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李白与杜甫是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扩展资料: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

1、风格不同

李白属于浪漫主义,杜甫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李白诗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杜甫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叙事诗善于铺陈,高度概括,精心刻画细节,于细微处见真实,抒情色彩浓郁。抒情诗情景交融,抒情、议论、叙事熔于一体,抒情曲折委婉,跌宕反复,属现实主义诗歌。

2、思想不同

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逃避现实等思想,这在封建社会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杜甫的诗,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所以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3、背景和主题不同。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同时盛唐国力强盛,多数士人渴望建功立业,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性格。

杜甫生活在晚唐,历经安史之乱战乱流离,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做出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甫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8

两者之间有心心相惜的友谊。

李白、杜甫初遇于天宝三载(744年)夏天。李白遭赐金放还,准备客游梁宋,离开长安经过洛阳,在那里他们初次见面,一见如故。当年秋天,他们曾跟高适等人相约一同游览梁宋。

第二年,杜甫再游齐鲁,秋天到达兖州,当时李白也自梁宋回到东鲁,两人有过一段愉快的结伴同游的日子,就是杜甫所说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不久,杜甫要去长安谋求仕进,李白要去游江东,两人在兖州石门分手。

现存的李白赠杜甫之诗都创作于李白与杜甫相遇并同游的时期,同时杜甫在这时期也有诗作赠与李白。

这期间,李杜两人互有赠诗往来,传世至今的、这两年间的二人互赠诗作数量也大体相当。这以后,杜甫仍有赠李白诗作,却并无李白回赠的诗作传世。

杜甫和李白间的诗文往来也“属于这种情况”。李白明显比杜甫大,李白成名明显比杜甫早。杜甫当年是非常崇拜李白的后辈,所以他当然给李白写的多,李白回他的少。

扩展资料: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1-2]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参考资料:人民网-李白与杜甫诗不互动人民网-天下朋友皆胶漆(2):李白与杜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13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李白与杜甫是同时代的诗人,李白长杜甫十一岁。


  1、他俩是朋友,但李白比杜甫大,对杜甫来说李白算是亦兄亦友。

  2、一个盛唐一个晚唐,一个诗仙一个诗圣,诗仙由于环境好所以天马行空自由幻想豪放派,诗圣生活的时候政局没那么好了,所以写的诗有点悲。

  3、李白和杜甫人生中有一些交集的——

  虽然二人诗风差距很大,一个浪漫飘逸,一个沉郁顿挫,并且李白生活在盛唐,而杜甫更多的是在唐由盛转衰的年代(不是晚唐!)。但是二人是有交集的。天宝三载,744年,杜甫第一次在洛阳见到李白,就写下了《赠李白》,相逢恨晚。二人相约北渡黄河,来到王屋山,寻访道士华盖君,不料其已仙去,故而李白去陈留,杜甫去了梁宋,后李白又赶来,二人遇见了高适。这段故事,在杜甫的《遣怀》《昔游》中亦有记载。再后来他们又在兖州重逢。之后再无见面。杜甫在京都长安开始了北漂生涯,李白则漫游生活。

  后来杜甫还写了很多回忆李白的诗句……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天末怀李白》;李白也写过首《沙丘城下寄杜甫》。

  4、杜甫曾经非常仰慕李白,李白在当代是个非常神话的名人,而杜甫只是个很普通的小官。

  5、二人虽被并称李杜,但其实在当时,杜甫的诗歌并未被提到那么高的高度。最早将二人相提并论也要等到杜甫逝世四十多年后,元稹给他写的墓志铭中了。

  6、李白的诗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名扬天下,而杜甫的诗在死后才受人赞扬。李白生性放荡,杜甫生性拘谨。虽然都是诗人,但是,李白要比杜甫强很多,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代。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1
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但自唐代以来,人们多喜将他们并论,更有学者对他们的进行比较,以致很多诗评家都卷入了对李杜孰优孰劣的争论。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虽然学界还存在着李杜优劣论,但人们更喜探讨李杜之间的交谊、李杜诗歌思想和艺术之异同。

