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西方的建筑史是以宗教建筑为主形成的一样,中国皇家的宫殿建筑是中国古典建筑讨论的核心。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皇家宫殿体量巨大,建造难度大,技术复杂,对当时的历史时期影响深远;第二个原因是皇家建筑在史料上记载丰富且详细,几乎历代皇家建筑都有大量的文章记载,甚至皇家建筑的形制会当做国家的基本制度被记录下来,专门著书歌颂;第三个原因是,中国古代的皇宫,并不只是一个孤立的建筑群,而是会和当时的都城规划建设一起考虑,从而融入到城市建筑当中,这是其它任何类型的建筑都不可比拟的。
研究皇家宫殿建筑,不光是在研究建筑,也是在研究古代的城市规划、人口发展、军事、经济、文化等各种内容,从而勾勒出古代社会的基本面貌。
我们聊古代的皇家宫殿建筑,当然离不开一个建筑——准确地说是一组建筑群,那就是明清的皇家宫殿: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的建筑无疑是伟大的,而更令人赞叹的,则是故宫做为皇城,包括外围的宫城、再外围的外城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我们上次说的皇宫与城市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关系。
说起故宫的建筑与规划,就必须站在城市的角度去看。
故宫内部的规划设计十分有特点,三朝五门,前朝后寝,东西六宫,中轴对称...从故宫延续到宫城外,也是中轴对称,又有左祖右社等规制。那么这些布局是从明清才有的吗?是建紫禁城时才被发明出来的?当然不是。可以说,故宫在设计上的成功,是中国历代宫殿建筑成果的一个总结。它的布局、构图、规划绝不仅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融合了上至商周、下至宋元的经验成果,是一个相当成熟的作品。
很多年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曾经总结过西方很多建筑师对故宫的看法,综合起来大概意思是:故宫的空间与西方宫殿很不一样,故宫的每一组平面构造上并没有很突出的建筑,各个组成部分是非常平衡和独立的,而西方的宫殿正好相反,比如凡尔赛宫,整个宫殿的视觉焦点完全集中在一座建筑上。而且西方的宫殿并不与城市发生关系,只是一个独立的建筑,但中国的宫殿是建立在整个城市规划的基础之上,与城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可以说是城市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中国的宫殿并没有十分突出的个体建筑,即使故宫中最重要的太和殿也一样,并不是故宫中的高潮部分,整个故宫的构图轻易地越过它而向后延伸,在视觉上的成功并不依靠任何尺度上的夸张。就像李约瑟说的:“中国建筑这种伟大的总体布局早已达到它最高的水平,将深沉地对自然的谦恭的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结合起来,形成任何文化都未能超越的图案。”
很久在以前的文章里说过,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源头是住宅建筑,故宫这种宫殿建筑也不例外。虽然皇宫包括了礼仪、办公的部分,但从总体比例上来说,住宅部分仍然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从性质上说,仍然可以算作是一个居住建筑群。
从皇宫到皇城,从皇城到都城,这一系列向外延伸的整体观念,可以说是来自于三千年前的周代或更早的时候。
一、中国早期社会中的“六宫六寝”与“三朝之制”
《周礼》中有“掌王之六寝之修”和“以阴礼教六宫”的说法,这就是最早的关于“六宫六寝”的记载。汉代郑玄的《三礼图》也作过详细的记载:“六寝者,路寝一,小寝五。玉藻曰: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寝听政,使人视大夫,大夫退,然后适小寝释服,是路寝以治事,小寝依时燕息焉。”寝,是当时对高级住宅的称呼。“路寝”是皇帝休息的地方,相当于正殿,也可以理政。“小寝”即是后宫,是妻妾们“燕息”的地方,所以说“路寝以治事,小寝依时燕息焉”。路寝一,小寝五,或者说正寝一,燕寝五,也就是皇帝的六处寝宫,合起来即“六宫”。
另外,《周礼》中还规定有“三朝”之制,即“大朝、治朝、日朝”。“大朝”就是接见诸侯,是比较注重礼仪的,“治朝”就是与群臣商议国事,“日朝”就是日常的听政。
五代的聂崇义在郑玄《三礼图》的基础上,也编著了一本《三礼图》,并绘制了插图。这张插图对后世宫殿建筑的组织原则影响很大。
在这张图上,进入宫殿正门后有三殿,代表三朝,经过一个寝宫的门后有六座大殿,代表六寝。再往后也有六殿,代表六宫。注意这张平面图是一种抽象的表达方式,只是代表了宫殿的组织形制,并不是真正的某个宫殿平面图,就这图里的这几座门和宫殿,是肯定满足不了一个皇宫的日常需要的。
虽然这是一幅抽象的图,但对后世影响很大,基本上后世的宫殿建造者都会把它当做一个蓝本来参考,中轴对称、前三殿、后六宫的基本形制就这样确立下来,并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巩固,成为宫殿建筑平面制式的一个传承。
其实要是总结起来,历代宫殿建筑的布局,大至就分成两种模式:一种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周制,也就是以中轴对称为主,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的布局方式;另一种,就是所谓的“秦制”或“汉制”,也就是主要建筑分布于中轴线两边。主要的例子就是汉代长安城,“长乐”与“未央”二宫分置中轴线左右。也就是说,“周制”与“汉制”的区别就是主体建筑群是纵向排布还是横向排布。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室后,建都洛阳,三个月后迁都至长安。一开始,刘邦很节俭,只是将位于城市东南方向的秦兴乐宫收拾了一下,就做为自己的皇宫来使用了。
