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名字是怎么来 的?

听说在明朝的时候,因为香港和广东东莞盛产莞香,有人贩运香料,所以香港才得名,不过据我所知明朝的时候常年施行海禁,“片板不如海”即是是走私,恐怕也只是少量的,那么香港“贩香之岛”的意思是否正确呢,如果不是的话,那么香港在明朝的名字是什么呢?

“香港”这个名称的来源历来众说纷纭。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有以下几种传说:

1、由“红香炉山”一名演变而来,据说清初在铜锣湾海旁有红香炉从海上飘来,于是村民便在沙滩上建庙,庙后的小山便被命名为“红香炉山”,由此演变成“红香炉港”,后简称为“香港”。

2、芬芳的港口。香港早期常有外国商船停泊,水手们上岸浏览时见遍地是芬芳的野花,他们非常高兴,就把这个地方称为芬芳的港口,于是被译作“香港”。

3、鳌洋甘瀑。据说在香港附近有一山溪,是行船者喜欢汲取的溪水,被称作“香江”,其人口的港口被称作“香港”,而全岛也被叫做“香港岛”。

4、与“香木”有关。香港在明代至清初盛产香木,名叫“莞香”。种香及制香盛极一时,不少居民赖此为生。莞香先运至九龙的“香涉替头”,然后运到石排湾(香港东北),再乘船运至广州甚至江浙一带,所以运香木的海湾就被称作“香港”。

扩展资料:

香港的历史:

1、先秦。

在距今约12.9万年以前,岭南境地就已经出现了早期古人(马坝人)。先秦时期,岭南(包括香港)为百越之地,《吕氏春秋》中称“百越”,《史记》中称“南越”,《汉书》称“南粤”。正史记载中,岭南尽皆“南蛮之地”,至秦军南下始融入文明;但考古学界近年来研究发现,这一观点是“历史的误会”,出土的大量文物表明,岭南地区在秦朝之前已经存在过灿烂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高度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2、秦汉。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把香港一带纳入其领土,属番禺县管辖。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明确成为那时的中原王朝领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从此时起直至清朝,随着中原文明向南播迁,香港地区得以逐渐发展起来。

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

3、两晋。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东晋成帝咸和六年将南海郡东部划出,另设了一个东莞郡,下辖宝安、兴宁、海丰等六个县。宝安县的辖地,包括今天的香港地区和深圳市、东莞市,县城就是今天的深圳南头城。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3
香港本是新安县的一个小海岛,这座小岛一向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名称。有关“香港”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以下不同解释: 1.清朝嘉庆年间,海盗林某横行,后为清海军将领击败,林某逃走死于台湾,其妻香姑则领余党占注中国南面岛屿,后人因而称之为“香港岛”。但明清史籍中并没有名叫香姑的海盗,香港各区亦未有发现相关史迹,故此说未必可信。 2.相传今日香港薄扶林一带,有一条名为“泷水”的山溪,由瀑布注成。传说此溪涧涌出甘甜而带有香味的水,附近航海者常到此溪汲取食水饮用,并将溪涧名为“香江”,更将溪涧出海处改名为“香港”,最后演化为整个岛屿的名称。 3.明朝时候,东莞生产香料非常出名,因此又称“莞香”。传说香港于明朝时亦盛产莞香,当时东莞南部一带及香港生产的香品皆经香港石排湾转运至广州及其它地方,因此时人称石排湾一带为“香港”,而港湾附近的村落则叫作“香港村”。清朝英军初抵中国东南方时,在现今赤柱一带登陆,并由一名为陈群的蜑民引路,路经“香港村”时,英军问及地名,蜑民以蜑话回答“香港”,英军遂将蜑音“Hong Kong”记下,并以为是岛屿的名称,因此岛屿便被改名为“香港岛”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8-29
香港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我国就有居民在这一带劳动、 生活。在英国人占领香港之前,这个小岛上的居民已达七千四 百多人。岛上有赤柱山、黄泥涌、薄扶林、七姊妹等村落。时 至今日,这些村落虽已湮灭,但名字却留了下来。 关于“香港”这个名字的由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一种是: 据说早年在香港岛东南部的石排隔,有一条流入大海的小溪, 岛上居民和过往船只常在此汲水。人们发现这里的泉水特别清 香甘甜,故称之为“香江”。于是,香江入海的港口,便被叫 作“香港”。另一种传说与海盗有关:古时候有个叫香姑的女 海盗,武艺高强,貌美如花,占据着该岛。因此,该岛便名为 “香姑岛”,简称为“香岛”,“香港”一名即由此演变而来。 还有一种传说是:原来东莞县以出产香料著名,叫作“莞香”, 多数运到香港集中,换载大船,沿海北上,运销内地各省和日 本。由于香料都集中在这个港口起运,“香港”便由此得名。 在“香港”这个名字之前,人们常用裙带路、赤柱山、红香炉 等来称呼香港岛。其中“裙带路”这个名字,还见于清代<<广 东图说>><<新安图说>>中。据说是因为岛上蜿蜒曲折的山路, 远望象衣裙上的彩带,纵横飞舞,故而得名。
第3个回答  2014-08-29
******香港的得名******