本世纪较早探讨李杜交谊的学者是闻一多。他在《杜甫》一文中用饱含感情的笔墨,描述了李杜二人的交往和友谊。如他在写到李杜第一次会面时说:"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出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
四十年代,陈叔渠在《唐代两大诗人的风义感及其他》中也论及李杜之交谊。他认为,"杜甫对于李白,一片怜才之忱,在他的诗中,时时可见";"最奇怪的是,李白对于杜甫,却是很为冷淡","这可见老杜的怜才爱友,一热烈至诚,出于无情的了。"
五十年代,林庚在《诗人李白》中较为细入地探讨了李杜之间的交谊。他认为,"李白是杜甫生平最倾心的诗人",而其因素又有政治和诗歌两方面。李白与杜甫相会游从的半年中,李白影响杜甫的成分要多一些。他们真无愧于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对于政治的警惕性, 对于现实的敏感,乃是时代真实的镜子。他们的默契也就是现实主义传统的发扬。从诗歌艺术上说,也是李白影响杜甫为多:"杜甫在遇见李白之前,现存约十首的诗中几乎都是五律,可见杜甫早期的作品原是以五律为主的。"而杜甫在遇见李白之后,受到李白七古的影响,后来又"从七古中获得全新的解放,因而又创造了他自己所独有的五古" 。
六十年代,人们对李杜交谊更为关注,出现了好几篇论述李杜之交谊的文章,如郭沫若的《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耿元瑞的《有关李杜交游的几个问题》等。郭文指出,"李白和杜甫是像兄弟一样的好朋友。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像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
七十年代,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进一步阐述了他对李杜交往和友谊的看法。他说:"杜甫十分同情李白,毫无问题。"而"李白虽然年长十一岁,他对于杜甫也有同样深厚的感情。""前人爱以现存诗歌的数量来衡量李杜感情的厚薄,说杜厚于李,而李薄于杜。那真是皮相的见解。"对于相传李白所作的《戏赠杜甫》诗,作者认为,"既非嘲诮""戏赠",也不是后人伪作,"那诗亲切动人,正表明着李白对于杜甫的深厚的关心。"
八十年代以后,仍然有一些学者论及李杜之交往和友谊,如李宽的《杜甫与李白的友谊》、叶嘉莹的《谈李白、杜甫的友谊和天才的寂寞》、王辉斌的《李杜初识时地探索》等。叶嘉莹通过对杜甫《赠李白》一诗的解说,证明李杜相轻之说的决不可信,看出李杜二人于外表的相异之下所蕴含的一份生命与心灵上的相通。王辉斌文则对李杜天宝三载前后的行踪进行考察,认为他们初识的地点不在洛阳而在梁园。

虽然本世纪大部分学者并不热衷于讨论李杜孰优孰劣的问题,但是在一定的时期仍有一些学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持扬李抑杜或扬杜抑李的观点。
本世纪上半叶 这一时期,大多学者对历史上的李杜优劣论不以为然。如胡小石在《李杜诗之比较》中就没有对李杜强分高下,而是从李杜二人的创作实际出发对其诗歌艺术之异同一一比较。汪静之在《李杜研究》中也认为,历史上扬李抑杜或扬杜抑李者中能真了解李、杜者不多,"李杜二派的辩论,因为偏倚的嗜好而盲赞瞎谤,都没有说着最重要处"。所以作者从七个方面分析了李杜的相异之处。
而另外一些学者虽然没有明确地持李杜优劣论,但隐隐约约显露出一点抑李扬杜的调子。如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就说,"李白虽然\'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然而我们凡夫俗子钟不免自惭形秽,终觉他歌唱的不是我们的歌唱,他在云雾里嘲笑那瘦诗人杜甫,然而我们终觉得杜甫能了解我们,我们也能了解杜甫。杜甫是我们的诗人,而李白终于是\'天上谪仙人\'而已。"再如李广田在《杜甫的创作态度》中借用宋人罗大经的话表明了自己抑李扬杜的观点 ,还认为:"以诗之纯风格言,李或有胜杜处;以诗之思想内容言,杜实胜李百倍;因任何作品,都不能只凭其风格而伟大。何况所谓风格优越云云,实在也还是一般的偏见,因为归根结蒂,风格仍为思想所决定,一个人如果根本不能接受李白的思想,也就无从欣赏他的风格了。"当然,这种扬杜抑李论是有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背景的,同时也和论者所持的文学理论观念分不开。同样,傅庚生在《评李杜诗》中也从思想和情思的重要性方面肯定了杜甫,贬低了李白:"若藉着如此的一种客观标准去衡量李、杜二人的诗歌,我们会发现杜甫有八九分的光景了,李白要逊似二三分。"
本世纪下半叶 五六十年代,由于受新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学界在研究古典诗歌时,也就更多地强调了文学的社会功用和诗歌作品的现实性或人民性。用这种观点来衡量李杜,就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扬杜抑李论了。然而,当时也有一些学者并未扬此抑彼,而是能够持平,见出李杜二人各自的成就。如苏仲翔的《李杜诗选》就各选李杜诗歌二百余首(共五百余首),合为一编,以见其诗歌实质、风格之异同。作者指出,李白和杜甫,是照耀着唐代乃至整个古典诗坛的两面万古常新的旗帜。他们二人的作品无疑"同样都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李白和杜甫,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来说,都是继往开来、沾溉百世的人物"。
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的出版,又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文革时期自上而下的扬李抑杜的倾向。据王学泰《二十世纪文化变迁中的杜甫研究》介绍,解放后毛泽东不只一次地说过,他更爱读李白的诗,而且认为李白是千古诗人之冠;江青在审查影片《杜甫》是也曾强调说"主席更喜欢李白的诗",言外之意就是不能再赞扬其他诗人了,尤其是不能赞扬曾与李白并称的杜甫。所以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几乎处处"扬李抑杜",完全改变了他在六十年代初所持的李白与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的看法。
八十年代以后,几乎没有人再在李杜比较时持扬此抑彼的观点了,人们大多对李杜诗歌创作之异同条分缕析。

