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通货膨胀的资料

详细的谢谢急啊谢谢
我要最近那次通货膨胀的资料只要最近那次的谢谢啊

通涨用经济学术语通俗解释就是生产的物质总量没有大的变化情况下,发行的货币多了。在老百姓感觉中,所谓通胀就是钱不值钱了,原来一百元的票子,放在兜儿里本来还很多,现在似乎还不够一家人吃一顿麦当劳。货币发多了,商品就要涨价,有的说是输入性通胀,也就是中国进口的原料和商品都涨价了,比如铁矿石涨价了,自然带动下游产品成本增加,进而全面涨价。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这种通胀带来的涨价有预测说是5%左右。而且国外使大宗商品大幅度上涨的主要的理由是中国人口多需求量很大。另一个说法就是钱印太多了通涨是内生性的。贷款20年去买房,市场上就多了未来20年的钱在流通,但是与这笔钱相应的未来20年的物资还没有生产出来,钱就多了。

成如知道的那样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判定是否通涨,国际上大致的划分是:

狭义货币(M1)=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如果根据货币主义经济学做出通货膨胀判断,M2的增长率远高于GDP增长率,就意味着很高的通货膨胀率;

据统计,1978那年中的GDP规模是3645.2亿元,2009年的GDP规模是33.54万亿元,增长92倍。1978年的M2货币供应量是859.45亿元,2009年M2货币供应量是60.62万亿,增长705倍。所以说过去30年,中国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超量的货币。这样造成的通涨也是惊人的,只能说中国站在一个通涨大平台上。

 GDP规模         M2货币供应量   比例

1978年 3645.2亿元 859.45亿元 1/4弱

2009年 33.54万亿 62万亿           近2倍

增长倍数   92倍          705倍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12
.改革开放以来各阶段通胀上涨原因及治理,具体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五次较大幅度的物价上涨,分别是1980年、1985年、1987~1989年、1993~1996年、2007~2008年。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8)的23年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平均为5.5%,上述五次物价上涨均明显超过了这一历史均值。

1980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当时急于摆脱文革后的经济萧条,通过大量进口国外机器设备,“大干快上”若干项目实现“四化”。结果短期内进口、投资、财政赤字和货币发行激增,严重破坏了总供求平衡,物价迅速上涨,称“洋跃进”。为此,当时采取了压缩基础建设、收缩银根和管制物价等办法加以治理。

1984年通过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财政承包、放权让利、拨改贷和价格“双轨制”改革全面推行。由于在放权让利的同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企业预算约束,企业投资热情空前高涨,基建、技改投资迅速扩张,加之随后实行货币化工资改革,致使1985年物价涨幅接近两位数。当时为抑制通胀,除削减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监管外,重点对信贷投放进行了全面检查,并自此开始实行严格的信贷规模管理。

1988年的通胀膨胀比较严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达到18.8%,一度出现抢购生活必需品和银行挤兑现象。当时触发涨价的直接因素,是价格改革“闯关”,计划内和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并轨,并同时放开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价格。深层次矛盾仍然是经济改革不配套,国有企业改革滞后,放权让利同时没有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多年积累的比例失衡矛盾在价格“闯关”改革中集中释放,之后不得不暂停“闯关”,并严厉紧缩财政、信贷,但由于力度过大和其他因素影响,随后出现了市场疲软和经济大幅下滑。

1992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但与此同时,开发区、房地产热迅速升温,投资规模迅猛扩张,并出现乱集资、乱拆借、乱设金融机构的金融“三乱”现象,导致1994货币供应量增长高达34%,居民消费物价涨幅高达24.1%,都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自1993年年中开始,出台了紧缩货币和财政、保值储蓄、整顿金融秩序、实行分业经营等16条措施进行调控。与前三次相比,这次调控的市场化手段明显增强,既治理了恶性通货膨胀,又没有出现以往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大起大落,国民经济运行成功实现了“软着陆”。

第五次通货膨胀发生在2007下半年到2008年。与前四次相比,这次通胀发生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收支持续大幅顺差的背景之后,外部冲击对国内物价波动的影响非常突出。从需求看,除表现为投资增长过快这一老问题外,2005年以来,外贸顺差持续大幅增长是当时需求拉动的主要特征。从货币供应看,由国际收支持续大幅顺差引发的货币供应也是主要渠道。从供给方面看,2007年国际粮食、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国内输入型通胀压力迅速上升。从治理措施看,主要特点是内外兼治。对内采取上调准备金率等措施大幅对冲顺差投放的货币,对外采取加快人民币升值的办法对冲国内涨价。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轨迹

