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乱指?

如题所述

西汉七国之乱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154年发生的一次叛乱,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七国之乱”。

发生的原因是地方王国势力和中央集权的矛盾,还有当时的皇后——吕后专权等原因。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在建立汉朝后,曾经和大臣约定,只封刘姓的做王。但吕后掌握政权后,却让姓吕的做王,引起刘姓王的不满。汉景帝做皇帝后,中央权利和地方王国的权利矛盾激化,大臣晁错建议景帝减少诸侯王的管辖地,防止他们和中央对抗,结果成了七国之乱的导火线。

公元前154年,吴王在现在的江苏扬州首先叛乱,接着楚王等六个王也叛乱了。汉景帝派将军周亚夫领兵平定叛乱。周亚夫截断了吴军的退路,经过三个月,平定了叛军。

汉景帝平定了王国叛乱,为后来汉武帝继续清除地方王国的势力奠定了好的基础。

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以后,逐渐铲除异姓诸侯王。同时他“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又大封同姓子弟为王,用以屏藩朝廷。到公元前195年,刘姓诸王完全取代了原来异姓王的地位,然而,有些同姓王一旦强大,就同异姓王一样,都想推翻朝廷,自己当皇帝掌握最高权力。
高祖刘邦分封子弟造成郡国并立的政策是个时代的错误。从巩固刘家天下来看,虽然暂时收到效益,却种下了长远的祸根。高祖死后,诸侯王国,便一天天发展强大起来,成为中央政府的威胁。因而从刘邦之后的惠帝、吕后,历文、景之世,到武帝初年,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斗争的时代。

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即位,文帝是个机智、谨慎而有谋略的人,即位后很快就掌握了大权。此时,诸侯国势力已强大起来,已据有“跨州兼郡,连城数十”(《汉书诸侯王表序》)的广大国土,王国拥有很大的权力,可以自行设置任免丞相以下的各级官吏,征收赋税,铸造钱币,掌握着地方财政、军事大权。吴王刘濞甚至免除国内赋税,专以采铜、铸钱,制取海盐作为财政收入,因此到文帝时期,各王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口数也大有增加,经济力量最强的吴国所铸的钱币流通全国,王国势力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中央政权的巩固。�

当西汉政权受到同姓王势力的严重威胁时,朝廷中出现一些力主加强皇权,实行削弱诸藩的政治家。其中最著名的是文帝时的贾谊和景帝时的晁错。�

汉文帝时,贾谊曾经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但当时没有切实执行。到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看到诸侯王愈益骄横,深感事态严重,便提出“削藩”的主张,他建议朝廷削减各王国的封地,逐步扩大中央直接控制的地盘,以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他特别指出吴王刘濞早就:“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逆”。并分析当时形势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汉景帝刘启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开始着手减一些大封国的领地,先后削夺赵国的常山郡、楚国的东海郡、以及胶西国的六个县,当削到吴国的会稽郡和豫章郡时,在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纠合楚、胶西、胶东、菑川、济南等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起兵发动了叛乱。共同反抗中央政府,史称吴楚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为首者是吴国。吴国不仅地盘大,兵员多,而且经济实力雄厚。吴王刘濞对中央早有怨恨,长期称病不朝,图谋叛乱,夺了政权。当他获悉朝廷正要削吴的消息,就马上派出使臣,游说各诸侯王,鼓励他们一起反叛。他鼓励诸侯王时说:“寡人金钱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于吴,诸王日夜用之弗能尽。”这就为发动叛乱战争提供了物质保证。于是,一些诸侯王,便响应刘濞起兵发动叛乱。公元前154年,由吴王刘濞亲自率领的吴楚两国组成的叛军主力二十余万人,自广陵,渡淮北上准备进攻京城长安。赵王屯兵境内,并暗中勾结匈权,准备伺机起兵。胶西、胶东、济南、菑川等国联兵围攻仍然忠于朝廷的齐国。一时间,七国同时发动叛乱。吴王刘濞深知与朝廷对抗,难服人心,便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把攻击目标集中在晁错身上,说他离间刘氏骨肉,自己起兵是为了清除皇帝身边的坏人,并非反对皇帝。以此来掩盖他阴谋推翻朝廷,夺取政权的真实目的。�

