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是美国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用品。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子、罐子。

爱迪生十二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卖报。有一节车厢是专给乘客吸烟用的,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个角落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白磷一遇到空气马上就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

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硝酸差一点弄瞎了他的眼睛。他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1879年,爱迪生开始研究电灯。爱迪生试制电灯时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灯丝,他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先后选用了1600多种耐热材料,分门别类地进行试验,但结果都不理想。爱迪生毫不气馁,又对6000种植物纤维材料,甚至连马鬃、人的头发和胡须也都一一进行了试验。经过不懈地努力,爱迪生最后以碳化后的竹丝作灯丝,研制成功了竹丝灯泡,并成批生产。几年后,爱迪生又用化学纤维代替碳化灯丝,灯泡质量又有提高。1906年,人们在爱迪生发明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用钨丝作灯丝,并在灯泡内加入一些惰性气休(如氩气),使灯泡效率增高,寿命延长。

后来,爱迪生又陆续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一千多种。
问题:按文章的意思把内容补充完整并思考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A、爱迪生非常热爱科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爱迪生专研科学的决心并没有动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亥俄州的一个叫米兰的小镇上,一个长着圆脸蛋、蓝眼睛、淡色的头发的小男孩降生了。男孩长得很秀气,跟妈妈像极了。但男孩的身体却很单薄,一副弱不经风的样子,娇嫩得让人心疼,可他的脑袋出奇的大,让人担心长大了自己的脖子都顶不动。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发明大王”托马斯·阿尔伐·爱迪生。爱迪生祖居荷兰,父亲山墨尔是个勤劳耕作的农民,母亲当过乡村教师。他在家中排行第七,是最小的一个孩子,因此备受妈妈的宠爱。

爱迪生从小体质比较弱,三岁以前的一千多个日子,他不知得过多少次病,不知哇哇大哭过多少回,妈妈又是担心,又是着急,整天坐立不安。后来在妈妈耐心周到的照料下,爱迪生的身体一天天壮实起来。

爱迪生体质虽弱,却爱动脑筋。他的好奇心特别强,老爱问为什么,看见想不明的事情就问,问了就转着眼珠想。

“为什么锅上冒蒸气?”“为什么凳子四条腿?”“金子是什么?”父亲常常被儿子的问题弄得张口结舌。

小爱迪生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兴趣得到了妈妈的充分肯定。妈妈当过小学的教师,她知道,好奇是打开神秘知识宝库的一把万能钥匙,没有好奇心的孩子成不了大器。所以每当爱迪生问她为什么时,妈妈总是微笑着,细心地开导他,把其中的道理讲给他听。这个时候,爱迪生总是歪着大脑袋,睁大眼睛听着,听完后,还会有一大堆新的“为什么”从他的头脑中冒出来。

爱迪生不仅爱问为什么,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一试,也闹过不少笑话。

四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大树下玩儿,不知是谁发现了树杈上有一个马蜂窝。

“窝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大家都摇摇头。

“不如我们把它捅下来瞧一瞧,好不好?”爱迪生向小伙伴们建议说。

“大马蜂会蛰人的,要捅你去捅!”小伙伴们都躲得远远的。

爱迪生一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奥秘,于是找来一很长树枝,硬是把马蜂窝给捅了下来。顿时,一群大马蜂都向爱迪生涌来。片刻之间,爱迪生已被马蜂蜇得满脸红肿,几乎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即使这样,他还要把蜂巢的构造看清楚。

还有一次,那是六岁的时候。一天早饭后,妈妈正在做针线活儿,爱迪生“咚”一下撞开了门,连跳带蹦跑进来了,吓得妈妈把手都扎了。

爱迪生气喘吁吁地问:“妈妈,大母鸡趴在鸡蛋上做什么呀?”

妈妈笑着说:“在孵小鸡呀。鸡妈妈就是用自己的体温、用自己的身体一天天将鸡娃娃孵出来的。”

“噢,原来是这样,太有趣了。”爱迪生拍拍大脑袋,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推开门出去了。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也不见爱迪生的踪影。妈妈很着急,一家人四下寻找。一直到傍晚时分,大家才发现这个小家伙竟然在院鸡舍旁边做了个“窝”,里面放了几个鸡蛋,他正小心翼冀地趴在鸡蛋上,一动也不动。

妈妈看他专心致志的样子问:“孩子,你在做什么呢?”

