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抗战英雄王愿坚的资料或故事

急急急急急急急

王愿坚(1929--1991.1.25)男,中国电影编剧、小说家。1929年生,山东诸城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报社编辑,记者。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传记被收入《中国名人词典》和英国《世界名人录》等。

王愿坚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1974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闪闪的红星》,塑造了身处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斗争正激烈的时刻,潘东子等向往参加革命的红孩子形象。对孩子的内心刻画深入,几个孩子的性格鲜明,各具特色,人物语言生动,可爱。形象真实、亲切,令人难忘。剧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戏剧性强,情节安排巧妙。该片成为“文革”时期最好的影片,伴随一代人成长。

他的另一部重要剧本《四渡赤水》创作于1983年,塑造了红军时代具有雄才大略,平易可亲的军事统帅毛泽东的动人形象,它把人物的活动安置在造就英雄性格的典型环境中,真实地表现了他挽救红军于危难之中的指挥艺术,通过剧情的起伏跌宕使人物个性更加深刻鲜明。该片为19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4年获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

王愿坚善于刻画处在历史大环境背景下个人由个人的选择、信仰所走过的道路,以及这种选择在历史中所具有的价值。他的四个剧本(另两部是《映山红》、《草地》都深切的反映了这一主题。

1991年1月25日,王愿坚因病于北京逝世,终年62岁。

王愿坚(1929年生)当代作家。山东省诸城人。幼年在家乡读书。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在部队当宣传员。
解放战争时先在部队文工团担任分队长,后担任报社编辑和记者。这期间,写过一些小戏、演唱材料和新闻通讯。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次年,到福建东山岛采访时,访问了老革命根据地,见到了一些红军老战士、老游击队员和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的地下工作者,听到了许多壮丽动人的故事,激发了创作热情。
1954年3月发表了报告文学《东山岛》,不久又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党费》。这篇小说描写女共产党员黄新在丈夫随红军长征去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组织群众坚持斗争,并千方百计腌制咸菜作为党费,支援山上的游击队,最后为保护同志和组织而献出了生命。此后又陆续写了《珍贵的纪念品》《粮食的故事》等作品,1956年出版了短篇集《珍贵的纪念品》和《党费》。1956年至1966年,参加“解放军三十年征文”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这期间,写了《后代》《亲人》《七根火柴》和《普通劳动者》等十多个短篇,后出版有短篇集《后代》和《亲人》。
1959年,出版了十年作品选《普通劳动者》。1972年以后,曾多次去长征路上采访。
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将李心田的小说《闪闪的红星》改编成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拍成电影后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写作了《路标》《足迹》《标准》等十多个短篇,描写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征途中的一些感人事迹,其中的《足迹》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优秀短篇小说作家,他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构思巧妙、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闪光的东西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他是中国作家协会和电影家协会的理事,现在“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王愿坚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作家。虽然他没有亲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但是他在做记者、编辑期间,接触了老一代革命者。1953年还访问过江西老革命根据地,到当年红军长征路上采访。这使他有可能表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史诗般的生活。从1954年起,他开始发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党费》《后代》《亲人》《珍贵的纪念品》等。建国十周年时,出版了选集《普通劳动者》。
王愿坚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构思精巧,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闪光的东西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
影剧本;新时期又连续创作了《足迹》、《路标》、《标准》等短篇小说。
<br>
<br>王愿坚的小说对革命者特有的人情、人性观念予以深切的关注。《亲人》中的将军费尽周折使一位失去儿子的革命老人相信他就是亲生儿子。这里饱含着将军对革命老人的殷切关爱,浓浓的父子之情激动着读者的心。《粮食的故事》中郝吉标为保护粮食,让儿子引开敌人最后被敌人杀害,作者深情而细腻地写了他极为痛苦的内心和表现。尽管这种人情、人性的描写是建立在阶级论基础上的,但它还是深刻地打动了我们,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力量。
<br>
<br>王愿坚小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以此体现革命者的美好心灵。《七根火柴》中卢进勇与无名战士的朴实对话,及作品对他们内心世界的朴素表达,体现出革命战士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亲人》中的将军为不使自己的言行露馅,处处小心,回忆起牺牲的战友内心充满了感情,老人的一言一行,都引起他情感的起伏跌宕。正是这种对将军内心世界的深入刻画,“在不长的文字间,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巨大的心灵,一个怎样饱含着阶级深情的心灵啊!”这种通过人物内心细腻的描绘,来表达作者主观情感的叙述方式,使作品的主题表现得较为含蓄自然。
<br>
<br>王愿坚的小说善于通过真实感人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党费》里有这样一个细节,黄新的女儿由于长期难见油盐,当看到几堆咸菜,“两个大眼轱辘轱辘地瞪着”,“馋得不住地咂嘴巴,……爬到那个空空的破坛子口上,把干瘦的小手伸进坛子里去,用手指沾点盐水,填到口里吮着,最后忍不住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黄新瞅瞅孩子,看看咸菜,最终还是把咸菜从孩子手中夺了回来,孩子“畦”地哭了起来。一“瞅”、一“看”,把黄新权衡亲情与党性的细腻心理刻画出来了。其他像《三人行》结尾处草地上三名负伤的战士用力向前爬行时,对天空中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正轻盈地向南飞去的情景描写;《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的身姿刻画,都是这种以生动形象的细节,展示了主人公对革命充满信心的坚定性格的绝妙笔触

