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房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我是金融专业的一名大学生,这是我急着要写的一篇论文题目,请大家集思广益,多多帮忙,若有很好的回答,我将重金酬谢
主要站在银行的立场上来分析
我要写的是毕业论文,2只羊谢谢你的精彩文章,不过字数不够啊.还有,麻烦你解释一下【J1,1},4
〔Jl ,加以,1,27-31是什么意思?
我问的不是关于保险的,是关于贷款的问题.
请大家注明参考资料的详细出处,包括书名,作者(及国籍),出版时间,出版社,以及资料所在的页码.若是报纸,请标明报名,期数,第几版,文章名,作者.否则我写的时候难以列出啊.请各位好人做到底吧.鄙人不胜感激.

  我国住房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住房建设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住房
  建设对调整经济结构,增加社会有效需求,解决居
  民住房困难,确保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
  意义。然而,国家在推行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同
  时,个人住房消费却“热”不起来,究其原因,不外
  乎国家政策的不明朗化,各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
  恶化及个人消费观念的传统化这三种主要因素。
  作为个人住房消费信贷市场的主体—商业银行
  怎样将国家政策及银行效益有效结合,改变个人
  消费观念,既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又使自己利
  润最大,风险最小,推动住房消费的“火爆”。我想
  借鉴美国住房抵押担保证券市场的发展,对推进
  我国的个人住房消费信贷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住房消费信贷金触服务不完替
  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把住房建设培育
  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中央政府发展经济的政
  策之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金
  融机构调控经济、服务经济的职能使得房地产信
  贷在住房消费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
  虽然加大了对消费信贷的重视程度和投人,但是
  显现的问题又制约着消费信贷的发展。归纳起来
  有:.
  i、手续繁琐,效率不高。在现有社会信用环
  境和缺乏个人资信查询档案制度的情况下,银行
  为规避风险,不得不对贷款人采取原始的资信审
  查手段:上门核实身份证明,收人证明等。因涉及
  房产登记部门和保险机构,使得银行审贷过程加
  长,效率低下,客户不满。
  2,贷款额度低,期限短,利率高,付现额度大。
  按人民银行颁布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条例》规
  定,办理个人住房贷款过程中要涉及到银行、房地
  产商、保险公司、房产交易所、律师事务所、房产评
  估所等多个中介部门,同时需缴纳一定的办理抵
  押物评估、保险、登记和合同公正费用,加重了贷
  款人的经济负担。而商业银行发放个人抵押住房
  消费贷款的额度占银行房地产信贷部贷款额的6%,占贷款总额的1%左右,远远低于国际水平。
  目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期限短则3一5年,最长
  的是20一25年,住房款项付现比例一般为住房总
  款的30%左右甚至更高。
  3、商业银行贷款的责任管理模式过于粗放。
  各家银行的基层单位对责任贷款管理强调个人贷
  款、小额贷款一旦出现风险,无论何种原因一律由
  经办人负完全责任直至收回方可解脱责任。这种
  粗放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拓
  展,不利于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所以基层信贷
  员宁可发放经过上级行审批,集体承担风险的个
  人住房消费贷款,而不愿发放自己承担风险的个
  人住房消费贷款。
  4、银行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经营收人与成
  本支出不划算。由于发放企业贷款手续相对简
  便,经营成本低。而住房消费贷款客户面广、量
  大,造成商业银行放款工作量加大,管理成本增
  加,现行的利率规定使银行贷款期限越长,收益反
  而越小,加上此项贷款风险预警手段不足,使银行
  开办此项业务积极性不高。因此商业银行热衷于
  企业的“批发贷款”,而影响到住房消费贷款的深
  人开展。
  二、商业银行的对策
  面对住房消费贷款供不应求的局面,商业银
  行应积极调整信贷政策,在贯彻国家房改货币化
  政策、提高人民住房水平的同时,应解放经营观
  念,提高盈利水平。
  1、解放观念,提高服务质量。我国传统的消
  费观念—不贷款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住房
  消费信贷的发展。因此,商业银行不但要大力宣
  传住房消费信贷,包括向政府宜传以需求政策支
  持,向社会宜传以增加客户,解放居民的消费观
  念,改变过去那种“住房等分配,消费不负债”的落
  后消费观念。而且还应解放自己的经营观念,提
  高自身的信贷管理水平。商业银行应加强住房贷
  款的集约化经营,组建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主要业
  务的经营中心,选择部分经营环境较好,管理水平
  琴高,客户比较集中的基层经营机构,集中办理个
  人住房贷款营梢、咨询、受理申请等,以有效地控
  制业务风险,降低业务成本,进一步提高业务的集
  约化经营水平。
  2,精确计算贷款风险,完善住房金融配套服
  务体系。商业银行应设立精算部门,专门计算贷
  款风险系数。特别是住房消费信贷,由于其年限
  较长,风险系数较大,受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利率
  .36·
  风险等系列影响,发生违约可能性较大,因此,商
  业银行应建立一套科学的计算方法,争取将风险
  降到最小化。同时,商业银行完善金融住房配套