“我在孵小鸡呢!”他一本正经地回答。

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台,想不到他居然饿着肚子,从早到晚趴在鸡蛋上,整整“孵”了一天。就是如此浓厚的兴趣以及超人的耐心,成了爱迪生一生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回答者: 智趣爱 | 一级 | 2011-2-9 13:30

说起来,我当老师也有快11个年头了。生活中,我不断感受到周围人们对教师这个行业的向往以及对教师本人的尊敬。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什么让教师这个职业受人尊敬、令人感动呢?是对工作一丝不苟的劲头?是对教学不懈钻研的激情?学习了吴邵萍老师的先进事迹后,我想,最重要的,应该是我们对孩子、对学生最朴素的爱。正是这份持久的爱,才能换来心与心的贴近,才能支撑起所有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不渝。

吴邵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27年,她用爱浇灌着幼教苗圃,用爱支撑起幼教事业。

她有着幼儿教师特有的亲和力,微笑自始至终挂在脸上。她也有着如孩子般天真的神情,讲起孩子的可爱,她兴奋地起身模仿,讲起工作中的小插曲,她仰头大笑。

其实,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办公室里,我们经常会说起哪个孩子的调皮,哪个孩子的聪明,有的老师模仿起班上的孩子,那一举手,一投足,像极了。没有对孩子的了解和爱,又岂能做到呢?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写在论文里的话。一个教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一个教师,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的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老师对他们是非常关怀的,老师是爱他们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顾严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我们是人民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更加应该“铁肩担道义”。有了这样的认识自然就会忠诚于教育事业,自然也就会“笑脸看儿童”,对于学生的爱也就有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会是只表现于职业化的僵硬的笑脸。

有人说:“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从不对学生发火,从不惩罚一个学生,从没向一个学生家长告过状,这便是伟大的师爱。”我倒认为一味地赏识学生,廉价地表扬学生,而在教育中没有了批评甚至惩罚,这不是真正的师爱,也不可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因为我们的教育是“成人成才”的教育,而不是哄小孩高兴的保姆式打工。因此我认为:人格完善是教育的理想与追求,使学生人格完善也就应该是师爱的基点和终点。这样看来,师爱与责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不可分离的。

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源于教育责任,对于学生的爱也是为了完成教育责任。没有责任的担当,爱就会只是形式化的,虚假的;同时,没有爱的真诚,责任也就不可能真正的落实,教育任务也不可能完成。因此,我认为:教育必须是爱与责任的完美结合。

我相信,我们可能无法做到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我们的学生,而事实也证明,母爱是无法替代的。套用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的一句话: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学习吴邵萍先进事迹体会

周霞
上次,我们学习了《吴邵萍先进事迹报告》。她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震撼着我,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吴邵萍同志从事教育27年,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平凡之处彰显出伟大的人格。课堂上,她是方法独特、机敏智慧的魅力教师;管理中,她是善解人意、和员工交心的好领导;科研上,她是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拼命三郎。27年她用爱浇灌着幼教苗圃,用爱支撑起幼教事业。她的事迹令人深深震撼和感动。我们都是人民教师,尽管我们和吴邵萍老师的教育对象不同,但我们可以共享同一种精神、同一种态度,那就是:乐于奉献、甘做人梯。在吴邵萍先进事迹的启迪和鼓舞下,我们要更加牢固地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
当别人在双休日与家人聊天,朋友聚会,吃喝娱乐,享受工作之余的悠闲时,我们还在为第二天的课做准备,还在为某个学生的个体行为想办法,还在为写一篇论文而冥思苦想。可当我们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时,有家长向我们道谢时,自己课堂教学闪现出一点火花时,工作得到同事、领导的肯定时,那种兴奋与激动又是难以言表的。那时,觉得自己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吴邵萍同志从教27年来从不间断学习,始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这是我们所有老师学习的楷模。

我们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积累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只有辛勤耕耘的人才会结出丰硕的成果。只要我们尽职尽责,就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09
  亥俄州的一个叫米兰的小镇上,一个长着圆脸蛋、蓝眼睛、淡色的头发的小男孩降生了。男孩长得很秀气,跟妈妈像极了。但男孩的身体却很单薄,一副弱不经风的样子,娇嫩得让人心疼,可他的脑袋出奇的大,让人担心长大了自己的脖子都顶不动。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发明大王”托马斯·阿尔伐·爱迪生。爱迪生祖居荷兰,父亲山墨尔是个勤劳耕作的农民,母亲当过乡村教师。他在家中排行第七,是最小的一个孩子,因此备受妈妈的宠爱。

