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你将如何解决?

如题所述

一、共情:能够理解,孩子现在可能有一些消极和负向情绪,我们一起来具体看看具体能做一些什么?
二、具体化:您说孩子总是从负面看待问题,可以举例说明吗?
三、探究问题成因,并具体分析:
a 性格原因:有的孩子天性乐观开朗,凡事积极思考,有的孩子则天性冷静沉稳,遇事消极思考,这有些是先天性的因素,或符合家庭或家族的思考模式的。
解决:对于一直就爱从负面看待问题的孩子,家长更多的要先理解与接纳,切不可认为能通过很直接的教育来扭转他们的认知。可以和经常和孩子在一起谈谈,探讨一下用积极心态去面对与消极心态面对同一件事情,结果可能有什么不同。多鼓励、多夸孩子,有做得好的方面,就经常鼓励,提升孩子自我认同感与自信。
b 认知影响:这可能来源于家庭中,有家庭成员,或者大家都从负面去看待问题,久而久之,孩子习得了家庭中应对问题的模式,也开始从这方面去考虑问题。
解决:
(1)首先家长要自省,是不是自己平常也喜欢从负面角度去看待问题。
(2)减少在家庭里的抱怨,如对生活的不易、对领导的不满、工作的艰辛等等,孩子再听到以后,逐渐就会形成“做事情好难”的局面,不敢去做事。
(3)引导孩子进行良好的自我暗示,经常说:自己很棒,自己是可以做到的!每天说20-30次,激励自己。
(4)引导孩子,与孩子一起探讨,从负面的问题中多找到正向的部分,让孩子看到更多的期望而非失望。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29
1、让孩子情绪软着陆
真正成熟的父母,不会只想着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先去处理孩子的感受。如果我们只着眼于孩子的问题,用强硬的态度与孩子的情绪发生碰撞,势必会激起更大的风浪。当孩子的处于情绪的漩涡中时,家长应用理解的目光,共通的情感,让孩子自己放下情绪,回复理智。
2、和孩子一同生气
当孩子生气时,父母向孩子传达出“我知道你很难过,我和你感同身受,我可以陪你来面对”很重要。替孩子表达情绪和感受,孩子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那些看不见又摸不到的情绪,学着与情绪和谐相处。
3、教会孩子适当的发泄情绪
生气就扔东西,发脾气就吵闹,动不动就大哭一场...其实慢慢的你会发现,你所反感的并不是孩子的负面情绪,而是孩子发泄情绪的方式。所以,家长应该教导孩子把情绪说出来;以身作则,不在孩子面前放纵情绪;言传身教,带着孩子用适当的方法发泄情绪。
调节情绪选择情绪能量,情绪能量的中医减压情绪调节适宜技术,以中医传统理论中的情志疗法为基础,根据十七年的研究、探索,总结,运用情绪反射点、呼吸、律动、音乐的技术和疗法,综合解决人的身体、心理、情绪、和生命整体健康的问题。

第2个回答  2015-11-29
第一步:充分共情 共情是亲子沟通的基础,简单询问孩子是不是难过或安慰孩子别难过,这都作用不大。由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可尝试帮孩子尽可能表达出他内心微妙的复杂感受。对不太有把握、难以确定的部分,可以用“你看起来/感觉……,是吗?”的句式来询问,如文中“是不是因为妈妈今天都在忙……,没有时间关心你。外公外婆也……”。尽量描摹出孩子细微复杂的情绪和感受,如文中妈妈说“你也想得到那么多礼物,你觉得很不公平,所以你很难过又有点埋怨,是吗?” 第二步: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和感受 孩子能够及时表达情绪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让家长及早了解到孩子的感受,可以及时加以引导,情绪就不会一直淤积甚至恶化。另一方面,儿童接纳并合理表达本身就会让负面情绪得以纾解。 父母亲要让孩子觉得任何感受都是可以表达的,切莫简单地压制、批评甚至斥责孩子。“怎么可以忌妒弟弟呢”,“不要嫉妒”,“哥哥应该为弟弟高兴”这样的道德化说教并不能让孩子的嫉妒感受消失,而只会让孩子关闭心门,或是为了迎合成人而压抑真实的自我。 在中文语境中,情绪词汇似乎有褒贬之分,但就情绪的进化来源,每种情绪都有它的功能,害怕可以让人避开危险的地方,嫉妒让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或拥有资源的差异。家长们不妨告诉孩子每种情绪的功能,比如“害怕有时候会帮助我们远离危险的地方”“嫉妒有时候会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接纳和包容负面情绪。 第三步:给情绪一个“名称“,这有助于孩子将来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仔细揣摩文中的示范(妈妈将孩子一把搂进怀里。“这叫嫉妒。你想要东东的礼物,但你却得不到,所以你嫉妒他。”),显然在妈妈这里,嫉妒是可以接受的人之常情,她充分理解和接纳孩子,孩子情绪得以逐渐平复。鼓励孩子用词汇描述情绪也能促进左右脑的整合和对情绪的认识和管理。 第四步:鼓励家长自我吐露(self disclosure) 如果家长曾有过类似感受,能够自我吐露是值得鼓励的。“我也曾经忌妒/害怕……”,这会拉近亲子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感受得到了接纳,会觉得自己的“情绪问题”是正常的,也只是暂时的,之后可以改善。 当孩子出现嫉妒、恐惧等负面情绪时,这么做尤其重要。例如孩子怕黑时,你告诉他“妈妈小时候也有点怕黑,不敢出门”,“长大后就敢和朋友一起出去,后来一个人出去也没问题”这会让孩子觉得自身的恐惧是正常的、暂时的,对将来也会报以期望。 第五步:告诉孩子在负面情绪时可以怎么做 例如孩子嫉妒同学比自己好时,家长可以说:“妈妈小时候平时成绩都很好,有一次考试考输给了同桌的同学,也挺嫉妒她的。后来妈妈在平时的学习准备中做得认真,下一次成绩又追上来了”。现在流行的说法“羡慕嫉妒恨”,其实既可以激励人提升自己能力(正面),也可能让人通过贬损别人来满足自我价值感(负面),重要的是,家长需要作出正向引导。 孩子的所有情绪和感受都可以被接纳,但接纳不等于赞同!接纳感受也不意味着接受孩子不合理行为表现(比如乱摔东西),恰恰相反,家长接纳了孩子的感受后(嫉妒),可以引导示范孩子怎样用正面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嫉妒可以说出来),怎样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改善现状(如“后来妈妈学习更认真了,下一次成绩又追上来了”)。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会自我安抚,学会欣赏自己拥有的。比如告诉孩子害怕的时候可以抱着自己喜欢的玩偶,看自己喜欢看的故事书。嫉妒的时候可以想想自己拥有什么,这会让自己感觉好多了。文中妈妈引导小鸿回忆起去年获得的精美生日礼物,不但减少了当下的嫉妒和失落感受,还让孩子感到“自己拥有的爱和美好”,并巧妙地引导小鸿用自己喜欢的和表弟一起游戏,走出情绪的“阴霾”。
第3个回答  2015-11-29
不要急着跟她说怎样做是对的,先顺着他,等他情绪稳定了再去试着跟她沟通,了解他的想法,然后再慢慢的引导她,跟她说她那样会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她接受后再告诉她怎样做是对的,孩子也有想法,我们要一边尊重一边引导。
第4个回答  2015-11-29
先了解原因,在慢慢引导他把负面情绪消除,怎么引导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