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背景 目的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
问水调歌头的作者简历和写作背景
苏轼(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二十二岁中进士,以文章知名.宋神宗朝,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为杭州等处地方官.复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朝,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后新党再度秉政,苏东坡又贬谪惠州,并以六十三岁的高龄远徙琼州....
《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是:时值中秋佳节,皓月当空,宋代诗人苏轼已经与自己的胞弟阔别七年有余,愈是中秋节便愈发思念,再加上苏轼仕途的不顺,一贬再贬,因此苏轼借着中秋节天上的一轮明月,有感而发,写下了《水调歌头》这首千古名词。
水调歌头的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苏轼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赤壁...
水调歌头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在密州创作《水调歌头》,心绪难平。七年未见胞弟,中秋月圆,酒兴正浓,词人挥笔写下这首思亲之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月何时圆,举杯问青天。天上宫阙,今夕几时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寒难耐。舞弄清影,人间何似...
水调歌头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阙词。其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八月十五日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
《水调歌头》写作背景是什么?
写作背景:《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笺》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水调歌头,词牌名。本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夜。当时,苏轼被贬为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他的弟弟苏辙(字子由)也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远在齐州(今山东济南),此时兄弟二人已有七年不曾相见。丙辰中秋节的夜晚,苏轼开怀...
苏轼写水调歌头的背景
水调歌头写作背景:公元1076年的中秋,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整体赏析 此词是...
水调歌头背景是什么?
水调歌头写作背景:公元1076年的中秋,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赏析 此篇是苏词...
问《水调歌头》的作者简历和写作背景。
全词大开大合,有静有动,有眼前实景,有回忆虚境,有形象的描绘,又有精彩的议论,行文酣畅淋漓,正如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所云:"此等句法,使作者稍稍矜才使气,便流粗豪一派。妙能写景中人,用生出无限情思。"水调歌头3作者:苏轼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者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1。公曰:"此诗最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