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火大,想生气的时候应该念什么佛经啊?

如题所述

可以读 《无量寿经》这一段: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①,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②,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③。
  (此后是举瞋恚之过,先晓谕众生应互相敬爱。)
  生活在世间的人民,包括所有的父子、兄弟、夫妇、家族中和家族以外的亲朋戚友,大家都要互相尊敬和爱护,不可彼此憎恨和嫉妒。在财物方面,亦应互通有无,千万不可吝啬。大家的言语和态度,必须和蔼可亲,切莫做出互相敌对或暴戾的行为。

  或时心诤④,有所恚怒,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转剧,至成大怨。所以者何,世间之事,更相患害⑤,虽不即时,应急相破⑥。然含毒畜怒⑦,结愤精神⑧,自然克识⑨,不得相离,皆当对生,更相报复。
  (这是说结怨之苦)
  有时候大家意见相左,不能忍让,而有所瞋恚忿怒。今生这种的恨意,虽然只是那么一点点,但是如果积至后世,这种怨恨就会越来越严重,乃至成为大仇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世界的因果是循环不息的,你报复我,我报复你,生生世世,互相伤害。今生的恨意,其果报虽然没有立刻现前,但是迟早会出现的,所以双方应当急忙想办法破解,释怨解结,不要让仇恨滋长。不然的话,这种彼此想要伤害对方、怀恨于心的情形,自然就会在阿赖耶识里,熏成种子。有了种子,遇缘就会发生现行,现行又熏成种子,如是种子现行,现行种子,相熏相生,不得相离,于是互相报复的程度就会愈演愈烈,谁也逃不了怨怨相报的恶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06
这个问题很好有意思。心里火大,想生气的时候。。。这不说明你明明自知自己的状态,为什么还需要找另外什么方法来处理呢?佛者觉也,万法同出一心,明明自有明心,何为转头即迷!保持当下的清醒,即得解脱。
第2个回答  2011-05-09
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3个回答  2011-05-07
建议认识下六根!
六根清净则无欲无求!
第4个回答  2011-05-08
心经 比较短容易记 ,烦恼起现行的时候直接可以念

心里火大,想生气的时候应该念什么佛经啊?
可以读 《无量寿经》这一段: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①,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②,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③。(此后是举瞋恚之过,先晓谕众生应互相敬爱。)生活在世间的人民,包括所有的父子、兄弟、夫妇、家族中和家族以外的亲朋戚友,大家都要互相尊敬和爱护,...

脾气比较差 总是爱生气 适合看些什么书才能有些改善
未来是妄想,过去是杂念。你要保护此时此刻的爱心,谨守自己当下的本分。约翰*雷侬说过:“当人们还在漫不经心地为怎么生活而精打细算的时候,生活的光阴已经流淌逝去了。”当我们正忙着计划生活的时候,挚友已经远去;孩子已经长大;爱人已经日渐苍老;而我们自己也已不再身形矫健,当初的抱负随着时间的...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什么意思
28、佛经、名号太生疏了,虽然念经、念佛,压不住烦恼。压不住烦恼,就不能往生,临命终时,还是要搞六道轮回,这个事情麻烦了! 29、嗔恚心要不得,一定自己要警觉,要提醒自己,在最不如意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不管受什么样的委屈,也不发脾气。 30、不发脾气是功德,你受的那些委屈是消灾,消掉你的业障。这一发...

我需要佛经---心经经文里的---五蕴的解释 谢谢了
我们的心里念:do、re 、mi、fa、so,或是念:一、二、三、四、五,这就是心念。我们的意识对这些法尘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念:一、二、三、四、五会辛苦吗?不会,如果从早念到晚,那“意”就会受不了,觉得很辛苦;我们做不到的事情,想不通的道理,绞尽脑汁,还是想不透,那“意”就很受苦。如果我们不让意根...

佛教里的八种苦是指什么
《法华文句》云(大正 34·77a)∶‘非想亦有八苦之火,心生异念名生苦,念念不住名老苦,行心扰扰妨定名病苦,退定是死苦,求定不得是求不得苦,求定不得必有于障,即是怨憎会苦,四阴心即五盛阴苦。’◎附∶水野弘元《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第六四谛说〉(摘录)首先我们必须正确地观察现实。若以崇高理想的...

如何进入禅定状态?
出入息念,又称“数息观”,梵语为“安那般那”,是佛祖在世时留下的“二甘露门”,是千百年来佛门最古老、最普及、最易懂易学的禅定(悟道)修习大法。依此修习,不要说练习什么禅定或内功,就是一路证悟直至涅盘,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亦是绰绰有余。在中国佛教天台宗智者大师所作的修禅要典《六妙门》中,指出...

看郯虚大师的《念佛论》,知道为什么要念佛不断
在九品莲华台之中,纵然生到下下品,还可以慢慢证到上上品,比生到非非想天也强得多。念佛期内,每天一开始要念《弥陀经》,常住里作晚课的时候,每天也要念《弥陀经》。念一遍,就是把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的境界在心里熏一遍,使在观想上,成一种西方极乐世界的观念。也像一部电影片子,念一遍就等于是把西方...

南怀瑾:什么是真正的修行人 禅学哲理
我们有没有仔细想想,究竟学佛修行是为了什么?都在高谈阔论,不切实际。 真正的修行,最后就是一个路子:行愿。 什么叫行愿?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为。 我们的思想,起心动念是没有发出来的行为,一切的行动则是思想的发挥。我们想求得空,这是在追寻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追寻能够发生思想的根源。在行为上、思想上真正...

佛经中经常提到的心,是指人的大脑吗
3(心)唯识学叫阿赖耶识,他没有分别心,前两识所做的一切统统被他藏起,同时你所见闻觉知的一切都是他变现出来的,只有众生的这个识跟佛相同,“众生皆有佛性”指的是他。不过这个心凡夫是找不到的,只有登地菩萨才能感知。大脑相当于汽车驾驶室,人临命终时或生病时,驾驶室的部件坏了失灵了,...

如何修佛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

相似回答