时间 所属阶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搭配方式 实施年限

1979—1980年 第一阶段 松 松 双松 2年

1981年 第一阶段 紧 松 紧松 1年

1982—1984年 第一阶段 松 松 双松 3年

1985年 第二阶段 紧 紧 双紧 1年

1986—1988年 第二阶段 松 松 双松 3年

1989—1991年 第二阶段 紧 紧 双紧 3年

1992—1993年中 第二阶段 松 松 双松 1年

1993年中一1997 第二阶段 紧 紧 双紧 5年

1998—2002年 第三阶段 松(积极) 松(稳健) 双松 5年

2003—2004年 第四阶段? 积极淡出 稳健趋紧 偏松和趋紧 2年

2006--2007 松 松 双松 1年

2007--2008中 紧 紧 双紧 1年

2008中--2010中 积极 适度宽松 双松 2年

2010中--现在 积极 谨慎稳健 偏松和趋紧

在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2011年将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2010年各季度通胀率:
一季度CPI增长2.2%,二季度CPI增长2.9%,三季度增长3.5%,四季度增长4.7%
2010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6%。

分类别看,食品上涨7.2%,烟酒及用品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6%,居住上涨4.5%,衣着下降1.0%,交通和通信下降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持平。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6%,环比上涨0.5%。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12月份上涨5.9%,环比上涨0.7%。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6%,12月份上涨9.5%,环比上涨1.1%。

2010通货膨胀原因
首先,自然灾害多发,这些自然灾害引发食品供应紧张,导致物价上涨进而引起通货膨胀。
第二,由于2007年前中国经济一直过热、流动性过剩,由于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后中国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货币量发行太多,理论上超过GDP两倍,市场流动的货币偏大,当货币供应偏多的时候物价自然要上涨。
第三,2010年中国进行了价格调整,电、水、天然气价格都上涨,从而更加剧了通货膨胀。
第四,中国的市场经济不太规范,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后,社会上的很多游资从楼市退出后对农产品进行严重炒作。在当前流动性过大的情况下,资本的保值增值投资性需求造成了通货膨胀。
第五,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结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涨,成本因素导致物价上涨推动通货膨胀。
第六,部分国家2010年遭遇干旱和洪灾造成粮食减产,因而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国内价格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七,2010年11月初,美国宣布采取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后,释放的流动性使得中国国外农产品、大宗商品及原材料(如原油)价格上涨,并传到中国国内,使2010年10月CPI增速超预期。
第八,发达国家物质产业的比较优势在长期内丧失,物质产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且持续拉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逆差;全球化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物质产业转移出现了加快趋势,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主体转移的加速,发达国家对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物质产品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品与生产要素价格形成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对中国的商品与生产要素价格形成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从而形成由外部需求拉动导致抬高商品价格水平和生产要素价格水平的通货膨胀。

2010年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参看上面具体分列

我国通货膨胀率多少
通货膨胀率也称为物价变化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应答时间:2022-01-2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宏观经济学分析中国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即由于提高工资或市场垄断力量提高生产要素价格致使生产成本增加而引发通货膨胀。结构失调;即由于一国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等国民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通货膨胀。供给不足;即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

中国经济如何应对通货膨胀
1、实施货币技术。中国央行采取了货币政策技术,如定向降准、定向降息等,以稳定货币市场,抑制通货膨胀。2、实施财政技术。中国政府采取了财政政策技术,如减税降费、支出投资等,以稳定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3、实施市场调控技术。中国政府采取了市场调控技术,如价格管制、货币管制等,以稳定物价,抑制通...

中国为什么通货膨胀
总体而言,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快速增长、货币供应过多、需求持续旺盛以及成本推动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为了应对通胀压力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历史上有哪四次通货膨胀
一、1987年至1988年,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显著通货膨胀。在这一经济扩张期,物价指数升至历史高点。1986年,物价指数较1985年上涨6.0%,1987年上涨13.7%,1988年更是大幅上涨34.8%。此次通胀的主因在于政府为支持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资金需求,自1986年起增加了财政支出,扩大了财政赤字。特别是...

国内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截至2022年9月8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大约在2%至3%之间。通货膨胀率通常用于衡量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速度,以此反映通胀的程度。它通过价格指数的上升和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来展现。通胀率一般指的是通货膨胀率,它表明了经济中物价上涨的幅度,通货膨胀率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价变动...

中国有几次通货膨胀
有过4次通货膨胀:第一次通胀(80年代初)第二次通胀(80年代末)第三次通胀(90年代)第四次通胀(10年代)一、通货膨胀是供给小于需求。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实际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引起资金占用的大量...

中国最新的通货膨胀率有多少?
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以下,在2015年达到点,仅为1.4%。2016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有所上升,达到2.3%,2017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继续上升,达到2.5%,2018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继续上升,达到2.9%,2019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继续上升,达到...

中国为什么会通货膨胀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货币供应增长过快 中国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货币供应增长过快。当货币供应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时,流通中的货币增加过多,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这种通货膨胀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由于消费者购买力增强导致商品供不应求。近年来,中国的货币供应量...

中国通货膨胀率分析及其影响
中国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中国经济发展的加快是通货膨胀率上升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消费需求不断增加,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 其次,中国货币政策的不断宽松也是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原因之一。中国政府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从而导致物价上涨,通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