不过,你可别认为他真的很节俭,泱泱大国之君怎么能用前朝的宫殿当作皇宫呢,那岂不是太没面子了。很快,他就在兴乐宫的西面,也是整个长安城的西南方向,建起他自己的宫殿,那就是著名的未央宫。
这么一来,长乐宫与未央宫,一东一西,成了城市中轴两边最重要的宫殿建筑。
汉长乐宫与未央宫
换一种说法,周制的“前后三朝”和汉制的“东西二宫”,主要区别在于,对称轴是“实”还是“虚”。不管是建筑排布在中轴线上的“实”,还是建筑排布在虚拟的中轴线两侧的“虚”,目的无非都是表达中央集权和皇家中心的思想。
二、魏晋时期逐步发展的都城与宫殿规划
三国时期的曹魏邺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不是依照周制完全在中轴线上排布建筑,又不是按照汉制排布“东西二宫”。它的宫殿布局比较“自由”,大概是以使用功能为排布标准。
魏晋左思的《魏都赋》记载,曹魏邺城主体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面是“市”,也就是百姓住的地方,北面是“宫”,是王候的宫室。北面的宫室,以核心文昌殿为中心,西面是皇家御苑“铜爵园”,东面是听政殿和后宫,再东面是王公大臣住的地方(戚里)。
这么看来,曹魏邺城相当于把周制的前后三殿+后花园,截成了三段,然后横着排布在城市北面。不过文昌殿仍然是处于整个城市的中轴线上,文昌殿与整个城市正南门(中阳门)的连接线也是一条比较规整的城市中轴线,这也是开创了古代城市历史的先河。
曹魏邺城
三国归晋以后,公元四世纪初到六世纪末这三个世纪中,是战火纷飞的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群雄并起,诸候割据,形成很多小的王国。这些小国和割据政权各自有自己的皇宫,国家大小不同,各地的文化传统也有很大区别,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皇宫建筑及都城规模。
这期间最著名的都城,就要属中国古代城市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座都城——北魏洛阳城(也就是传奇的永宁寺塔所在的那个洛阳城,这个永宁寺塔以后很久专门来写)。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对汉魏洛阳城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与扩建,至宣武帝时,建成了规模宏伟的北魏洛阳城。它将宫城的主要建筑排布在城市中轴线上,铜驼大街一直延伸到城南的宣阳门,可以说是沿袭了周制。北魏洛阳城将“市”放在的宫城的南面,将传统的“面朝背市”改成了“前市后朝”,可以说是个重大革命。这大概也是北魏在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所至。
北魏洛阳城
三、隋唐时期日趋完善的城市布局与宫城规划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开始住了一阵汉代的长安城旧城,不久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都城,也就是传奇的唐长安城的前身——大兴城。由于是新建造的都城,可以不受前朝建筑的干扰任意发挥,所以大兴城的规划非常整齐,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整个都城严格采用中轴对称制度和里坊制,皇城正南的朱雀门直通朱雀大街,是整个城市的对称中轴。
宫城内,大兴宫居中,东侧是太子住的东宫,西侧是后宫人员住的掖庭宫。这实际上是“三朝”与“两宫”合在一起的格局,在这一点上延续了曹魏邺城的宫城规划,在宫城布局上从“一路”发展到“两路”或“三路”,进而向两翼横向发展,也造成了宫城和皇宫呈现东西宽于南北的横向布局。
隋大兴城
唐代的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基本上沿袭了大兴城的城市布局。
唐长安城主要在两个地方改动比较大,一个是为唐高祖李渊避暑而修建了大明宫。大明宫的位置并不在城市中轴线上,而是建在了整个城市的东北方向的宫城以北。由于大明宫是增建的,而且还建在了宫城北面,所以大明宫的正南面就是正对着翊善坊,正好将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给挡上了,于是又将翊善坊拆成了翊善和永昌两坊,又增置了光宅和来庭两坊,两坊变成了四坊,这才在丹凤门前留出了宽阔的丹凤大街。
唐长安城
另一个变化就是兴庆宫的修建。兴庆宫的位置在长安城东北部,原来是隆兴坊,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当皇帝之前的住所。李隆基登基后,为避忌讳改成了兴庆坊,并在此修建兴庆宫做为离宫。兴庆宫北面本来是永嘉坊,为扩建兴庆宫,又向北侵占了永嘉坊的半坊之地,并将西面的胜业坊的东墙又往西挪,使兴庆宫的西街更加宽阔。这两处宫殿的修建,使本来非常齐整的棋盘格式的里坊布局有了很多变化,也使长安城东西两部分变的并不十分对称了。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叫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4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18年(1420年)。在491年间,先后有明代14个皇帝和清代10个皇帝住过这座宫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