  爱迪生从小体质比较弱,三岁以前的一千多个日子,他不知得过多少次病,不知哇哇大哭过多少回,妈妈又是担心,又是着急,整天坐立不安。后来在妈妈耐心周到的照料下,爱迪生的身体一天天壮实起来。

  爱迪生体质虽弱,却爱动脑筋。他的好奇心特别强,老爱问为什么,看见想不明的事情就问,问了就转着眼珠想。

  “为什么锅上冒蒸气?”“为什么凳子四条腿?”“金子是什么?”父亲常常被儿子的问题弄得张口结舌。

  小爱迪生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兴趣得到了妈妈的充分肯定。妈妈当过小学的教师,她知道,好奇是打开神秘知识宝库的一把万能钥匙,没有好奇心的孩子成不了大器。所以每当爱迪生问她为什么时,妈妈总是微笑着,细心地开导他,把其中的道理讲给他听。这个时候,爱迪生总是歪着大脑袋,睁大眼睛听着,听完后,还会有一大堆新的“为什么”从他的头脑中冒出来。

  爱迪生不仅爱问为什么,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一试,也闹过不少笑话。

  四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大树下玩儿,不知是谁发现了树杈上有一个马蜂窝。

  “窝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大家都摇摇头。

  “不如我们把它捅下来瞧一瞧,好不好?”爱迪生向小伙伴们建议说。

  “大马蜂会蛰人的,要捅你去捅!”小伙伴们都躲得远远的。

  爱迪生一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奥秘,于是找来一很长树枝,硬是把马蜂窝给捅了下来。顿时,一群大马蜂都向爱迪生涌来。片刻之间,爱迪生已被马蜂蜇得满脸红肿,几乎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即使这样,他还要把蜂巢的构造看清楚。

  还有一次,那是六岁的时候。一天早饭后,妈妈正在做针线活儿,爱迪生“咚”一下撞开了门,连跳带蹦跑进来了,吓得妈妈把手都扎了。

  爱迪生气喘吁吁地问:“妈妈,大母鸡趴在鸡蛋上做什么呀?”

  妈妈笑着说:“在孵小鸡呀。鸡妈妈就是用自己的体温、用自己的身体一天天将鸡娃娃孵出来的。”

  “噢,原来是这样,太有趣了。”爱迪生拍拍大脑袋,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推开门出去了。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也不见爱迪生的踪影。妈妈很着急,一家人四下寻找。一直到傍晚时分,大家才发现这个小家伙竟然在院鸡舍旁边做了个“窝”,里面放了几个鸡蛋,他正小心翼冀地趴在鸡蛋上,一动也不动。

  妈妈看他专心致志的样子问:“孩子,你在做什么呢?”

  “我在孵小鸡呢!”他一本正经地回答。

  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台,想不到他居然饿着肚子,从早到晚趴在鸡蛋上,整整“孵”了一天。就是如此浓厚的兴趣以及超人的耐心,成了爱迪生一生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2-14
【生活趣事】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
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一个大雪天的夜晚,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来医生。医生说:“你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开刀做手术”。那时候只有油灯没有电灯,油灯的光线很暗,一不小心就会开错刀。爱迪生突然想起一个好办法,他把家里所有的油灯全都端了出来,再把一面镜子放在油灯的后面,让医生顺利的做完了手术。医生说: “孩子你是用你的智慧和聪明救了你的妈妈。”爱迪生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要制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爱迪生为了搞实验,往往连续几天不出实验室,不睡觉。实在累得不行了,就用书当枕头在实验桌上打个盹。有一天,他得朋友开他得玩笑说:“怪不得爱迪生懂得那么多得发明,原来他连睡觉都在吸收书里得营养。”

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候,仍不见爱迪生回来,父母亲很焦急,四下寻找,直到傍晚才在场院边的草棚里发现了他。父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放了好些鸡蛋的草堆里,就非常奇怪地问:“你这是干什么?”小爱迪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鸡呀!”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觉得很奇怪,总想自己也试一试。当时,父亲又好气又好笑地将他拉起来,告诉他,人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在回家的路上,他还迷惑不解地问,“为什么母鸡能孵小鸡,我就不能呢?”

