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题所述

一、用声的误区

一般概念的发声原理是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时促使声带震动,产生声音。而歌唱发声的运动原理却是在人的本能发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调整声带与周边肌肉的合理运动,产生强大而丰富的、符合歌唱技术需要的声音状态。

声带的闭合能力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靠其周围有关肌肉的协调配合。生活中本能的发声习惯,范围只局限于对方听得见的距离,没有太大的音量与音区的要求,声带的运用是随意的。

由于声带只有在发强音和高音时才紧密闭合,那么类似于说话的本能发声习惯常使声带大部分时间处于不完全闭合状态。如果错误的运用声带周围肌肉的功能,如把本该促进声门开放的环杓后肌运用到歌唱,必定会产生声音虚、漏的问题。

二、呼吸的误区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到目前为止已经被普遍认为是最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但仍有很多学生苦闷呼吸训练中做得很好,而发声时气息却不够用。

有关呼吸问题的误区主要有两种情况:

1、吸气时气息到达的深度不够,即没有吸到技术所要求的到达“肺的底部”。

引起气息浅的原因和本能呼吸习惯有关,吸气扩张的状态只集中在肺的上半部分,和歌唱所要求的“吸到肺的底部”显然是大有区别的。

2、气息与声音缺少有效配合,致使声音“搭不上气”。也就是没有运用气息歌唱的习惯,张嘴就唱,把呼吸动作与歌唱的用声动作分割开来。另一方面是过分地注意气息,为节省气息故意增加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形成“憋气”,使气息不能顺利地作用于声带。

我们要建立这样的歌唱意识:只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才是有效的声音,只有正确作用于声带的气息才是有效的气息。

三、共鸣的误区

人体共鸣腔分为:胸腔共鸣、口咽腔共鸣(口、喉、咽)和头腔共鸣区(鼻窦、额窦、蝶窦)。

帕瓦罗蒂曾强调声音共鸣主要在口腔、咽腔,说明了口咽腔在整个歌唱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在这个区域出现的认识上的误区也是最多的。

所谓的口咽腔打开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开喉咙”。很多学生把缩紧舌头误认为是打开喉咙,结果造成舌部肌肉僵硬和压喉,一方面破坏了基音形成的良好状态,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口咽腔的顺利打开,良好的共鸣音响也就无从谈起。

口咽腔打开的关键要做到:在稳定的基础上松喉咙、松下巴、松舌头,使这几个部位处于“自如”状态。

第二种误区是把浓重的喉音误认为是产生了胸腔共鸣。这种声音乍一听似乎很有力度,实则是喉和胸部压力过大,用了纯粹的“力”,而不是“气”,没有体会到共鸣产生时胸、肺部的松弛和气息的流动。

四、语言的误区

语言动作涉及我们常说的五音(唇、齿、舌、牙、喉)、四呼(开、齐、撮、合),歌唱发声动作主要指喉、咽部的正确打开,声门和呼吸的协调运用。

科学的发声方法要求喉、咽部状态的稳定是无庸质疑的,那么语言动作如何调整才能适应发声动作的稳定呢?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舌体在歌唱发声时始终处于放松状态,不能随母音、音高、音量的变化而僵硬或紧缩。

2、辅音的发出应在喉咽稳定打开后迅速完成,听觉上如同时进行的一样,要点是辅音的除阻不影响喉咽状态的稳定。

3、相关的部位发生作用时,“只用最必要的力量,排除任何支援性的和连带性的紧张”。

通过对以上存在的几种问题的误区分析可以看出,生活中发声动作、呼吸动作、语言动作等的本能习惯是产生诸种歌唱认识误区的直接原因。在声乐技能学习中,只有建立正确的歌唱概念,排除讲话习惯带给我们的影响,声乐演唱技能才能进一步提高。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浅谈声乐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气息与声音缺少有效配合,致使声音“搭不上气”。也就是没有运用气息歌唱的习惯,张嘴就唱,把呼吸动作与歌唱的用声动作分割开来。另一方面是过分地注意气息,为节省气息故意增加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形成“憋气”,使气息不能顺利地作用于声带。我们要建立这样的歌唱意识:只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才是有效的声...

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声乐教师
第四,要有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把一生献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接着我就从四个方面来谈:一.高尚的敬业精神 要做好一个音乐教师,首先必须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一份挚诚的爱。敬业的重要内涵是要爱学生,不但要爱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差,音乐素质低的学生决不能歧视。而要付...

儿童声乐教学注意事项
简单的模仿之后,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模仿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示范——张大嘴巴,打开喉咙,急速地喘气,使各呼吸器官都积极参与到呼吸中来。在反复的示范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的练习,掌握小狗喘气的呼吸法,体验到唱歌时深呼吸的状态。 2.闻花香式的呼吸法。闻花香式的呼吸法,主要是通过平静、柔和的`吸气状态与感觉,来...

浅谈歌唱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小学歌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百度知 ...
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缺乏歌唱知识和技能。 《音乐新课程标准》给初中音乐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它改变了传统歌唱教学中重歌唱技能技巧训练、轻学生感受与体验的做法,使音乐课堂多姿多彩,学生的歌唱兴趣倍增。在新教材中没有了对学生识谱的要求,没有了发声练习,在教参中也不提气息、声音、吐字、...

浅谈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建立正确声音观念
其主要内容包括音质、音色、音准、音量、声间形态或感觉,吐字,感情表达等方面。一般来说:声音以纯正、轻松、自然为优美,是声音的主要本质;以柔和、明亮、圆润、连贯、浑厚饱满为富有特色;以音准,节奏准为富有乐性;以清晰的吐字而使声正达意;以朴实的感情使声音更加动人。而一切粗糙、刺耳、紧迫、挤卡...

浅谈如何解决声乐学习中的换声问题
因为不用顾忌音准,所以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声音的质量上,感觉更集中。这种方法可以极好的提高自己声音的连贯性,也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换声点,甚至音高的问题。5、“两个模仿”。一是母音的模仿。例如,我i母音较好,而且能唱得很高,a差一些,我就用来模仿i,用Ia来练声。I找到好的...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怎样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强调个性发展
3.因势利导,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创造精神。对于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应积极为他们开辟创造性的学习途径,如组织声乐、舞蹈有关的竞赛活动,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根据音乐的特点,多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使学生成长为...

王晋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教师
她的学生们在省市乃至国家级的音乐比赛中多次斩获大奖,充分展现了她的教学成果。王晋华的研究领域广泛,发表了多篇论文,如《声乐教学要重视心理研究》(中国音乐2006年第2期)、《浅谈声乐教学中综合教学的几个问题》(音乐生活,2004年第12期),深入探讨了声乐教学中的心理因素和基础训练等重要议题。她...

张洪兰科研成果
张洪兰教授的论文《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和《“U”母音练习之我见》分别发表在2006年的《齐鲁艺苑》上,进一步丰富了她的学术贡献。在2007年,她的科研项目《将中国传统唱法之高音唱法应用在美声演唱与教学中》被省教育厅立项,展示了对跨文化交流的深入探讨。而到了2010年,她的论文《中国传统...

浅谈如何在声乐教育中渗透美育教育
高等院校在开展声乐教育活动时,将美育教育渗透于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受到一定的审美教育也是声乐教学活动不容忽视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美。要注意发掘声乐的音韵美,节奏美以及各种美的综合体。将音乐本身的美加在美育教育中。多注意培养学生发现美,以及对美的感悟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