古称天贶节,曝...

三门有哪些民俗习惯呢?
其中除夕“三十夜、间间亮”的习俗,就是每家每户要将每间房屋都点灯通亮,希望借灯光招引财神,又称“守发”。正月十四元宵节,其夜将樟树柴等焚烧时就是这样说:“十四夜,弹枝界,蚊虫蚤虱弹出外,金银财宝弹进来。”另外,许多乘机挣小钱的贫之士将一些印制粗糙的财神爷像往别人家门上一贴,说...

三字吉祥祝福语
百业兴旺狗行运狗守吉祥狗守护;春风洋溢;家关;情滋润;财神宠信;朋友忠于;我祝福;幸运星永远照着旺旺吠财狗福我昨晚梦:我漫步河边相互依偎着抬凝视着我眼睛深情吐三字……汪汪汪……跟我妈说我喜欢我要让我家夜夜陪伴我知道通些交往我发现我已经能没我妈肯说:家准养狗 42、1947年1月中旬,著名的民俗学家...

三门民风民俗作文400
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是用蜂蜜泡开水而成的,味道很甜。”一位阿姨说。另一位阿姨补充道:“这是三道茶,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这三道茶也是我们白族待客的礼物,代表我们白族对客人的尊敬与热情。”这就是白族,虽然他们人数不如汉族的多,但他们的热情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关于中国民俗
春节期间一些乞丐到村里挨家挨户乞讨钱财,主人施舍给他们钱财后,他们就在主人家门口的墙上贴上一张财神像。据记述,旧时苏北张家港周围贴财神的习俗:他们用黄纸刻上财神图案,去人家门上张贴,贴时口中念念有词,其词曰:“财神贴得高,主家又蒸馒头来又蒸糕;财神贴得低,主家开年好福气;财神贴得勿高勿低,主人家...

元宵节作文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三门也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文化民俗巡演。 晚上,我在外婆家早早地吃地糟羹,来到路口,选了一个有利于看演出的位置。 大概晚上八点钟,文艺流行队伍来到了我所在的街口。第一个出场的是狮子,狮子是开路的,儿子张牙舞爪地把行人吓了回去,这样好给后面的`队伍让路。第二个出场的是古人的...

中国民族有哪些民风民俗
香炉山没了山顶,阿别再无法下凡了,玉帝也因没有山顶不能享受人间香火,便罚阿补变为香炉,供烧香之用。为了纪念阿别和阿补的忠贞爱情,苗家人便在阿补变香炉这天过一年一度的爬山节。 杀鱼节 居住在贵州省贵定一带的苗族人民每年农历三月初九都要过杀鱼节。这天,人民起早来到河边,叉起河里的鲜鱼,在河边煮着吃...

《三字经》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启示〗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