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如题所述

一,充分发掘教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教材,作为学生接触到的第一手的文本资料,其承载的重要功能和发挥的优势作用,自不必明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应由此才能找到突破点。语文教育,说到底也即审美教育。现行的教育体制,一直也在大力倡导和呼吁素质教育,在小学生当中进一步强调审美教育也具有长远意义。深悟课本所蕴含的巨大美育源泉,让小学生童稚的心灵畅游愉悦在优雅的语词审美氛围中,开启他们智慧和灵感的萌芽,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很圣神的职责和义务。我在实际教学也尝试一些做法,比如在教授课文过程时,尽量通过让学生朗读和欣赏,感悟文章意境,从中享受美的熏陶。我在讲《怀念母亲》(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文,让学生在字里行间的阅读中,深深体会季羡林老人对亲人的悔感。还找来相关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在美的理解。当然教材也有其局限,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闯入充满诗情画意的审美境地。
二,营造美育环境,创设教学人文氛围。
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力求凸显语文教学人文优势的一面。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和鉴别能力,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各学科的教学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辅助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要设法在课堂内外,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美育环境,使得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理念得到充分体现。比如在课堂上,要尽量淡化语文知识的输出教学思路,将教授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志趣,开发他们天赋,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上。语文是一门充满着温情的学问,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塑造和完善他们美好人格的必修课。语文作为语言文字的陶冶人的性情,消解人的精神疲惫的功能,在小学生的身上,应该得以及时的兑现。语文教学,其实就是以人文本的教学,而语文可以说是塑造学生灵魂的科学。我们教学目的终归是为人服务,而审美境界追求,又岂止是语文学科的旨归。
三,引领学生发现美,激发他们的审美想象。
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他们同样充满着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小学生受生活圈子限制,要善于引领他们去发现身边美的事物,自觉陶冶在美的情景中,激发其潜藏的审美萌芽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去延伸课堂生活,让学生在较为广阔的天地间自由的驰骋想象,开拓他们的审美创造空间。比如,让学生多阅读适合他们的美文,参与一切能参与的活动。我们教育的对象——小学生,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碟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总之,审美情趣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语文教学正是在学生的心田上,撒下美的种子,春风化雨中长成一片青翠,把我们的世界点缀得美丽。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7
情景教学法运用,启发学生去发现美,感悟美。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作为语文教师,要设法在课堂内外,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美育环境,使得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理念得到充分体现。比如在课堂上,要尽量淡化语文知识的输出教学思路,将教授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志趣,开发他们天赋,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上。语文是一门充满着温情的学问,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塑造和完善他们美好人格的必修课。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创设情境,感受美 情境教学是通过图画、摄影、音乐、动作和文学语言描述形象的内容, 再现语文教材提供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对作品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感情,阐述的哲理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化难为易,使学生能...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

如何针对语文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将音乐融入语文课堂,使学生享受艺术美 音乐能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获得各种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单纯地说教、朗读,有时很难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若在适当的时候用音乐加以渲染,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而且会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草原》一课时,由...

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只有注意创新指导,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让学生想读,敢读,会读,读出个性,使阅读教学有声有色,才能使学生在读中求知、陶情、启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感知语言美的能力。通过感情朗读,达到品享审美意境的目的。三、展开想象,领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审美情趣
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文章特有的、神妙动人的结构美。这不仅对培养学生美感、发展学生的思维颇有裨益,而且对爱好写作的学生来说,必然会迁移到写作中,成为善于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和情思清楚、环环紧扣的审美表达力。因此,培养学生具有欣赏结构美的能力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如学习《过零丁洋》一诗...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它是因人而异的,不同人和人群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而,语文教学有必要有责任引导学生承认、认同全人类的集体潜意识中的所共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第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内涵是什么?以一言蔽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人、事、物和文学作品等的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把握诵读,体会节奏美 叶圣陶先生曾创造性地提出了“美读”法,就是强调通过对声音节奏之美的感觉,设身处地,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与作者心灵相感通”,即神相遇、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由此得知,朗读作品时诱导学生产生同步联想,是激发审美情感,从感性直观上升到...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审美能力呢?一、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审美感受能力是人们进行一切审美、创美活动的出发点,是整个审美能力中最初始、最基本的能力,是审美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理解能力得以萌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通往更高审美境界的桥梁。席勒说过:“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由此可看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