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惯的名人例子

要说明一下哪位名人因什么好习惯而成为名人 (100字左右)

1、古时有个孩子名叫匡衡,他从小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为了读书,匡衡偷偷凿通了邻居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

由于从小养成了勤奋好学的好习惯,他长大以后成为了一名知识渊博的大经学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身。

2、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家。他非常珍惜时间,从不浪费时间,他一直用一句警句来勉励自己,这句警句就是:“不教一日闲过”。怎样才算是在一天中没有闲过呢?他对自己提出了一个标准,就是每天要挥笔作画,一天至少要画五幅。

虽然他已经90多岁了,但他还一直坚持这么做。有一次,齐白石的家人和朋友、学生来给他过90岁生日,在喜庆的气氛中,他一直忙到很晚才把最后一批客人送走。

这时他想,今天五幅画还没有完成呢,应该作完画再睡觉,于是他拿起笔作画,由于过度疲劳,难以集中精力,在家人的一再劝阻下,他才去休息。

第二天,齐白石早早地起床了,家人怕他累坏身体,都劝他再多休息会儿,可齐白石却十分认真地说:“昨天客人多,我没有作画,今天可要补上昨天的‘闲过’呀!说完他又认真地作画了。 

3、 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

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4、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5、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04
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牛顿、爱国斯坦等,勤奋好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他们为人类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鲁迅先生“随便翻翻”的读书习惯,使他看书着迷,成为伟大文学家;华罗庚“刻苦自学”的习惯,终使“勤奋”出“天才”,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世界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犹太人的比例最高;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人物如:哲学家马克思、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都是犹太人,难道这仅仅是偶然现象吗?我来看这样一组数据:犹太人为平均每人每年阅读书籍报刊60册,而中国人仅为平均每人每年5册。这说明犹太人对于人文知识的吸收方面已经走在了我们前列。因而,朱永新教授在他的“新教育”理念中,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了首要位置。这使我想了一句流传已久俗语: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秀才当然是一方有识之士,他与一般百姓相比书自然读的要多一些,信息的来源更为丰富,事情的分析会更为深刻,故而方知天下闻。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956645.html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

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

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

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

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

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

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

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

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

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

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

他的文才武略。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3-23
比如说鲁迅呀。他因为十分珍惜时间,才创作出了更多的作品。他自己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的。”
第4个回答  2007-03-23
自己的作业自己解决

名人好习惯故事
1、徐霞客志在天下。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2、孟柯改过勤学。孟子是战国时代的著名思想家...

因好习惯而成功的名人具体事例
1、爱迪生:爱迪生1877年发明了留声机;1878年开始白炽灯的研究,1879年10月成功地点亮了白炽炭丝灯,稳定地点亮了两整天。1882年,在纽约珍珠街创办世界第二座公用火电厂,建立起纽约市区电灯照明系统,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雏形。1883年,爱迪生在试验真空灯泡时,意外地发现冷、热电极间有电流通过。这种现...

好习惯益终生名人小故事
1、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以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周游列国之后,终于没有成功,然而它却是很好的老师,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此可见,只有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意义才能实现。2、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是成为别人的笑柄,然而,在他的喜...

关于好习惯的名人事例
4、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家。他非常珍惜时间,从不浪费时间,他一直用一句警句来勉励自己,这句警句就是:“不教一日闲过”。怎样才算是在一天中没有闲过呢?他对自己提出了一个标准,就是每天要挥笔作画,一天至少要画五幅。虽然他已经90多岁了,但他还一直坚持这么做。有...

关于名人学习习惯的故事。
1、悬梁刺股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

举一个名人因拥有良好的习惯而获得成功的例子。
(1)陆游:勤学好问 例子: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2)阎若璩:好学肯吃苦 例子:阎若璩口吃成大器。著名的考据学家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

关于习惯的名人例子
1、古时有个孩子名叫匡衡,他从小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为了读书,匡衡偷偷凿通了邻居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由于从小养成了勤奋好学的好习惯,他长大以后成为了一名知识渊博的大经学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

求名人因好习惯而成功的事例2则
事例一: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养成了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每次看书,他总是先洗手,一旦发现书脏了,就小心地把它擦干净;他还学会了钉书、补书的本领,备有一套工具,如发现书有破损,便及时细心整理、修补,使之面貌一新,后来鲁迅先生成为了一代文豪。事例二: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

有没有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名人事例?
事例一: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养成了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每次看书,他总是先洗手,一旦发现书脏了,就小心地把它擦干净;他还学会了钉书、补书的本领,备有一套工具,如发现书有破损,便及时细心整理、修补,使之面貌一新,后来鲁迅先生成为了一代文豪。事例二: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

名人好习惯的故事
其他类似问题 2007-04-07 关于习惯的名人例子 239 2012-09-09 名人养成好习惯的故事 2328 2011-11-20 关于好习惯的名人事例 487 2012-05-29 名人的好习惯故事 62 2010-06-24 名人好习惯的故事 389 2007-11-24 好习惯成就名人的故事 449 2011-06-09 名人好习惯小故事 317 更多类似问题 >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