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常献粮仓立下大功,为何李世民还要杀了他?

如题所述

616年七月,隋炀帝从东都洛阳南下江都巡游,他此行其实是来避难的。经过他十几年的不懈折腾,大隋帝国已经摇摇欲坠,特别是三征高句丽搞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外有突厥始毕可汗威胁,内有各地农民起义烽火不断,不思挽回民心的隋炀帝已经是破罐子破摔了。


对隋炀帝来说,坏消息一个接一个。617年,瓦岗军逼近东都,李渊打进长安城,自封唐王,北方只剩下东都洛阳和几座孤城。而李渊自晋阳起兵,仅仅5个月就攻克了长安,有一个人居功甚伟,他就是李渊的族弟李孝常。得益于李孝常敞开供应粮食,不仅让李渊队伍一下扩充到十几万,而且无粮草之忧顺利攻克了长安。

粮食可是军队和老百姓的命脉,尤其是隋炀帝大业末年饥荒严重,有了粮食就有了天下。李渊太原起兵后也深受粮草困扰,以至于到了黄河边因没有粮食不敢渡河,更不用说夺取长安了。


李渊眉头紧锁之时,华阴县令李孝常投奔李渊来了,献上了永丰仓这个大粮仓,一下解决了燃眉之急,从而为李渊攻克长安奠定了基础。永丰仓原来叫广通仓。隋炀帝大业初年改名为永丰仓,是当时京师附近的重要粮仓,隋末杨玄感造反也曾攻占此仓,可见其重要性。

有了永丰仓的粮食,李渊无后顾之忧,并开仓赈济饥民收获民心,雄据关中争霸天下。李孝常叛隋还让隋炀帝彻底断绝了西归的希望。此时的隋炀帝再也没有效仿秦皇汉武的雄心壮志,三征高句丽的失利,曾经被压服突厥的重新崛起,雁门一战还差点要了隋炀帝的命,各地农民起义也已成燎原之势。隋炀帝已经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万万没想到的是,是他亲手栽培的骁果军将他送上了断头台。

骁果军为什么要杀死隋炀帝,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李孝常的叛隋。李孝常将大粮仓送给了李渊,隋炀帝想打回去没有粮食怎么行,此举断了隋炀帝西归的希望,加之隋炀帝对瓦岗军的畏惧,只好龟缩在江都。但这么多军队聚集在这里,江都的粮食也快吃没了,一场祸乱正在积聚酝酿。

骁果军的核心是关中子弟,长期在外,思念家乡和家中的妻儿,不断有人当逃兵开小差,有时是成建制的逃跑。郎将窦贤就率部下西逃,被隋炀帝派骑兵追赶杀死。为安定军心,隋炀帝将江都寡妇和未婚女子强配给骁果军将士,但还是无法阻止骁果军将士的思乡之情,隋炀帝对此也无可奈何。

统领骁果军的虎贲郎将司马德戡也对隋炀帝非常不满,和虎牙郎将赵行枢等其他将领商量逃回关中。宇文智及得知了他们的计划,趁机怂恿唆使,说即使逃了也会被隋炀帝追回来杀掉,落得个窦贤一样的下场,不如干脆杀死隋炀帝,拥护宇文化及为主公,再一起杀回关中。司马德戡深以为是,联合宇文化及率领骁果军发动兵变杀死了隋炀帝。曾经被隋炀帝亲手创建并宠信的骁果军,竟然成了他的掘墓人,老天爷跟隋炀帝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

正是由于李孝常叛隋献永丰仓,让隋炀帝西归希望破灭,间接导致骁果军思乡哗变杀死了隋炀帝。李孝常对唐朝的建立功劳不可谓不大,被封为义安郡王也实至名归。但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他却造反了。

为什么要反叛,是怕李世民动了他的蛋糕。这从何说起呢?自然还是从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说起,建立唐朝过程中,李渊封赏了很多功臣,不仅功臣本人受封赏,功臣的兄弟子侄,甚至整个家族的人都要当官,一下子遍地是官。是官就要吃俸禄,无形中增加了国家的开支和加大了民众的负担。而且这些人没什么功劳,什么都不用干,坐等吃空国库。

李世民继位后,对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非常痛恨,在征得李渊默许后,李世民先拿上层开刀,裁撤一些没有尺寸之功的郡王。李世民此举无异于削藩,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天下大乱。如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清康熙帝时的三藩之乱都引发了激烈的内战。

李世民自然明白这一点,他恩威并施,听话的放过,想造反没门。长乐王李幼良起兵造反,被李世民赐了一杯毒酒。义安王李孝常本来李世民并没有裁撤他的意思,毕竟人家对李唐是有大功的,而且他还是李渊的族弟,但李孝常却不这样想,认为李世民迟早要废了他。

原来李孝常最早是押宝李建成的。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尽管他主动放弃兵权入朝,希望重新获得太宗的赏识,但唐太宗并没有对他另眼相看。加上他的一个儿子犯法被杀,史载“其子义宗,坐刼盗被诛”,加重了他的疑虑,认为自己被废是迟早的事。于是就和同样对李世民不满的右武卫将军刘德裕、统军元弘善等一帮人,密谋干掉李世民,迎接太上皇李渊复位。

当然他们没有傻到让李渊上台为儿子报仇杀了他们,只是让李渊做个傀儡,他们想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李孝常、刘德裕成功争取到一批禁军的支持,还不停的招兵买马,打算发动二次玄武门之变杀死李世民。但他们动静太大了,事情很快被遭泄露,李世民大怒,将其一网打尽,李孝常也被处死。

