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是

如题所述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认识误区
目前,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功能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结果人为地窄化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若不及时澄清,我国方兴未艾的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德育途径论。该观点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德育的一种途径。诚然,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某些心理发展水平密切联系,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无论从问题的特质、内容、还是从产生源上看都不是一类问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其发展中伴生的个人问题,较少直接涉及与社会规范关联的道德问题。从功能看,心理健康教育应促进整个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其中包括德育目标的实现,但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看作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途径,它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心理障碍矫正论。这种观点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作用就是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等心理问题。不错,心理问题的消除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之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其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积极适应、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学生的防范性教育,而应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
3.人格补救论。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人格有缺陷学生的一种心理补救,目标是使这类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人格作为人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有促进学生人格完善之功能,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针对少数有人格缺失的学生,而应促进全体学生人格的完善。同时,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也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它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目前尚不明确。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生理素质主要取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生长发育的条件,科学文化素质主要靠学校文化科学教育(智育),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主要是学校德育和社会教化的任务。心理素质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呢?这是传统教育中没有回答的问题。学校长期以来一直忽视心理素质在学生素质发展中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人们开始认识到心理素质在学生整体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而它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者应首先弄清什么是心理素质,学生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要弄清心理素质的涵义,首先得弄清素质概念。现在研究者对素质概念的认识不再囿于某一学科范畴,素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一般认为,素质既包括了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着后天习得的素养,是指有机体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育和成熟,并通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而形成或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和具有发展潜在性的品质。这种品质具有基本性、相对稳定性、结构整合性、功能衍生性和发展潜在性等基本特征。个体的良好素质不但应具备素质的基本特征,而且各种素质之间应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居于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之间,它既制约这两种素质的形成,又反映这两种素质的发展水平,起中介作用。
我们将心理素质的基本涵义概括为:心理素质是以个体的生理条件和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个表述体现了心理素质形成的生理、心理和外部条件,概括了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基本性、衍生性和整合性等基本特征,表明了心理素质是一个复杂、同构的自组织系统。心理素质这个自组织系统是由哪些维度构成的呢?我们将学生的心理素质归纳为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维度,具体化为22种成分。在心理素质结构中,各维度的作用是不同的。认知维度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是心理素质最基本的成份,包括一般认知和元认知两个亚维度。个性维度是指人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活动中的个性心理表现,虽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具有动力和调节机能,是心理素质结构中的动力成分。适应性维度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个体适应—发展—创造行为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心理素质之一。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
1.促进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运用现代心理科学的成果,针对学生心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咨询辅导、心理训练等),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或矛盾,使其处于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思维灵活、爱憎分明、举止适度的这样一种有利于正常成长的态势之中,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2.开发智力,促进能力发展。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期,且可塑性大,及时给予心理指导或训练,有利于开发其智慧潜能,形成正常甚至超常的智能。
3.提高德性修养,培养良好品德。把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看作德育的途径是不恰当的,把学生心理问题当成道德问题更是常识性错误,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个体良好品德的形成不但与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密切关系而且与其社会道德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评价等心理因素紧密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具体心理需要入手,强调针对性、主体性和自我内化体验等思路和方法可以迁移到品德教育之中,能提高学校德育的效果,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4.培养学生主体性,形成完善人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优点与短缺、现实与未来,能更有针对性地确定人生目标,选择自己的成才道路,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学会处理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中,使人格得到升华和完善。
5.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和行为是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总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一旦形成,在相应情境中会产生条件性反应,进而表现为一定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学生行为中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辅导或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相应的社会适应能力。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