王愿坚(1929~1991),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市相州镇相州七村一个诗书礼仪之家。其伯父王翔千是中共山东地方组织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父亲王振千也是一名早期共产党员,还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酷爱文学、国画和书法,对少年王愿坚的影响很大。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全国抗战热潮的影响下,王愿坚的家乡相州到处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正在读三年级的王愿坚和姐姐积极参与运动,曾一道演出过《放下你的鞭子》等短剧。不久,堂姐王辩和赵志刚等根据上级党组织安排回到诸城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并先后领导成立了中共诸城特支、中共诸城临时县委。王愿坚经常为他们站岗、送信,跟他们学唱抗日歌曲。
1938年初,日寇占领诸城,王振千不忍心让王愿坚当亡国奴学生,出于“文化救国”和教育子女有出息的考虑,决定和王翔千一起自办“家学”,亲自给子女们上课。半年后,王振千的“家学”被取缔,王愿坚被日寇强迫进入日寇监管下的学校读书。日寇规定:学生进校门必须向太阳旗敬礼。但年仅11岁的王愿坚不肯忍受这种屈辱,宁肯挨日本教官几个重重的耳光,也不向太阳旗低头。残酷的民族压迫造就了他的民族意识,民族耻辱激发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抗日战争时期,王愿坚的家一度成为我党敌后工作的联络点,党组织常在他家秘密召开会议。王愿坚开始有意识地阅读学习地下工作者带来的宣传抗日的书籍和一些文件,为他以后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944年7月中旬,中学只读了一年、年仅15岁的王愿坚和堂弟王愈坚被山东军区敌工部的同志“贴邮票”(当时把战士送到武装邮政部,穿过封锁线投奔抗日队伍的戏称)寄往山东军区驻地。由于年龄太小,“抗大”不能接收,只好到海滨干部学校(对外称滨海中学)学习。同年9月,日寇对滨海区进行大“扫荡”。遵照上级指示,学校里年龄小的同志就地分散到老乡家里当养子,王愿坚被分散到莒南一个山村的张大娘家。
1944年底,王愿坚从滨海中学结业,参加了滨海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新成立的宣传队,任宣传员。1945年6月,宣传队随莒县独立团打新旺据点,王愿坚和其他年龄小的同志负责护理伤员。期间,王愿坚开始了文艺创作,同年写成了小歌剧《回头》。这一时期,王愿坚跟随部队转战南北,战争中的见闻、磨炼,使他在政治上、思想上逐渐成熟。1947年3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调到麓水报社工作,《麓水报》是华东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第二十二军的党报,王愿坚任编辑、战地记者、编辑室副主任等职。这个时期,他听到和看到了更多的动人故事和感人的形象,创作了报告文学《突上古龙庭的勇士》、《王焕喜》,通讯报道《一捆麦秧》以及许多反映行军、作战、宣传、胜利的军事题材的诗歌和说唱材料,其中很多都曾通过新华总社在全解放区播送,为激发部队官兵和群众的革命热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0年夏天,王愿坚被抽调到第二十二军军史编写组工作,编写军史工作不仅使他熟悉和掌握了大量素材,而且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政治思想水平。1951年底,王愿坚被调往七兵团政治部文化部工作,期间在七兵团的党报《华东前线》上发表了大量的通讯和报告文学,并结集出版,发给复员战士。1952年7月,调到北京总政文化部《解放军文艺》(全军唯一的综合性刊物)编辑部工作。
1953年秋,王愿坚到福建东山岛采访。第二年,创作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党费》,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后,受到军内外读者的高度赞扬。他接着又写了《后代》、《妈妈》和《粮食的故事》等短篇小说。1956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工人出版社分别出版了他的小说集《珍贵的纪念品》、短篇小说集《党费》。同年,王愿坚参加中国作家协会,并调到《星火燎原》编辑部工作。1958年初,创作了《七根火柴》、《三人行》和《赶队》等歌颂二万五千里长征英雄事迹的作品。1958年6月,王愿坚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劳动,用借来的一支铅笔头和几张旧纸条,利用午休时间,在一棵苦楝树下写出了小说《普通劳动者》的初稿。1963年秋天,王愿坚应北海舰队政委丁秋生中将的邀请,由组织派往青岛,仅用9个月的时间,创作出了30万字的长篇小说《源泉》。《源泉》反映的是从国民党军队俘虏过来的一个战士,通过在解放军部队里接受党的教育,由一个兵痞子转变、觉悟成为一个人民战士的过程,歌颂了我党政治工作的威力。
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1963年,王愿坚的小说《亲人》遭到错误批判,随后,小说《理财》、《源泉》也相继遭到批判。“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被内定为反革命分子,遭到公开批判,并于1969年初下放到安徽省军区独立师体验生活。1972年,调回北京改写反映红军长征的《万水千山》电影剧本,后又与陆柱国合作改编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并创作电影剧本《四渡赤水》。期间的新作还有《足迹》、《标准》、《路标》、《草》、《歌》等短篇小说,其中《足迹》获《人民文学》杂志举办的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代表作《党费》、《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多篇小说,长期被选入大、中、小学语文课本,并被译成英、法、日、俄、德、朝等多种外文,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从第四次文代会起,王愿坚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他的名字收进了中国和外国的文学史,收进了《中国文学家词典》、《中国名人词典》,也收进了英国和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
1987年6月,王愿坚调到解放军艺术学院任文学美术系主任,从事培养部队作家的教育工作。他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甚至在病重期间还坚持给“军艺”的学员和鲁迅文学院的研究生们讲课、辅导。这一时期,他写出了多篇有份量的评论文章。1991年1月25日,王愿坚因患肺癌不幸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24
王愿坚,中国电影编剧、小说家。1929年生,山东诸城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报社编辑,记者。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传记被收入《中国名人词典》和英国《世界名人录》等。<br><br> 王愿坚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1974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闪闪的红星》,塑造了身处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斗争正激烈的时刻,潘东子等向往参加革命的红孩子形象。
第2个回答  2021-04-29
王愿坚职业作者 国籍中国 解放军文艺》编辑、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丛书编辑、 <br>他从1954年开始,陆续发表了十多篇短篇小说,其中有《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反映苏区人民斗争生活的;也有《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反映长征路上战斗生活片断的;还有《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表现革命前辈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精神风貌的。此外,王愿坚还与他人合写了《闪闪的红星》、《映山红》等电 ◆王愿坚
年 代:当代
主要作品:
《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等。
第3个回答  2007-05-23
他是山东人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21
  王愿坚(1929—1991),山东诸城人。1944年参加革命,曾历任文工团员、报社编辑、新华社记者。建国后,任兵团文艺干事、《解放军文艺》编辑、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丛书编辑、八一电影厂编剧。
  <br>他从1954年开始,陆续发表了十多篇短篇小说,其中有《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反映苏区人民斗争生活的;也有《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反映长征路上战斗生活片断的;还有《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表现革命前辈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精神风貌的。此外,王愿坚还与他人合写了《闪闪的红星》、《映山红》等电 ◆王愿坚