李孝常从一个县令,投奔李渊无疑是明智之举,间接打击隋炀帝而飞黄腾达。但在大势面前,不肯放手眼前的地位,因私怨而发动叛乱,却是愚蠢而不值得。就算是李世民将其郡王裁撤,他的功劳也摆在那里,待遇地位也差不到哪里去。最重要的是他面对的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君主,李世民多年的征战,实力威望早在登基前就已经是战功赫赫、誉满全军,和这样的对手为敌,李孝常等举兵反叛无异于螳臂挡车,自取灭亡。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2
因为李孝常这个人本领很大,而且在军队中的威信很高。李世民杀了他,主要是巩固政权。
第2个回答  2020-11-29
因为李孝常他跟刘德裕打算发动第二次玄武门兵变,但是因为动静太大,被李世民发现了,所以李世民把他给杀了。
第3个回答  2020-11-29
因为李孝常曾经冒犯李世民,所以虽然他献粮仓立下大功,李世民还要杀了他。

李孝常献粮仓立下大功,为何李世民还要杀了他?
骁果军为什么要杀死隋炀帝,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李孝常的叛隋。李孝常将大粮仓送给了李渊,隋炀帝想打回去没有粮食怎么行,此举断了隋炀帝西归的希望,加之隋炀帝对瓦岗军的畏惧,只好龟缩在江都。但这么多军队聚集在这里,江都的粮食也快吃没了,一场祸乱正在积聚酝酿。骁果军的核心是关中子弟,长期在...

李孝常这三个人来降李渊 所以屈突通不输也难
这个李孝常不简单,他是隋朝大将李园通的儿子,也是李渊妻子窦惠家族的女婿。在江都的杨广知道他投降李渊后,将他的弟弟全部杀死。得到一个大将还不说,李渊没花一兵一卒就得到当时京师附近的重要粮仓--永丰仓。要知道,杨玄感之所以敢决心反叛,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攻下了永丰仓。永丰仓储备有隋帝国...

长孙顺德是什么人?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却贪腐成性
后来,利州都督义安王李孝常谋反,长孙顺德受到了牵连,被免了官。李世民年老的时候,怀念起当年和他一起征战沙场的功臣们,想起了长孙顺德,虽然他犯了一些错误,但是为大唐的建立还是立下过不少功劳的,就把他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第十五位。

唐太宗对待长孙安业谋反和李承乾谋反的态度为何区别这么大?
即使李世民顾念他的功劳,也担心如不处理,会造成军心不稳,只能挥泪杀之。3.长孙安业只是一个不得志的边缘人物,更不是政变主谋,放过他不会影响国家稳定。4.长孙安业政变发生在玄武门之变不久后,李孝常也是太子李建成的党羽,李世民正需要表现出自己宽宏大量来稳定国内民心。而李承乾政变时国家稳定...

长孙皇后的堂叔长孙顺德为何抑郁而终?
”李世民回答说:“人生来就是聪慧的,赏赐布帛要比处罚他更严厉。如果他还不知道羞愧,那就连禽兽也不如了,杀了他又有什么用。”四,屡遭贬斥 贞观元年(627年),李孝常谋反,长孙顺德因与他结交,被削职为民。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查看大唐的功臣画像,当看到长孙顺德时起了怜惜之情,于是派宇文...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
贞观元年,长孙安业参与了李孝常等人的谋逆阴谋,要杀皇帝搞政变。这当然是重大的政治案件,按照律法,这属十恶不赦之条,一定要杀头。当时也是重要大臣的长孙无忌没有说什么话,可能他的愿望是希望他的这个同父哥哥依法处置。但是,皇后出面了。她对皇帝说: 安业之罪,万死无赦。然不慈于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极刑,...

李建成的故事
他杀李世民的机会多不胜数,常和李世民在外征战,在战场上,机会多的是,何必要招摇过市地和李建成联合呢? 假设李元吉是傻子,他也的确有篡太子之位的想法,作为武夫的傻子做事肯定是以武力来解决,他齐王府不是没有武功高超之人,况且他自己就是一员比李世民还要厉害出许多的猛将。他想杀李世民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

长孙皇后的亲哥哥为什么会被杀
无德无才的长孙安业当上将军后还不满足,还埋怨妹妹妹夫薄待于他。义安王李孝常想搞玄武门之变2.0版本,见长孙安业对妹妹妹夫意见很大,就拉长孙安业入伙。政变未遂,长孙安业被活捉。李世民心里想:“你耍流氓把我老婆赶出家门,我没找你算账,现在你还谋反,跟你新账老账一块算,只能杀了你了...

长孙顺德为何跟随李渊?长孙顺德生平事迹简介
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之后,长孙顺德悔过没有,只知道贞观元年,李孝常谋反,长孙顺德平时与其多有来往,所以被牵连,取消原有官职。取消了官职之后,长孙顺德被遗忘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太宗翻阅功臣图,看到长孙顺德时,才派人去瞧瞧其近状如何。只见...

武则天祖籍山西文水,出生在利州,那么她到底算哪里人?为什么?
当初,李渊起兵时,时任隋华阴令的李孝常掌管着京师长安的永丰粮仓,他的投诚解决了李渊的后勤供给,从而迅速地攻下了长安。 开国功臣的背叛令李世民大为震惊,而李孝常在利州还有残余势力亟待肃清。利州地处山南东道的西翼,也就是关中的最南边,它的南面就是是蜀地的关隘剑门关和阴平。大家知道,钟会久攻剑门不下,...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