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歌》表达了刘邦重返故乡的得意之情和安邦定国的迫切心愿。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
这首诗只有三句,可能是中国诗歌史上最短的诗歌名作。此诗每句中皆带有“兮”,刘邦选取楚辞这种文体,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对家国兴亡的担忧,又不失王者风范。
首句“大风起兮云飞扬”,以激荡的风云形象作比喻,描绘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风起云涌之势。既写出了秦末的民心汹涌,天下板荡、群雄竞起的局势,又真实地再现了农民起义的恢宏规模、浩大声势与无比力量。
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是刘邦触景生情之语,写的是眼前的实景。秦朝灭亡后,一山难容二虎,楚汉之争又起,项羽刘邦棋逢对手,又激烈厮杀了五年,最后的结局是刘邦胜出称帝,出局的项羽战败自刎。经过多年苦战,如今已天下一统,四海臣服。
第三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现了一代开国之君的高瞻远瞩与居安思危。刘邦在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后,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内心深处隐藏着深深的担忧:就是如何巩固帝业,而不至于象秦那样只传二世就灰飞烟灭了。所以,刘邦这句话是他招集贤人、猛士的呼唤。
此时,刘邦年岁已高,并且身患重病,而太子刘盈又生性文弱,他担心江山的稳固,可又没有能挑起安内御外重任的猛士。想到此,刘邦不禁悲从中来。可见,得江山与守江山一样令人心力交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汉高祖十二年(前196年)十月,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由于其英勇善战,军势甚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后他击败了英布,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徐州),把昔日的朋友、尊长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地即兴创作了这首《大风歌》。
在这首诗创作的前几年,新建的汉帝国相继经历了燕王臧荼、韩王信、陈豨的叛乱,如今英布造反被平定,但北面的匈奴虎视眈眈,国内反叛实力伺机而动,整个国家摇摇欲坠。
刘邦在这时返回到了故乡,想起了前半生的坎坷换来了如今的荣华,而各方势力又正欲把这个他亲手打造的帝国推向深渊,想必刘邦在吟唱这首诗歌时必是怀着一股被悲凉掩盖的豪气。
作者简介
刘邦(前256—前195),即汉高祖,沛县(今属江苏)人,字季,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华夏文明的延续,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代表作品有《大风歌》《鸿鹄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风歌(刘邦创作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