  服务体系的首要条件是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制度减
  少因手续繁琐而影响了效率。其次,商业银行应
  提高消费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降低付现比
  率,减少贷款过程中涉及到的房地产商、保险公
  司、房产交易所等中介部门,从而减轻贷款人的贷
  款支出,减轻经济负担。然后,建立多种住房贷款
  形式,减少限制条件。最后,改变粗放型的贷款责
  任管理模式,明确责任,提高贷款效益,积极开展
  住房消费贷款业务,为完善住房信贷建立一个良
  好的体系。
  三、建立我国住房抵押担保证券市场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产生于大萧条时期,
  是抵押贷款二级市场不断发展的结果。所谓住房
  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是指已形成的住房抵押的转
  移、买卖的市场。沁世纪印年代中期,由于对金
  融业的管制不断放松,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断侵人
  传统商业银行领域,在开立支票存款帐户、发放工
  商贷款和消费贷款等领域与商业银行全面展开竞
  争,而非银行金融机构没有受到商业银行那么严
  格的限制,相对而言,商业银行因对吸收的存款缴
  纳存款准备金和保险金而使资金成本偏高,在竞
  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储蓄机构和商业银研所面临
  的困难,迫使他们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于是将期限
  和利率大致相同的同质住宅抵押贷款等金融资产
  聚集成一个集合基金,然后发行以集合基金直接
  担保的抵押担保证券,住房蝶款的证券化,使银行
  贷款的风险减小。美国于1968年发行了第一张抵
  押转递证券,由于这种抵押转递证券比单独的抵
  押契约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因此那些不喜欢冒险
  的投资者宁愿投资于这种证券,也不愿投资于一
  个单独的抵押契约。
  为增加对居民抵押市场的资本供给和为活跃
  的二级市场提供支持,国会创建政府国民抵押放
  款协会(Ginnie Mae)联邦住房抵押货款公司(Fred-
  die Mae)和联邦国民抵押放款协会(Fmnie Mae)这
  三个机构。与这三个实体联系的证券是公认的机
  构转递证券,政府国民抵押放款协会发行抵押转
  递证券,在利息和本金按时支付方面,由美国政府
  的信用来担保,它的发行是由Gitmie Mae批准的放
  款人来发行的,如:储蓄银行、商业银行、抵押银行
  等。吸有当基础抵押契约由Ginnie Mae制定了保
  险标准,并被联邦房地产管理局(FHA)、退任军人
  管理局(VA)或农民住房管理局保险或担保的抵押
  契约才能进人由Ginnie Mae担保的抵押集合基金。
  Ginnie Mae担保的证券称做抵押担保证券(14185),
  它占抵押转递证券的最大部分。联邦住房贷款抵
  押公司发行的参与证(PC)保证利息和本金的及时
  偿还、但大多数Freddie Mae参与证仅保证利息的
  按时支付,而定期偿还本金象聚集时一样被传递。
  联邦国民抵押放款协会于1981年发行了第一张抵
  押转递证券在利息和本金按时支付方面都给予保
  证。美国住房接触应力证券是直接以抵押资产为
  基础,通过提供两个层次的信用即资产本身信用
  和衍生信用来构造的。
  参照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市场的基础
  条件,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人手:
  1、深化金融改革,建立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
  在国有银行商业化的同时,应大力发展保险公司,
  社会养老基金、抵押银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
  多项投资机构,将保险金、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等
  引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市场,为二级市场业务的
  开展提供长期而广泛的基金来源。
  为保证二级市场正常合法有序的进行,我国
  应建立一些保护法规,如《住宅金融法》、《住房抵
  押贷款保险法》等。
  2、尽快成立政府专门机构,使其致力于发展
  住房抵押货款二级市场。组建由国务院直接领
  导,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牵头政府机构专门负
  责住房抵押贷款及其证券的保证保险和标准化。
  规范发展我国的资产评估业和资信评估业,大量
  培育证券、房地产估、财务等各方面专业人才。
  3、加强开发,新的贷款种类,提高住房抵押贷
  款的证券化程度,改变过去形式单一的贷款条件,
  建立多种类型的贷款,为建立贷款二级市场提供
  前提条件。
  4、我国在建立了住房抵押担保证券市场后,
  应加速住房抵押消费贷款证券化的过程,以此促
  进住房消费,激活房地产业,拉动内需,改善银行
  资产负债结构,减轻经营风险,自动实现社会闲置
  资金在住房消费信用方面的配置作用。
  参考文献:
  [1l周湘平、王于栋.住宅金触周期性风险与政府干预
  化解,对经理论与实践〔Jl ,加以,1,27-31
  〔幻刘锌.房地产信货风险与防范时策,中国金触
  [Jl,2oo4,7
  [3〕周革平.我国房地产金触的未来发展趋势【Jl,金触
  与保险,加以,5
  [4l高波.中国房地产市场发育和规范化运行制度
  分析,南京大学学报【J1,1},4
  [5〕王进才.房地产金触:资本市场中的断亮.点,中国
  对政经济出版社【l}l ,199s年版
  帮你写好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1-06
我国住房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展住房消费信贷是促进我国住房建设新经济增长点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目前,我国住房消费信贷业务已经在住房领域普遍开展。但整体规模还非常小,发展还不充分,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