由于爱迪生对许多事情感兴趣,他经常碰到危险。一次,他到储麦子的房子里,不小心一头栽到麦囤里,麦子埋住了脑袋,动也不能动了。他差一点死去,幸亏被人及时发现,抓住爱迪生的脚把他拉了出来。还有一次,他掉进水里,结果像落汤鸡一样被人拉了上来。他自己也受惊不小。他4岁那年,想看看篱笆上野蜂窝里有什么奥秘,就用一根树枝去捅,脸被野蜂蜇得红肿,几乎连眼睛都睁不开了。
第3个回答  2011-02-09
说起来,我当老师也有快11个年头了。生活中,我不断感受到周围人们对教师这个行业的向往以及对教师本人的尊敬。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什么让教师这个职业受人尊敬、令人感动呢?是对工作一丝不苟的劲头?是对教学不懈钻研的激情?学习了吴邵萍老师的先进事迹后,我想,最重要的,应该是我们对孩子、对学生最朴素的爱。正是这份持久的爱,才能换来心与心的贴近,才能支撑起所有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不渝。

吴邵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27年,她用爱浇灌着幼教苗圃,用爱支撑起幼教事业。

她有着幼儿教师特有的亲和力,微笑自始至终挂在脸上。她也有着如孩子般天真的神情,讲起孩子的可爱,她兴奋地起身模仿,讲起工作中的小插曲,她仰头大笑。

其实,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办公室里,我们经常会说起哪个孩子的调皮,哪个孩子的聪明,有的老师模仿起班上的孩子,那一举手,一投足,像极了。没有对孩子的了解和爱,又岂能做到呢?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写在论文里的话。一个教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一个教师,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的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老师对他们是非常关怀的,老师是爱他们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顾严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我们是人民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更加应该“铁肩担道义”。有了这样的认识自然就会忠诚于教育事业,自然也就会“笑脸看儿童”,对于学生的爱也就有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会是只表现于职业化的僵硬的笑脸。

有人说:“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从不对学生发火,从不惩罚一个学生,从没向一个学生家长告过状,这便是伟大的师爱。”我倒认为一味地赏识学生,廉价地表扬学生,而在教育中没有了批评甚至惩罚,这不是真正的师爱,也不可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因为我们的教育是“成人成才”的教育,而不是哄小孩高兴的保姆式打工。因此我认为:人格完善是教育的理想与追求,使学生人格完善也就应该是师爱的基点和终点。这样看来,师爱与责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不可分离的。

自然,处罚必须是恰当的,必须是从师爱出发的。当然,教师发火,处罚学生也会伤害师生感情,教师应该慎用,但出于教育之目的,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必须处罚时,教师应“执之以正”,而不能以伤感情为借口放弃“处罚”这一教育手段,因为我们承担着父母都不可能完成的教育责任。

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源于教育责任,对于学生的爱也是为了完成教育责任。没有责任的担当,爱就会只是形式化的,虚假的;同时,没有爱的真诚,责任也就不可能真正的落实,教育任务也不可能完成。因此,我认为:教育必须是爱与责任的完美结合。

我相信,我们可能无法做到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我们的学生,而事实也证明,母爱是无法替代的。套用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的一句话: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学习吴邵萍先进事迹体会

周霞
上次,我们学习了《吴邵萍先进事迹报告》。她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震撼着我,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吴邵萍同志从事教育27年,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平凡之处彰显出伟大的人格。课堂上,她是方法独特、机敏智慧的魅力教师;管理中,她是善解人意、和员工交心的好领导;科研上,她是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拼命三郎。27年她用爱浇灌着幼教苗圃,用爱支撑起幼教事业。她的事迹令人深深震撼和感动。我们都是人民教师,尽管我们和吴邵萍老师的教育对象不同,但我们可以共享同一种精神、同一种态度,那就是:乐于奉献、甘做人梯。在吴邵萍先进事迹的启迪和鼓舞下,我们要更加牢固地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
当别人在双休日与家人聊天,朋友聚会,吃喝娱乐,享受工作之余的悠闲时,我们还在为第二天的课做准备,还在为某个学生的个体行为想办法,还在为写一篇论文而冥思苦想。可当我们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时,有家长向我们道谢时,自己课堂教学闪现出一点火花时,工作得到同事、领导的肯定时,那种兴奋与激动又是难以言表的。那时,觉得自己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吴邵萍同志从教27年来从不间断学习,始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这是我们所有老师学习的楷模。

我们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积累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只有辛勤耕耘的人才会结出丰硕的成果。只要我们尽职尽责,就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吴邵萍事迹学习心得

王蓬

上周三下午,我们集中学习了《吴邵萍先进事迹报告》。像泥土一样朴实,像大山一样厚重,像老黄牛一样无私。——这是吴邵萍老师教育生命的真实写照,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爱无疆的高尚师德形象。她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也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也许我穷极一生也不能达到吴邵萍老师那样的境界,但是人生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已取得的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的精神和价值取向。所以我可以学习她那无私奉献的师魂精神;学习她那关爱学生胜过自己子女的崇高品格;学习她那潜心钻研的永恒的追求精神;学习她那真正做到了工作即事业的的高尚情怀。