八十年代以前 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就有学者对李杜的思想和诗歌艺术进行了比较。如胡小石的《李杜诗之比较》就对李杜诗歌艺术和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再如,汪静之在《李杜研究》中也就思想、性格、艺术、境遇、行为、嗜好、身体等方面对李杜进行了比较。
五十年代,苏仲翔在《李杜诗选·导言》中首先探讨了李杜思想方面的异同。他认为,在对于祖国的爱慕、对于人民的热爱、对于侵略战争的憎恨等三方面,李杜是共同的;至于二人不尽相同而且在诗中比较突出的,则为李多人民自豪感与反抗精神,杜富人道主义与悲天悯人之怀。接着从在诗歌史的地位上说,李杜"都是继往开来、沾溉百世的人物。李白是第一个吸取民族优良传统和外来形式,奄有陶谢庾鲍沈宋各家之长,把中国诗歌推向全面发展的\'先驱\';杜甫则是随着时代进展又把诗歌创作提到现实主义空前未有的高度,因而赢得\'诗史\'、\'诗圣\'称号的集大成者。"
八十年代以后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对李杜各方面进行比较的成果就越来越多了。在这些成果中,首先值得一提的罗宗强的《李杜论略》。该书从政治思想、生活理想、文学思想、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对李杜二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比较,而且精见迭出。
在罗宗强著作同时或之后,学界还出现了一些李杜比较的专题论文,如金启华的《李杜诗论的比较》、袁行霈的《论李杜诗歌的风格和意象》、裴斐的《唐代转折时期的李、杜及其诗歌》、萧瑞锋的《李杜异同论》、苏为群的《李杜山水诗的特色及其异同》、吴光兴的《李杜独尊与八世纪诗歌的价值重估》等。
其中金启华文认为李杜诗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主张吸收风雅骚赋,建安以前各家之作,取精用宏,成就他们的伟大;不同之点主要在于对声律的看法,分道扬镳,各行其是,成就他们各自不同的特色。袁行霈文认为,在建立自己独特的意象群方面,李白和杜甫都是能手。飘逸与沉郁这两种不同的风格,突出地表现在不同的意象群上。李白所创造的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中最突出的就是飞翔的大鹏,还有奔腾咆哮的黄河、长江,高出天外的山峰、飞泻直下的瀑布,这些"都具有超凡的气概,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可以见出他飘逸不群的风格";而杜甫伤时忧国的情怀借着客观物象表现出来,形成带有浓厚忧郁色彩的意象,如瘦马、病桔等,"在这些被损害与被遗弃的生物身上,杜甫表现了多种深沉而忧郁的情思。"作者指出,李杜风格的不同还体现在意象的组合上。李白诗中意象的组合比较疏朗,好象疏体的写意画,三两传神之笔可能胜过满纸的勾画;杜甫诗中意象的组合比较紧密,往往把几个意象压缩在依据诗中,显得凝重、老成、深沉。李杜意象疏密的不同还表现在诗的章法上:李白的诗章法疏宕,跳跃性强,诗的节律也比较急迫,有一股不断向前冲击的力量;杜诗意象之间的脉络相当分明,章法十分严密,节律回旋舒缓,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渗透力。裴斐文则认为,李杜都有很大的政治抱负,其个性差异表现在各自选择的从政道路不同:杜甫是标准的正统派,立志作贤臣,采取的入仕方式亦与一般士子无异;李白则梦想当策士,献奇策立奇功,一举而致卿相。但他们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之均以悲剧告终。吴光兴认为,李杜生前不受重视,李杜齐名当以其文集行世为限,约在八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或八十年代,"李杜独尊"的构想最初很可能出于"新古文派"。作者还认为,八、九世纪之交至北宋王安石之前,李杜被视为一种共同的审美理想――壮大奇丽;从王安石开始,李杜不同,李为豪放,杜为沉郁。