  年 代:当代
  主要作品:
  《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等。

  生平/评价:
  王愿坚(1929—1991),山东省诸城县人。当代作家。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195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短篇小说受到舆论赞扬。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又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等十多篇短篇。1976年又继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10篇短篇小说。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

  ◆王愿坚,中国电影编剧、小说家。1929年生,山东诸城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报社编辑,记者。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传记被收入《中国名人词典》和英国《世界名人录》等。 王愿坚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1974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闪闪的红星》,塑造了身处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斗争正激烈的时刻,潘东子等向往参加革命的红孩子形象。对孩子的内心刻画深入,几个孩子的性格鲜明,各具特色,人物语言生动,可爱。形象真实、亲切,令人难忘。剧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戏剧性强...全文
  王愿坚(1929-1991),诸城市相州镇相州七村人。王愿坚自1952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其中《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描写了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歌颂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其它还有《早晨》、《征途》和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等。近几年的新作有《足迹》、《标准》、《草》、《歌》等短篇小说,其中《足迹》获人民文学杂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王愿坚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党费》,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影响深远。
  王愿坚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作家班)主任。
  王愿坚(1929—1991),山东省诸城县人。当代作家。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195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短篇小说受到舆论赞扬。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又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等十多篇短篇。1976年又继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10篇短篇小说。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

