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及翻译
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按时温习不也是件高兴的事吗?有志向相同的人从远方来相聚(互相切磋,增长学问),不也是件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德才兼备的人吗?
⒉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是智慧的。
⒊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了解(知识)的人比不上喜欢(知识)的人;喜欢(知识)的人比不上以知识为乐的人。
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同行,在他们之中一定有我的老师在这里。我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它,他们那些短处(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它。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你可以凭借这种方法做老师了。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当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到来时,这样以后,你便知道松树、柏树是在最后凋谢的。
7.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能想要快,不能贪图眼前的小利益。想要快,就不能达到目标;贪图眼前的小利益,那么大事就干不成。
8.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我曾经整天不吃东西,整夜不睡觉,用(这些时间)来思考,没有好处,还不如学习。
扩展资料:
孔子介绍: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人,鲁国陬邑人。
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
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编撰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据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华夏族)后裔,故为子姓。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夏邑)。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八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明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拓展资料
第一则讲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第二则、第三则讲的是学习方法。第四则、第五则、第七则讲的是学习态度。第六则,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学习的正确态度,第三句讲教育人的正确态度。第八则讲的是教导方法。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四书五经”,还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四书五经是古代的必读书目。是中国古代文化书籍的合称。包含了古代先哲们在政治、哲学、历史、文化以及为人出事等方面的主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
《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合称为四书,是官定的读本。而《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文章。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八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明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拓展资料
《论语》是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纂,它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之名,乃编纂者所定。
“论”即论次编纂,“语”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
“《论语》八则”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系列”的《语文(六年级第二学期)》中的第26课,第114到115页。
补充解释
⑴而:顺接作用,然后。
⑵亦(yì):同样、也是。
⑶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⑷自:从。
⑸知:知道,了解。
⑹而:连词,却。
⑺时习:时,按时。习,实习,温习。
通假字
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
⒉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第5个)通智,明智,智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论语八则原文【附翻译】
论语八则原文【附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
论语八则的翻译,要原文
原文及翻译 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按时温习不也是件高兴的事吗?有志向相同的人从远方来相聚(互相切磋,增长学问),不也是件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德才兼备的人吗?⒉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论语八则的翻译要原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翻译: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翻译:复习旧的知...
论语八则的翻译,要原文
论语八则的翻译及原文 原文: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翻译:1. 孔子说:“学习后及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论语八则翻译
第八则:修身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而实现使命的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
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引《学而》。2、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引《为政》。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引《雍也》。4、子曰:“三人行,...
6年级 论语 八则翻译全文怎样背的快?
(1)学而知习之,不亦说乎?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得的学问知识,时时加以巩固,不是很喜悦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道来相聚,不是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也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吗?(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就是...
翻译先秦诸子论语八则
论语八则译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孔子说,光学习而不思考就会使人受蒙蔽,只思考而不学就会很危险。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孔子说,仲由,我告诉你什么是“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知道的就说知道,...
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
初一《论语八则》的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