一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低收入、低消费”的决策思路的影响和传统消费观对城镇居民消费者的束缚,难以在短时期内形成健康的住房消费心理机制。

二是住房消费信贷风险防范机制薄弱和住房消费信用制度缺乏,难以形成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保障机制。

三是城镇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较弱和住房信贷消费配套措施欠缺,造成城镇居民收入预期普遍不高,难以使住房消费信贷快速发展。

四是传统计划经济形成的惯性与资本的稀缺,使得人们住房消费信贷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落后,难以形成一套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制度。

毫无疑问,住房消费比较疲软非一时一地而形成,也非一招一式所能化解,启动住房消费需求,必须重拳出击,多管齐下。

就住房消费信贷而言,当前宜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注重研究和调节住房消费心理,实行健康、合理、稳定的住房消费心理机制。

我国较长时间的社会转型过渡时期,必然对健康、合理、稳定的住房消费心理机制产生重大影响,而研究和调节这种机制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是制定合理、透明的住房消费政策,使居民在了解住房政策和规定的基础上,理解政策的合理性,进而自觉贯彻执行新政策,形成稳定的住房消费大众心理预期;

二是彻底切断旧有的住房福利分配体制,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全新的住房消费风气和氛围,促进住房消费心理机制的生成;

三是进一步规范住房一、二级市场和房地产交易规则,强化保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机制,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创造出一个公平、合理的住房消费环境,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住房消费心理机制。

第二,针对不同住房消费信贷的实际需求,明确和调整住房消费信贷政策的指向性,进一步扩大住房消费信贷的领域和群体。

在住房消费群体的选择上,针对我国存在的高收入阶层和政府大部分官员已有住房与低收入阶层住房消费潜力一时不大的客观现实,住房消费信贷政策应注重引导既具有强烈住房消费欲望又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中等收入阶层;既具有较好预期经济发展潜力和负债住房消费心理,又急需住房的青年消费群体上,有针对性制定一些配套优惠激励政策,着力启动这些中等收入阶层和青年群体的住房消费行为。

在消费领域方面,应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经济承受能力和住房消费倾向,围绕住房消费采取多样化、多层次、多领域的住房消费信贷,使住房消费者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居住意愿有目的地选择住房消费信贷品种,并结合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住房消费需求特点,制定一些配套的激励优惠措施,如利率补贴,减免税费,免贷款抵押购房公证收费等,以启动和促进这部分居民的住房消费活动。

第三,针对消费信用制度约束的现状,加快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发达规范的住房信贷制度。

当一国在进入“住”与“行”消费升级阶段时,居民的消费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逐步由自我积蓄型滞后消费变为信用支持型提前消费,即进入消费信用化时代。但目前,我国尚未完成从住房消费福利分配制向住房消费货币分配制度的转化,而消费货币化则是消费信用化的基础。所以,建立健全发达而规范的住房信贷制度迫在眉睫。

一是政府应抓紧包括住房消费信贷在内的有关立法工作,特别在着手建立区域性的个人信用体系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全国性的个人信用体系,并制定个人信用的统一征信标准与征信办法;

二是进一步完善住房消费信贷商业保险制度,制定政府的保险和保证、保障措施,建立必要的住房消费信贷资金供给机制;三是结合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发育的现状,培育一些能够融通长期资金的市场主体,开发诸如住房基金、住房债券等相应的融资工具,吸引和集中资本市场中的私人分散资金和机构投资者掌握的人寿保险金、养老保险金等长期资金,为住房消费信贷提供更为广泛的资金来源。

第四,针对住房消费信用风险,建立良好的住房信用风险分摊机制,缓解银行信贷风险压力,发挥住房消费信贷积极作用。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刚刚启动的发展中国家住房金融市场,住房消费信用的风险总是客观存在的,随着我国住房实物分配福利制的终结,住房消费信用业务的不断扩大,建立适宜良好的住房信用风险分摊机

参考资料:中国房地报

第2个回答  2006-01-17
关键的问题是,房屋作为抵押物,其变现期、变现值,以及变现所需人力物力成本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银行会毫无顾虑的放贷,因为他无后顾之忧,实际上解决的是风险问题。就像前一段时间最高法院下的司法解释:住房作为被执行人(借款人)的必要生活物品,不能被拍卖,如此的话,一夜之间,银行的住房信贷全部失去了抵押物,其风险立刻增大,住房信贷大范围缩水,因此我认为,信贷业务归根到底是一个风险经营业务,银行家考虑的是,如何把钱大量的放出去,并安全的收回来,同时获得利润。
第3个回答  2006-01-14
盐书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