  ◆王愿坚简介

  王愿坚(1929年生)当代作家。山东省诸城人。幼年在家乡读书。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在部队当宣传员。
  解放战争时先在部队文工团担任分队长,后担任报社编辑和记者。这期间,写过一些小戏、演唱材料和新闻通讯。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次年,到福建东山岛采访时,访问了老革命根据地,见到了一些红军老战士、老游击队员和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的地下工作者,听到了许多壮丽动人的故事,激发了创作热情。
  1954年3月发表了报告文学《东山岛》,不久又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党费》。这篇小说描写女共产党员黄新在丈夫随红军长征去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组织群众坚持斗争,并千方百计腌制咸菜作为党费,支援山上的游击队,最后为保护同志和组织而献出了生命。此后又陆续写了《珍贵的纪念品》《粮食的故事》等作品,1956年出版了短篇集《珍贵的纪念品》和《党费》。1956年至1966年,参加“解放军三十年征文”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这期间,写了《后代》《亲人》《七根火柴》和《普通劳动者》等十多个短篇,后出版有短篇集《后代》和《亲人》。
  1959年,出版了十年作品选《普通劳动者》。1972年以后,曾多次去长征路上采访。
  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将李心田的小说《闪闪的红星》改编成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拍成电影后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写作了《路标》《足迹》《标准》等十多个短篇,描写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征途中的一些感人事迹,其中的《足迹》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优秀短篇小说作家,他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构思巧妙、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闪光的东西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他是中国作家协会和电影家协会的理事,现在“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王愿坚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作家。虽然他没有亲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但是他在做记者、编辑期间,接触了老一代革命者。1953年还访问过江西老革命根据地,到当年红军长征路上采访。这使他有可能表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史诗般的生活。从1954年起,他开始发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党费》《后代》《亲人》《珍贵的纪念品》等。建国十周年时,出版了选集《普通劳动者》。
  王愿坚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构思精巧,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闪光的东西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
  影剧本;新时期又连续创作了《足迹》、《路标》、《标准》等短篇小说。
  <br>
  <br>王愿坚的小说对革命者特有的人情、人性观念予以深切的关注。《亲人》中的将军费尽周折使一位失去儿子的革命老人相信他就是亲生儿子。这里饱含着将军对革命老人的殷切关爱,浓浓的父子之情激动着读者的心。《粮食的故事》中郝吉标为保护粮食,让儿子引开敌人最后被敌人杀害,作者深情而细腻地写了他极为痛苦的内心和表现。尽管这种人情、人性的描写是建立在阶级论基础上的,但它还是深刻地打动了我们,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力量。
  <br>
  <br>王愿坚小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以此体现革命者的美好心灵。《七根火柴》中卢进勇与无名战士的朴实对话,及作品对他们内心世界的朴素表达,体现出革命战士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亲人》中的将军为不使自己的言行露馅,处处小心,回忆起牺牲的战友内心充满了感情,老人的一言一行,都引起他情感的起伏跌宕。正是这种对将军内心世界的深入刻画,“在不长的文字间,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巨大的心灵,一个怎样饱含着阶级深情的心灵啊!”这种通过人物内心细腻的描绘,来表达作者主观情感的叙述方式,使作品的主题表现得较为含蓄自然。
  <br>
  <br>王愿坚的小说善于通过真实感人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党费》里有这样一个细节,黄新的女儿由于长期难见油盐,当看到几堆咸菜,“两个大眼轱辘轱辘地瞪着”,“馋得不住地咂嘴巴,……爬到那个空空的破坛子口上,把干瘦的小手伸进坛子里去,用手指沾点盐水,填到口里吮着,最后忍不住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黄新瞅瞅孩子,看看咸菜,最终还是把咸菜从孩子手中夺了回来,孩子“畦”地哭了起来。一“瞅”、一“看”,把黄新权衡亲情与党性的细腻心理刻画出来了。其他像《三人行》结尾处草地上三名负伤的战士用力向前爬行时,对天空中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正轻盈地向南飞去的情景描写;《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的身姿刻画,都是这种以生动形象的细节,展示了主人公对革命充满信心的坚定性格的绝妙笔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