宋代以前,这里是海上渔民捕鱼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后,岛上有个小村,叫“香港村“,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1997年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关于“香港”地名的由来,有几种说法。

一、据说,“香港”当时只是指今天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村落。这座小村落靠近大海,村里有一条小溪流注入大海,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港湾。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来的水手,经常到这里来取水饮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这条小溪,也就被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冲积成的小港湾,也就被称为“香港”。有一批英国人登上香港岛时就是从这个港湾上岸的,所以他们也就用“香港”这个词来命名整个岛屿。直到今天,仍然有人用“香江”作为香港的别称。

二、香港的得名同香料有关。那时,香港这座小岛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因为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了名,才被人们称为“香港”。据说那时“香港”转运出去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同种植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也就逐渐为远近的人们所认可。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可后来,村里人不肯种植了,皇帝便下令杀了村长,村民们四散逃走,香料的种植和转运,也就在香港逐渐消失了,但香港这个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三、香港的得名同一个名叫香姑的女人有关。据说香姑是一个海盗头目的妻子,丈夫死后,她继续在这座小岛上拉起人马占岛为王,“香港”就是“香姑的港口”的意思。这种说法,看来有些离奇。

尽管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明朝,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港湾、小村落,后来才扩大为对整个岛屿的称呼,最后,到了本世纪初,才成了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的整个地区的统称。对于以上三种不同的说法,多数人赞同第二种,认为“香港”是因转运香料而得名,不过,三四百年前鼎盛的制香、运香业,除了给香港留下一个芬芳的美名之外,到今天已经没有其他什么痕迹了。
第4个回答  2013-12-06
香港旺角古时称为芒角,因为当地芒草丛生,地形像一只牛角伸入海里,该处被称为芒角咀,而附近的村落便得名芒角村。2004年5月在闹市通菜街和豉油街交界的一个深度只有两米的渠务地盘里发掘出大量东汉、晋朝和唐朝陶器和制陶工具,显示在千多年前,旺角已有人居住。
清朝时,芒角(旺角)又名望角。1860年起,芒角随著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到了1909年,香港政府开始在该带填海及兴建避风塘,而附近亦开始有码头和道路。1930年代,芒角被改称为旺角,取其兴旺之意,但是它的英文名字(Mong Kok)则没有改变,一直沿用至今。而当时旺角是个工业区,制烟厂、棉织厂及五金厂林立。
现在的旺角是香港人流最旺盛的地区,是本地人购物的热门地点,不少商店及饭馆均通宵营业,全区繁华拥挤,银行,商业大厦林立,店铺格局小巧精致,弥敦道一段更是精华所在。庙街从佐敦道伸展至油麻地文明里,每晚七时为变身成灯火通明的热闹夜市,数以百计的摊子摆卖衣饰,电器,手表等平价货品。由于很多摊子售卖男仕衣服,故有(男人街)之俗称,接近天后庙一带有算命占卜和地摊摆挡,不远处还有街头戏曲表演,热闹处真如平民式夜总会啊……浏览街道两旁,旅客可发掘真正的香港市区生活面貌。

旺角位于香港的油尖旺区,位于九龙半岛中部。新旧楼宇林立;旧住宅楼宇地铺多为商店或餐厅。以弥敦道为界,购物中心集中在东面,住宅区在西面。旺角交通十分发达,有公共汽车、火车、地下铁,更有专线小巴通宵行驶。假日时弥敦道以东一带常挤得水泄不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