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培养出优秀的宝宝。在宝宝年幼的时候,多大父母便吸取各种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方法来对宝宝进行培育。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你的育儿观念是否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呢?有些过去认为对宝宝有益的培育方法,在现在也许也存在弊端。要培育聪明的宝宝,父母的育儿观念也必须与时俱进。
观念一 古典音乐可提高智商 存在一种说法:多听古典音乐能提高宝宝的智商。这个结论音乐源于1993年美国的一项实验——研究人员对听莫扎克奏鸣曲和不听的学生进行比较,听那组的考分要高于不听组,由此得出的结论,并被广泛的流传了下来。毋庸置疑的一点是音乐可以丰富宝宝生活,而且有一项研究显示,让四到六岁的孩子学习一些乐器,可以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但对孩子的智商究竟有什么帮助,至今还没有科学的定论。因此,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够从音乐中获益的话,还是建议在孩子年纪足够大后学习一门乐器。
观念二 手语能促进孩子早说话 手语能够帮助宝宝尽早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但专家研究发现,当父母对宝宝使用手语的时候,同时也在用嘴直接表达。这就代表,父母与孩子实际上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交流的。这样,手语仅起到的了些积极的辅助作用。何况目前也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早说话、走路、识字对宝宝将来的成长有多大的意义。所以,不应当为了让宝宝提早学会说话而把手语当作一种催化剂。
观念三 学步车能帮助宝宝学走路
最近有一项研究证实,宝宝每使用24小时学步车,会使他独自站立的时间推迟3.3天。不仅如此,学步车还有个更大的问题:孩子在使用学步车时,父母往往会放松警惕,这样孩子反而容易在移动中发生磕碰或坠楼梯的事件。有资料显示,在学步车盛行期间,美国每年有2.5万宝宝因此而发生意外伤害。所以父母最好还是别用它,应当让宝宝从一开始就尝试依靠自己站立和行走。
观念四 早入幼儿园不利成
虽然有些研究证实,较早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在行为方面会比那些呆在家中的孩子多出现一些问题。但其实,这两种育儿方式并没有非常显著的差别。尤其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让当孩子更多地走出家门之后,能提升他们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其实,每个家庭的环境不同,每个孩子的性格也不尽相同。所以很难用一个同一的标准去估量不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事实证明,在任何一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只要他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鼓励,他们就会过得很开心。父母应该根据自己家庭环境和孩子的性格,选择对你的孩子来说最好的方式。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