总之,二十世纪的李白研究无论是生平、思想研究,还是艺术分析、作品整理,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然在特定的时期内,李白研究也曾因受到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而走过弯路。八十年代以后李白研究虽然突飞猛进,但是选题重复、徒有方法之新而无突破之实的现象日益严重。九十年代,真正有份量、有突破、令人为之一振的论著和论文更是越来越少。然而,由于有本世纪李白研究的所取得的成绩作基础,加上更为扎实的治学精神、更为先进的研究方法、更为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二十一世纪的李白研究必将会出现更为长足的进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杜甫和李白是朋友吗?他们见过几次面?
杜甫与李白当然是朋友,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但准确地说,杜甫是李白的铁粉。郭沫若说过:”李白和杜甫是像兄弟一样的好朋友。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跟天上的栓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只不过杜甫心思细腻,重感情,李白对于他来说,就是浑身散发光芒的”偶像“,所以写了很多思念李白...

杜甫和李白什么关系
1、杜甫和李白是朋友关系。2、李白与杜甫,是位于中国诗歌界较顶端的“双璧”,诗仙与诗圣,在后世的评价之中并驾齐驱。3、无论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的深情思念,还是“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的牵肠挂肚,无不流露出杜甫对李白真挚的爱与关心。

李白和杜甫2个人有什么关系?
他们将彼此视为知己,忘年之交. 李白与杜甫并称“李杜”,他们两个是朋友 李白比杜甫年长十多岁,但两人的友谊非常好 ...

李白和杜甫是什么关系
1. 杜甫与李白是唐代两位杰出的诗人,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2. 两人并称为“李杜”,在诗歌上相互欣赏、互相影响。3. 他们的交往留下了许多佳话,杜甫曾多次作诗表达对李白深切的怀念。4. 李白以其超凡的才华和独特的个性被誉为“诗仙”,晚年受到唐玄宗的赏识。5. 杜甫则以关注社会现实和深刻...

杜甫和李白什么关系
1. 李白与杜甫交情深厚,两人之间存在着友谊的关系。2. 李白被誉为“诗仙”,而杜甫则被尊称为“诗圣”,他们在中国诗歌史上并驾齐驱,各领风骚。3. 杜甫在其诗作中,无论是表达对老友的深情思念,还是展现对李白的牵肠挂肚,如“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和“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都...

李白和杜莆是好朋友吗?
回答:是啊 他们是很好的朋友 但只是聚过一次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不可以相聚 好像是李白还是杜甫还写了很多诗怀念对方

杜甫和李白什么关系
杜甫和李白是好朋友的关系。杜甫和李白都是唐朝的,两人是当时比较著名的诗人,人们将杜甫和李白并称“李杜”。两人在相识之后关系很好,经常会互相写诗调侃对方,并且还会携手同游,此外当李白与杜甫分别时杜甫还会经常写诗来怀念自己的朋友李白。李白的主要成就: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高峰,为唐诗的繁荣...

杜甫和李白的关系
杜甫和李白的关系是有短暂交集的朋友关系。两人各生于异地,中年偶遇相识,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也不长,因有相同的写诗爱好和特长,结为诗友,只是朋友关系。李白和杜甫两人之间是惺惺相惜的友谊,相互欣赏,因李白年龄大于杜甫,两人也许是忘年交。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两人...

杜甫和李白什么关系
朋友关系。李白与杜甫都是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被人们并称为“李杜”,两人还是交情很好的朋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在二十四岁辞亲远游,但仕途不顺,在四十多岁才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得以侍奉翰林。李白才华横溢,文采名震天下,但生性高傲,在京仅三年,就...

杜甫和李白的关系
齐鲁地,相互唱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杜甫对李白的才华非常敬佩,写下多首赞美李白的诗歌,有《赠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很多诗歌。李白也对杜甫的诗歌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杜甫和李白的友谊不仅体现在诗词唱和上,还体现在相互支持和鼓励上,可以说杜甫和李白的关系是朋友关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