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简化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29

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例如“营”、“寿”、“尽”、“敌”、“继”、“烛”、“壮”、“齐”、“渊”、“娄”、“顾”、“献”、“变”、“灯”、“坟”、“驴”,等等。唐代颜元孙著《干禄字书》和王仁[日句]著《刊谬补缺切韵》,都收了极多的俗体字。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明,简体字由碑刻和手写转到雕版印刷的书籍上,从而扩大了简体字的流行范围,数量大大增多。

第2个回答  2018-01-29

汉字的演化趋势,是由文字的工具性所决定的。其一是要求加强汉字的表音表意功能,在字形上有所繁化,又或是为着义项的分工而进行分化,而使字形繁化;另一种则是要求形体便于书写,将原先较为复杂的字加以简化。这两方面的要求有时会发生矛盾。汉字一般会通过自身的调节,或是牺牲一些表音表意功能以实现简化,或者是为维护表音表意功能允许字形上有所繁化,最终达到便于使用的目的。然而一般情况下,甲骨文、金文里的繁化与简化字形,现代学者都能以六书为主的汉字造字系统来解释。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割据,除东周、秦国的大篆规范性较强之外,其余六国的文字彼此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分歧,俗体广为流行,俗体中有简化的,也有繁化的。但当时之俗体,据现代的文字学家考证,绝大多数都切合六书。

隶书来自于秦国人为书写简便和改造而产生的字体。晋书记载“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书难成,即令隶人(笔吏)佐书,曰隶书者,篆之捷也。”同小篆相比,是书写简便的公文字体。隶书在汉代成熟,又叫“佐书”,奠定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隶书之后,产生了楷书(又叫真书或者正书)、草书、行书等各种字体。以笔画书写来说,这些字体较为方便、易写。除了笔画较简单外,这时期的汉字,还存在着目的在于增进汉字的表音表意功能的繁化现象,增加形符或声符,或者将原先相同的字分成两个,各自表达的意义更加明确。

由于隶变之后仍有不少字结构复杂,笔画繁多,南北朝以来,在常用的楷体汉字中,有一部分出现了较简便的俗字,笔画比正字少的俗字,一般被叫做简体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现存的元刻本中,就已经出现了“刘”的简化字“刘”字的写法。这些俗字则未必能以六书等既有汉字造字系统去解释。

第3个回答  2018-01-29

很多人都以为汉字简化工作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其实不然。同一个字的繁简不同写法,从汉字产生之时就出现了,比如青铜器铭文中的“车”字,有很繁的“I”,也有很简的“I”。历代文人的手写文本中、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中、历代民间的各种文书中,简写的字形随处可见,但作为政府行为的汉字简化工作,则是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国民政府时期开始的。193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包括324个简化字的《第一批简体字表》(见右图),颁布此表的教育部《部令》认为:“简体文字,无论在文人学士,在一般民众间,均有深固之基础,广大之用途,已为显明之事实。”“旋据前国语统  一筹备委员会呈复,谓字体改简,于文化前途,实大有裨益,其他专家,亦谓全国教育,既须从速普及,则采用简体字,以谋普及之促进,实属刻不容缓。”《第一批简体字表》中的324个简化字,有276个(占85%)  完全或基本上同于大陆颁布的《简化字总表》中的简化字。由此可 见,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汉字简化,上承汉字发展和规范的历史, 有广泛而深厚的基础。

简化汉字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使用的吗?
在以前为了方便出现过简体字,但只是小范内使用的。新中国成立了,国家为了让以前不识字的工人、农民更快的识字,统一制定了简化字方案。简化字的推出,普及了教育,大大提高了全民识字率,从这一点来看,简化字功不可没。但简化字失去了繁体字的美感,所以书法艺术依然是使用繁体字的。

简化汉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使用的吗
简化汉字并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使用的。南北朝以来,在常用的楷体汉字中,已有一些形体比较简单的字在民间流行,被人们称作“简体字”、“俗体”或“破体”等,如“尔、盖、刘”。由于这些简体字未必符合汉字原来的六书系统,也有其出现的特别历史因素,因此长期没有取得合法地位。历史上首次给与简体...

中国大陆是从何时开始使用推广简体字的?
简体字是建国以后才推广的,实际推广时间应该是在七八十年代

中文简体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呵呵,知道什么叫简体中文不? 这些主要是针对与大陆地区汉语设置的版本,因为大陆解放后曾经做过一个简化汉字的改革,所以简体中文就是指现在我们用的文字(是相对于台湾等仍然用繁体中文的来说的)

中国大陆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简体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1952年2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收集民间及民国以来主张汉字简化学者们的建议,于1954年底提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并于1955年2月公布于《人民日报》上,7月,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由董必武为主委,郭沫若及作家老舍都是该委员会成员。该会于1956...

汉字简化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吗?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

中国是什么时候推行简体字的?
1.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简化字。2. 文字简化并非偶然,它伴随着汉字的整个发展过程。从甲骨文到经文,再到隶书,汉字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着简化。3. 新中国成立前,南京国民政府曾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后被废除),同时,以鲁迅和瞿秋白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提出了汉字...

简体字完全是大陆发明的吗?
再看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实,解放后中国大陆地区文盲率的大幅下降,简体汉字的推广功不可没!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在不损害绝大多数汉字内涵的情况下,简体字更容易书写和记忆,当然推广速度也更快.再说说与汉字繁简之争的另外一个相关问题,就是东汉许慎对汉字发展的贡献。纵观汉字发展历史,东汉的许慎的...

中国是什么时候推行简体字的?
“简化,伴随着汉字的整个发展过程。”韩敬体说,“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到经文,到隶书……其中就不断发生着简化。五四运动之后,著名学者陆费逵、钱玄同等提倡简体字以来,围绕汉字简化进行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新中国成立前,南京国民政府也曾公布过《第一批简体字表》(后被废除),此间以鲁迅和瞿秋白...

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就把几千年的繁体字换成了简体字
简体字是1950年代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传统汉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汉字简化而产生的字体。由此亦产生了繁体字的对称,意指该字在简化前的写法。同一汉字,简体字比繁体字笔画为少。简体字在现今中国大陆地区为规范汉字的一种。根据联合国决定,从2008年后,在联合国使用的中文一律用简体字。现在联合国使用...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