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历: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它经常在冬天欺负住在山里的人们,有一些人想把它除掉,也有一些人想把它赶走。有一天“年”又来了,许多人家里都遭到了袭击。只有几户挂着红布帘,门外生着火堆或敲敲打打闹翻天的人家没有受到伤害,因此山里的人们知道了“年”怕三样东西。
当“年”再来的时候,人们用这三样东西把这个大怪物给赶走了,从此都不敢来伤害人们了。以后代代相传,便形成了过年热闹的习俗。
习俗:
大年初一,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再拜年。一般是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孩子压岁钱,压住邪祟。大年初二,出家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一同回娘家拜年。正月初三,走亲访友,留客吃饭,大摆筵席。正月初四,祭祀财神,灶王回人间查户口。正月初五,五路迎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戸神、灶神、门神,土神、行神)
正月初六,马到成功。送穷,把穷送走,把财富带进来,招财进宝。正月初七,人寿年丰。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摊煎饼吃七宝粥,安顿身心,生养生息。正月初八是谷日,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这年稻谷丰收。正月初九是天日,玉皇大帝的生日,人们举行祭奠,求天公赐福。正月初十是石头的生日,祭石感恩。
正月十一祭拜紫姑,她是弱女子的保护神。正月十二搭建灯棚,为元宵节做准备。正月十三灶下点灯,自这天起巷陌桥道皆张灯彩。正月十四顺天圣母生日,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正月十五元宵节,是除春节之外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这日吃元宵、看花灯、放烟花、舞龙舞狮子、踩高跷等庆祝活动。
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传统上的农历新年。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天腊、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中国人过春节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在民间,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 春节在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