我做不了专家,但我可以做一个有追求、有理想、有进步的“操作工”,因为我至少还有爱。我可以尽量发挥自己已有的能力;努力学习必须有的能力;争取获得更高层次的能力,从而丰富自己的教育人生,为自己的工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守望三尺讲台,丰富教育人生,教育之路,光荣之路,我在路上行走一定会风雨无阻。
第4个回答  2011-02-21
爱迪生小时候对什么都感兴趣。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总想试一试,弄个明白。有一次他看见花园的篱笆边有一个野蜂窝,感到很奇怪,就用棍子去拨,想看个究竟,结果脸被野蜂蜇得肿了起来,他还是不甘心,非看清楚蜂窝的构造才行。爱迪生后来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的故事简短
爱迪生的故事 故事一 1878年,爱迪生决定改革电弧灯,因此电弧灯不实用,寿命短。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一天在实验室里工作十几个小时,,他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最后又选用竹丝,通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1200个小时。故事...

有关爱迪生的故事
1、爱迪生故事一 有一天该吃饭了,妈妈却发现爱迪生不见了,全家人找来找去,最后在鸡窝里找到了他,原来他看到母鸡孵出小鸡,他自己也想试一试。2、爱迪生故事二 他让邻居小伙伴米吉利吃了发酵粉,希望小伙伴能像气球一样飞起来。结果,小伙伴非但没有飞起来,反而差点送了命,害得家长带着孩子告到...

有关爱迪生的故事
1.爱迪生的故事 一个大雪天的夜晚,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来医生。医生说:“你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开刀做手术”。那时候只有油灯没有电灯,油灯的光线很暗,一不小心就会开错刀。爱迪生突然想起一个好办法,他把家里所有的油灯全都端了出来,再把一面镜子放在油灯的后面,让医生顺利...

爱迪生的故事有哪些
1、刨根问底的爱迪生 爱迪生问老师:“为什么一加一是二?”老师说:“爱迪生,你拿一支铅笔再加一只铅笔,不就变成两支铅笔了吗?”“可是老师,拿两只杯子里的水放到另一只杯子里,水就集中在一个杯子里了呀,一加一怎么会是二呢?”老师不知如何回答了。“老师,两块泥巴粘在一起就是一块,为...

爱迪生的故事有那些
蜗牛的趣味名人

爱迪生的故事
1.天真好奇孵小鸡 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候,仍不见爱迪生回来,父母很焦急并四下寻找,直到傍晚才在场院边的草棚里发现了他。父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放了好些鸡蛋的草堆里,问爱迪生在干什么,小爱迪生回答说在孵小鸡呀,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觉得很奇怪,总想自己也试一试。当时,父亲又气又笑...

爱迪生受挫折的故事?
爱迪生受挫折的故事 1、故事一 爱迪生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看见家里的母鸡,老待在窝里不出来,就哦嘘哦嘘地叫着去赶它,可是母鸡歪着脑袋,眨了眨眼睛,一动也不动。这是怎么回事呀 ?爱迪生把母鸡抱起来一看,哟,窝里一摊蛋,数一数,有十几个呢。奇怪,母鸡今天下了那么蛋吗?他连蹦带跳...

爱迪生小时候的感人故事,急呀!
爱迪生小时候的感人故事一:爱迪生是英国有名的科学家,爱迪生小时侯很刻苦学习的。有一次,爱迪生的妈妈生病了好几天,就叫爱迪生到菜市场上卖菜。爱迪生为了妈妈的健康而不上学了,去市场上卖菜,于是他想:“我带几本书去看,那不就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他到了菜市场上就是一边卖菜一边看书,他只...

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的故事:1、撵出学校:1855年,他开始上学,那所学校只有一个班级,校长和老师都是恩格尔先生。因为爱迪生有刨根问底的天性,在上课时经常经常问老师问题一些另类的问题,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被老师以“低能儿”的名义撵出学校。2、亦师亦母:因为母亲南希当时是一家女子学校的教师,是一个富有...

爱迪生有哪些故事,给我写两个。
1、爱迪生看到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心想,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能不能给人加上翅膀?他忽然又想到,气球没翅膀也能飞上天,那么在人的身体里充上气行不行?于是全找来一种能产生气体的药粉,让一个小伙伴喝了下去,看看他能不能像气球一样飞起来。可是过了一会儿,小伙伴肚子疼了起来,大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