景帝被吴楚七国的声势吓昏了,他听信了晁错政敌袁盎的谗言,以牺牲晁错,换取诸侯王退兵,他授意丞相庄青翟等诬告晁错不忠,把他处斩。然而,叛乱者不是为了晁错一人,而是志在于推翻朝廷,自己称帝,因此,景帝派袁盎去说服刘濞时,刘濞拒不跪拜接受诏令,却笑着说:“我已经成为东帝了,还要向谁跪拜呢?”尔后把袁盎扣押起来。袁盎趁夜逃出,返回京城向朝廷报告情况。直到这时,汉景帝才完全觉悟,决定用武力平定叛乱。他派太尉周亚夫等领兵东征平叛。周亚夫奉命率军东征时与吴楚联军相遇在下邑(今安徽砀山县),吴楚联军人多势众,锐气正盛,频频发动进攻,周亚夫正面挡敌,统率大军,坚守不出,命令梁王刘武(列启的弟弟)坚守梁都睢阳,让吴楚的军队在此消耗实力。然后悄悄派出轻骑插入敌后,断绝吴军的粮道。吴楚军攻睢阳不下,转攻周亚夫率领的汉军,周亚夫仍据险固守,不急于应战。吴楚军队连战无功,士气低落,再加上此时军粮断绝,不得不退走。周亚夫挥兵猛追,吴王刘濞失败,仅带一千多人,逃过长江,企图退据东越,在汉王朝重赏的引诱下,东越人把他杀死。楚王刘戊也兵败自杀,胶西等四国攻齐不克,汉兵到达,诸国各自溃败,诸侯王被杀或自杀,赵王在汉军围攻下,城破自杀。声势浩大的吴楚七国之乱被完全平息。�

答案补充
吴楚七国之乱,开创了地方诸侯王大规模反叛朝廷,企图争取最高权力的先例。叛乱从发动到失败,前后只经历三个月。刘濞等人虽然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幌子,但是其用心狡诈,不能长久地欺骗别人。汉景帝曾问从前方回来的将士:“闻晁错死,吴楚罢(兵)不?”将士回答:“吴王为反数十年矣。”以“诛(晁)错为名,其意非在(晁)错也。”对于刘濞的险恶阴谋,人们越来越清楚,因此,这次叛乱不得人心,得不到人们的支持,所以迅速失败了。�

平定吴楚叛乱后,汉王朝的威望大为提高,汉景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严格控制王国,下令诸侯王不得再亲自治国,封国中所有的官吏,皆由中央皇帝任免。减少王国的官员数目,降低王国官员品级,此后,中央的权力大为加强。到武帝时期继续削除诸侯王势力,诸侯国也就名存实亡。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3
吴楚“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西王印、胶东王雄渠。吴王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就乘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
第2个回答  2013-12-13
吴,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七国

“七国之乱”是哪七国﹖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楚王刘戊联合吴国、赵国、济南国、菑川国、胶东国、胶西国诸王国发动七国之乱。乱平后,楚国本应改置为郡,但因景帝不忍绝楚元王之祀,故立平陆侯刘礼为楚王。于是彭城郡北部数县仍为楚国,析彭城郡南部置沛郡,以楚国之薛郡置鲁国。3、赵国 赵国,又名常山国。西汉封国。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是指哪七国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故又称七王之乱。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诸侯王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

古时候的“七国”指哪七国
战国七雄指的是秦、齐、楚、韩、赵、魏、燕。西汉吴楚“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

七国之乱指?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154年发生的一次叛乱,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七国之乱”。发生的原因是地方王国势力和中央集权的矛盾,还有当时的皇后——吕后专权等原因。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在建立汉朝后,曾经和大臣约定,只封刘姓的做王。但吕后掌握政权后,却让姓吕的做王,引起刘姓王的不满。汉...

西汉时的“七国之乱”指的是哪七国?
七国为:吴、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 吴楚“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吴王刘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什么是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王国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诸吕当权以及汉文帝刘恒继统等政治事件,加剧了这一矛盾。七国之乱的导火线,则是汉景帝刘启采纳晁错的《削藩策》,削夺王国土地。 王国势力强大的局面,是汉高祖刘邦时形成的。楚汉相争阶段,刘邦迫于形势,分封了异姓王。汉五年(前202)刘邦称帝后,共有异姓王七人(...

七国咁乱 的七国是指?
七国是指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他们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叛变,欲夺景帝皇位,景帝在众臣的压迫下被迫杀了晁错,而七国之乱不但没有停止,还闹的更凶了,占领了不少土地,吴王还自立为帝。景帝无可奈何,只得派太尉周亚夫、大将军窦婴率军,用了3个月的时间,终于平定了七国...

乱七八糟的产生跟什么有关
乱七八糟的产生与古代两场政治大动乱有关。“乱七”指的是西汉初年的“七国之乱”,“八糟”指的是晋朝的“八王之乱”,都是皇权斗争激化的产物。“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都对当时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困难。因此后人就用“乱七八糟”来表达混乱或无序的状态。七国之...

汉景帝七国之乱的时候淮南王刘安为何不反
汉景帝七国之乱是指公元前154年至前150年间的一场大规模内乱,涉及七位王子与皇帝之间的争斗。在这场乱中,淮南王刘安选择了不反对汉景帝的立场。这是因为刘安不愿意冒险与其他王子一起叛乱,他认为与其选择冲突与汉景帝,不如保持与朝廷新朋友的关系,以图长远利益。此外,刘安还担心与其他王子联合...

七国之乱始末
汉景帝打算诸侯封地子女分封制,七王不同意,于是打着诛晁错的旗号进入长安,后晁错被杀,七王平乱被平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